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本科生-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兵第三军和野战第十一军驻扎热河,目的不言而喻,同时承担了骑兵住训的任务。不管是朱日和还是锡林格勒还是科尔沁,现在都是大明的重要马匹的来源地,这里承担了一半的马匹供应,尤其是大明内地的驮马,主要从这里产出。而大明的战马三分之一是从草原购买,三分之二是靠确山、宁夏等地自产。

    延遂驻扎有骑兵第四军和第五军,同时部署有野战军第三军、第五军;总兵力十四万人,但是要承担河套的防务,也是目前一直处于零星战斗的地区。因为河套自古才是最容易被争夺的地盘。准葛儿部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河套的骚扰,几乎每一个月都有小规模的战事发生。

    宁夏驻扎的有骑兵第二军,混编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兵力十五万。所谓的混编军,就是骑马的野战军,换句话讲,可以是野战军,也可以当骑兵用。这是根据当地的环境决定的。西北如果没有马,就只能窝在边镇守城。从最开始朱由检给曾英的就是额外照顾,至少是一人双马的奢华配置。

    别以为一人双马很牛,真正的骑兵是一人三马,两匹战马之外,还有一匹是驮马,专门负责随军运送物质补给的。现在的大明对骑兵的要求是,能突击、能运送,仗要快打,补给也要跟得上。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如果专门配备后勤补给部队,容易脱离前方。最好的办法就是补给随着部队一起推进,仗打到哪儿,补给就能跟到哪。当然是基本补给,不可能做到完整的补给也能跟上。

    有人会说,既然已经有了养马场,干嘛不给每个人都配备一匹战马?

    这是没有常识的想法。就大明现在养的这二十万骑兵,就把全国的战马已经掏空。简单算笔账,二十万骑兵一人双马,总数需要40万匹战马。而马一年只能生一胎,马的生命周期是二十到三十年,五岁以前是幼仔,十六岁以后就是老马了。要拥有40万匹战马,最少要有五万匹母马的保有量。要不是有察哈尔和科尔沁,朱由检去哪儿弄这么多母马?

    从马种来说,蒙古马适合长距离奔袭,耐寒、耐力,但是马力差。而河套马是好的战马,产量少。确山马场里有世界各地的马种,但是现在还没形成规模,没有一二十年的时间,别想搞出大变化。

    正因为有了规模庞大的骑兵,大明现在才能不依靠大规模步兵以及长城防线的情况下,安全地守住了北方防线。当草原人想要南下劫掠的时候,大明的骑兵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对方根本占不到便宜。但是,明军想要向北进击,也没那么容易。

    想想一下草原的面积以及草原上的人口数量,进攻的军队少了,几乎相当于是旅游一趟,对方只需要避开锋芒即可。而进攻的军队数量多,那么万一对方反向攻击内地怎么办?别以为围魏救赵的计谋只有汉人懂。草原战法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反正他们只有一顶破帐篷,卷起来就能走。而你汉人的城池是万年不动的。

    这就是为什么几千年来,只有武帝做到了北伐的完全胜利,后世的清朝,用了联盟的手段才收拢了草原的原因。在没有足够剩余力量之前,我们能出击的距离绝对不超过八百里。再远点,你就等着被别人牵着鼻子遛弯吧!还保不齐对方饶过弯在你身后咬一口。

    现在李定国要抽走所有北方防线的机动力量,那么北方防线等于彻底暴露在别人面前。这就是考验决心的时候了,同样的问题,朱由检相信武帝也考虑过,但是武帝打击匈奴的决心比谁都大。他宁愿放弃北方防线,也要解决草原问题。

    南京城,朱由检整夜整夜睡不着。整个世界地图就在挂在他的面前,他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北方。这个世界没有人比他更清楚北方有多大,只要过了准葛儿,就能找到一条通达北冰洋的河。朱由检自觉野心不大,只要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就行。

    别的不说,秋明得是大明的秋明,那儿的石油是真多。

    “万岁爷,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何况咱们现在手上拿得可不是烧火棍。那些乱臣贼子如果敢来,不得脱层皮才怪。”王承恩不知何时已经悄悄站在朱由检的身后了。

    “你怎么还不休息?年龄大了,要多注意修养。别老是呆在宫里,可以到处去走走。”朱由检扶着王承恩坐了下来,这老家伙现在身体不好,经常腰酸背疼的。

    “老了!哪儿也去不了了。就是这南京比北方潮,老奴还是想念北京。”王承恩说。

    “等这一仗之后,北方就平定无战事了。以后大明的发展在南方,在海上,咱们不能鼠目寸光的。你能理解吗?”朱由检看着王承恩说。

    “是老奴多嘴了。可是这一次,皇上还要亲征吗?”王承恩问。

    “草原我是去不了的,那是李定国的事。可是我还是不放心北方防线,我想去帮忙管管粮草,这也是大事。”朱由检没瞒王承恩。

    “那就北京吧,老奴正好能陪在万岁爷身边。”王承恩带着盼望的眼神,让朱由检不忍拒绝。

    “好。”

第698章 战前() 
所有人都没料到战争居然在一开春就到来了。

    正月一过,报纸上就突然刊登了一则消息:大明向准葛儿开战了。

    但是,整个大明似乎都没感觉到任何战争的迹象。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随着技术的发展,骑兵的装备有了很大的改变。每一次大规模战争来临之前,几乎是全国动员,不光大批工匠需要集中,民夫也是大规模征调。

    以前开战前,光是甲胄就需要集中打量的铁匠集中打制,比如骑兵装备的铠甲、弓弩、箭支等。可是现在的明军已经很少装备笨重的铠甲了,转而换成了轧制马甲防护,就连钢盔都轻了一大半。钢材质量的提高,甲胄只会越做越薄,越做越轻。同样是防范蒙古人轻箭的甲胄,以前最少需要穿鱼鳞甲,现在就一块薄铁皮就够了。

    再说明军装备的步枪,无论射程还是射速,都不是弓箭可以比拟的。在远距离杀伤上,明军除了担心胸部和头部的防护外,不担心其他部位能收到远距离轻箭带来什么大的伤害。

    在后勤上,子弹远比箭支要轻得多。去掉了大量笨重的作战物资之后,大明的军队几乎和蒙古人的骑兵携带的物资等量重了。同样的,这一次北伐,明军也没有携带重型武器,比如大炮这种笨重的武器,根本就没拿。反而是新改进的迫击炮带了很多。

    蒙古人会带什么作战物资呢?一身的盔甲、箭支、刀斧枪、牛羊。别以为他们不带吃的,那是不可能的。

    而明军吃的是什么?磨制好的面粉、大米、压缩饼干、罐头、方便食品、肉干、咸菜、糖果等。就连马吃的草料,明军携带的都是压缩的颗粒材料。不管是体积还是重要,还是移动速度,蒙古人这一次都没办法和明军比。

    在大明报纸报道消息的这一天,明军主攻部队将帅们才全部汇聚到巴彦卓尔,这里也是第一个大本营。

    “各位!多的我就不说了,仗你们打,抢到的东西我要分七成。别跟我喊冤,因为你们可能抢得那点东西,都不够买枪子的钱。”李定国的开场白很特别。

    “哈哈哈。。。。。。”满屋子的将帅们一阵哄堂大笑。

    大家没有觉得李定国的话有什么错,去现在的草原抢东西,确实还不够打出去的枪子贵。

    “此战,只有一个目标:让所有拿武器的人,跪地投降!我只提一个建议,那就是你们手上握的牛羊越多,向你们下跪投降的人就越多。”

    这一次,再也没有人笑了,满屋子的人都陷入了深思之中。正所谓老师傅也会遇到新问题,打惯了攻城拔寨的明军将领们,谁也不知道这一仗怎么打。

    “那如果打下城池怎么办?”郝摇旗肩扛两颗将星,是有资格第一个发言的。

    “烧掉粮食,牵走牛羊。告诉他们,向大明俯首称臣就能活。”李定国肯定地说。

    “万一饿死了人,该如何?”曾英皱着眉头,他在西北多年,实在想不出李定国会有什么办法让准葛儿的俘虏们活下去。

    “这是本帅的事,不用你管。”李定国看都没看曾英,别看曾英也是肩扛两星,可是跟李定国这种四星上将根本没办法比。

    “大帅,你就分派任务吧!”白文选作为少有的还在军中的大西军原将领,见到李定国还是很高兴的。

    “没有具体的作战任务。要说任务,就一个,先向北,再回来。”李定国像说相声一样。

    “什么?”所有人都楞住了。

    不是征伐准葛儿吗?怎么要向北,而且还回来?

    对,没错!李定国制定的战略课不是他和朱由检讨论的那么简单。兵法云:谋定而后动。未有谋,谈何战?

    这个时候的大明,虽然令科尔沁以及锡林格勒臣服了,但是喀尔喀还没有回来。虽然闹事的是准葛儿,但是大草原始终是一体的。如果直接进攻准葛儿,他们一定会备战,如果感觉打不过,还会跑。

    往哪儿跑?一个是中亚,另一个就是北部草原。朱由检认为向北部草原跑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只要去了喀尔喀,大明的战线就会拉得很长,而中亚太贫瘠了。从历史来看,草原人历来都是向北跑的,少数败得太狠的才向西跑。

    说到这有人就明白了,李定国这是玩了一手调虎离山计。他向北打,准葛儿一定会觉得有便宜可占,这个时候不乘机到大明抢一把,等着大明收回北草原,然后吊打它吗?横竖都是末路,反而不如一搏。

    这是阳谋,赤露露的阳谋。行动有大明说了算,你不被牵着走都不行。

    ”啊什么?你们难道不知道北面是哪儿吗?“曾英瞪了自己身后的将领们一眼。

    众人这才回过味来,原来这一次真正的作战目的是喀尔喀。打喀尔喀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那简直就是滚瓜切菜,整个喀尔喀加起来还不到三十万人,控弦不足十万。这个时候的蒙古兵,可远远不是明军的对手了。

    “领命!”众将齐声高唱,士气大振。原本有些担心去西部太远的人,现在心里也没负担了。虽然路途都远,可是向北可比向西容易多了。向北是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向西是戈壁,千里无人烟。

    等众将走后,朱慈烺才现身。

    李定国很规矩地让朱慈烺坐了主座,然后俯首垂立在旁边说:“从巴彦到乌兰巴托,足足一千多里路,臣怕大皇子吃不消。。。。。。”

    “你当我是泥捏的啊,我可是在确山足足待了五年。最近这几年,我几乎都是在马背上过来的。”朱慈烺一笑,拍拍自己的屁股表示屁股上的茧子够厚的。

    “臣倒是忘记了这茬。”李定国一笑,心里大定。他起初确实担心朱慈烺吃不消,毕竟要快马加鞭地赶路,一般纨绔吃不了这个苦。

    古人喜欢马,纨绔自然也喜欢,但是跟真正的骑手相比,纨绔们跑不了太久。这就像后世玩车一样,富二代也都是豪车,可是那时泡妞用的,真正的好车手或者好司机,哪个不是在车上练出来的。

    “相信我,我带来的两千马夫,一定会帮到你们的。”朱慈烺很自信地说。

    “。。。。。。”这话李定国是半信半疑的,他相信每个人都有用处,可是朱慈烺说的帮忙,肯定不是牵马喂料那么简单。

    难道这些人会打仗?可是打仗也轮不上他们啊!

第699章 调虎离山一() 
杨鑫是骑三军的一名骑兵小队长,职务相当于野战军的排长,负责一个小队的战斗任务。

    骑兵作战跟步兵不同,但是也讲究团队合作。比如,步兵最小的团队是一个班,守住一个小高地或者驻防一个点往往不需要一个排;但是骑兵一个班派出去在草原上很容易走散,所以骑兵以小队作为基本作战单位。三十人一个小队的编制,在不遇到大规模敌军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应付,最少也不能不被包饺子。

    但是这一次出征让杨鑫新鲜,部队走得比步兵的速度还慢、吃的比拉练时还好、潇洒的如同回老家相亲。所有人不光轻装前行,甚至浑身上下包裹的严严实实,生怕哪个兵冻着饿着了。

    “队长,不是说有胸甲吗?咋没看到?”一个老兵牵着马走到杨鑫的面前,递过来一根烟,一边划着火柴一边小心地问。

    “我也不知道,别说胸甲了,连钢盔都没见着。”杨鑫指了指头上,一脸茫然。

    “该不会就这样让咱上战场吧?”老兵调侃。

    “美死你,你不就是不想穿铁背心嘛!你想死,咱皇上还不想哩。朝廷培养你花多少钱?就这样随便让你死了,不亏死?”杨鑫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