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越坡-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村主任热情地拉我坐下,我连忙也喊他的老婆小孩也一起来吃。我管他老婆喊“嫂子”,也不知多大年纪,估计也就三、四十岁。这时,村主任又喊他大儿子抱了个大酒坛子放在我们中间,他亲自开封后,让他老婆往里面加入开水,然后插上两根细竹管。然后对我道:“这是上个星期刚酿的咂酒,你试试。”

    这里,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咂酒。羌人无论男女老少,均喜饮用青稞、大麦自家酿制的咂酒,酿制时将青稞或大麦煮熟后伴上酒曲,放入坛内,用草或衣物覆盖7天后发酸而成。酒喝上去有股子酸味,但因为不烈,还是较好入口,后劲也是有一点的,和藏民喝的青稞酒差不多。羌人饮咂酒时,先启坛注入开水,插上细竹管,轮流吸吮,一般喝一半再添水,直到味淡为止。估计是考虑到我是汉人,特意插了两根细竹管,让我专门用一根。其实很多少数民族的人用餐都没有汉人讲究,餐具通常是共用的,在汉人看来是不讲卫生,但在他们自己看来,这是一种信任,是拿你当朋友。

    虽然我下午还得骑摩托车去下一个村落,但主人这么热情,我还是得喝几口。我先喝了一口,细细品了一下,连忙称“好喝”,虽然有点酸,但总体说还行吧。也不知是不是这一年多喝习惯了,就觉得好喝了。记得第一次喝的时候,我感觉味道怪怪的,强忍着喝下去,但还是满口称赞说“好喝好喝”,说得羌民脸上都笑开了花。总之,还是古人那句话没错“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吃过饭,都快下午两点了,我连忙与村主任告别,我去的下个村还有点远,骑摩托车得2个多小时。临走时,村主任的老婆,也就是我喊的嫂子硬是往我包了塞了一块风干肉,说是煮熟了再风干的,想吃的时候撕成细条就可以吃了,让我在路上饿了吃。我说我还带的有吃的呢,但他们不容我分说,硬要塞给我,没办法,就带上吧,羌民就是淳朴。我启动了摩托车,和他们说了“再见!”然后就在他们的注视下,向下一个目的地驶去。

    摩托车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颠簸着前行,我骑得较慢,主要是因为路况不好,加上摩托车也比较老旧,如果骑的太快,把车颠坏了,那可就糟糕了。约前行了有半个小时,我忽然觉得摩托车一阵上下激烈的抖动,我心想:坏了,这机器不会这时要闹罢工吧!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罢工了,那就够我受的了。我赶忙踩刹车,车还未完全停稳,我感觉摇晃得更厉害了,手都把不住车把了。我赶紧将刹车踩死,双脚刚着地,我就感觉象是整个大地都在摇晃,只听见后面的山上不断有石头滚落的声音。

    我当时脑袋一片发懵,但随即很快就清醒过来,地震了。也算是我命大,刚好我停车的地方地势较缓,上面也没有石头滚落,也没出现山崩或塌方的情况。但我刚走过的路上,距这里不到1公里的地方是另一座较陡峭的山的山腰,现在已经看不见我走过的路了,那座山崩了,石头、土杂带着山上的树木一直向下滑落,基本上已看不到山体上的植被了,全部都被埋住了。山体滑落的地方带起了阵阵灰尘,经久不散。

    我一屁股坐在地上,摩托车也倒在我身边。我一边感受着大地传导到我身上巨大的颤抖的力量,一边目光呆滞地向四周张望。约过了十多分钟,我才恢复了正常的思维意识。估计到处都有山体崩塌和滑坡的情况,前面的路应该是不通了,我应该迅速与单位联系。随即我从上衣口袋里拿出手机准备给卫生院打电话,但还没去翻通讯录,我就停下了——没信号,一格信号都没有。但我还是坚持翻出了卫生院的座机号码,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拨了出去,但打不出去,手机屏幕显示:不在服务区!连着试了几次,给不同的人拨电话,都是一样。

    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思绪,看来一切只能靠自己了。我当即作出了下一步的计划,先骑着摩托车继续向前走,看看前面是什么情况,因为后面已经回不去了。我扶起了摩托车,发动后缓慢地前行,约行了不到一公里,这座高度较矮、坡度较缓的山就要绕过去了,前面的路是从另一座山的山腰穿过去的,估计情况不乐观。我还是继续向前,进入了另一座山的山腰上的公路,刚开始,路上零零星星的有几个滚落的石头,我一一避了过去。但后来石头越来越多,摩托车无法前行了。

    “怎么办?怎么办?”此时,我脑袋里只有这三个字。我坐在滚落的一个大石头上,思考了约几分钟,立即做出了一个决定――一定要走出去!一切靠自己!我打开摩托车的货箱,先把那些帮别人带的药品和食物放进了我的背包背在肩上,然后巡诊箱和水袋一左一右挎在肩上,够沉的,少说也有20多斤。但这都得带,食物、水是必不可少的,还不知几天才能走到下个村落。巡诊箱和里面的东西,再加上那些药也得带,估计到了村庄,这些东西都很有用,说不定还要靠它救命呢。

    在我的记忆中,到下个村落的路才走了约三分之一,还要一直向东南方向走。往回走虽然路程较短,但后面的山较陡峭,估计崩塌得厉害;往前走的话,虽然路程远些,但前面的山矮些,遭到的破坏肯定小些,路应该好走些。现在公路已经不通了,我大致辨别了一下方向,决定先向这座山的山顶爬,到了山顶说不定手机会有信号呢。即使没有信号,到了山顶看得远,才好规划下一步的路线。说干就干,我背着20多斤的东西开始爬山了。爬山也是有技巧的,总不能看见山顶就爬吧,这地方荒芜人烟,山上没有路,我得找坡度缓的地方爬。就这样,我爬一阵、观察一阵,一座离我出发地落差约两百米的山包,我愣是爬了1个多小时才到山顶。

    到了山顶,我一屁股坐下来,将身上背的东西卸下来,大口喘着粗气。然后,我掏出手机一看,4点钟了,但手机依然没信号,试着拨了个电话,还是显示不在服务区。看来指望救兵是没戏了,只能靠自己啦!我站在山顶喊了几嗓子,算是给自己鼓劲,也是期望着能有奇迹出现——有人听见了,来救我。我坐在山顶看着东南方向,确定了下一座要翻的山包,然后看好了下山的路线,稍做休息,喝了点水,就要准备向下一个目标迈进了。

    (本章完)

第3章 龙卷风?() 
我重新背好东西,整理好行装,就开始下山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次我可是深深地体会到了下山的不易。由于根本没有路,只能盯着目标方向往前走,准确地说不叫走,叫滑。就是屁股坐地上,双手撑着后面,双脚在前向下滑。遇到坡度稍缓的地方,才可以站起来,那也没办法走,只能是小跑带跳跃。

    虽然下山的路不好走,不过比上山可快多了,上山我用了1个多小时,下山才半个小时。还不到5点钟,我就快到山脚了,也就是两座山的交汇处。因为在四川也生活了快两年了,对这里的地形地貌大致也有了一些了解。一般在两座山之间,相连的部位,肯定有一条沟。如果山体内水源含量丰富或者有地下水,那一般这条沟会有水四季常流,有时还会形成小溪小河。如果山体内水源含量很少,那一般这条沟要汛期才会有水,枯水季节是干涸的。

    快到山脚了,没有听到流水声,我估计这不是一条四季有水常流的沟了。但到了山脚地带,植被却变得茂密起来,灌木丛生,很难找到路。我左右稍微观察了一下,找了个灌木丛稍微稀疏的方向走去。应该算是连钻带爬,我已进入灌木丛深处,按刚才目测的距离估算,小沟马上要到了。一路上,不时被小树枝勾住了我的背包,因此耽误了行进速度。约10分钟后,我感觉前面的光线越来越强了,灌木丛应该是快穿过了,马上要到沟边了。

    果然,往前行了约3米,灌木丛是没有了,但出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是我始料未及的。一条约4、5米宽的地缝横亘在我的面前,看地缝的边缘,土是新裂开的,应该是地震引起的山体裂缝。我用双手抓住灌木丛,用脚探了探地缝的边缘,果然有土块掉了下去。下面黑洞洞的,也不知道有多深。这宽度我肯定是跳不过去的,地缝一直朝左右两边延伸过去,也不知道有多长。

    看来得从其他地方绕过去了,我从灌木丛中退了出来,现在从哪边绕呢?这是摆在当前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我记得有句俗话叫“男左女右”,看手相的时候就是这样。我索性就向左边走吧,实在走不通,再折回来向右找出路。反正总比傻站在这里强,如果站在这里等着,我看直到等得饿死,这条地缝也不可能给我合上。

    说干就干,这就是这么一个行动派。我边走边想,这个地缝不可能一直延伸到很远,我只要记住前面我要准备再翻过的这座山的方向,大不了就是多走点冤枉路,肯定能走回来,说不定前面的地缝就变窄了,我可以跳过去,也说不定前面有棵大树倒在地缝边,我正好爬过去,反正办法总比困难多。

    前行了约500米,我再次穿过灌木丛,想去地缝边看看是什么情况。这片的灌木丛可比刚才那片稀疏多了,我很容易就穿了过去。我看了看,地缝还是变化不大,也没有变窄,向左边看去,还是没看到地缝变窄或者消失的迹象。

    我看了看手机,5点半了,还有个把小时,天就要黑了。如果前面再找不到到地缝那边的路,今天晚上可就得在地缝这边找个地方过夜了。我索性一屁股坐下来休息一会,喝了口水,感觉有点饿了。我从背包里拿出了早上德吉大叔给我准备的青稞饼,啃了起来。我看了下,食物还算充足,青稞饼还有10多个,奶酪还有10几块,加上中午羌民给的风干肉,省着点吃,吃个三五天是不成问题的。5天时间,我怎么也走到下个村落了。

    就在我打着如意算盘之际,我听到了一股奇怪的声音。我转过头向地缝处望过去,似乎是左边的地缝处传过来的,也就是我准备前进的方向。我睁大眼睛向左边看去,看看是什么东西在作怪,不会是什么大型猛兽吧,我可没有防御武器啊,我心里直打鼓。

    须臾,我看见似乎有一根不规则的柱子缓慢地向我移动过来,是黄色,但又有点象是黑色,说他不规则,是因为它看起来是下面粗、上面细,但又不是很直。“个gui儿子的,是什么鬼?”我瞪大双眼看着。但这根柱子还是很缓慢地向我这边移动,应该不象是什么大型猛兽吧。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在附近地上摸索着,找了几块石头。

    约5分钟后,我渐渐地看清了,这根柱子好象就是龙卷风,看起来象黑色、黄色的就是这股风卷起的尘土,但风柱很高,似乎是看不到顶。好在我平常爱看书,我记得龙卷风的移动速度是很快的,但这股风又不象,很慢很慢,而且声音也不大。我初看见它时,距我约有100来米,这会儿都快10分钟了,离我还有约二、三十米。这个移动速度,我觉得的确不象是龙卷风。

    虽然不象是龙卷风,但这风会不会也把人卷起来,我可不敢确定。会不会有危险呢?虽然感到有点害怕,但我更多的还是认为这个东西令人感到好奇。于是,我蹲在原地没动,但随时做好了往后面逃跑的准备。

    又过了约两、三分钟,这股风就离我只有10米不到的距离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景象也是越来越清晰了,黄色的柱子,略透着点黑色,似乎象是一股由风形成的黄色气流,又有点象是气流中裹杂着黄色、黑色的细微尘土,但还是看不到风柱的顶端,就象是直通到天上一样。也看不到风柱的底,反正是地缝中能看到的距离,就能看见这股风柱。

    “nainai的,管他niang的。”我先拿起一块石头就向这个风柱砸去,但砸过去之后就没看见石头去哪里了,有可能穿过风柱,掉进地缝里或者地缝对岸去了;说不定被风柱吸到天上去了;也说不定是被风柱直接吸到地缝下面的深渊里去了。我又拿起一起石头砸去,情况还是和第一块一样,对风柱没有一点影响,无论是前进的速度还是方向,它还是朝着预定的轨迹在继续运动。

    观察了半天也没什么端倪,我想还是算了,先退后,别被这股风给我卷到地缝去了,等这股怪风过去了再作打算。

    于是我稍微退后了约两、三米,猫在灌木丛中,看看这股妖风到底会作什么怪。风柱还是在缓慢地继续前行,几分钟后,就已经移动到我的正前方,没有出现一点异常情况,还是继续顺着地缝的方向向右边移动。我看了下,这风也没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