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布衣猎国-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禹城南门,依旧有秩序的拥挤着,既有商人,也有附近乡民,却也有来往的难民,他们借着小年天的节日,来值班年货抑或寻找生路,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兴趣,便是每日前去城门处,观看范阳府最新的布告。

    在范阳府观察使邓俊良负责的民政厅中,凡是关于民政措施的政令,便都在此处公示于众,列如招兵、招工、调整税率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公布出来,而凡是定下数年不更改之政令,便刻于石上,叫众人得知。

    然最近的一份布告却又让禹城刘峰之名,名扬天下,也让禹城再一度火爆了起来,这便是关于建立范阳府学院的公告,关于范阳府学院的建立,引起了南来北往的商人热议,也引起了北地所有读书人的关心。

    范阳学院,共设士、农、工、商、军六大院,在学仕学院中却又分为文学、法学、仕学,在悯农学院中又分为天学、地学、物学;在工业学院,分为数学、力学、热学;商贸学院中分为经学、金学、算学;而军事学院中分为略学、术学、兵学。

    除却学院的设立,范阳府还在广招师生,第一批招收的学生可达千余人,倘若可以成立起来,便是在当时,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学院。

    除却在读书人中引起了较大的波澜,到是在禹城当地,却未引起什么轰动,之前禹城学堂的建立,刘峰便有意无意的在其他学识上教导学生,而禹城的工匠、农民、商人、司吏、军士、地位却在刘峰制定的规定下,并无太大差距。

    范阳学院对于招收的学子,除却品行良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便在其他方面无甚要求,没有户籍的限制,没有高昂的学金,不分男女、不论民族、不计出生,一律一视同仁。而对于那些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少年,学院也会接收。

    刘峰的大胆妄为,不顾一切的开设学院,终于引起了北地学者的愤慨,在“摆出百家独尊儒术”后,便再也没有谁,会把士、农、工、商、军放在了同一个位置,刘峰如此破天荒的建立学院,更像是向天下的读书人挑战。

    而对于同为读书人的郭崇韬、邓俊良等人的质问中,刘峰如此解说,所谓学院,便是教授学问、研究学问之处,而世界之大,人之渺小,虽穷其一生,也未能探索其中一二;再则,世事皆学问,除却礼、乐、射、御、书、书六艺,其他也是我等未知,世人未知,皆要去探索。

    众人略带些迷茫,却也无从反驳,不过对于刘峰如此大力办学,在心中还是支持的,郭崇韬、邓俊良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他们知道只要从这座学院中,学习出来的学子,便能为范阳府注入新鲜的血液。

    在士子的叫嚣中,商人却也大力的支持这范阳学院,在这个时代虽是战乱频发,但是商业贸易还是比较发达的,不过商人的地位,却不尽人意,南唐、后汉、荆楚等地都是实行重农抑商之策,虽是商贸较为发达,但在世人眼中,商人似乎永远要比书香世家,略低一筹。

    刘峰也在范阳学院的公告中,明确了范阳府学制为四年,而在结业的学子中,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子在范阳府就任。而在军中及范阳府政厅中,刘峰也传达了,会在现任司吏、军官中,抽调一定人数,却范阳学院教课、就学。

    除确如此,刘峰也鼓励治下乡民、商户、士家建立学堂,而凡是投资建立学堂,规模为百人者,均能享受一定的赋税免除,及范阳府的礼待。

    在当人们纷纷议论着范阳学院时,范阳学院的报名处也挤满了前来报名的少年,不过报名的学生却也还是泾渭分明,士子们都聚在一起,选择仕学院,而其他的学院,也都是前来报名的少年根据自己的出生,去选择的较多,军事学院,却大多是战乱中存活下的孤儿,而军家子弟。

    轰轰烈烈的学子在报名,而学院也在设计中,学院的成立将会在年后进行,而刘峰对学院的重视,却是要比烧作营,更要强上几分。

    不过刘峰早已想好了五大学院的院训,仕学院“经国纬政,法治天下”、悯农院“参天尽物,博学慎思”、工业院“砺器悟道”、商贸院“经世济民,福泽万邦”、军事院“刚毅坚卓,忠信笃敬”。

    热闹中的禹城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汉元二十八年。

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跃进计划() 
二月初的气温却还是很低,凛冽的北风依旧在刮着,但沉浸在新年欢愉中的禹城,却忽略了这份寒冷,在雪地里,庆祝着来之不易的新年,也在期盼着今后的新年能如同今年一般。

    刘峰与众部下,庆祝了一个日夜后,便又迅速的回归到了工作中,在正月间,刘峰便召集了府下众位将军、司吏,在议事厅中商议政务。

    随着时间的流逝,刘峰愈发的对当下的环境有所掌握,据他与邓俊良、郭崇韬等人仔细的分析后,发现今年乃是范阳府大肆发展的阶段,河东军郭威还在与河西三镇对峙,契丹也因内乱,再无军力南下,而南唐素来没有征伐友邻的习惯,所以就目前而言,刘峰的范阳府进入了一个平稳的发展时期。

    这便需要刘峰好好的规划一番,争取也做出一个类似建国初的“五年计划”,所以刘峰令治下的司吏对于自家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的摸底统计。

    议事厅中,能坐在这里的都是范阳府的人物,不过这时都正襟危坐的,听着邓俊良向他们述说着,当前范阳府的具体状况。

    “据统计,整个范阳府,共有二十六万三千六百户之多,即一百二十万乡民!”邓俊朗声道,

    “嗯?怎会有如此之多乡民?”不待众人疑问时,刘峰便有所不解的问道,

    邓俊良微笑的向刘峰也向众人释疑道:“回禀将军,经过整顿后,各处隐藏的人口,被大量的挖掘了出来,再加之各地乡民前来投奔,只禹城一地,人口便从去年的数万余,增加到现在的十五万人之多。”

    刘峰与众人闻言,欣然点头。

    “范阳治下,其工匠近万人,矿工约有三万人左右,服役军士约有十五万之巨,”邓俊良见状,接着又朗声道:“现范阳府所辖地,耕地共有近千万亩!”他停顿了一下,看着厅内众人一脸的惊奇,又接着道:“按照营田使所统计,范阳府耕地,在秋后便可达一千二百万亩!我范阳府一地不会再为粮食犯愁了!”

    这一番言论,如何不叫厅内众人激动,诚如刘峰之前对治下乡民的保证,要让他们吃的饱,穿的暖,过上安宁的生活,这第一个目标便要达到了。

    刘峰微笑着点点头,示意邓俊良继续,除却乡民总数上,和他自己的估计,有所差异,在耕地方面,他自己心里早已有底。不过听到邓俊良如此确切的说出数字后,刘峰在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终于略有些资本在这个乱世立足了。

    邓俊良拿着统计好的文册,一一的向厅内众人做着范阳府基本情况的汇报,让众人在心中对各处,都有了一个最清楚的认识,刘峰越是如此开放,到也让厅内众人越发的有信心,共同与范阳府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

    看着厅内的众人,被这一份份真实的数据,震撼了心灵,他们从未有过盛世状况的记忆,但禹城在刘峰的治理下,却让他们看到了盛世的场面,他们也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向往着以后更加安宁富足的生活。无言的激动,在厅内每个人的脸颊上浮现着。

    整整一个上午,众人才彻底的听完了,邓俊良对范阳府的基本情况报告,到最后众人显然不再那么激动,安静的听着邓俊良的报告。

    不过他们在心里,也是明了刘峰将要有些大动作,只是不知道在新的一年中,刘峰又有什么样的计划,每个人显得有些兴奋,却也带着紧张,不过厅内众人都是喜怒不溢于言表的人物,只是端坐在厅内,静静的等待着邓俊良报告后,刘峰的具体安排。

    刘峰却也没让众人失望,当即下达了,关于范阳府汉元二十八年,生产发展的计划研定的命令,他让每个人对各自职守,计划处汉元二十八年的发展计划,这也是刘峰在做典狱长时,年后、年前会上,经常要做的一件事,倒也轻车熟路。

    不过这样的一份命令,却也让厅内众人面面相觑,他们虽对这样的命令,有些不甚明了,不过在刘峰做了简单的提示后,当下便明白了刘峰的用意。

    关于范阳府发展的计划,刘峰从农业生产、钢铁生产、道路建设、商业贸易、书院建设、作坊建设,根据统计上来的情况,做了具体的要求,而这个要求是,对于三郡十八县的要求。

    凡是参会的郡守、县令、司吏都竖起耳朵,打起精神听着刘峰对于他们工作发展的要求。

    刘峰目光熠熠的看着这些选拔出的北地才俊,老少皆有,各族皆存,缓缓的说道:“圣人有云,‘道之纯厚,遇之有实,虽不言曰,吾亲民,而民亲矣'!”

    微微顿了顿,有继续说道:“诸位皆是北地俊杰,或授举荐,或乃乡民所望,才登以高位,万望存心于民!”

    众人拱手称是!

    刘峰知道自己的力量,即便是加上他穿越的金手指,也无法一下子就能改变整个势力格局,抑或是改变当下的近况,他想要建造一个圣地,就像后世民国时代,“延安”在诸多学子心中一般,神圣无二,如此一来,才能吸引当世的才俊、大家、智者前来。

    在刘峰的心里,他要把范阳府,打造成当世的文化中心、经济中心,他在内心中,不主张即刻向外扩张,甚至在心中,他有着三至五年,稳定发展范阳府的心事。

    但这一切,却有可能不会如他所愿,所以对于刘峰来说,只能尽力的给范阳府创造更好的发展机会,他等待着他的火器的出世,甚至幻想着有一日,范阳在他的手中,完成工业上的革命,让这个时代狠狠的向前跨一步。

    众人领命而去,在刘峰给他们三日的时间中,和麾下吏员商议着制定出一份,实时的发展计划,且放下三郡十八县的官吏在制定着计划。

    府卫常备军,虎卫野战军,对军中各都尉、校尉、都头,刘峰也下达了相同的命令,令其制定出军中训练计划,极其对军中的战阵、战术的演变。

    这一令对于这些大老粗们,可是要了老命,只是不敢反抗刘峰的命令,只能投入制定计划中去。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跃进计划(二)() 
冬末春初,隐隐间已见绿色,这也意味着仪新的一春将要来临,忙碌之际将要来临,俗语讲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刘峰在这美丽的春日时分,不敢散漫,帐下众人也不敢散漫,似乎每一个新生势力,都有着这样的朝气。

    随之刘峰一声令下,众人开始忙碌起来,制定各自的行事计划,而刘峰也埋头苦干,瓷砖的研制,虽然成功了,但是在品相上,还没有达到刘峰心中的要求,再加之他也要对范阳府的整个发展做出一个安排。

    经过数日的商讨后,众人绞尽心思终于做出了各自的行事计划,而又经过众人磋商后,才定了下来,刘峰也根据轻重缓急,着重的注意、强调了几个方面,刘峰知道当下限制他继续发展的主要有如此的几个方向,一便是人口,再则是钱粮,而这些都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环境才能缓慢的增长。

    刘峰端坐在厅上,认真的听着堂下的众人,一一的阐述着自己的计划、目标、想法,他一直秉行着一个原则,便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这个刚刚起步的小势力中,他即便是有三头六臂,也无暇顾及所有事情。

    ……

    “关于增加人口方面,无须执意鼓励,顺气自然便成,只要有乡民们生活富足了,夭折的孩童也会变少,只需要加强关于外来投奔的乡民的查管,不肆意放任外来乡民,在本地无户籍生活,对此要严格查证!”邓俊良对人口增长,做了一个简短的回报。

    “确实如此,只要各地保证,是年的人口增长三成,便是政绩达标,当然多多益善!而乡民来到从各处敢来,愿意去往何处安营,便是诸位要思考的了!”刘峰一锤定音道。

    “再则,是年耕地面积也要增长三成以上,莫要那些虚假的政绩来糊弄某,到是小心你们个人吃不消!”刘峰又道,

    自古官员升任,无非是政绩、口碑、人脉等等,而作为这个世家、军阵把持的天下,更多的官员升任,便在于执政者的好恶,即便是在制度健全的后世,这样的情况也是常态。

    所以对于这些县令、司吏,刘峰只能依旧政绩、能力、品行,来决定是否委以重任,他只愿麾下司吏、将领,不会出现贪蠹,更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