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小郎君-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格调啊,虞进看到,那些用来加热的炭炉,清一色黄铜,高端大气,用来上菜的瓷碟;也是官窑所出,造形优美。

    出动到黄铜炭炉、官窑瓷碟,那菜自然不会差,虞进看了一下,鸡、鸭、鱼、肉、山珍野味应有尽有,色香味俱全人闻到都垂涎三尺。

    上菜后,又有婢女给在座的人添上碗筷、洒杯。

    “公子问你喝哪种酒?”一个婢女柔声地问着。

    虞进看到,那托盘里有几种不同形状的酒壶,里面装着不同的美酒,任君选择,可以说服务周到。

    有点像后世的自助餐。

    虞进点了一杯西凤酒,那待女笑着给虞进斟满了酒。

    这时候的人杯中都倒满了美酒,看到时机已到,当在内圈的杨双智端杯站起来说:“诸位听杨某一言。”

    潭柘诗会盛起于八年前,由景王一手扶持,历年他都是召集者和最大资助者,作为景王的代表,杨双智大大方方地站出来主持。

    反正身份暴露,也没有明或暗的差别,还不如光明正大地站出来。

    杨双智说完,现场马上静起来,人都把目光放在杨双智身上。

    看到众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这里时,杨双智这才笑着说:“感谢诸位的光临,鄙人姓杨,名双智,是这次潭柘诗会的召集人,这次诗会能顺利举行,在这里我们要感谢徐邦瑞、徐邦宁、赵一飞、卓书航、刘金这五位热心人士,他们都是筹备组的成员,正是有他们的付出,我们才能在这里相聚。”

    徐氏兄弟、赵一飞等人听到,一边谦虚一边站起来向四周人行礼。

    这是他们高光的时刻,理当接受掌声。

    这次诗会搞得的确不错,众人纷纷热烈鼓掌,就是虞进也不吝给予掌声,然后一起举杯,给五位劳苦功高的组员敬酒。

    接下去杨双智开始介绍这五个人,虞进听得清楚,徐氏兄弟是世家子、赵一飞是国子监的生员、刘金是城中的富商,而卓书航则是一个老进士,反正都是在某一方面有很大人脉或影响力的人。

    介绍完筹备组,等众人掌声完毕,然后介绍这次的评委袁炜,就是意外出现在这里的王世贞,同样接受众人的敬酒。

    筹备组一杯,袁炜和文坛领袖王世贞各一杯,一连饮了三杯,杨双智又说了一些欢迎的话,点出这次酒水的赞助者,宣传完了,这让众人坐下,开始品酒。

    大冬天,菜很容易凉,就是有炭炉,也不能放太久。

    说话利索、办事干练,说起话来面面俱到,介绍这么多人,就是没说裕王的功劳,但是这样效果反而更好。

    杨双智越是低调,反而越让人感到景王高风亮节。”

    不少人早早就来报到,现在日已当空,肚子早就饿了,酒醇菜香,引得在场的人食指大动。

    不过,谁也没有急着把自己的作品亮出来。

    注意力都在饭菜上,这个时候读自己的作品,估计没什么人理会,有可能打拢别人吃饭惹白眼,还是先吃好再说。

    很多想一夜成名的人有些心急,一边吃一边等着时机,吃得都有点不知味道。

    虞进则是一点也不急,连喝了三杯后,又示意一旁的侍女再倒上一杯西凤酒。

    每年由大明各地酒坊送来的酒,都是上等的好酒,就像这杯中的西凤酒,就是来自陕西省凤翔县柳林镇,那里的水质甘甜,酿酒技术高超,民间流传着“东湖柳、西凤酒、女人手’’的佳话。

    这里的西凤酒,酒液无色,清澈透明,清芳甘润、细致,入口甜润、醇厚、,有水果香,尾净味长人印象深刻,就是虞进也忍不住再喝。

    吃着佳肴,品着美酒,看着美景,不时再欣赏一下外面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再在百姓们羡慕的目光中从容饮酒作乐,另有一番情趣,也是人生一件美事。

    不仅虞进,就是其它在场的人也显得兴致高昂,众人边吃边聊,不时交头接耳,高兴时就向四周邀杯。

    虞进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拿着酒杯给那些大人物敬酒,但也籍着这个机会,结交了几个还不错的朋友。

    在华夏,吃饭不仅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也是一种很流行交际仪式,交朋友、套交情、拉关系、谈生意、谈婚论嫁等,都可以在饭桌上解决。

    虞进并不是一个迂阔的人,这次来这里也是扩大自己的人脉,有裕王府的身份,有二世为人的经验,又不抢着出风头,说话妙话连珠,想交朋友自然不难。

    酒过三巡,味过五番,在场的人,或多或少带着几分酒意。

    酒壮人胆,看到现在都吃得不多,不少人蠢蠢欲动了。

    不是每个人都能让别人认真、崇拜,他们到这里来,除了扩大自己的人脉,也希望自己的名气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坐在虞进身边,从青州到京城求学的洪伟率先站了起来,对四周一拱手:“诸位,在下青州洪伟,最近得了一首拙作,算是抛砖引玉,还请在座诸位多加提点。”

    品酒精华部分终于拉开了序幕。

    作为召集人,杨双智马上附和道:“好,现在酒足饭饱,正好想欣赏佳作,有请洪兄,也希望在场诸位,有佳作不吝分享,题材和形式皆不限,今日我们就以文会友。”

    于是,在一片叫好声中,洪伟念出自己的新作:

    “旧山虽在不关身,

    且向长安过暮春。

    一树梨花一溪月,

    不知今夜属何人?”

    一首诗念完,众人都在品味,虞进也暗暗点头,这洪伟敢当众念出自己的诗作,的确有二把刷子,起码没人起身反驳或挑刺。

    毕竟水平放在哪里。

    别人没说话,作为召集人,杨双智不能让场面冷下来,微笑着把头转向一旁的的文坛领袖王世贞,示意他评点一下。

    王世贞只是笑了笑,轻轻摇了摇头,把目光转向坐在他对面的袁炜,暗示自己不抢袁大学士的风头。(。。)u

195 拉仇恨() 
杨双智把目光投向一旁的袁炜,一向高傲的袁炜,轻轻地点了点头,那张高傲的脸上,竟然还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容。

    这个袁炜肯定是景王的人,一直对杨双智留心的虞进心中马上有了结论。

    袁炜的高傲和狂妄,在大明那是人尽皆知,现在竟出现在这样的诗会,还对一个名不经传的杨双智讨好,明显是一早就投靠了景王。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嘉靖沉迷炼丹和长生,但是裕王对这一套明显不感兴趣,身处高位的袁炜自然要为自己的前途担忧,只要有人一牵线,袁炜和景王马上就一拍即合。

    大力赞助诗会的景王,虽说尽可能避免在诗会打上自己的印记,但他的影响力却又无处。

    袁炜点点头说:“不错,这首诗立意新颖,语境优美带着淡淡的凄怆,特别后两句的转折跌伏人回韵悠长,是难得的佳作。”

    “谢大人赞赏,学生受教了。”洪伟闻言大喜,连忙向袁炜致谢。

    有这么一句评语,也算是小出风头,在这么多人算是成功露脸。

    洪伟带了头,在场的也纷纷拿出自己的诗求批评批点,国子监一名江西籍学生一首湘江绿引起不少人喝彩:才名少与斗山齐,三考中书日已西。回首湘江春草绿,鹧鸪啼罢子规啼。

    然后也很像“仆夫不识路,踌躇路傍久。寒风吹衣襟,落日照马首”写实的诗句,也有像“叠嶂玲珑竦石空,谁开兰若碧云中。僧闲夜夜燃灯坐,遥见青山一滴红”一类写景的诗句,一众才子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吹我捧,一时好不热闹。

    虞进一边品着美酒,一边吃着用炭火保温的菜。

    酒醇香度数又不高。那菜也是出自名厨之手,别人为出风头争得头崩血流,而虞进却是吃得满嘴流油。

    你们想出风头,那是你们的事。哥就不搅和了。

    “虞兄,这么好的机会,怎么不见你的佳作?杨某可是一直在等着呢。”杨双智敬酒经过虞进的位置时,面带笑容地说。

    杨双智一早就留意虞进,虞进参加诗会后。一直显得很低调,总是喜欢在不起眼的角落扮着不的角色。

    别人来,是带着一颗上进的心;而这位小校书倒好,他来,带了一个吃货的胃。

    总是这么出人意料。

    虞进早就猜到杨双智会问这个问题;闻言凑在杨双智耳边说:“不瞒杨兄,其实也不是说没有,只是水准不高,和前面作的差得太远,所以,还是不献丑了。”

    “哈哈。明白,明白,虞兄自便。”杨双智没想到虞进这般直白,闻言哈哈一笑,也没有再为难虞进。

    像虞进这种情况不少见,维护自己的名声,没有把握的事不再轻易尝试,有时候,一动不如一静。

    虽说也引人诟病。但至少那名气还在。

    品酒这个环节,是一众才子最好展示舞台,有心人把自己一早就写好、或是从别处得来的诗句和众人分享,一时间佳作频现。那负责把好诗分享给外面围观人的小厮,不断跑出跑进,第一时间把好的诗传到外面。

    喝采声、欢呼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名气,在场的人都使出浑身解数。

    虞进拿过一壶酒,自斟自饮。一点也不为所动。

    这时气氛已经变得很热烈,坐在虞进对面的袁成峰先是挑衅地看了虞进一眼,然后站起来对四周拱拱说:“袁某近日无意中得到一首拙作,还请在座诸位多多指正。”

    “原来是袁公子,快,快,看看袁兄最近又有什么佳作。”

    “对,要是做得不好,我等可不依。”

    “就是,袁公子可是我北方大才子,要是袁公子不出手,这品酒总觉少了一些什么。”

    人群中有几个认识袁成峰的人,一个个都在恭维着这位袁成峰,他们知道,袁成峰不仅有几分才学,更有一个当大学士的叔父。

    要是把这位“爷”给哄好了,说不定他一高兴,就跟他们分享一些科举的内幕或情报,那就爽死了。

    在一片叫好声中,袁成峰沉吟了一下,然后一脸自信地读出自己的诗: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

    袁成峰话音一落,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就是虞进也停下了挟菜的筷子,心里暗想:这诗做得不错啊。

    “好,好诗。”

    “袁大才子就是袁大才子,好一个月儿弯弯照九州,光是这一句,就值一个满堂红。”

    “好,实在是太好了,只是听到这首诗,就不枉此行。”

    “袁公子果然大才,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

    众人纷纷不吝把赞美之词堆在袁成峰身上,一时间满场都是赞扬之声。

    袁炜面露笑容,当有人请他点评时,他只是说避亲、避亲,最后那评价的重任就落在文坛领袖王世贞身上。

    王世贞有读书人的风骨,但并不代表他迂腐,要不然当年也不会给严嵩磕头,虽说他看不起袁炜的为人,也看不惯袁成峰的嚣张,但是他并没有露出半分不悦。

    生活坎坷,把他的性子磨圆了。

    对评价这首诗时,更是一口应承。

    只要有才,任性傲娇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好诗,情境宏大,情景细腻,能把大环境和小细节这样完美结合在一起,非常难得,这诗是上上之作。”王世贞不吝赞赏道。

    “谢元美兄的指点,晚生惭不敢当。”袁成峰面色大喜,一脸感激地向王世贞行礼。

    这也难怪袁成峰这么兴奋,别人称赞那是吹捧、赞扬,而王世贞是文坛领袖,在读书中声望极高,有他这样一句赞美,自己马上就坐实了才子的名头。

    没有人再会有半分怀疑。

    众人又是一番赞美,那首诗传到外面,没有意外,又传来一声欢呼声,不少妙龄少女都把含情脉脉的目光放在袁成峰身上。

    才子嘛,什么时候都是这样受欢迎。

    就是袁炜,也不时摸着自己下巴的几根银须笑而不语。

    作为袁成峰的长辈,看到自己家子侄这般争光,袁炜不但感到袁家后继有人,也感到脸上有光。

    “哈哈,袁兄,你这首诗,肯定是今晚这里水平最高的诗了。”一名陈姓的才子大声献媚道。

    不少人也很识趣地附和道。

    袁成峰朝众人摆摆手,示意大伙静下来。

    等大伙都静下来,并成功吸引人的注意力后,袁成峰这才一脸遗憾地说:“这首诗其实水平一般,说好那是谬赞,要说这首诗最好,那更是抬举,这里还有那么多仁兄还没出手,后面的争魁更是不断,可是,只要有一个人在这里,在我们这些年轻一辈中,他敢自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