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香港1949-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1968年,香港地产逐渐从1967年暴*动中复苏过来,那一年,李华龙旗下地产公司频频出手,从政府手中买入大量地皮,想要在与别人的竞争中获胜,买入地皮的价格都不低。

    楼市的复苏,刺激了股市回暖,小股民亦恢复信心,股市被认为是容易套现的产品,而暴*动期间买楼宇很困难,为了保值,涌入股市的资金暴增。

    港币长期与英镑挂钩,1972年6月之前,英镑持续走弱,港币贬值,香港出现高通胀的状况。

    自从1972年6月,英国政府决定让英镑自由浮动,之后,港元开始与美元挂钩。

    过去几年,很多人出于让自己手中资金保值的目的,将大笔资金投向楼市和股市,不仅促使房价不断攀升,让上市公司股价不断攀升,就算业绩差的公司的股价有出现了大幅增长的情况。而一些业绩出众的大公司,短短两三年时间,翻了三倍,甚至有的增幅超过五倍。

    大部分老股民在这波牛市赚了很多钱,他们很愿意更多的人将资金投入股市,他们的成功树立典范,很多人受到他们的影响,将资金投入股市。

    李华龙参股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成立之前,当时,股民买卖的股票太少了。无法向经纪的跑腿落单,

    股民向经纪的跑腿成功落单,这些跑腿用自己的资产担保其客户,然后才可透过经纪进行买卖。当时,股票经纪的佣金约为0。751,跑腿从中分佣。

    随着香港联合交易所成立,经纪数目大增,这些经纪积极得多,减低佣金。而且提供孖展(margins,保证金的意思)服务,可做九成按揭。

    最近几年,香港产业结构开始逐渐转型。旅游、金融和商贸等行业迅速发展;海外大量热钱涌入;政府启动新市镇开发计划的实施;1972年,政府制定“十年建屋计划”;还有,港府要修建多条地铁的消息甚嚣尘上。

    这种原因促使楼市回暖、繁荣,房价和租金飙升。投机活动盛行,炒卖楼花现象严重,开发商捂盘惜售。

    股市和楼市都弥漫着浓厚的投机氛围。狂热到失去理性程度。

    这次,李华龙撰文给香港股市扑冷水,很多人看了他的文章很不高兴,这些人说他是害群之马,说他狗拿耗子多管闲事,显然他写了这篇文章,多少对香港股市继续上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让那些手里有股票并看好后市的股民无法发财。

    ……

    李华龙的出现,不仅在金钟盖建了金地大厦,他还让香港最大证券交易所将总部搬到了金地大厦。

    另外一个时空,1973年3月份,当时香港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的交易大厅设在华人行,华人行是一栋旧式建筑,消防设施不达标,港英政府为冷却股市,出动到消防员以消防条例禁止股民进入华人行买卖股票,即所谓的“消防员到交易所救火”。

    早在一九六七年,李华龙就已经收购了牛奶公司,他的这笔收购,让另外一个时空,香港金融史上留下一笔的“置地饮牛奶”事件没有几乎发生,但是香港置地公司依旧是这波牛市中的弄潮儿。

    过去几年,置地公司通过多次发行新股的方式积极收购其他上市地产公司,并积极参与港府土地拍卖,去年1972年一年时间,这家公司投入近7亿港元从港府手中买地。

    李华龙有意在熊市来临后,收购香港置地公司,所以,他对这家没有参股的公司特别关注,他觉得置地公司的管理层经营策略太过激进,根本不够潜在的风险。

    李华龙很理解香港置地公司管理层的“激进”,他这道这家公司高层的收入和该公司股价挂钩,准确的说,与公司股价增幅挂钩,高层手里都有股票期权,股价涨的越多,他们收入越高,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他们自然会想出一些能够促使股价大涨的经营策略。

    过去一年多的时间,置地公司四次增发新股,除了用于收购其他公司和购买地皮,以及投资发展新项目外,还将增发新股获得的资金用于回购本公司的股票。

    除了发行新股,置地公司还分拆股票,美其名曰“送红股”。

    此时的香港股民,绝大部分人没有“除息”、“除权”的概念,不知送红股实乃数字游戏,争相抢购了置地的股票,加上股票过户需时,冻结大量置地股票,造成股价大涨的假象。

    截止1973年3月11日,股市收盘时候,置地公司股价高达57港元,这家公司总股本为2。1亿股,市值高达119。7亿港元,成为仅次于汇丰银行,香港市值第二高的企业。

    三月下旬,香港股市开始回调,但没有出现暴跌的情况,每日成交量依旧很高。

    1973年头三个月,香港股市疯了,1月、2月和3月三个月的单月成交量分别为94。49亿,95。43亿,94。93亿,全季成交284。85亿,比1971年全年成交量147。93亿高了近一倍,相当于1972年全年成交量437。58亿的70,这样的数字,显示出股市的疯狂。

    四月一日,愚人节这天,李华龙旗下的华龙置业公司最先发现假冒的合和实业公司股票,之后,其他证券公司相继发现“假股票”,虽然数量不多,也没有几个人受骗,但此事传播很广,影响很大,很多股民担心手中所持股票成为废纸引起市场恐慌。

    几天后,4月4日,香港税务局突然在各大报章刊登“买卖股票之盈利须纳资本增值税”,人心更加不安。

    各种原因造成投资者不看好股市,不管是李华龙绝对控股的金地集团、恒生银行和洲际酒店集团三家优质企业,还有汇丰和香港置地这两家市值最高的两家企业,股价纷纷下跌,大幅下跌,香港股市正式迈入熊市。

    随着股市泡沫破灭,楼市也随之崩溃,楼价、租金大幅度下跌。

    虽然市场行情不好了,李华龙旗下地产公司依旧积极参与政府组织的土地拍卖,虽然经常参与拍卖,但成功买下地皮的次数并不多,买下的地皮无一不是优质地皮。

    李华龙觉得未来一年多时间,香港楼市不会有起色,甚至会持续下跌,但他觉得政府放出优质地皮,还是值得“高价”买入的,他知道未来香港房价增幅空间很大,可能现在买入地皮的价格会高于市价,但将来投资建成高楼大厦,并长期持有,从长远来看,这些投资能够获得丰厚利润。

    当然,相比之前几年,特别是一九六七年和一九六八年,现在香港楼市开始下跌了,李华龙拿地的热情下降了不少。

    李华龙记得很清楚,全球石油危机就要爆发了,手里握有大量资金的他,准备在此次危急中“趁火打劫”,合理合法的投资,能够获得让毒=贩都会羡慕的利润。

    除此之外,李华龙还打算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将手中的资金兑换成美元,买入大量有升值潜力的美国上市公司股票,他相信就算香港房价未来增幅很大,但他“捞底”买入美国公司股票,收益肯定更大一些。(。。)

第223章 危机与雄心壮志() 
李华龙并不记得第一次全球石油危机爆发的具体时间,但他依稀记得是1973年10月中旬或者是11月中旬,但他肯定此次石油危机持续时间并不短。,

    不管是现代社会,还是古代,每次危机都可以一部分人获利。

    比如发生旱灾,粮食绝收,在古代,有钱人早早存足了粮食,等灾年来临,可以卖高价粮,而在现代,一般的人根本不需要自己买粮存储这么麻烦,直接将资金投向期货市场就行了,轻松便利,还可以通过金融杠杆,获得更大收益。

    李华龙之前有想过让自己旗下的几家绝对控股的上市公司投资石油期货市场获利,但他仔细考虑之后,觉得这不是正道,他放弃了这个想法,而他自己旗下的全资企业不管经营什么行业的,只要公司账上有钱,都可以用于投资石油期货,同时可以做好保密工作。

    虽然知道全球石油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石油价格会暴涨,李华龙并不打算用最大杠杆购买国际原油期货,一是担心风险太大,二是他担心,就算自己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也会有些人知道他通过投资石油期货获得惊人利润,别人肯定会用异样的眼光看他,这对他将来的发展有些不利。

    李华龙不希望把他当成能够预知未来的“怪人”看,他有想过,将来他旗下的公司,也会投资几个失败的项目,当然,失败项目损失的资金会很少。

    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国际石油价格暴涨,这是肯定的,李华龙预测还会造成黄金价格的上涨,就算这样的预测出现了失误,问题也不大。现在每盎司黄金价格是100美元左右,他记得很清楚,1980年年初,每盎司黄金价格超过800美元,长期持有黄金,也可以获得丰厚收益。

    七年之内,黄金价格从每盎司100美元涨至800美元,整整涨了7倍,李华龙觉得黄金是国际大宗交易商品,只要他运作得当。将来他可以在黄金价格最高峰时卖掉黄金,当然,他也清楚,他不可能将自己手里的资金全部用于投资黄金,如果真的那么做的话,肯定会搅乱国际黄金市场,从而改变黄金价格的走势,他想要借此赚钱,就变困难了。

    李华龙对投资黄金的预期是。七年时间,获得五六倍的利润,能够超过五倍,他就很满足了。

    投资国际原油期货和投资买黄金相比。在一般人的眼里,前者风险高,李华龙当然知道自己选对时机投资国际原油期货,风险并不大。和抢钱一样,他更看重石油期货的投资。

    早在1972年1月份,李华龙就已经试着在全球几个主要期货市场进行国际原油期货投资。一年多的时间,非但没有亏钱,还赚了,利润率超过两成。

    之前,李华龙旗下的投资公司投资国际原油期货赚到了三百多万港元,对于普通香港人而言,这是一笔巨款,而李华龙是华人首富,他自然不会看在眼里,他更看重的是通过一年多时间的投资,他摸清了门路,培养了一些人才,将来,他才可以更好利用此次石油危机赚钱。

    五月底的晚上,李华龙和四位妻子坐在书房里聊天。

    五人刚坐下,柳敏晨线开口问道:“老公,截止目前为止,《死亡的游戏》这部电影的全球票房有多少了?”

    “全球票房超过了三亿两千万美元,具体数字,我也不太清楚,肯定存在瞒报的票房。”

    李华龙微微一笑,轻叹了口气,继续说:“这部电影在香港斩获750万港元的票房,可能未来很长的时间,香港电影都无法超越《死亡的游戏》创造的全球票房纪录和香港票房纪录。”

    “有多少利润呢?”柳敏晨又问道。

    “投资制作方获利七千二百余万美元,李小龙去世了,他的家人可以获得三千六百余万美元的票房,这是税前的。米国的遗产税很高,在我的建议下,李小龙的遗孀决定加入香港籍,并和一双子女迁居香港。”

    “这部影片让华谊兄弟影业公司赚了这么多钱,准备怎么花这笔前呢?”陈思思好奇问道。

    “全部用于新加坡几个项目的投资。”李华龙答道。

    “你直接在新加坡注册了投资公司?”奚重仪问道。

    “我是在新加坡注册了投资公司,但我并不是这家公司的直接股东,股东是我在海外离岸岛上注册了投资公司,将来如果我想转卖掉新加坡的投资项目,可以直接出售注册在离岸岛上的投资公司的股份,这样可以避税。”

    四位妻妾轮番问了几个问题,李华龙一一作答。

    “过几天,包玉刚二女儿要结婚了,你们谁陪我去?”李华龙笑着主动问了个问题。

    “我就不去了,这个月月初,我们还一起出席《赤胆英豪》的首映礼。”杨蒙说道。

    “让思思陪你去吧。”奚重仪微笑道。

    李华龙怕陈思思也推辞,连忙说道:“那好吧,思思,你陪我去。阿爸,阿妈,他们也会出席的。”

    陈思思问道:“大哥大嫂他们会去吗?”

    “他们会去。阿虎也会带家人出席。”李华龙笑了笑,看了四位妻妾几眼,继续说,“我觉得你们四个人陪我一起参加包玉刚女儿的婚礼,也没有什么的。”

    “这又不是未到不可的场合。盛全结婚时,我们不是都到了嘛,等盛华和琳钰结婚的时候,我们肯定会一起陪你参加婚礼的。”奚重仪微笑道。

    “行吧,希望包大哥别挑刺。”李华龙笑呵呵道。

    包玉刚的二女儿名叫包陪容,所嫁夫婿叫吴光正。

    包玉刚有四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百年之后,遗产都留个了女儿女婿。

    李华龙的记忆里有吴光正这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