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师夫妇日常-第2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彦点点头,应道:“你放心,我已经托人捎信给师兄提醒他注意了。”

    顿了顿,又低声叹道:“其实谢之仪能够劝服孙长玉也不足为奇,毕竟谢之仪早已投效到孙长玉麾下,谢之仪风光,孙长玉也跟着长脸。看来谢之仪这次,是打算在鹞子岭立下大功再回京呐……”

    不过,韩彦对此并不介怀。

    康平帝手下有能臣大将竭心尽智建功立业,辅佐康平帝建立一个太平盛世,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在背后妒忌使坏?

    孙长玉之流以为韩家是想要携幼帝以令众臣,提防戒备,殊不知对于韩家,至少是对于他来说,所渴望的从来都不是权倾朝野,而是康平帝仁厚睿智,带领大周走向中兴大治。

    他所要做的,不过是严防有人在此过程中,借机做妖,因私废公罢了。

    同一时间,孙府外书房内,气氛则十分凝重。

    孙长玉一下衙就叫来了幕僚与孙秉直等在朝为官的子侄,商议谢之仪今日早朝时突然“背叛”一事。

    有人说谢之仪忘恩负义,不该在这样重大的事情上与孙长玉当众“闹掰”,让孙长玉措手不及,颜面扫地;也有人说谢之仪不像是如此激进短视之人,这么做虽然有些欠妥当,但是或许有其深刻的用意也说不定。

    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中最激动的就要数孙秉直了。

    “父亲万万不可被那小子表面上的温良恭谦给欺骗了!”孙秉直忿然道,“父亲一心栽培于他,甚至比对自家子侄还要用心,可是他呢?不声不响地当廷附议韩彦,力主出战,甚至还积极地讨来了北上传旨的差事,这简直就是拿孙家做垫脚石,一心往上攀爬,全然不顾父亲的心血与情谊!

    “此等无礼无义之背叛,父亲万万不可纵容!否则一旦他人争相效仿,那于我们孙家来说,将会是灭顶之灾!”

    有道是“知子莫若父”,孙长玉听得长子孙秉直这番肺腑之言,如何不明白他这既是为了孙家,也是为了他自己——他嫉妒谢之仪比他更得自己这个父亲的看重,所以一直心怀妒忌不满,眼下一有机会,还不借机抹黑对方?

    念及此处,孙长玉忍不住深深叹气。

    若不是自家子侄尽是如孙秉直这般傲气浅薄之辈,他又何必忍着心头的这口老血,不顾被谢之仪当朝践踏的脸面,在谢之仪三言两语的解释之下,就“原谅”了他呢?

    他如何会看不明白,谢之仪这么做有很多理由,其中一条便是借以试探他的容忍底线?

    谢之仪这一步走得很是冒险,可是于他自己将来的仕途来说,却极为成功。

    不错,后继无人的他舍不得就这么丢弃谢之仪这棵好苗子,尤其是这半年来看到他的心机和手腕之后。

    他不能保证将来谢之仪能够一直效忠孙家,但是至少能肯定在将来他老去之后,谢之仪哪怕是为了他自己的名声,也不会弃往日的恩主孙家于不顾的。

    孙长玉打定主意,缓缓开口道:“谢之仪离开时允诺老夫,鹞子岭若无陨铁,他将一生为孙家效劳,以赎还今日的‘冲动’;若有陨铁,那么在之后的挖掘与铸造当中,定然不会少了孙家这杯羹的。”

    孙秉直闻言一愣,而后惊愕不解地脱口问道:“父亲相信他了?!”

    孙长玉没有回答他的话,而是扫了一圈在座的诸位,沉声问道:“诸位以为如何?”

    在场的幕僚和孙家子侄闻言俱是一愣,默然沉思片刻,心中知晓孙长玉的意思,遂都纷纷开口附和道:“既是如此,那不妨等查证清楚之后,看谢之仪的表现,再做决定。”

    孙长玉闻言,缓缓点头,端茶吹叶轻啜。

    孙秉直愕然不满,扫视一圈,愤然道:“你们?!”

    见众人均垂首躲避他的目光,又连忙转头看向首座的孙长玉,急声恳请道:“父亲……”

    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孙长玉抬手打断了。

    “此事为父心中已有决断,不必再多说。”孙长玉沉声道。

    孙秉直见状,抿唇怔在当地,好半晌,才勉强压下内心的愤怒与不甘,拱手低声应道:“孩儿遵命。”

    自此,心中愈发与谢之仪不睦了。

    几日后,康平帝先后接到捷报。

    一是镇国公接到朝廷力战退敌的命令,迅速整顿军备,率领辽东军将瓦剌大军牢牢地抵挡在国门之外;二是经过查证,鹞子岭确实埋藏着大量的陨铁,若是全部开采用以铸兵,能够将整个辽东军上下的兵备都更换一新。

    康平帝当即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个好消息。

    孙长玉对此早有准备,见状立刻又是哭诉又是请罪的,说是因为他的“从长计议”,差一点酿成大祸,他实在是愧对社稷百姓,有负先帝重托、康平帝的信任,请求康平帝重重责罚。

    一番话说得是言辞恳切、痛彻心扉。

    康平帝当然不可能在此时去动孙长玉。

    新帝年幼,众臣心思不定,朝中之事繁杂纷乱,在外还有瓦剌虎视眈眈、发兵侵扰,此时实在是不宜发作历经三朝、树大根深的孙长玉与孙家。

    孙长玉就是看准了这一点,才敢如此肆无忌惮。

    是以康平帝闻言非但没有怪罪孙长玉,反而以极宽阔的胸襟原谅了他,并且走下御座,亲自搀扶起须发花白的孙长玉,恳请他发挥余光余热,继续为大周奉献自己的才智。

    那副襟怀宽阔、礼贤下士的仁厚姿态,别说是韩彦了,就是其他朝臣看了也不由地暗暗点头,赞叹不已。

    新帝渐长成,中兴有希望!

    作为接连被谢之仪和康平帝踩着上位的孙长玉,对此十分心塞……

第447章 反击() 
辽东军大营主帐内,镇国公与谢之仪平礼而坐,商议今后进兵瓦剌之事。

    “圣上的意思很明确,最好能够要一次将瓦剌打得再无还手之力。”谢之仪呷了口茶,开口道。

    这也是他自己的意思。

    如果真的能够趁此机会一举将瓦剌彻底打垮,那么他力主迎战并且主动请缨北上宣旨的他可就立下了不世之功。到时候赞誉加身,皇帝信任,想要在朝中大展宏图亦不是难事。

    镇国公闻言眉头微蹙。

    自打圣祖皇帝兵败雀子山不幸被俘之后,内忧外患,大周的国力就渐渐式微,大不如从前。虽说经过先帝一朝,渐渐恢复了些元气,但是想要跟军备一直优胜于大周的瓦剌就此一决高下,还是远远不够的。

    这也是他之前面对大军压境的情况,一直催促朝廷决断,而没有直接尽全力迎击的原因之所在。

    如今谢之仪这么说,还真是让他为难。。。

    谢之仪见镇国公皱眉沉思不开口,脸上的笑意也慢慢地淡了起来,开口问道:“怎么,国公爷可是有为难之处?”

    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声音也依旧温润,然而语气却悄然强硬起来,俨然一副天使的威严气度。

    镇国公想到韩彦在信中要他小心谢之仪的话,不由地心头凛然。

    “难与不难,想来谢大人心中早有决断。”镇国公戎马半生,极得君王与百姓的信服,倒还不至于被谢之仪这点子“威风”给吓到了。

    说起来,谢之仪此行不像是来传旨的,倒像是来督战的。

    他一介文臣士子,虽不说是手无缚鸡之力,但是在战场上确实连最低等的兵卒也不如。可是每每双方交战,谢之仪都坚持要跟随亲临战场,还不时与他讨论作战之策。

    ——不得不承认,谢之仪确实有读过几本兵书,也做过些研究,很多时候都能言之有物。

    但是,不管如何,他一个打了半辈子仗的疆场老将,被一个后辈儒生当众“指点”如何打仗,心中难免不快,尤其是从韩彦的信中知晓谢之仪与孙长玉的关系之后。

    谢之仪当然也没有想过要凭借天使的“官威”使得镇国公这样的国之重器屈服。镇国公要是真的那么容易就被吓住,那他就不会被大周上下尊奉为“战神”,令瓦剌近三十年不敢大举侵扰了。

    他方才不过是想让镇国公认清楚自己的身份,行事不要僭越而已。

    如今听得镇国公反问于他,谢之仪也不着急,微笑应赞道:“镇国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帐下将士个个勇猛无匹、骁勇善战,瓦剌小儿即便能够凭借一时之利,暂获小胜……

    “但是只要镇国公全力以赴,未必没有一举拿下的可能!”

    这是在逼着镇国公乘胜追击、驱敌深入了。

    镇国公闻言眉头紧皱,看着谢之仪的目光不掩不快。

    韩彦在信中说,谢之仪此人虽然文才武略皆很出色,朝中年轻一辈少有能与其比肩者,但是一心追求出人头地,行事难免无所顾忌。

    先前他见谢之仪风华绝代,行事也颇有矩度风仪,还以为韩彦是过于谨慎,但是如今一看,韩彦说的却是半点不假。

    镇国公冷笑一声,道:“谢大人也说了,只是‘可能’而已。”

    说罢,神情一凛,掷地有声地拒绝道:“本帅征战多年,亲率辽东军护国守边多年,凭的可不是为了一个‘可能’的胜利,就一腔孤勇地率军深入!

    “谢大人如此要求,请恕本帅无法答应!”

    断然的回绝,惊得谢之仪不由地一愣。

    谢之仪科举出身,又一向谨慎进取,说话做事皆讲求个圆滑玲珑,还从没有碰到镇国公这样直截了当,就连天使的建议都能够直接否决的。

    不过,到底是经过朝争风浪的人,怔愣不过一瞬。

    “那国公爷是打算抗旨不遵了?”谢之仪面色冷了下来,肃然责问道。

    到底还年轻,不曾历练成前世那个喜怒不形于色的首辅大人,被镇国公如此回绝,损了颜面,而且自己如今又代表康平帝,手握权柄,谢之仪难免矜傲起来。

    镇国公见谢之仪拿康平帝来压自己,不由地好笑。

    什么时候,一个小小户部侍郎,而且还是与韩彦对立的孙长玉一派的,竟然也能够代表康平帝发话了?

    镇国公轻笑一声,不理会谢之仪“抗旨不遵”的责难,只转头问一旁的小安公公:“圣上拟旨时,安公公也在一旁。敢问安公公,圣上可有诏命,命我等定要一举攻入瓦剌王庭的?”

    小安公公虽然久不在康平帝身边伺候,但是对于孙长玉与韩彦以及康平帝之间的纷争也早有耳闻,也明白康平帝特地加派自己随同谢之仪一同北上宣旨的用意之所在,是以闻言立刻躬身回道:

    “圣上确实不曾有此诏命。只是如圣旨上所拟一般,命国公爷率领辽东军即刻退敌,不可让瓦剌士卒踏入我大周领土一步,更不能失守或可埋藏有大量铸兵佳材陨铁的鹞子岭。”

    谢之仪还没等小安公公说完,就立刻变了圣旨。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接下来镇国公就该拿“矫诏”的罪名来反过来责问他吧。

    这反击来得还真快!

    谢之仪心中又急又恨,却也明白眼下不是生气恼恨的时候,他必须得在镇国公责问自己之前,想好脱身之计。

    好在出身寒微的他,为了往上爬得更高,早就练就了一副能屈能伸的本领。

    镇国公话刚一落音,谢之仪就立刻起身拱手歉然笑道:“正是如此。方才是我一心着急驱虏之事,心中着急,言语失当了,还请国公爷原谅则个。”

    虽然脸上笑若春风,仪度翩然,然而心中却很忐忑,生怕镇国公会揪着他方才的话不放——虽说他方才不过是“一时失言”,但若是镇国公真要抓住他这点错处不放的话,此时又在辽东军大营,只怕很难善了。

    镇国公与韩彦师出同门,更因辽东数年的相处以及从龙之功关系极为密切,对于他这个“孙长玉的人”,不免会存着忌惮防备的心思。

第448章 争利() 
大敌当前,镇国公可没有心思跟谢之仪做这些无谓的争执,见谢之仪主动退了一步,他遂哼了一声,将此事揭过不提,说起鹞子岭埋藏的大量陨铁来。

    谢之仪虚惊一场,暗暗抹了把汗,心中庆幸不已的同时,对镇国公此举又是钦佩,又是不以为然。。。

    钦佩的是国家大义当前,镇国公从不曾像朝臣一般计较个人利益得失,而是万事以大局为重;不以为然的是,这么多年以来,镇国公虽然声誉日隆、皇恩渐重,但是本人和子侄亲族都因为他的不善言辞而苦守边地,吃尽苦头,不能回京安享太平。

    在朝为官,光是做得好可不够,还要说得好!

    看内阁首辅孙长玉与岳父陈有良和恩师章庭之的不同际遇就可知晓了。

    ——孙长玉凭借一张巧嘴,一路青云直上,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