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唐美好生活-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叔玑暗自点点头,难怪刚才看这个沈氏这么有气质,要不是听顾于氏说,她还真以为沈氏是什么大家闺秀呢。

见过这几位女儿未来的师傅,裴氏也算满意,又客套了几句,见她们都没有在府上住下的打算,还是很体贴的让顺娘准备了几间客房给她们。使得顾于氏等人心里熨帖极了。

第五十章 开蒙(下)

顾于氏介绍完上课的日程安排什么的,裴氏又和她们寒暄了几句,她们就告辞了。裴氏见她们真有事,也不强留。

送走了顾于氏一行人,裴氏正想和魏叔玑说说入闺学的规矩,就听见顺娘来禀报,说府外有位妈妈持了卢国公夫人的名帖求见。

裴氏一惊,她有点奇怪崔氏到底有什么事情要找她,忙道:“快请。”

顺娘顺从的出去唤人了。

裴氏见魏叔玑一副百无聊赖的样子,摸摸魏叔玑的头、温柔的道:“玑儿,你困了吗?要不你先回房休息休息吧。”

魏叔玑打了个呵欠,摇摇头,“娘,不要了,这会儿去睡的话,晚上就该睡不着了。玑儿没事的,等会儿去溜达溜达就好。”

裴氏拍拍她的手,一脸欣慰:“那就好,玑儿,你老实说,对于爹娘这么早就让你开蒙,你能受得了吗?”

魏叔玑呵呵傻笑两声,“娘,您别担心,哥哥们去国子监上课比玑儿还辛苦呢,玑儿每日只要学习四个时辰,已经算是轻松的了。平时玑儿在家里也没什么事情,能学点东西也是很不错的呢。”一想到马上就能有光明正大的看书识字了,魏叔玑莫名的有些雀跃了。

这些日子就这么呆在这边,她觉得真是无聊的紧,前世工作忙的时候,想着如果做个米虫,那多美啊,可是现在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才过几天,她就觉得无聊的慌。

裴氏见她实在没有勉强的意思,也就放心了,她就怕魏叔玑觉得委屈。

两人正说着话,就见顺娘带着一个一身劲装的妇人朝这边走来,想来应该就是顺娘所说的来替崔氏传话的人吧。

果然,等她走近了,就径自朝裴氏和魏叔玑行了礼,“魏夫人,奴婢是奉我家夫人的话,来给您送信的。”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裴氏。

裴氏展开细看了一会儿,就笑着道:“是这么回事啊。那还真谢谢你们家夫人的好心了。等会,你回府之后可别忘了转告我的谢意啊。”

来人并不多言,只是道会转告魏夫人的话。

这话,听得魏叔玑一头雾水,那个好奇啊,她真想抢过裴氏手中的信好好看看,但是自幼的教养让她努力控制住自己的**,再说她现在还没学认字,照理说是看不懂书信的,只剩下裴氏倒是无所谓,只是现在还有外人在,她可不能不给自家娘亲面子。

还好,不一会儿裴氏的话就解开了魏叔玑的疑惑,“呵呵,那可多谢你了,你家夫人在信中说,你是中医世家出身,精通医理,又略懂拳脚功夫,这次会派你来教小女医术和拳脚。算是苦了你了。小女不才,以后请多多关照啊。”

裴氏还挺感谢崔氏的帮忙的,只是她有点犹豫,毕竟魏叔玑算是国公府的女儿,他们家也是文臣之家,医理还罢了,女人懂些,以后嫁人之后也好些,但是拳脚功夫,她总觉得女孩子家家的,根本就没必要去学习那些。学了也没什么用处的,还会把手脚变粗。

但崔氏在信中说的也有道理,女孩子有了功夫防身,以后也能少受些欺负,要是碰到了歹人啥的,也有自保之力。唉,具体怎么说,还得晚上夫君回来跟他商量下再说吧。

来人又施了个礼,“夫人真是折煞奴婢了,您可以唤奴婢芳娘。奴婢夫君是卢国公府下的幕僚,曾受过大将军的恩惠。奴婢一家都无以为报,粉身碎骨都在所不辞。现在将军夫人只是让奴婢来教授小姐,于奴婢而言,算是美差一件,怎么能说苦呢?”

医术?拳脚功夫?魏叔玑一惊,怎么崔氏会这么好心的给自己送来武师傅啊?她是蛮想去学些防身术的,可看崔氏这架势,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她不知道的事。崔氏、卢氏对她是不错,但也没好到这种地步吧?居然这么好心的帮自己找武师傅?

汗,魏叔玑仿佛能预料到以后的悲惨生活了。貌似自己以后的日子不会轻松啊,要学识字、女、音律、厨艺、还要学医术和武术,简直比前世还忙。不过老话说,技多不压身,多学些才艺,出嫁前或者出嫁后都能自娱自乐啊,不然的话,以后自己不是很无聊?

魏叔玑想着自己的心思,丝毫也没有注意到正谈得正欢的裴氏和芳娘什么时候结束了交谈,等她回过神来,芳娘已经离开了。而裴氏正一脸兴味的看着自己。

见自己终于回过神了,才打趣道:“丫头,终于回神了?”

魏叔玑不依的躲进裴氏的怀里,“娘,你笑话我,女儿不依啦。”

裴氏点点她的俏鼻,“你这丫头,都多大了,还喜欢和娘撒娇。明日你就要开始入学了,就要辛苦起来了,你到时候可别哭鼻子啊。”话说,裴氏对女儿这么小就开始上闺学,多少还是有些不放心的。她可准备了明天要偷偷的在门外看看宝贝闺女的适应情况怎么样。

魏叔玑拍拍自己的小胸脯,“娘亲,玑儿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了,才不会哭鼻子呢。您就放心吧。”

见魏叔玑这么雀跃,裴氏也不好说什么打击她的话。就转移话题,说了些别的事情。

果然,从第二天开始,魏叔玑就过上了开蒙的日子,每天忙的团团转,根本就没有其他时间去想东想西。要学的东西很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她前世所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她学起来有点困难,不过还好,前世见得多了,现在学的基本上都是打基础的东西,她倒没什么适应不良的情况,每日的学习虽然累些,但也充实了很多。

特别是师傅教了识字,她没事的时候练练大字,或者去魏征的书房找一些游记、史书的看看,还能排解些苦闷,顺带着也了解了不少大唐的民风民俗,这让她对这个时代的了解更加深刻了些。

而且,芳娘身手确实不错,明显有几把刷子,她跟着学了些日子,身体素质好了很多。连伤寒也很少得了。

正式上课的头一日,裴氏不怎么放心,非要在门外看着。待看到魏叔玑确实适应良好,师傅上课也蛮尽心的,她终于能放下心。以后就再也没有管过魏叔玑学习的事情了。

第五十一章 出事

就这样,魏叔玑开始了每天不停歇的学习生涯,每天忙得团团转,精神也振奋了不少。

在学了三个月之后,魏叔玑很顺理成章的展现出惊人的学习能力,识字什么的学的很快,让自认见过不少大世面的沈氏也惊为天人,又喜又忧,喜的是,魏叔玑算是她教出来的徒弟,徒弟有本事,她这个师傅面上也有光;忧的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徒弟这么聪明,她怕再过一段时间久没有什么可教她的了。那样自己还能吃什么喝什么啊。

不过想到其他的,沈氏心里又平衡了很多,她这徒弟识字的速度那是够快,但学规矩就跟其他的大家闺秀差不了多少,不然自己过些日子就得请辞了。

至于其他的,除了厨艺、医术,基本上魏叔玑以前都没有接触过,学的进度自然没有别的快,但也被几位师傅称作有悟性了。

魏叔玑最满意的,就是自己学古琴、医术的进度蛮快的,或许前世学心理的时候,涉及到不少医学方面的知识,即使那些基本上都是现代医学,但一通百通,医理的东西应该都差不多,反正她学的是挺快的。

后来,她有一次故意在魏征和裴氏面前露出了自己的算术“天赋”,然后她就顺理成章的接手了郑国公府所有的产业的账本。裴氏也很偷懒的把自己的嫁妆铺子的账本交给了她整理。

通过看账本,魏叔玑算是明白了,以前看的小说还真对,这魏征府上还真是穷得响叮当,完全就不像一个国公府。说不定连一般的知州府邸都比不上。这些年下来,除了魏征的俸禄和李二陛下时不时的赏赐,还有裴氏一个稍微有点进项的庄子和一间值钱的铺子,府里竟是没有其他的进项了。难怪府里的日子越过越艰难。要不是这次魏征算是开了尊口,允许府里可以与卢国公府和魏国公府一起置办些营生,说不定府里众人都得喝西北风去了。

家里人不多,但花销挺大的,她四个哥哥去国子监上学,是要交束脩的;她在府里的闺学请的几位师傅也要给工钱;府里的仆从需要给月钱,七七八八算下来,基本上算是入不敷出的,要不是裴氏偷偷用嫁妆贴补家用,这日子早就过不下去了。

魏叔玑暗地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任重道远啊,看来还得多想些赚钱的营生啊。

只是她现在每天都得上课,只有中午和晚上休息的时候才有时间想东想西,通常什么还没想出来呢,就渐渐的睡着了。

正当她想到了新的赚钱路子,正去裴氏的屋子准备去找她说,就见庆娘慌慌张张的跑进屋子里来禀报说:“夫人,不好了,咱们家铺子出事了,魏国公夫人、卢国公夫人派人来找夫人去议事。”

裴氏一听惊了,忙叫了来人来问话。魏叔玑自然也挺了个明白。

原来自从上次魏叔玑让门房魏老头帮着做出床之后,裴氏就跟崔氏、卢氏提议,几家国公府合伙开办了家具作坊。

见有这么“钱途”的作坊,崔氏他们很精明的商量着先做出足够量的家具,再一次性推出市场。魏叔玑知道了以后,心里那个感叹啊,谁说古人笨的啊,人家也聪明的紧啊,就连这市场营销的活计,人家也能清楚的知道。

找了不少能工巧匠,用了不少木料,赶制了2个月,才赶制出500多件家具,卢氏她们看投放市场的时机也到了,就新开了间小铺子。因为做工精湛,用的都是好料,又是最新潮的款式,再加上前些日子崔氏和卢氏故意的在家里显摆,所以这些家具一投放市场,就受到长安城上下的追捧。权贵之家无不以有新式家具为荣,要是哪家宴客的时候,没有这些新式的家具,肯定会暗地里被人耻笑的。

即使崔氏她们刚开始把家具的售价订的很高,后来见买的人太多,就又提高了价钱,可谁承想,就这样也没挡住高门大户购买新家具的热情,还是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每天店里等着买家具的人多的是,不到10天,店里那500多件家具都卖光了,顾客们下的订单都排到两个月之后了。这批家具下去,就把三个府的本钱都赚回来了,乐得裴氏、卢氏和崔氏笑得都睁不开眼了。直说魏叔玑就是那能财神爷。

按说生意好是件好事,但生意太好也是个问题,人家很多权贵之家都要买东西,家世不如国公府的还好说,直接好言好语的劝着,人家再心有不甘,看看三家的家世,都不会再说什么了。可要是什么王府啥的,那就不好说了。还好,他们之前已经送了不少去几家王府。

而且现在坊间有不少人家眼店里的生意好,都也开了几间相似的家具作坊,很是影响到了店里的生意。偏偏祸不单行,刚才店里的掌柜收到一张名帖,署名是某位王爷,说要入股这家具作坊,看那架势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

这下,崔氏和卢氏都不淡定了,就想找裴氏商量商量一下。看看这件事到底该怎么解决。其实现在崔氏她们也不知道那位王爷到底是谁。

魏叔玑一听这话,心里松了口气。无比庆幸当时跟裴氏提议要联合另外两个国公府做这单生意。文臣武将都有了,中间又有两个宰相府邸,实在不行的话跟那个莫名其妙的王爷死磕,斗个你死我活。她就不信了,以三家在李二陛下心中的地位,还比不上什么王爷。即使不行的话,就把这产业献给李二陛下呗。

王爷?魏叔玑一惊,突然想起了上次绑架自己的貌似也是个王爷,(这还是后来裴氏无意间漏得口风)会不会这次想要谋取家具作坊的人和绑架自己的是一个?到底是谁这么没品?这么爱跟他们郑国公府过不去?是针对自家还是无意的?这一项项想的魏叔玑头疼。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这看不到的敌人最让人无法防范。

看来她得赶紧去查查看了,最好魏征同志亲自去找,那样的话会更加有效率。哦,对了,卢国公程咬金手下不是有很多亲兵吗?很多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想来如果让他出马,可能比老爹魏征还要强悍。

想到就做,魏叔玑趁着屋里没人,跟裴氏这样提议道。裴氏点点头,写了封简短的信让府上的小厮赶紧送去给崔氏。

第五十二章 想方

在等候崔氏的回信时,魏叔玑也没闲着,关上门和裴氏仔细讨论着府上到底是得罪了哪位王爷。反正整个大唐能被称为王爷的,不就是那么几个人吗?随便扒拉扒拉总能露出些蛛丝马迹的。

对大唐初年的王爷,魏叔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