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唐美好生活-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绻惺裁词拢透勖歉侠葱牛锴鬃曰崤扇巳タ茨愕摹!�

魏叔玑点点头,“娘,女儿会照顾好自己的。你和阿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啊。

几个兄长都是秉性纯良之人,现在还都未娶妻,想来不会平白有人让您受委屈。您就事事放宽心吧,至于府上的那几个铺子,除了玩偶之家,基本上都是跟人合伙的,您如果遇到什么问题,就去和崔姨他们商量,应该都能解决的。至于玩偶之家,女儿前几天已经画了不少张花样,您等会回去之后交给管事,让他们负责就好。这几年玩偶之家维持现状就好,有什么别的计划,等女儿回来再说。”

魏叔玑的眼里也湿湿的,穿越到唐朝这么久,她还没有离开过裴氏身边一天,现在一下子就要离开她三年,不难过肯定是不可能的。不过她前世的时候,上高中和大学都是住校的,一年也难得回家几次,基本上也算是离开家门,于离别早就适应了。倒是不像裴氏那么伤心,反而转过头去不断安慰裴氏。

看的暗地里一直在观察他们的袁天罡心里不住的点头。多少也觉得好笑,别人家都是做母亲的交待女儿,到了魏三娘子这边,就成了女儿交待母亲的多了呢?心想要不是测算过自己和这魏三娘子没有师徒之缘,他早就把她抢过去做自己的徒弟了。

终于,魏叔玑在裴氏和府中众位下人极度不舍之下,背着自己的设计的大包,跟在孙思邈身后,往终南山一带走去。一路上魏叔玑都在回想这段时间看的关于终南山的书籍。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幽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楚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左传》称终南山“九州之险”,《史记》说秦岭是“天下之阻”。

初唐美好生活84_第八十四章?远行(下)更新完毕!

第八十五章 三年后(上)

初唐美好生活85_第八十五章?三年后(上)????三年后,终南山山脚通往长安城的官道上,一个年纪尚轻的道童驾着一辆驴车慢腾腾的走着,后面坐着个十岁左右、头戴着帷帽正絮絮叨叨的跟一只样子凶恶无比、长满黑色长毛的狗说着话。搜索

这自然就是魏叔玑和将军了。话说当年她前脚跟着孙思邈去终南山修行,后脚就听道童清风看着她惊讶的叫着。她回过头,就见将军屁颠屁颠、不远不近的跟在自己的后面。她吓了一大跳,之前还没离开府中的时间,就很舍不得和将军分开,但想到她要在终南山呆上三年,也不好带上将军,就把将军托付给了几位兄长和顺娘。谁会想到将军会自己跟来,她也没办法,赶了好几次都赶不走将军,每次只要一赶走它,第二天它就会偷偷的跑来。孙思邈想了想,最终很好心的同意她把将军留在身边。她只好写封信让人带给郑国公府上,说明情况,不然估计府上的众人都要着急了。而随着将军越长越大,会时不时的在终南山逮逮野兔给她打打牙祭,不然在终南山三年,整日跟着孙思邈吃素,她可受不了沾不到半点荤腥的日子。

这三年,前两年,她紧跟着孙思邈在终南山采药,顺便背背医书,看看孙思邈之前行医时的笔记,加上前世老妈的教导,对药理医理有了更深的了解。只是由于缺少经验,辩证诊脉的本事还是差了些。到了第三年,孙思邈时不时的带着她下山去附近的庄子给普通的庄户人家诊脉。刚开始人们很不相信自己这个年纪善小的小姑娘,只是看在孙思邈的面上不显,魏叔玑自然是明白他们的顾虑,每次给他们诊过脉之后,还请孙思邈复诊一次。次数一多。人们对她的本事也开始相信了,魏叔玑的医术也慢慢的成长起来了,即使没学到孙思邈的十成本事。也学到了七八成。

这些年,孙思邈对魏叔玑越来越满意,也渐渐明白袁天罡为什么会说魏叔玑会是他的衣钵传人。魏叔玑年纪虽小。但很有悟性,除了能学透他交给她的医术。还能举一反三,提出的问题有时候还能给他以不少启示。

特别是她提出的著书立说的建议更是让他心动不已。他这些年行医的同时也写了不少笔记,倒是根本没想到就这些笔记还可以系统的整理成书。后来他下定决心要写书,还特地感谢了魏叔玑。

魏叔玑那个汗颜啊,貌似孙思邈被称为药王最主要的流传到后世的就是《千金方》。这本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内容包括医德、本草和制药,还包括临床各科辩证施治。收集了不少药方。她只是稍微提醒了孙思邈一下,让他写书的时间提前了一些年,哪能当得住孙思邈这么大谢。

孙思邈却是不相信,还是郑重的谢过魏叔玑。

相比其他的,魏叔玑更关注伤科和妇科以及对气疾、心疾的治疗。关心伤科是为了程处弼一家人,总不能将来自己嫁过去,家人受了伤还得让外人查看护理吧。另外她也想培养一批懂医术、懂包扎的兵士,这样以后军中有人受了伤,也好有了合适的照料。而妇科,则是担心古代的生育水平。死于难产的人太多,所以想尽一下自己的心力。至于对气疾和心疾的关注,则是为了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这两位公主一位是自己的好朋友,一位是自己未来的嫂子。貌似两人受遗传影响,身体素质很差,她也不好漠不关心,只能尽自己所力,帮着公主们调理下身子,免得这些公主早逝。

而这三年间,她除了偶尔跟着孙思邈去山下为穷人看病,平时竟是连山都没下过,更别说回长安见自己的家人了。她知道“父母在不远游”,魏征和裴氏能同意自己一介女孩子远离家乡去学艺,算是很开明的,想必他们也会很想念她。就时不时的给府上写信,让人带回长安给他们。这样才算是对自家这三年的情况有了一些了解。

这几年,因为自己临走之前留下的花样图纸,玩偶之家的生意还算不错。即使坊间有了不少假冒仿制的,但一般稍微富贵一点的人家都认准了玩偶之家。管事接的订单都能排到下个季度去了。而和卢国公、魏国公合伙的家具作坊、酒作坊,生意也好的很。几个生意铺子分红所赚的银钱比魏征一年的俸禄和赏赐还多得多。倒把魏征郁闷的不行。裴氏自然乐得跟崔夫人、卢夫人更多走动了。

因为下定决心要成为姐妹们的依靠,几个兄长在国子监的学业很是认真刻苦。特别是大哥魏叔玉,学的更是用心,每次大考小考都在国子监排了前几名,小小年纪就受到国子监祭酒、博士们一致的赏识和器重。而二哥魏叔琬的书法天赋也渐渐显现,在一次巧合下,被唐朝著名的书法家虞世南看重,亲自带着教养,只是虞世南年纪太大,身体不好,就把魏叔琬托付给了“唐初四大家”的另外一个褚遂良。得了名师指点,魏叔琬的书法进步甚大,他的字在坊间竟是名声鹊起。至于其他两个哥哥,在大哥二哥的带领下,他们的进步也是很大。

一家和睦、儿女孝顺、兄友弟恭又有出息,渐渐的,郑国公府的家风被更多的长安人所敬佩。只一点不好,大哥魏叔玉的亲事很是不顺。

袁天罡不愧是顶级神棍,又或者可以叫他乌鸦嘴,第二年还未等到大哥行冠礼,大哥魏叔玉订亲的那户人家的小娘子就得了急症,不到三天就这么去了。而后来某一王爷亲自做媒、裴氏和魏征无法推脱,又给魏叔玉订下一门亲事,谁知刚订亲没两天,那位没大福气的嫂嫂失足落水,救上来的时候人已经不行了。于是长安城中竟是流传起魏叔玉克妻的传言,硕大的长安城居然没有人敢把女儿嫁给魏叔玉,即使魏叔玉是郑国公府上的嫡长子,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会继承郑国公的爵位。把裴氏气的大病了一场。只是她有苦难言,袁天罡所说的事关金枝玉叶,又不能在坊间瞎说。只好安慰自己,等圣人赐下婚事,看那些魑魅魍魉还有什么好说的。还好当时长安城有了别的话题,不然魏征他们还真担心因为这克妻的传言,会误了魏叔玉以后继承郑国公府的家业。

“三娘,你能不能不要再喝将军絮叨了啊?这一路上你一直在说回家的事,你回自己的家,还紧张什么啊?”道童明月很是无奈,从昨天知道孙神医同意三娘下山开始,三娘就开始唠叨了,今日孙神医让他护送三娘回长安城郑国公府,一路上,她都在和将军说这说那的,听得他头都大了。

魏叔玑冷哼一声,“明月大哥,你不喜欢听可以不听啊,奴又没让你非要听!”

明月说不过她,哼唧了半天,才气道:“三娘,你越来越古灵精怪了,难怪圣人云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你为啥不敢在其他人面前这么活泼呢?你也不怕你未来夫君见到你这样被吓跑了。等你回了郑国公府,估计裴夫人都不敢认你了。”话说明月是真不了解这女子了,明明三娘在庄户人家面前那是相当的温柔可亲善解人意,可转过头对待他们却又是一个样子。

不过话说回来,虽说有时候会被三娘的古灵精怪弄的哭笑不得,但他们还是挺喜欢这个女孩子的。出身国公府算是权贵之家的小娘子,却能吃得了苦跟着孙神医每日学习不倦。她的厨艺也不错,平常的素菜也能给她做出不一般的滋味。可以想象她一离开长安,他们这群人的生活质量下降的会很多。

魏叔玑头一昂,“嘿嘿,明月大哥,你就忍忍吧,马上你把奴送回家,就是想要奴说话给你听,也没机会了。”

谁知这句原本魏叔玑只想打趣的话一说完,明月立马就别过头去,魏叔玑分明能看见他的眼眶莫名的红了。弄的魏叔玑心里也酸酸的。她勉强忍住眼泪,强笑道:“明月大哥,你这是做什么女子的样子?奴三年没有回家过了,现在奴要回家了,你该为奴高兴才是啊。”

明月却是愤愤不平的笑骂道:“你这小娘子,忒无情了。你回家吧回家吧。”

魏叔玑牵了牵嘴角:“明月大哥,咱们以后又不是见不得面了,干吗这副模样啊?像师傅那样洒脱多好啊。你要是放心不下,等以后有机会了,就去郑国公府找奴玩呗。”

明月摇了摇头,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是再想,这见面哪那么容易,三娘回家了以后定是要重新学习规矩的,男女有别,像她那样的大家闺秀,哪能轻易的见外男啊。

魏叔玑没有办法,只好讲一些她知道的笑话逗弄明月。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朝夕相处了三年时间,受到了孙思邈和明月很多的照顾,即使是铁打的心也能融化掉了,更何况她只是个普通人而已。明月只大她2岁,就跟小哥魏叔瑜差不多大,她刚开始初来乍到,都是明月照料她的。现在要分开,她自然也会伤心难过。只是相比悲伤哭泣,她更想笑着离开,把自己开朗大方的那一面留给为自己难过的人们。

初唐美好生活85_第八十五章?三年后(上)更新完毕!

第八十六章 三年后(中)

初唐美好生活86_第八十六章?三年后(中)????明月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想了想,笑着问问:“三娘,你都三年没有回家了,有没有很想家人啊?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忘了你了呢。”

魏叔玑笑笑,“还好啊,奴经常和家人联系,娘亲、几位兄长时不时的给奴写信,奴还能适应。”

明月摇摇头,取笑道:“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明明是国公府邸的小娘子,有福不肯享,非要跑到终南山这荒山野岭来学医术,你又不用靠医术来谋生。还有啊,也不知道为什么你的家人会同意你来这里学医。”

魏叔玑并不以为然:“这有什么啊,奴这样做自然会有自己的想法啊。况且,凭什么奴不以行医为生就不能学医啦?”

明月顿时沉默下来。半晌都没有再说什么。不知怎的,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素未蒙面的家人。不知道他们是为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放弃他这个儿子的。

魏叔玑心里有些难受。估计明月又想起了自己的身世了吧。他是师傅孙思邈在前些年收养的孤儿,就连孙思邈也不知道明月生身父母到底是谁。明月虽然外表开朗,但内心很敏感。自己还有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8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