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唐美好生活-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婚期一定下来,魏叔玑就整日忙着做绣活,也不怎么去关注其他的事情。倒是裴氏带着魏叔珍姐妹俩,整日里就忙着为魏叔玑准备嫁妆、挑选陪嫁的人选。

似是怕魏叔玑嫁人之后受委屈,裴氏绞尽脑汁的给魏叔玑准备嫁妆。好在前些年裴氏和魏征就商量着把家里的收入分成七份,几个孩子和他们老的一人一份,魏叔玑的嫁妆就从其中出,加上裴氏私下里补贴些,倒也不会让早就出嫁了的魏叔珍和魏叔瑶太过嫉恨。反而是魏叔珍和魏叔瑶。心疼小妹和爹娘,私下里补贴了不少好东西。魏叔玉兄弟几个也去跟裴氏说拿出属于自己的那份银钱,几个人凑在一起,竟是为魏叔玑在长安城外置办了几百亩田地做陪嫁。这下子,加上裴氏为魏叔玑准备的四个铺子和三百亩地,光是陪嫁的铺子和田地,魏叔玑的嫁妆在长安城中,比其他的国公府家的嫡女嫁妆都要好上许多。

更何况还有孙思邈在魏叔玑及笄礼时送来的那匣子名贵珠宝,魏叔玑的嫁妆少不得让众人羡慕不已。孙思邈的那匣子珠宝,魏叔玑在他来的时候,就想当面退还给他,只是他拿“长者赐、不敢辞”为借口,非要魏叔玑收下。魏叔玑没办法,拗不过他,只好收下,不过打定主意,以后找到机会,一定要再归还给师傅。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因为十月初八就是亲迎的日子,只还剩下半年不到的时间,六礼中却还有四项没有过,所以郑国公府和卢国公府都在忙碌着,基本上一个月左右就得行一个礼。这不,两家商定着五月初十举行小定,六月二十八举行过大礼,八月初择日,十月初八亲迎。

裴氏就带着两个女儿魏叔珍和魏叔瑶忙着准备小定时给南方的回礼。原本裴氏是按照前面两个女儿小定时给女婿的回礼来办的,医疗布匹加上上好的文房四宝。还是顺娘提醒她道:“娘子,这未来的三姑爷可不是读书人啊,咱们要不要换些别的回礼啊?”

裴氏一想也对,这文房四宝给读书人自然是很得人心意,可那程家处弼不适这一套,非要从最底层的兵卒做起,几年下来,硬是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做到了游击将军。倒把卢国公夫妇俩欢喜的紧。裴氏对这个未来的女婿也是喜欢的很,可这会儿却不得不为了送给他的回礼头疼。

裴氏一笑夸赞道:“顺娘可人心,要不是你提醒,奴还真忘了这点了。难怪三娘这么敬重你呢。不过这回礼不送文房四宝送什么?处弼是武将不错,咱们总不能送刀剑吧?”刀剑算得上是凶器,这成婚是大喜,弄个刀剑做回礼,这不是咒新婚夫妇吗?要是给卢国公府的众人知道了,说不定还以为他们郑国公府对这桩婚事有什么异议呢。

顺娘挑眉一笑:“娘子,这有什么值得为难的啊。咱们不能送刀剑,就送些上好的、大补的药材吧。

未来的三姑爷是舞刀弄剑的武官,说句不吉利的话,受伤肯定是家常便饭,药材也肯定是用得着的。与其送文房四宝,还不如送些药材来的实惠。”

顺娘这一番话,倒是把裴氏给说愣了。药材?送药材的寓意也不大好吧?考虑了半天,裴氏最终还是咬牙道:“算了,还是按照长安城如今的规矩来吧。咱们也不能太离谱,就算是送女婿文房四宝,也没有其他的意思,他日后总有用得着的地方。另外让三娘准备一些她自己的绣活吧,咱们再准备些绫罗绸缎就差不多了吧。”

顺娘还想再劝,但是见裴氏一副打定主意的样子,就歇了心思。只顺着裴氏,想着应该让三娘子准备哪些女红做回礼。如果魏叔玑来不及做的话,她们这些下人自是要帮忙做的。

听到还要自己亲手缝制的衣衫做回礼,魏叔玑无语,不是要她只管绣自己的嫁衣就好了吗?怎么现在又要她为卢国公府众人缝制衣衫了呢?还好之前她就有考虑到这些,闲暇的日子也缝制了不少,不然怎么也赶不及五月初十啊。唉,还是现代好啊,谁会亲自做衣服啊。

五月初十,魏叔玑小定。魏征和魏叔玉几兄弟特意请了假,就为了见证魏叔玑的小定。本来魏征是不愿意让魏叔玉几兄弟请假的,可魏叔玉几人说自家就剩下唯一的一个妹妹了,小妹小定这么重要的日子,他们这些做兄长的怎么好不在场呢。最终,魏征还是接受了他们的说辞。

初十一早,裴氏和魏叔珍、魏叔瑶两个女儿会齐了,一起到魏叔玑这边帮着魏叔玑装扮,梳了美人双髫,金丝缠绕,插了累金凤,带了珍珠流苏滴泪红宝抹额,打扮得魏叔玑仙子一般美貌如花。魏叔玑和魏叔瑶只差把魏叔玑夸成天仙了。心里年龄已经三十多岁的魏叔玑,在这样的夸奖之下,也忍不住脸红起来,无比娇羞的样子又惹得众人打趣不已。

裴氏替魏叔玑挑了套洋红绣金丝牡丹图案袍子,配了大红撒花银狐皮的小披肩。整个人显得妩媚典雅,喜气洋洋的。母女几人叽叽喳喳的说着一些吉祥话,大家喜笑颜开,一时间,魏叔玑不算大的院落里好不热闹。

众人正说着话,前面就有人来传话,卢国公府派来的官媒到了。

裴氏带着魏叔珍和魏叔瑶一起到了房厅就坐,媒婆带着一个小丫鬟,手捧着礼盒,被魏叔玉亲自带着魏叔琬等几个弟弟亲自送了进来。

不愧是舌灿莲花的官媒,见到裴氏这个国公夫人也不紧张,兀自夸张的说了不少吉祥话,得了无数赏钱,方把男方聘礼放在案上,以供众人观瞧。

魏叔珍奉命打开礼盒,捧着让裴氏一一过目,众人随着裴氏观看,一盒装着一对老坑玉镯,另一盒装着一根镶嵌红宝坠子的赤金项圈,再有一盒装着碧玉簪两支,金玉戒一对,金镶玉耳钉一对,最后,还有绫罗绸缎一盒。

裴氏点头,心里挺欢喜。这些聘礼,在长安城的权贵之家中已经算是顶好的。她和崔夫人算是年少就相识,对崔夫人也很了解。N年之前,两人闲聊的时候,她就曾见过聘礼里面的那些珠宝首饰,那时崔夫人就戏言会把这些当作儿子的聘礼。现在看来,崔夫人还真实现了自己的承诺了。光看这些聘礼,已经可以看出卢国公府之后定是会好好对待魏叔玑的。

于是,她很放心的笑着与官媒换了定礼,一盒上好的文房四宝、一盒魏叔玑亲手缝制的衣衫,一盒上等锦缎,一盒子上好的药材。那次顺娘说过之后,裴氏考虑了半天,总觉得还是加上药材比较好,就临时去找孙思邈,帮忙找了不少上好的疗伤药材。

小定礼成,官媒被顺娘陪着出去吃酒席了。裴氏就带着丫鬟们将卢国公府的聘礼捧进房来交与魏叔玑。

却说今日是魏叔玑的小定,最高兴的是裴氏。从小疼爱到大的小女儿过几个月就要成亲了,她的心里自是欢喜无限,感慨万千,眼里的喜泪几次都要漫出来,都拼命的忍下来了。



第一百一十二章

行了小定,魏叔玑绣嫁衣的速度有得加快些了。只是一想到未来的几个月的日子里,她都得被拘在府上做女红,她就没来由的烦躁。

她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孤僻、不合群的人,和师傅在终南山上的那三年可以说是她来到唐朝最轻松的一段时光。不必考虑自己与这个时代的不相合。不必考虑以后自己的命运、不必考虑怎样做个彻底的古代人,每天睁开眼就是满山的绿色,自己年纪又小,一不小心做了什么出了格的事情,冲苦主腼腆的笑笑也就过去了。根本就不要像如今这样,想着程处弼这个人如何如何,也不用考虑以后怎么跟公婆、妯娌相处。每每想到以后的日子,她总觉得有种将要溺毙的感觉。只是作为一个女子,长大了,都得要嫁人的。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她怎么可能不遵从?即使在前世,到了30岁还不结婚的女子都得被人叫做剩女,被家人催着结婚,更何况是这个更加让人无语的古代呢?再多的不如意,她也只能勉强自己接受了。现在她所能做的,就是努力经营未来的那段婚姻生活。

魏叔瑶的心思细腻些,看出了魏叔玑对未来婚姻生活的忐忑和不安,就拉着魏叔珍,笑着给魏叔玑细说她们两成亲之前的心情。经过两个姐姐的开导,魏叔玑的心里暖暖的,转念一想,嫁人又怎么样?自己又不是没有娘家的,她还有娘家人的支持呢。再说了,程咬金和崔夫人也不是什么难相处的人,程处弼的性子她也多少知道些,想必以后也不会出现什么宠妾灭妻的情况。就算他们两个人以后产生不了爱情的火花,那还有亲情呢。

就当他是自己的亲人吧。

这么一想,魏叔玑心里舒服了很多,也不再那么纠结以后的事情了,专心投身于绣嫁衣的大业中去了。裴氏一众也能彻底放下心来了。这段时间魏叔玑的反常都被众人刊载了眼里,裴氏和魏叔珍姐妹俩还好些,魏征父子们却是典型的“爱在心口难开”。纵使一个个急的团团转,也不好拉下脸面去问魏叔玑这个比较“女性”的问题,只好催着魏叔珍姐妹俩去套话了。

忙碌的时候日子总是过的飞快,经过了纳吉、纳征和请期,就到了六礼的最后一项亲迎。

之前一天,郑国公府就找了卢夫人代表郑国公府去了卢国公府上“铺房”,展示魏叔玑的嫁妆。裴氏这么多年的精心准备,加上亲朋好友们的添妆,竟是为魏叔玑凑齐了整整八十四台嫁妆,这还是裴氏想着不能越过程处弼上面两个嫂子,把原本就做大了些的嫁妆箱子都塞得满满的,都快要溢出来了。另外,知道了魏叔玑成亲的日子,宫中和她交好的晋阳公主和新城公主也命人送来了好几套头面,说是给魏叔玑添妆,更是为她的嫁妆增色不少。毕竟普通的头面在外面高价就能得了,宫中的首饰样式却是难得。这不在于价值,也是一份荣耀。绫罗绸缎、珠宝首饰、上好药材、陪嫁的铺子,每一样拿出来都让来观礼的众人吃惊不已,也惹得崔夫人晓得嘴都合不拢了。卢国公的两个媳妇林月娥和周琴面上不显,心里却嫉恨的很。毕竟都是给人做儿媳妇的,谁也不想未来的妯娌还没进门就压了自己一头,更得公婆喜欢。

另外私底下,裴氏还塞给魏叔玑一万两银子,说是要给她私房银子。魏叔玑本不想要,即使这些年来府里也算是经营了一些产业,但毕竟时间尚短,根基不深,光是这些嫁妆已经够她在未来的婆家生活的好好的了,嫁妆是属于她自己的,其他人又没办法动用,根本就没必要再拿什么私房银子。再说了,她要是想要挣钱还不容易吗?前世见识的那么多点子,随便拿一个到这唐朝,就是一件稳赚不赔的买卖了。可裴氏却不肯听,魏叔玑也只好勉强接受,想着以后娘家如果有什么事,她再暗地里贴补下娘家吧。

一大早,魏叔玑就被裴氏找来的全福夫人拉着坐下,说要给她开始化妆。第一步在脸上敷了厚厚一层铅粉;第二步敷脂;第三步,涂鹅黄,在额间涂上黄色;第四步,画黛眉,就是剃光眉毛,用黑炭笔画上细细的柳眉,魏叔玑坚持不剃眉,宁死不剃,宫女们也没有办法,只能依了她;第五步,点口脂,就是描口红,不过只是用口脂在嘴唇中间点了一小点,美其名曰“樱桃小口一点点”;第六步是描面靥,也就是描脸的轮廓;第七步,贴花钿,即在额上贴了一朵小小的红梅。

当春娘拿来铜镜,魏叔玑对着一照,差点惊叫出声。这就是自己在凳子上坐了将近两个时辰的成果?也太夸张了吧?虽然知道唐朝的妆容都比较偏向雍容华贵,平日里偶尔也见身边的人画着浓妆,可也没想到自己结婚的日子也要画这么浓重的妆容啊。早知道还不如自己画呢,不过估计裴氏他们是不会同意的。也是,新婚的日子,谁会同意新娘子自己化妆啊。想到只有这一天,她也只能生受着了,就当入乡随俗吧。

然后,就是梳头。这个是裴氏亲自操刀的。裴氏接过顺娘递来的梳子,轻柔的帮着魏叔玑梳着黝黑的头发,边梳边念叨:“一梳梳到尾,二梳我的姑娘白发齐眉;三梳姑娘儿孙满地……”

听着裴氏明显带着鼻音的话语,魏叔玑心里明显一动,眼睛一酸,差点就流出泪来。忍不住唤了一声:“娘……”

却听顺娘带着笑劝道:“小娘子,大好的日子,也不能哭啊。娘子,小娘子出嫁是好事,过两天回门您又能见到她了,还是赶紧给小娘子梳头吧。”

裴氏忙回过神来,道:“对对对,看奴都糊涂了。”说着,也加快了手上的动作。没一会儿,就替魏叔玑梳了个云髻,又插上了花釵宝钿,使得魏叔玑显得更加富丽。

之后,裴氏又帮着全福太太帮魏叔玑穿上了魏叔玑亲手缝制的大红嫁衣。



第一百一十三章

裴氏看着面前身着大红嫁衣、显得无比娇艳的女儿,既喜又悲。喜的是女儿马上就要成亲,就要有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7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