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毒麦-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没问题。只是我想知道,需要多少时间才能选出管委会成员,并将此作为项目开始的首要任务。”尹懋补充道,尹懋说的话有些让人听不懂,特别是才接触他们的村干部,怎么会懂得操作手法和项目原则呢?尹懋这样做,就有些故弄玄虚的嫌疑了。

第120章 偷鸡蚀米() 
卢支书没接触过机构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也不愿意上山做项目,那里简直太难走了,上去了,就不想下山;下山后,就不再想上山,难怪有些村民根本不想赶场上街,来去一次实在太艰难了校园全能高手。【/://花费路费不说,人坐车也难受,不是有特别的需要,一般人不愿意下山。

    从村级公路上走,要绕很大的弯子,当初修路,就是乡长带人修的,争取到了一点资金,专门将公路绕道修建,一直修到乡长老家的门口,无形中增加了不少路程。另外,修到他家里之后,开始往红田村修路。从他家到红田村,更难走,弯道相当多,又危险,走那样的路,心都在嗓子眼儿上吊着,随时都有可能出事。没有好的驾驶技术,一般人不敢从那小路上来,还不如走路稳当。

    卢支书说:“你们这套作法倒新鲜,不过,我愿意尝试和你们配合,按你们的操作方式来做,选出管委会,交给管委会来实施全村的水利项目。”

    “等将水源确定下来之后,再制作新的实施方案,需要切实可行的,不是花瓶好看的。”尹懋说。

    “是啊,当时村里要报项目,时间紧迫,就请盛昌站长上山来实地踏勘,连夜制作出方案,报到县民委,赶在了利川民委前面,结果据说利川民委你们没去,原因在于他们那里是平原,对水的渴望没有我们这里强烈。结果才落户宣恩,具体来说,落户在红田村,这个要感谢盛昌的勤快和专业了。”卢支书说。

    没错,dashing基金会做项目离不开省民委的支持,民委代表省一级政府,和基金会刘秀接触,才将项目进展得有声有色。因此,为了照顾各方的利益,刘秀还是比较听从省民委的话的,从立项到实施,她都要考虑考虑省里的态度才做决定。开始还不习惯,后来就逐渐明朗,完全颠覆了德志学习操作项目的原则,到村之后,才逐渐试着用所学的方法来推动社会工作。

    刘秀本来听齐老师的安排,齐老师准备听省民委的安排,结果因着省民委主任的家乡的人不争气,不拿出实施方案,明显不配合,刘秀清楚强扭的瓜不甜,既然人家不要,干嘛要涎着脸要硬塞给人家呢?

    对于礼物,伸手愿意接住的,施惠者才乐意捐输,不想要的或者勉勉强强的,干脆不给,免得后期非常不好操作。这一点,德志认为刘秀把握得不错。好歹她还要在dashing基金会混的,犯了低级错误是不能饶恕的,那些不愿接受礼物的人,宁愿放弃,也不要冒险。

    齐老师没想到热脸贴上了冷屁股,见刘秀不答应,也只好算了。省民委的领导也就不好再说什么,只有抽空去教训教训当地领导一顿了。其实,他们有的是资源,对刘秀这点援助,根本看不上,还惹一身麻烦,何必自讨苦吃?又是吓死人的项目,国际机构的善款,谁敢动用。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谁敢得罪。别搞到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与其后面的烂摊子不好收拾,不如一开始就不伸手要援助。说来说去,还是利川民委的领导聪明。即便省民委领导批评一顿,又有何妨?只当是一阵冷风吹过,没有关系。

    水从山洞里流出来,同时,也有冷气吹出,底下就是悬崖,长着密密麻麻的杂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

    这次的任务就是看水源,开会可能需要下一次再来才能确定具体召开时间。

    回到卢支书家,无事可做,看看电视,尹懋就像很多农户一样,喜欢收看一些武侠剧或者抗日题材的节目,说俗点,就是爱看打仗的,明知道那些动作十分假,完全是声光组合,就是爱看个热闹。卢支书每天坐在家里,就有很多人来找,他们大多数是病人,或者家里有生病的猪,山上条件差,请医生给人看病,或者请兽医给牲畜看病,都很不方便,即便赚钱,那些乡村医生或者兽医也不愿意来。

    大多数人头疼脑热的,都愿意打吊针输液,这样会好得快一些,舒服一些,哪怕花多点钱,也愿意,只要自己舒服,能早点干农活儿就行!实际上吊的都是抗生素,那些抗生素让人往往缺少了抗病的能力。许多人往往为了达到目的是不择手段的。

    在卢支书家的后院,堆着一大堆玻璃空瓶,还有一些塑管针头,亮晶晶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是医疗废品,需要集中处理,但在这个地方,没有集中销毁的地方,只有埋掉。卢支书一直在忙,就没有时间来处理医用废品。

    这个小小的山村,就是将来德志要工作和生活一年的地方。很明显,尹懋已经不可能在这个村,原因很简单,上山下山都非常难,这次来访,是尹懋的第一次,也可能是尹懋的最后一次,无论怎么说,尹懋都不可能经常光顾这里。

    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往往是德志工作的地方,好一点的,往往不属于他。比如毛坡村、恩施市的马坡村,牛场村,这些地方都已经名花有主,但都不属于德志。德志没有背景,没有关系,更不会背后议论人,打小报告,只有老老实实地做事,将就着好好地混到大学本科毕业,虽然这个学历,不被领导所承认,也不会引起领导的重视,更不会将来有了文凭会给德志涨工资或者更好的待遇。

    德志就是看电视的时候,也会拿着单词本进行记忆,哪怕都记不住,也可以混个眼睛熟悉,经常见面的人,就比较熟悉了,下次再看到,即便想不出,也能连蒙带猜,弄个**不离十。德志实在没办法,人过四十不学艺,趁才三十出头,还可以有几年奋斗。

    无论结果如何,只要付出过,就不会后悔。

    尹懋决定从小路回宣恩。德志也想走一走小路。

    从乡村公路走,非常难走,山洪将路面冲得坑坑洼洼,巨石裸露出来,非常吓人,车技不好的,有可能会摔跤。底盘稍微低一点的轿车不可能上得山来,能上来的,是那些类似于拖拉机的农用车,看起来挺丑,但是走起来有力,特别是爬坡能力,更是值得欣赏。这样的拖拉机,只有在武陵山区才容易看到,湖南生产,别处绝迹。

    在村支书停留了两天,卢支书家的狗反而和尹懋、德志熟悉起来,在下山时,那狗竟然送德志走下山,走了很远,很远,那狗都舍不得离开,无论德志怎么去赶,那狗始终不肯走,到最后,见到了以前的小乡镇的时候,那狗终于被赶走,向山上跑去,最后消失在德志的视线中。

    德志小时候家里也养了一条狗,非常通人性,很爱跟德志玩,走到哪里都跟着,没人敢惹德志。那狗是德志的保镖。后来,德志要到城里上学了,那狗跟着德志跑了很远很远,最后才被德志父亲给赶了回去。后来德志放暑假回老家,那狗老远都跑过来接德志。

    第二年暑假回去,德志发现那狗不见了,问奶奶,奶奶说:“已经死了。天天到村口看着远方的路,想你了,快回来。”

    德志当时就哭了,心痛得很。真是一条好狗。

    其实,那狗是一条很普通的土狗,不是狼狗,也不是哈巴狗,不名贵,但心最诚,对德志最忠实。

    基金会的几乎所有的同事都被狗咬过,因大多数同事都在村里工作,和村民打交道,难免会碰上狗。德志暗自庆幸,是不是狗也辨忠奸善恶呢?狗专门咬坏人,不咬好人?其实,这个是不一定的,但这也不是纯粹的巧合,仿佛这是必然要发生的。

    小乡镇上本来人口不多,每天的车来往很少,都是定时,不巧的是,德志和尹懋下山时,那车已经开走,想等下一班次,要到下午了,有人建议,不如上山,到主公路上,那里从潭水镇开来的车每半小时一辆,非常频繁,到宣恩应该没问题。

    他俩决定爬山,非常累,中间休息了几次,仿佛总也没有头,但信念支撑,还是要回到县城,要么,就在半山坡休息一晚了。要么到县城,要么半路露营,比较来比较去,决定还是回县城。

    爬山很累,有些路段几乎是六十度的斜坡,非常难走。但这条小路已经被人开辟出来,路上也有人从身边过去,看样子,德志还是锻炼得太少了,对这座山的征服还需要时间。好在德志年轻,爬山太累,休息两晚上,基本都能恢复过来,体力又增强,走路时除了腿肚子还有些酸麻外,基本上都能正常行走了。

    听到汽车的声音了,回头看看,那些被征服的山路,都踩在了脚下,看到刚才逗留的小乡镇,那里已经成为一个盆景,非常美丽。

    一条杏绕着小乡镇,白色的绸缎飘舞着,在青山之间蜿蜒,白色的房子,袅袅升起的炊烟,山谷中轻纱一般的云雾,还有太阳映射出的七彩光芒,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到公路后,德志脚踩在公路上,摩擦着粗糙的石子沥青路,顺着山坡而建的路,看起来比较陡,但是经过徒步爬山的人,就觉得走在公路上,就觉得是一种幸福。

    人生就像走路,走过坎坷路,突然行走在平坦路时,哪怕平坦路仍有坡度,仍感到幸福。只有经历痛苦时刻,才会珍惜欢乐时光。

第121章 下乡归来() 
德志和尹懋所走的高度,是车要走的山的高度,只不过,凭着两条腿,德志尹懋所走的路更曲折和坎坷,而汽车只能走比较平整的路,虽然也爬坡,但轮胎能滚动的地方,才适合车走国色生枭。【/://当德志站在高山之上,感到凉风迎面吹来的时候,他的心情就变得快乐起来。

    很明显,这里和红田村遥相呼应,如果在两座山头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那么,再到红田村,就近多啦!只是没有可能修桥,要想过去,起码还要凭借脚踏实地地走路,飞机和桥梁都不现实。欲达到目的地,好像捷径很少,大多数都要付出努力,或者汗水,或者血水。

    红田村地处高山之巅,当然凉爽,难怪生活在山上的人,都不羡慕平地的人,因山上不仅凉爽,空气还好,连呼吸都舒服。正如经过炎热的夏天之后,突然猛降几场大雨,气温骤降,感到特别地凉爽一样,不经过对比,就不知道好坏,不经历风雨,就不珍惜彩虹。

    在公路的拐弯处,是一处等车的地方,大多数人没有在候车处等车的习惯,大多数都在路上招手,车就停下来,司机很有耐心,不管在哪里遇到人,只要那人示意要坐车,司机就会停车,让人上去,山区就是这样,非常庞大的地方,人不是很多,在高山林海中穿行,遇到一个活人,是最大的乐事。怎么会拒绝一个徒步的人呢?

    德志感到有些疲劳,不想再走,于是停下来等车。那车来得挺及时,远远地就听到了机器的轰鸣,只是看不到在哪里,山路十八弯,在山里找一辆车不是很容易,但德志知道,这车注定要经过这里,不会让人失望。山路虽弯来弯去的,但路只有一条,只要车不长翅膀会飞翔,就不担心车会绕过德志他俩。

    果然,车终于出现,上了车,德志感到莫名的舒适,好久没有这种感觉了,让腿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了。

    下了山,再爬上一段山路,再下山,再上一座小山坡,车就出现在宣恩城的高坡上,下了坡,车就进城,德志和尹懋在桥头下车,步行回家。

    德志问尹懋:“怎么样?愿意去红田村吗?”

    “不愿,你去吧,那里适合你!”尹懋说。

    德志心想,这个家伙,太狡猾了,遇到条件艰苦的村,总是逃避,真是,也不知道他凭借什么可以耀武扬威的。至于芭比和余哥,不用说,他们是领导的宠儿,肯定不会让他俩去红田村,其中,芭比不见得会搞好关系。她刚从宋波那里学习完毕,实际上她还没学到宋波的百分之一的知识或者技巧。

    到宿舍要经过一片橘园,叶子翠绿,一大片的全是,周围有破旧的民房,有些年代了,应该属于规划的范围,只是还没有开发。

    有些老屋已经荒废多年,里面不通水电,看起来有些阴森可怖,这样的环境,也真的考验人。夜晚经过这里,胆子小的可能要挑战自己的心理底线。

    上楼,妻子儿子见了德志都很高兴,这里看来挺适合母子俩生活,只是和其他同事搅合在一起生活,的确还有些不便,无奈何德志没钱另外租房,再说这房子挺大的,平时大家都在乡下,逢周末才回来,见面的机会不是很多。这样一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