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记事-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氏一口气买了一百斤棉花,又请了弹棉花的回来弹棉絮。出出进进的,周家湾好些人也都是亲眼瞧见的。

    那些个木头不知道作价几何,可能打出整堂整房的桌椅板凳床柜箱笼的,也必不会便宜到哪里去的。更何况这会子一斤上好的棉花没有六十个铜子再是拿不下来的。一百斤棉花,少说也得六两银子。这还只是床帐被褥,再加上铜、锡、瓷、竹、木各式器具,怎么算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倒是不再说嘴秦家攀了门好亲了,转而议论起了秦家的富庶来,虽也有人满心里觉得秦家这是沾了他们周家湾的光才有今朝的,却也到底少数。倒是好些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也到了说亲年纪的秦连凤了,还有人则是动了心思想要送了自家小子来跟秦老爹学打牮,这自是后话儿了。

    至于眼下的这些个是是非非,秦家自是无心理会的。

    不比花椒她们小姊妹的只知道首饰精致衣裳好看,姚氏对照着之前的采贴看着眼前的定礼,却是另有想头的。

    之前舒家开来的采贴上虽然写明了首饰名目和数量,却没有写清成色究竟几何,也没有写上重量多少。

    姚氏本就不是那种咬嘴的人,看着**不离十也没有多问。可这会子定礼送过来,戒指耳坠还罢了,镯子项圈俱是实心的,就是镯子实打实的单是一个少说也有一两七八钱的分量,那项圈估摸着更是总有三两来重的。

    她也没想到舒家竟然这样大的手笔,高兴自是必然的,只这样一来,三十六两银子的陪嫁,却是有些不显了。

    又在心里暗自盘算了两遍,才同秦连虎商量着是不是要再添些银子的。

    却不是从公里出,而是盘算着他们两口子自己拿笔银子出来补贴女儿。

    虽说秦连虎赚的银钱都归了公中,可家里头的一切开销也都是从公中出的。而且逢年过节的,秦老娘还会补贴他们每个房头一笔银子,给他们人情往来。

    何况她们妯娌几个的嫁妆不仅一文未动,就是前些年织布织席的,后来罗氏进门后又跟着她学着织绸扎花,经年累月下来,不说罗氏这个最富的,她们妯娌几个多多少少也都是攒了一笔银子的。认真算起来,也是颇为可观的。

    公中能拿出三十六两银子给莳萝陪嫁,姚氏已经非常满意了,虽说秦老娘也交代过不够再说,可她却也要为这一大家子考量的。

    何况说是三十六两,其实这会子已是不止了。不说秦老娘罗氏送的几匹上好尺头,就是打制这么些家什,工钱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这会子却是一个铜子都不必出的。

    至于自己攒下的这些钱财什物的,不给儿女,又能给谁。

    只是家里头从来没有这个先例,以前在家时姚氏也没有经过这样的事儿,却是不知道这样做是否恰当。

    秦连虎一时之间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了,好在这事儿暂且不急,却是可以慢慢打算的。。

第七十三章 冷暖() 
然而或许是今年夏天热得亘古未有的缘故,这个冬天也是冷的出奇。

    起初别说立冬了,就是小雪大雪都无半点寒意,反倒呈现出了一副春暖花开的小阳春的景象。

    竟成了这一年中最为美好舒适的辰光了。

    适宜的温度,晴朗的天气,风轻云淡阳光柔和,莲花山上高高低低的乔木灌木竟开始发芽。就是一直没有动静,阖家老小都不再报以希望的银杏树们也毫无预兆的开始暴青。

    特别小的嫩芽,花椒看着不过米粒大稀稀疏疏地长在浅棕色的枝杈上。

    虽然没有秋天金灿灿的小扇子纷纷扬扬扑面来而的冲击,可粉嫩粉嫩的绿色,却让所有人打心里柔软了起来。

    即便冬至过后,还有人叹息今年或是个暖冬,这在庄户人家而言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又哪知一进了腊月,一夜之间好似就迈进了三九寒冬一般。

    多少人家睡到半夜被穿门破窗的寒风冻了个半死,又瑟瑟发抖地爬起来把家里所有的衣裳被褥翻找出来裹在了身上,竟是一夜未睡。

    银杏树上粉粉嫩嫩的小芽儿还未长大,扇子的形状还没影儿,一夜的光景,嫩芽的颜色已从嫩绿变成了淡黄,软趴趴地被风吹散,飘往四处。

    好在秦家地里越冬的春花种得及时,到这会子一个多月过去了,早已发芽且已长得壮壮实实的了,轻易不会冻死。

    至于那些个并没能赶在寒露前将豆麦种下的人家,损失就不大好说了。

    北风呼啸了两日,入冬后的头一场大雪又铺天盖地的翩然而至,不过一夜光景,天地间已是撕绵扯絮白皑皑的一片了。

    地里就像盖了床松松软软的厚棉被,秦老爹松了一口气,不指望明年年景有多好,只要别像今年似的,只要勉强过得去,只要能打些粮食糊个嘴,也就别无所求了。

    只有花椒,看着被白雪彻底覆盖连个影踪都再不见的芹菜,却是心焦了起来。

    算算时间,最早一批芹菜灭缝至今已有一个月的光景了,按说也快到可以起收的时节了,却不知道这芹菜究竟长得怎么样了。

    更何况这样冷的天这样大的雪,就算这芹菜是冷季蔬菜,生性抗寒,可花椒还是不免担心它们一个扛不住,生生冻死了。

    这又该怎么办。

    没有半点虚言,这天可是真冷。

    冻手冻脚,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般,就连水笕都被冻住了等等的这还罢了,说起来花椒前世已是有年头再没见过能垂到地面的冰凌了,甚至说起来连冰凌都已多年不见了。

    可这会子不过大雪初晴,好不容易日头出来了,屋檐下却瞬间就结成了一排排碗口大小的锥形冰凌。大小不等,最长的已经直接垂到地面,随即又延伸开来,在地上形成冰坨。

    日光下,晶莹的冰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一滴一滴的水珠顺着冰凌滴落下来。

    花椒已是看住了,那一串儿的小哥哥们却是同这些个冰凌杠上了。

    嫌张嘴接冰水吃实在不过瘾,竟也不怕冷,又动手去掰。几个人忙活了好一会儿,好不容易掰下一段咬在嘴里嘎嘣脆,更是眼睛都亮了。

    四堂哥偷偷摸摸从工具房里拿来榔头,卯足了劲儿一榔头下去,冰凌自是应声而碎,可房顶的积雪也是扑簌扑簌地往下砸。屋檐下的小小子们俱是被砸得满头满脸,鬼哭狼嚎之后却是高兴的不得了。

    正在房顶上铲雪的秦连熊大喝一声,又惊得一串儿小小子如鸟雀般四散奔逃,看得花椒几个哈哈大笑。

    不知道是不是嘴里含着碎冰的缘故,花椒觉得自己心里都一下子畅快通透了起来。

    又在雪地里捡了两块碎冰递给一直瞪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的香叶,香叶看着花椒鼓着腮帮子一副有滋有味的模样,眼睛一闭也塞进了嘴里,刚皱起眉头,不过一会儿的工夫又冲着花椒连连颔首。

    两个小脑袋就凑在一起嘻嘻哈哈地笑,捡着地上的碎冰吃,小小子们又探头探脑的从犄角旮旯里跑了出来,叽叽咕咕不知道说着什么,很快又聚在了院墙边的背阴处,堆起了雪人来。

    只不过雪人的身子还未滚好,就被二伯娘揪了过去,又递了拍子给他们,叫他们拿了拍子拍打平铺在雪地上的棉衣棉裤。

    之前一大清早的,日头刚刚露头,伯娘婶子们就把还未拆洗的棉衣棉裤全都搬了出来,平铺在了雪地上,这会子叫有劲儿没地儿使的小哥哥们用力拍打,倒是正宗的土法干洗。

    而那一串儿小小子们不过安稳了片刻,就偷偷摸摸地用手里的拍子在雪地里打起了雪球来,又不一会儿的工夫,打雪球就变成了打雪仗了。

    花椒香叶两个看着在雪地里跌爬滚打的哥哥们乐不可支,丁香听到动静跑出来,偷偷摸摸捏了个结结实实的大雪球,朝着四堂哥的后背飞过去。很快局面发生改变,五堂哥叛变,六哥被丁香拉拢,单打独斗成了团体作战,两拨人你来我往的打起了游击战。

    花椒和香叶自然是坚定不移的红方支持者,为丁香几个摇旗呐喊。

    莳萝进进出出的生怕他们真个打出了什么好歹来,时不时的就要警告两声,看着花椒香叶两个小东西鼓起的包子脸也没在意,无意中瞧见香叶去捡地上的碎冰才唬了一大跳,忙问“冷不冷?”

    两个小东西嘻嘻笑着齐齐摇头。

    说来也怪,不但不觉得冷,明明什么味道都没有,却觉得很好吃。

    莳萝却是又好气又好笑地伸出手来示意两个小家伙吐出来,又吓唬道“敢吃这样冷的东西,仔细长不出牙来。”

    正在换牙的香叶吓得忙“呸呸”地把冰块吐了出来,花椒也嘻嘻笑着把嘴里的那一小块碎冰吐在了地上,莳萝就笑着牵了两个小东西回屋喝水。

    屋里蒸汽腾腾暖暖和和的,与屋外好似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可花椒却只闻得到到满满的腊八粥的醇香味道。。

第七十四章 腊八() 
进了腊月,今儿正是腊八节,秦老娘几天前就开始准备煮粥所用的各色豆米果子,今儿更是四天更就起身忙活开了。

    昨儿就分别浸泡在大小碗盆的豆米早早就下了开水锅,中间又加了几色果子,搅拌到现在已是香甜浓稠的叫人移不开眼睛了。

    或是因着秦老娘打小长于锅台,一辈子都喜欢琢磨造饭炊羹的缘故,秦家的茶饭虽不敢跟那些个地主乡绅之家比,可在十里八乡的却也是相当拿得出手的。

    尤其是在周家湾附近的几个村落,但凡哪家有个婚丧嫁娶的,都会特地请了秦老娘过去帮忙。

    有人瞧着秦老娘利落出众的灶上手艺心生羡慕,自然也有人心生不忿的。

    庄稼人就得吃庄稼饭,花里胡哨的装什么大半儿蒜。若是再有人计较个两句,就更得炸锅了。

    家里地里的活计忙得喘气儿的工夫都没有,还要给一家老小做饭,地里的瓜菜能洗干净喽,剁吧剁吧一锅炖了能吃饱了就成了,哪有那闲工夫瞎心思又是切丝儿又是切片又是切段儿的,这不是吃饱了撑的么!

    况且活了半辈子了,就没听说谁家饭菜做的不好就过不下日子的,倒是没少听老辈儿抱怨自家媳妇是个馋货。那秦周氏若不是没个婆婆姑子妯娌的,哪有这样的胆子净出幺蛾子的。

    这样的闲言碎语,自然有人添油加醋的传到秦老娘的耳朵里。可她已经习惯了凡事儿往精细里头去了,若叫她切个咸菜段儿都能二人抬着去架梁,她才要憋屈的。

    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再不管那些个闲篇儿,到底一大家子吃的舒坦比什么都重要。

    尤其逢年过节的,秦老娘就更要大显身手的。就是腊八,也会按着莲溪当地的风俗,极有兴致的煮上甜、咸两种腊八粥敬祖送亲、犒劳家人的。

    今年虽说并没有茨菰、荸荠、芡实、莲子这样的当地时鲜食材,也没能够买上山珍海货,只做了极为简单的一色甜粥,但该遵守的规矩却还是一样不落的必须遵守的。

    所以待腊八粥煮好后,首先就是敬神祭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随后就要把腊八粥分送给亲友邻里,而且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老少围在一起食用。

    而今儿等到供过祖宗,敬过门神宅神灶神等等的神灵之后,秦老娘就用小罐子腊八粥一罐一罐的分别装好,叫秦连虎几个趁早送去丈人亲戚家。

    尤其今年家里还添了一门新亲,却是早早的就与姚氏商量好了,特地指了幼子长孙一道送去,也算是全了礼数了。

    只到底秦老娘生的都是儿子,俗话都说抬头嫁女儿低头娶媳妇,倒不是说男女两家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的,只不过不管是婚前婚后,男家但凡行事上态度放主动一些却是应当的。

    因此逢年过节拜节走礼的,为着表示对亲家的尊重,秦老娘都会打点儿子先登门见礼。

    就算是送个腊八粥,秦老娘也习惯了每年半夜就开始小火炖粥,争取能在天亮之后就尽早的分送出去。

    十来年下来了,家里都已是养成了习惯了。从没想过要像别人家那般在时间上拿捏一下,拿一拿乔等一等后,给亲家一个下马威。

    这又有什么意思。

    就是这会子改换了身份成了需要“抬头”行事的女家,也依旧没有这样的觉悟,丝毫没想过要在这上头抻一抻男家摆一摆谱。

    只知道赶紧把腊八粥送出去,了了一笔心事才最为紧要。

    结果秦连凤秦传根小叔侄儿俩兴冲冲的把腊八粥送去横溪岕的时候,舒家的腊八粥刚刚出锅,顾氏正满头大汗的安排堂房的一个侄儿领着小儿子把粥送到秦家去。

    一看到秦连凤叔侄俩,真是又惊又喜。又是请了二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