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记事-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家也没拿乔,叫舒家再三再四的请期,当即就择了十月十八的好日子。

    婚期既定,莳萝便不再踏出院门了,一心一意地躲在屋里打点嫁妆。

    秦老娘更是红枣、藕粉、桂圆轮番地给莳萝滋补,家里女眷们也俱都没有落下。

    一整个夏天都未怎么晒日头,莳萝本就细嫩的皮子很快白皙起来。又是一枝花的年纪,不说这般滋补,只要茶饭调顺,好气色自然由内而外的透出来。

    吃了立秋饺子,丁香不情不愿地同茴香、花椒和香叶穿针乞巧。新姐夫亲自送了一小篓巧果过来,还有一小束俱是两朵穿做并蒂的白兰花,和一只小小巧巧的纸匣子,打开匣子一看,里头却藏了一只蜘蛛,这两色都是单送给莳萝的。

    花椒当即就要把那白兰花给莳萝别在胸前的衣襟上,第二天一大清早刚从床上滚下来,又拖着茴香去莳萝房里看喜蛛。

    蛛网稀密,花椒嘿嘿笑个不住。

    丁香却是打心里不喜欢这些个针啊巧啊的,就扭骨糖似的缠着茴香一道去捉鱼,唬的茴香直摇头。

    她知道丁香说的捉鱼,却不是在门口的莲溪里捉鱼。

    坐着小丫头们都能随意控制方向的大小木盆在莲溪里捉鱼摸菱角,花椒羡慕的不得了,丁香早已是玩腻了。

    她说的捉鱼,是去往东三四里地外的莲花荡捉鱼。

    那莲花荡实际上就是一个小水泡,面积不算很大,水深也不过三尺多点儿,但与莲溪相通,水底平坦,湖边芦苇丰茂、岸上芳草萋萋,水里鱼虾螺蚬尤其多,一斛水能舀上半斛鱼来。

    是家里的小小子和丁香俱是心心念念的地方。

    眼看茴香不肯带她去,丁香就同小小子们嘀嘀咕咕地商量好,待他们七月望解馆,就上莲花荡捉鱼去。

    小小子们原本之前夏至就说要去的,可那时节地里忙成那样,自然只能作罢。

    这会子约定好了,早早的就开始做鱼钩编地笼了。

    却把秦老娘唬了一大跳。

    七月望是什么日子,哪敢往外跑的,何况还是去湖荡里。

    说什么都不肯,还把丁香和这一串儿的小小子俱都拘在了身边,又问他们“你们可是当哥哥姐姐的,给椒椒和香叶造的房子可造好了,可不兴糊弄她们。”

    丁香和小小子们当然知道秦老娘是拿这话哄着他们呢,可知道也无法,只得耷拉着脑袋觑找花椒和香叶,只看着那一摊子的木头零件,俱是一个头两个大,除了六哥还有耐心哄着花椒香叶玩儿,一个个的俱是悄手悄脚地退了出来,又往东头园子的逮叫哥哥去了。

    东头的园子早在二月下旬就已是完工了,周长将近一里的围墙已是成了秦家的标志。除了农忙的那些天,不管周家湾的乡邻也好,还是间壁漏斗湾的村民也罢,一吃过夜饭,就喜欢溜溜达达的过来围墙下或坐或蹲的乘凉闲话。

    而园子里的这二十亩地比围墙完工还早,整田松土施肥做畦之后,除了育了七八亩地的种芹之外,其他的土地仍旧摊在那里晒垄。

    趁着前一阵家家户户都在榨油,秦老爹又从榨油房里买来几大车的菜籽饼埋在地里。

    除了时不时的耪地除草、照管水芹之外,就再无旁的活计了。

    虽说这会子园子大门紧闭,可当时砌墙的时候却是特地在自家前院留了一扇小门的,几个小小子钻了进去,循着叫声去逮叫哥哥。

    花椒香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正迈着腿儿也要追过去,表伯家的周洪兴、周洪昌两个小小子跑了过来,一进门就招呼小小子们“你家族叔回来啦!”

    又跑出去看“咦?怎的坐着大车,还没我们脚程快?”。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带人() 
秦连彪是穿着罗衫坐着大车回来的。

    白放着挂着竹帘的车厢不坐,同车夫一道坐在车辕上,腰间的金三事儿和五六个荷包钱袋儿沉甸甸地露在外头晃晃悠悠,大日头底下,金灿灿地直晃人眼。

    再一看,车旁还跟着个穿着合身夏布衣裳的小厮。

    低头垂手地听着呵斥,倒是似模似样的。

    从崇塘一路招摇到周家湾,五六里的路程生生走了一个多时辰。

    不等他到家,消息已是传遍周遭村落了。

    其实若说以往,秦连彪还真不值得人说道。

    可从来都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自打之前黄阿婆如何如何苛待媳妇儿一事儿传扬出去,这一家子就成了十里八村的谈资了。

    黄阿婆的风评本就不算好,这一来更是成了崇塘周遭恶婆婆的典型,一脚一脚被人直踩进了泥地里,怕是再翻不了身了。

    连带着喜鹊都在婆家受气,嫂子弟媳联起手来挤兑她。

    旁的不消干,只拿话儿去奉承自家婆婆,话里话外却是可怜袁氏没落到个好人家,这样受婆婆的磋磨。

    气得喜鹊跑回来把黄阿婆大骂了一通,结果连带着喜鹊的名声都不好听了。

    至于秦连彪,更是说什么的都有,自是没甚好话儿的。

    却没想到还当死在外头了的人还能回来,更这样气派,怎能不傻眼。

    秦连彪大模大样地坐在车辕上,眯着眼睛看着一路上同他搭话的乡邻,下巴朝天。

    有见机快的眼珠子一转,已是立马跟着大车作揖喊了声“彪哥”,又道“您这可是发达了呀,下回再见说不得就要称您一声秦大爷了。”

    秦连彪看着那个一打眼比他还老相的乡邻一点头,甩手出去就是一把铜子“拿着吃茶,就不多陪了,我还赶着家去给老爷子上坟。”

    说着话儿的工夫已是看到了周家湾村口的那棵大树了,忙催着车夫快着些,那小厮也扶着车厢跑了起来,留下一地的烟尘。

    之前还奉承着秦连彪的那个马屁精却是看着尘土中远去的马车大啐了一口,冷哼一声,才弯下腰把撒的七零八落的铜子捡了起来,看得旁边嗤笑声不断。

    而秦连彪自是不在意这许多的,以往进进出出的,他从来都是还未走到周家湾就厌气,

    明明姓个秦,凭什么要在周家人的地盘讨饭吃受那腌臜气,这回却是一看到那棵大树就止不住地开始得意。

    大车停在家门口,秦连彪刚跳了下来喊了声“娘”,就指着小厮把车上的三牲纸马抬下来,连院门都未进,抬起脚来就直奔后山去了。

    那小厮跟在后头,“吭哧吭哧”来回几趟才将一车的祭品搬上山去,又是猪牛羊大三牲,又是五六坛上好沧酒,还有大捆大捆的纸马。

    黄阿婆头先看到秦连彪回来了还大哭大笑,他就知道他儿子有菩萨保佑,怎么可能出事儿的。

    哪知秦连彪看都没看她一眼,就顾着给死鬼老子上坟了。

    刚一拍大腿就要哭骂,就见那小厮往外搬东西,看的眼睛都绿了。

    快步过来掀起车帘往里一瞧,车厢里再无一物,扶着车厢就一长声地嚎哭了起来,倒把正低头吃草的高头大马唬了直尥蹶子,那车夫连忙安抚都未来得及。

    门前一路跟着秦连彪过来看热闹的大人小孩眼看着黄阿婆差点一个没站住,屁股着地,俱是噗嗤噗嗤地乐个不住。可看着那小厮扛上去的那么些东西,谁都知道,秦连彪这回怕是真个发了一注财回来的,眼神乱飞,叽叽喳喳议论个没完。

    有说老天不开眼的,也有说袁氏苦了半辈子总算能过两天好日子了的。

    而秦连彪却是直到日头落山才被小厮扶下山,在山上坟前同老子絮絮叨叨喝了一坛酒,浑身上下酒气熏天。

    一到家就见黄阿婆盘在竹床上捶手哭骂,不以为意地笑了一声,一屁股跌坐在了竹床上,大着舌头道“娘,我已是叫人在崇塘看房子了,您儿子要买间大宅子,往后您只管跟着儿子吃香的喝辣的享福吧!”

    这话一出,黄阿婆瞬间收声,打了个嗝没能立时说出话儿来,张大了嘴巴瞪着秦连彪。

    秦连彪却是歪着竹床上又斜睨了已是瘦脱了形的袁氏一眼“家里收拾收拾,赶明儿咱就搬家。”

    一句话说完,已是倒在竹床上阖了眼儿了。

    缩在门口的小厮见了,觑了袁氏两眼,才同黄阿婆秉了一声,烧了热水过来给秦连彪擦脸烫脚。

    黄阿婆愣愣地看着那小厮,袁氏已是转身领着女儿们回屋歇息了,却是一夜无眠。

    翌日天不亮就起来了,一出房门就是满屋的酒气,皱了皱眉,看着竹床上呼呼大睡的秦连彪,和蜷缩着睡在长条凳儿上的小厮,听着东屋里传来的窸窸窣窣收拾东西的声音,袁氏脚步一顿,神色恍惚。

    半晌,听到屋里女儿们俱已起身,才醒过神来径直去了厨房。

    洗漱烧火,一切如常。

    忽的外头传来了敲门声,那小厮一惊之下从板凳上跌了下来,抹了把脸,就踉踉跄跄地跑去开门。

    袁氏也赶忙擦了擦手出来看,正想说这个时辰会是谁,却没想到来人竟是她娘家大嫂和娘家堂房的婶子。

    袁大嫂看到开门的小厮也是一愣,却再顾不得旁的。一抬眼就要往里走,看到袁氏走了出来,忙向她招手,连屋都未进,就拉着她站在院子里问话“姑奶奶,姑爷是不是回来了?有没有同你说什么?”

    袁氏一愣,没想到连娘家嫂子都知道秦连彪回来了。

    可再一想他的秉性,既是不知打哪捡了两个来路不明的银子了,自是整个崇塘都知道了。娘家人听说,自不稀奇。

    可为着秦连彪回来这一大清早的特地过来,袁氏心里直觉就不大对,不过还是道“昨儿回来的,吃醉了酒说是要在崇塘买房子,阖家搬到崇塘去。”说着就朝袁大嫂和袁婶子摇了摇头“谁知道他说的什么醉话疯话!况且,”袁氏一抿唇,压低了声音道“就算他真个拿了银子回来,嫂子,婶子,我也不会同他去崇塘的。谁知道他那钱干不干净,那房子又能住几天的。我同孩子们就在家住着,哪都不去。”

    秦连彪在崇塘寻了经济找房子一事儿,袁大嫂早已听说了,听得袁氏这样说却只顾得上一拍大腿,又追问道“就只这些?还说了旁的不曾?”

    见袁氏只是摇头,袁大嫂看了眼袁婶子,不禁跌足大叹,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吓,这可怎么好,姑爷,姑爷他还带了个人回来!”。

第一百三十八章 清晨() 
暑天的清晨,蛙鸣鸟啼虫啁。

    家里的男人们在合力给菜园里的瓜菜浇水,女眷们正忙着炊洗家务。

    小字辈们刚跟着秦老爹练了一套拳,出了一身的臭汗,冲了澡换了衣裳,正着紧吃饭上学。

    花椒香叶跟着丁香也在一旁笨手笨脚地比划着,虽不似小小子们一头一身的汗珠子往地上砸,却也是大汗淋漓浑身通透,只觉得神清气爽。

    家里头从父辈到小字辈,说起来以往都是跟着秦老爹学过一招半式的。只以往家里头日子虽不艰难,临着一方水,鱼虾自是不缺,可想着大块吃肉却是不成的。

    按着旧规,家里头从来都是春冬一日荤三日素,夏秋一日荤两日素。

    这在崇塘乡间已算富足的了。

    可自古老话就是“穷习文富练武”,但凡练武,就必得打熬筋骨有副好身板,就必得吃的好。

    半大的小子吃穷老子,秦老爹也是打这样过来的,自然知道家里以前的状况不但练不出拳脚来,说不得还要败坏了身子的。

    只得作罢。

    还是直到今年开春儿,眼看着小小子们经了一冬的保养,身子骨都调理起来了,蹭蹭蹭地开始拔个儿,就又起了给他们打熬筋骨的主意了。

    倒不是为着叫他们练武出头,只不过是强身健体罢了。

    就好比他,若不是打小练过招式,身子骨就是比旁人强,或许当年活不活得下来还是两说。

    而这个年纪的小小子,哪个不好动不爱拳脚的,见秦老爹开始一板一眼地锻炼他们,一个个练的别提多带劲儿了。

    何况秦连虎兄弟也是非常赞同的,他们打小也学过把式。虽说后来同念书一样,为着吃饭都荒废了,可好处同念书一样,也是跟了他们一辈子的。私底下都耳提面命过要好好跟着祖父学,自是无有不应的。

    秦老娘自也是无有不应的,开始按着秦老爹的吩咐给家里改换菜单。

    倒是姚氏,颇有些担心。

    倒不是担心秦老爹教孩子们拳脚一事儿,她也是读书人家的姑娘,自然知道君子六艺。只不过这么些年来那些个学子们只为功名只顾四书五经,俱把音律、骑射置之不顾罢了。

    只是实在是担心孩子们到底年纪小还不懂事儿,因着贪玩儿把心思放在了拳脚上,荒废了学业。

    哪里知道小小子们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