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玄月刀-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相待过自己。许久,他转过身,离开了此处,今日如此感性的他还是不要让兄弟们看到为好。他暗下决心,今后定与他们同生共死,要让他二人享尽荣华富贵,一生安枕无忧。
如果人们能够将未来的事情都安排好,并且按着自己的想法发展,那么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了。而如果终究只是如果。
翌日,各路大军分别从各地班师回朝,皇甫长德与杜林伐陈有功,又是杨广的结义兄弟,自然的与大军一起去长安了。从此,这天下便是隋国的天下,隋,便以一个朝代的身份傲然挺立于史册之上。一路上,百姓见到杨广大军都是诚心叩拜。这杜林一路跟着,也受着这百姓对他三拜九叩,可把他乐坏了,长这么大,还没人这么崇拜所他呢。美哉乐在。他策马到皇甫身边,开心地说道“大哥,看到没,大家都很是崇拜我们啊。长这么大总是拜别人,如今这么多人拜我,这种场面,真是美煞我也!呵呵”见皇甫若有所思的没有回他的话,他伸手拉了拉他,说道“怎么,大哥。想秋云姐了?这次我们回长安,定会有个一官半职的,到时候那个阮老头就不会阻拦你们在一起了。”思绪突然被拉回,听到杜林如此说,皇甫开口了“二弟,不可对阮伯父如此不敬。”“哎哟!这还没和秋云姐成亲,就这么维护未来岳父了?你可别忘了,你与秋云姐两亲相悦,可都是他的门户之见,你们才不能在一起的。”杜林可不乐意了。“你别这么想,阮伯母早逝,伯父身边只有秋云一人相伴,他也只是想多留她两年罢了。”皇甫连忙解释,但杜林愤愤地丢下两个字“借口”便扭过头去,继续受众人叩拜了。其实,他何尝不知这是借口,多年来,他也一直用这个借口来安慰自己。阮秋云乃北齐国宰相阮诫之女,北齐灭亡后他便携女来到南方,过着平民百姓的生活,虽然如此,但他心中的门第之间十分严重,所以一直介怀皇甫长德空有满腹才华,却没有混个一官半职的。如此怎会将自己的独女托付于他。二弟说得也没错,如果能够封个一官半职,不为别的,只为能够和秋云终成眷属。
行了数日,终于到了都城长安,各路大军也已先后到达,长安城内更是一片热闹景象,百姓无不欢腾,对晋王也更是崇拜。这晋王年纪轻轻便立下此功劳,实现了隋国在中原的大一统。举国上下,无不赞叹晋王功绩。当然,也妄论国事之辈,窃语到晋王如此功高,百姓对其拥戴超过太子,只怕是命途多舛了,也有说晋王相貌惊奇,本是帝王之相,恐不甘心做第二,将来王位之争,必又是一番血雨腥风了云云。这些虽是市井之人茶余饭后的消遣,但也并不无道理。将来之事,只有日后再说了。
稍加休息之后,隋文帝便召见了此次伐陈的八大将领。祭天酬神之后便是论功行赏了,杨广功劳最大,封为太尉,正一品。而这杨广的两位结义兄弟此时也是名贯京城,杨广都在文帝前多加赞赏,文帝自然是不会亏待他二人,他们更是破格上殿接受封赏,他二人伐陈有功,册封左右卫,官至从三品,并有官邸各一座,黄金万两为赏赐。杜林成天乐呵呵地说,他算是完成人生第一大事了,再娶个妻生堆娃娃,人生就圆满了。
不久之后,皇甫长德迎娶了阮秋云,并在次年得一女,取名皇甫馨儿。而在这期间杜林受杨广之托,在洛阳城百里外的芒山修建密室,把秘密运往洛阳的财宝藏于其中,除此之外,密室里一镂空金匣子之内,《长生道》安静地躺于其间。这本书杨广本已呈给文帝,但这文帝却是自知生死有命,却也不把这长生之说放于心上,更是无心去修炼此等荒谬之术了。遂将此书交与杨广处置,本来皇甫与杜林二人是坚决要毁去此书的,但在杨广的坚持下,还是保存了下来。毕竟这是古人传下来的,又是神农氏的智慧所在,毁了实在可惜,杨广如此说,皇甫也觉得有理,只是告诫杨广,此书定要妥善安置,以免不轨之人有所图谋了。因此他便托付杜林将其带到此处,永久封存了起来。一切安置妥当之后,杜林便在密室入口之处以无比坚硬的大山巨石作门,并设置扣龙锁,扣龙锁分为五层,每一层有机关设置,而且环环相扣,前四层由一首诗为引
同为天涯人
今生逢知己
从此共悲欢
死亦何所惧
当初杜林在结义时做出这首打油诗时,见多识广皇甫长德和博学多才的杨广都大笑不已,无不赞叹他的“才华”,而他,如今竟拿着这首打油诗到这皇家密室来招摇了,除了让他兄弟三人的结义之情永世相传,更是为了表现一下他的文学素养,让那大哥三弟老笑话自己没文化。当那二人知道他以此为引来设置机关时,也都无不捧腹,怕着后世之人都要笑掉大牙了。只是他二人不知的是,开启这扣龙锁的最后一道机关的钥匙,正是那玄月刀。在设计这道机关时,杜林只是一时兴起,想让这在陈国密室“淘”来的宝贝有个用武之地,在平日,此等宝刀是万万舍不得用作兵器去解决一两个小毛贼,因此便也成了个摆设。如此,就让它为钥匙,守护这陈国的故友们吧,要知道,这密室之中的宝贝,跟这玄月刀一样,可都是从陈国来的。如此设置开关,只是一时兴起,想在日后为其开启宝藏时给他们一个惊喜,来展示一下他的才华。那时的他不会知道,他的一时兴起,今后却是所有祸事的来源;而他更不会知道,当密室完工的那一天,当所有参与过建造密室的工人拿到一大笔钱兴高采烈的离开后,却一个也没能回到家。而这世上,知道这密室开启之法的,也只剩下他一个人。
而他,也是唯一能开启这宝藏的人了!
第七章 取而代之()
开皇十年,南陈旧地的一些地方爆发大规模的叛乱,杨广被任命为江南的总管,驻营江都,平定叛乱。在任十年,杜林与其一同南下,因念及皇甫长德家事已成,便未一同前往,而是留与京师。虽然皇甫长德人未去,但却是杨广最好的的军师,十年间,出谋划策不在少数。为其缓和南方的怨恨和怀疑,在军事占领后推行合理的行政提出不少良策,由于三人十年来的努力,成功地打破阻碍南人成为忠于隋室臣民的许多政治和文化隔阂。此又为大功一件了,特别是杜林,十年间为了更好的辅佐杨广,都没来得及娶亲,眼看快到而立之年了,但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完成使命班师回朝的头一年,他终于完成人生第二大事——娶妻了。此女为江南一手工坊女子,生性温柔,名为素儿。
回京之后,杨广更是受到文帝器重。而他与太子杨勇之间的矛盾也越发升级了。中国从春秋时代开始就有太子不能出征,要留在朝廷的记载,所以,杨勇只能坐镇国都,辅助父亲处理国事。这都是怕太子一旦上了战场,刀剑无情,有个三长两短,朝廷不好办。但这个规定却也常常让太子恼火,原因已经摆在眼前,南征北战的功劳全被弟弟们占去了,他心里当然不好受。而太子的弟弟们得到了军队的拥护,又为国家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最后成果被哥哥拿去,也会心有不甘。哥哥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只能找机会除掉立功太多的弟弟,而弟弟为了使自己劳有所得,也要找机会扳倒坐享其成的哥哥。于是,历朝历代经常上演的兄弟反目戏码就会登场,杨广就是这样干的。
不多时,他在清河公杨素的谋划下,成功离间文帝与太子之间的关系。杨勇这人生性好色,生活也极度奢侈,许多官宦商贾也是投其所好,不断敬献美女珍宝,使其家中不仅妻妾成群,所藏珍宝也是数不胜数,这让独孤皇后相当不满。而身为晋王的杨广察觉到母亲对兄长的不满,深知母亲为人的心性,见不得男人三妻四妾,整日醉倒在乱花从中。所以除了正妻萧氏和文帝赐婚的番邦女子流氏,便不再纳妾,生活也一切从简。这一比较,独孤皇后便愈发厌恶杨勇,转而对杨广的德行赞赏有加,有意废杨勇太子之位而立次子杨广为太子。杨勇得知母亲的想法,知道母亲在父皇心中的地位,如果母亲执意废黜自己,那么,这太子之位便难保了,念及此处,心中甚是惶恐,但因他平日种种作为,也没有个得力的人在身边,对于自己的处境也是无能为力。文帝知道他内心不安,知道这杨勇虽然奢靡,但心性耿直,没有坏心,生活的不正之陋习改掉便是,太子之位不至于要废。思前想后,便派杨素去观察、教导他,可谁又知道,这杨素早就为杨广所用,皇帝此举,更是把杨勇推向绝路了。这杨素伴在杨勇身边,让杨广更加容易的知道杨勇的一举一动,一步步地设好局,等着杨勇上套。这日,文帝又因杨勇屡教不改而当着文武大臣的面训斥于他,并让他回家面壁思过,没有皇帝的旨意,不得离府半步,杨勇失了面子,心里很是不痛快,但那人除了是自己的父亲,还是天子,他杨勇哪怕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又能如何,只能回家借酒浇愁。如此几日,昔日巴结他的大臣也一个个对他敬而远之,只有清河公杨素作陪。
而此刻,杨广却在皇宫之内,文帝面前为杨勇求着情。“父皇,听说往日与太子来往密切的大臣见他被罚,却连一个前去探望的都没有,这让王兄今后如何面对文武百官。王兄毕竟是太子,将来也要接替父皇掌管着天下。此番小惩大诫一番便也够了,还望父皇解了王兄的禁足。”听言,文帝更是气愤:“哼!枉他是太子,此番我罚他,却没有一个大臣帮他说情。还不是因为他其身不正,平日结交的都是些狐朋狗友,他如此,将来怎能担当一国之君!”杨广眼中掠过一丝笑意,但马上情感真切地请求道:“父皇,王兄虽然所为虽有不当之处,但他个性直率,对父皇是忠心耿耿,也帮助父皇处理过许多事宜,立下许多功劳。还请父皇宽恕王兄吧!”见杨广如此顾及兄弟情谊,文帝心中也有所动,变叹道:“哎!我只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陋习难改啊!他要有你一半品性朕就知足了!”杨广连忙主动请缨到:“父皇,儿臣愿意帮助王兄改正陋习。”听他这么说了,文帝心中也宽慰了不少,便点点头:“我看他也面壁数日,你陪朕去看看,他反思到了些什么吧。”终于到了这一步,杨广心中喜悦之情从双目中隐隐透出,但嘴上却推辞道:“父皇,儿臣也很想去探望王兄,但,王兄对我有过一些误会,此番他又正在受罚,我还是不去为好,以免王兄心中不悦。”杨勇不想杨广这般沉得住气,以往听到些闲言碎语,心中对功绩卓越的杨广很是不满,面上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文帝面前也多次挑过杨广的不是,文帝自然清楚杨广的意思。但他笑了笑:“太子要知道你对他的心意该自惭形秽了。走吧,朕让你一同前去,你便跟着就是了。”
而这边,杨勇又喝的醉醺醺的,趁他醉意朦胧,杨素故意激怒杨勇,杨勇这人没心眼,便一股脑说出许多抱怨皇帝的话,并大喊:“有什么了不起了,哼!等我做了皇帝,看那些不怀好意的人能耐我何!”好巧不巧,文帝把这话听得真切,又看到杨勇不仅不思己过,还有诸多抱怨,更甚者,是公然表现对皇位的觊觎之心,这下怕是回天乏术了。文帝一怒之下便颁布了废黜太子杨勇的诏书,将其贬为庶民。此事也怨不得别人,总的说来,只因文帝与独孤皇后生性节俭,而这杨勇却生活奢靡,为人又太直,不会讨得文帝开心,而他对皇帝大不敬之言论又真真切切传到皇帝耳中,更是成了被废黜的导火索。可这方面杨广可是尽得人心,那在文帝眼里,就是生活简朴、为人诚恳、善待下属、做事沉稳、也不失魄力,总之,尽是优点,是越看越满意。终于,在独孤皇后的帮衬下,于公元600年,改立杨广为太子。
第八章 愤然离去()
换做是别人,此时早来巴结杨广了,但是,皇甫长德与杜林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杜林与杨广南下十年,多少也是知道他的个性,但皇甫长德却是十分不理解。出于仁出于义。来来去去,也让杨广心里极为不悦,却也碍于是和自己出生入死的大哥,没有发作。就这么一直僵着,直到八月十五,中秋那天。
太子府内,当所有人为了节日而忙碌的时候,杨广,此时的太子,却与他的义兄怒目相向。“大哥,我今日仍尊称你为大哥,因为我心中敬重你,感激你。可你为何还是不能理解我了。这么多年来,我出生入死,走南征北,伤痕无数。他杨勇做过什么,他只是躲在皇城之中的怕死之辈。况且,这是父皇所做的决定,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