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红楼-第2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骂完了,便一抹眼睛,向贾母哭,“老祖宗,您可要为我们家二姐儿做主啊!”

    被这么指名道姓一说,贾母似乎这才回过神来。她神色暗沉的看着邢夫人在那里抹眼泪,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模样,再看了看低头不语的熙凤,慢慢道,“你要我怎么为迎春做主?”

    邢夫人想也不想的道,“那还用说?我们家迎春怎么能给人做妾!?”

    熙凤嘴角一抽。

    她在路上已经劝过了,邢夫人不听,她又能如何?做儿媳妇的,总不能强劝。强劝也是自己倒霉。但是贾母可以……熙凤飞快的看了贾母一眼,却是有些心惊的发现,不过是一会儿不见(她早上自然来过),贾母的脸上,竟似乎多了好些皱纹、白发!

    而她的眼神,与其说是愤怒,不如说失望、疲惫居多……

    似乎是在印证熙凤的不好猜想,贾母慢慢的、无奈的反问道,“你若是听见茗烟说了,也该知道,忠烈亲王府的大镇国,说是要请太上皇做主。我倒问你,我又能做谁的主啊?”

    邢夫人顿时有些呐呐无言。

    但转瞬,她就又灵光一闪,“那……请娘娘想点儿法子!?老太太,您也想啊,我们家可已经有了一位娘娘!要是娘娘的堂妹做了人家的妾,贾家的脸往哪儿放?再说了,媳妇和老爷将迎丫头送到老太太您这儿来,这身边的人,衣食住行,可都是弟妹安排的。如今,就因为那些下人不忠,让迎丫头遭了这种事,娘娘也该出些力气。”

    邢夫人越说越是得意,越说越觉得有理。

    直说得她自个儿眉飞色舞的。

    可是,听她说话的人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先前王夫人还有些羞愧,并不回嘴。但听邢夫人口口声声说要元春出力,她到底还是没能忍耐住!

    “大嫂。”王夫人忍耐着说道,“别的我就认了,迎丫头身边的人,哪个是我安排的?一个洪嬷嬷,一个张嬷嬷,不都是你说不妥当,给换了的?再说,娘娘是什么身份,难道能到太上皇身前……”

    话未说完,忽地,传来“砰”的一声巨响,然后,又是一声。

    却是贾母忽然发作,将所坐榻上平日里用来倚靠的玉枕,敲腿的如意,全都一把推到了地上!

    连续两声玉碎之声后,便是惊天动地的咳嗽声,然后又是喘气声。

    知道声音来自何方,王夫人顿时唬了一跳,再不敢开口。邢夫人虽觉着自己很有道理,但贾母积威之下,也怕糟了池鱼之殃,不敢再说什么。

    倒是熙凤,忙迎上去,和琥珀一起抚着贾母的背,让她好过一点儿,又低声劝慰——却也无非是说些让她不要着急的话。

    鸳鸯则忙取了丸药来,喂贾母吃了,又以目视熙凤,希望她好好调解。

    熙凤只得苦笑——她难道不知道?贾母年纪到底已经大了!虽看起来是精神矍铄,可这等年老之人,经得起多少变故?

    等贾母平静些以后,她接了鸳鸯递过来的茶润了润喉,之前忽然发作的怒火,也到底慢慢从脸上收敛。

    她再次开口时,却是对着外面说的,“茗烟,我知道你跟着宝玉,素来勤勉。这次也是忠心耿耿,十分难得。即你也受了伤,还是先下去修养。”

    一边又命旁边的嬷嬷赐了伤药,领他出去。

    然后,她这才缓缓的叹了口气,语气颇为平缓的看着邢夫人,“你说要宫中娘娘出力,总也该有个由头。如今迎春名声已毁,若是不去忠烈王府,你们夫妇两个,打算如何安排她啊?”

    邢夫人之前说得起劲,早做好了和人大战一番的准备。

    不料贾母竟似乎赞同不将迎春送去忠烈王府,倒是让精心准备的说辞,都没了用武之地。一时间倒是再次呐呐起来。

    “太上皇如今的身子还好着呢。若是太上皇、皇上日后听说,被自家子侄兄弟救了的姑娘家,不但不肯嫁给救命恩人,反收了大批的聘礼嫁去了商户之家,你觉着,太上皇、皇上会怎么想?”

    邢夫人一头冷汗。

    贾母重重的一拍身边的扶手,陡然厉声道,“给我好好想想!”

    “噗通”一声,邢夫人也跪下了。

    熙凤忙也到邢夫人的身后跪下。

    “家仆临阵弃主叛逃,贾家百年家声毁于一旦。你们倒好,一个说自己不过是心善之过,一个还心心念念惦记着卖女儿!不思悔过,不想着收拾残局,贾家到底要你们何用!?”

    邢夫人倒想着再说两句,熙凤这会儿好歹拉住了她,小声道,“看老太太的脸色!”

    邢夫人一怔,顶着恐惧抬头,却见贾母面色涨红,整个人都在颤抖。眼见着是气急攻心之像。她就是再蠢,也知道这么桩事后,若是贾母气出个好歹来,她可也就没法在贾府待着了!当下也只能忍耐着,只往后推熙凤道,“你还不去劝劝!”

    这会儿,她倒是想起熙凤在贾母面前得意的事情来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回到正轨() 
    之前的事情,熙凤也是两边为难。

    王夫人是她的姑母,邢夫人是她的婆婆。她好帮哪个?要说贾家和她感情最深的女眷当然是贾母,可邢夫人一跪,她难道还能坐在贾母身边看着?

    不过,这会儿邢夫人自己都开声了,熙凤自己心里也怕贾母出事,便大着胆子,陪着笑,开口劝道,“老祖宗莫急。婆婆和姑姑虽说也已经不年轻了,又哪里像老祖宗般经了那么多事?这都是心里慌乱了。”

    熙凤一边说,一边小心的斟酌措辞。

    以往,她为自己的婆婆和姑母周旋的事情,也干了不是一次两次。虽她本心不愿那样,可事到临头时,总得那么做。她还想要自己的名声!不为婆婆姑母说话,那就是不孝。已经担了个善妒的名声在外,哪里还敢把这两字也沾惹上?

    可是,难道又要顺着那两位的话,将问题都推到下人身上?

    熙凤跪伏在地,却是暗暗捏紧了帕子,额上也不免沁出了几滴冷汗。

    自从有丫鬟将茗烟的禀告传到她的耳中,她也感到过惊诧、愤怒、不可置信。但这些情绪过去之后,却又不可避免的、连她都不可置信的,竟产生了几分快意!

    想她初进贾家之时,也曾雄心勃勃,有心一改贾家的诸多情弊。

    无奈长房的钱财,被贾赦邢夫人把得紧紧的,二房又终究是她的姑母做主,左右掣肘。这数年来,她虽也羽翼渐丰,对贾家的“大势”,实在是无力改变。到了生大姐儿以后,都有些心灰意懒了。

    她能指望的,不过是她和贾琏两人,守住一份家业。

    等到他们继承荣国府的时候。不要败得太难看。

    但现在……现在,明显是个机会!

    她是否要错过?

    熙凤小心的抬眼看了看贾母。贾母虽力持平静,但颤抖的身躯,还是暴露了她的愤怒。贾母是还有斗志的。想来也能给予支持,可是她的身体,未必能支撑得住……

    无数的得失利弊在熙凤的心里转来转去。

    但到底,熙凤还是咬了咬牙,下了决心。

    说到底,她不曾面对狼群临近时的生死恐惧,不曾看到那遍地的鲜血,也就没有真正明白,这种散乱的人心到底有多么糟糕,并不是体会到了贾母的痛心之处。

    只是她的野心志气还不曾彻底消磨而已。

    “二姑娘的事儿。孙媳妇心里也急。可老祖宗您说得对,且不说娘娘能不能帮得上忙,若我们花了银子把话递进去了,娘娘心热帮了忙,也就坏了大事!宫中年初的时候才下了旨意。许了初一十五的探望。可若是家里一出事,宫里娘娘就知道了,却少不得一个擅自交接的罪名。”

    贾母确实是中意熙凤的。

    尽管这会儿她也没脑子去深想熙凤的用意,但熙凤话有条有理,正说出了邢夫人的要求里最糟糕的地方之一,她也不由得心气稍平,颤抖的身子也好了许多。赞许的点点头,道,“难得还有个明白的!”

    ——这桩事,从来都不只是迎春肯不肯帮忙的问题!

    贾母正欣慰着,却见邢夫人跪在地上扭头。心知她定然是对熙凤表达她的不满——这个蠢媳妇,都被她点明了。竟还在妄想!

    她的身体又忍不住的微微颤抖起来。

    但比起恼火更甚的,却是失望。

    当初贾赦和她大闹一场,拿她没有办法,却对着她千辛万苦求来的大媳妇出气,独宠迎春的生母一个。任由她在院子里折腾,那李氏身体本来就不是太好,又落了一次胎,不多久就去了。连着亲家都一怒之下,和他们家断了来往。那时候她就气得不行。

    但想着缓和母子关系,又想着邢氏家里虽破落了,但好歹也是士族之后,并无恶名,就随着他的意,续了邢氏。

    谁知这邢氏家中虽已经没落,却依然是个不谙庶务的。且胆子又小,只知道一味的奉承丈夫,没几年,就跟着贾赦养成了使劲搂钱的心性,比王氏还远远不如。

    这么些年来,贾母觉得自己也该失望到没有必要再失望的地步了。谁知道,邢氏倒总是能出乎她的预料!

    幸而,熙凤既然下定了决心,倒也果断得很,并不理会邢氏的不满,径自说了下去,“依孙媳妇的浅见,当先紧要的事情,还是先处理那些背主的奴仆!重整这府中的法度。这些年来,孙媳妇也都看在眼里,从老祖宗起,家里就宽厚待人,从没有苛待下人的事。只是现在看来,到了如今,真是升米恩斗米丑,宽厚太过,只论人情,都没了法度。家里稍有些身份的下人,就是养尊处优,倒忘了下人应有的本分,把主家的宽厚当做了当然的事情。是以才有这次的丑事!

    “恕孙媳妇直言,若是这府里出了什么差错,遮掩遮掩倒也罢了。如今却是瞒也瞒不过来。虽下了雨才来盖屋子,实在是晚了一步,好歹能让以后不至于被雨淋着不是?”

    到底是熙凤的性子。

    说起“宽厚”二字来,到底先拉上了贾母。没把王夫人贬损到底。

    贾母执掌府中时,也确实是提倡宽厚的。但是,她这儿的宽厚,与现在贾府的宽厚还是大有不同。绝不到宽厚得毫无法度的地步。

    这只看她这儿出去的大丫鬟就知道了。

    贾家姑娘们乃至于宝玉身边的大丫鬟,几人没有在她的院子里带过?

    这次贾家遇到狼群,按照茗烟的说法,却也没有贴身大丫鬟捣乱的。事实上,这些大丫鬟们也确实都至少能跟着命令行事。

    不过,正如熙凤所料,贾母还不至于计较这些。

    熙凤能把这些话说出来,贾母只看中其中的一点,那就是熙凤是愿意担起贾家改革的担子来的!确实,之前发生的事情虽然极为糟糕,但换个角度来说,这事儿也就是丢脸。完全不用去烦恼怎么遮掩的问题。京城里也没哪家养尊处优的勋贵碰到过类似的事。比起嘲笑。只怕警惕的意味还会更重些……

    熙凤对贾母确实是十分了解的。

    她知道,这个老人就算是再怎么愤怒失望,都会想着贾家、顾着贾家。而和王夫人不同的是,贾母对“面子”这种东西。看得没有那么重要。对贾母来说,贾家的存继,才是头等大事。

    所以……

    熙凤干脆利落的做了结论,“老祖宗,虽这事儿极为糟糕,可既然已经发生了,倒不妨想想好的。这次碰到狼群,若不是宝玉还碰到了北静郡王他们,结果又会如何?倘若没有昨晚上那桩事,日后府里遇见什么难事了。又会怎么样呢?”

    随着熙凤的话,贾母的注意力,确实是渐渐的从愤怒这种情绪上转移了。

    王夫人和邢夫人的愚蠢,她一直以来都知道的不是吗?相反的,反而是贾府里日渐累积的情弊。才是她最担忧的事情。

    日后一旦她去了,两个儿子又不成器,有个生母压在宝玉的头上,天知道贾家会出什么事!

    只要反过来想,这事情确实是一个机会!

    贾母本来就被宝玉的成才给激起了斗志,才有了黛玉记忆中前生不曾发生过的那些事。可她到底是个孤寡老人,也不能强行夺了王夫人的权柄!

    王夫人毕竟是有个女儿在宫中的。年龄的优势也稳稳当当的。贾母清楚得很——真闹起来,这府中管实事的那些媳妇嬷嬷,会选择帮谁?

    但现在,出了这么大的纰漏,熙凤又终于下定了决心担起事来。

    贾母也不是不知道,以熙凤往日里的表现。真遇上大事了还是可能退缩。但即使只是这样也是足够了。至少,能在宝玉的媳妇进门之前,将贾家给整顿一番。

    只是,想要“宝玉的媳妇”,贾母又难免叹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