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流光转-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靖脸色微红,辩道:“我这不是看三妹妹情绪不好嘛。姐姐要不要一起来?”

    端敏道:“我今日去不了,太后说要新做两条额帕,中秋夜里赏月的时候好戴。我向桂月姑姑讨了这个差事,正画花样子呢。”

    正说着话,三人已过了景运门,便互相分手告辞。

    下晌宣惠午睡起来,正在练字,和靖就到了。因她要去给贤妃请安,两人便一同去了正殿。

    贤妃见两人进来,便放下手中的活计,叫两人坐,又吩咐了小宫女奉茶。她把一盘瓜果推到两人面前,说:“这些果子是今儿早上旌云使人拿篮子装了吊在井里的。你们年纪小,身子弱,吃不得冰湃的,吃这个正好。”

    和靖道了谢,用银叉扎起一块西瓜,小口地吃着。她看见贤妃刚刚在做的活计,眼睛一亮,问道:“您怎么亲手做荷包呢?看这颜色也不像给妹妹做的。”

    贤妃笑道:“过两天就要秋闱了,我娘家侄儿要去应考。考篮考帘什么的,自有他母亲准备。我就亲手给他缝个荷包,讨个吉利给他。你们姐妹里,就数你的针线最好,你帮我看看怎么样?”

    和靖拿了帕子擦过手,方才拿起那个荷包。沉绿色的料子上绣着一幅“一路连科”的图案,粉色的莲花,白色鹭鸶,旁边还有一簇葱绿色的芦苇,活灵活现,煞是好看。她笑道:“我竟不知贤妃娘娘的针线这样好呢!您以后可要多指点指点我才是!这师父我可是要拜的。”

    贤妃笑得合不拢嘴:“你这孩子,几日没见,嘴就这般巧了。不是我夸耀,当年我在闺中,几个手帕交里就数我的女红最好。只可惜这个小孽障竟是瞧不起这样的手艺呢!”

    宣惠笑道:“我好端端的吃着果子,您没事编派我做什么。回头我也来个一鸣惊人,那时候你们才知道我呢!”

    贤妃伸手点了一下宣惠的额头,笑道:“你想夸耀你的针线手艺,可是找错人了。我跟你姐姐可都是知根知底!和靖,你帮我看看这锁边选个什么颜色好?”

    和靖仔细看了看荷包,说道:“您这个花样子颜色鲜亮,这料子本身又是沉绿色。要我说,竟不如选了翠绿色的线来锁边,一来它与荷包颜色相仿,不会喧宾夺主。二来这颜色比沉绿色浅一点,锁边的花纹隐约可见,倒是更显得用心。”

    贤妃点点头道:“你说的甚是。”一面就吩咐了旌云拿线过来。

    和靖小心翼翼地问贤妃:“怪道许多日子没在崇文馆看见薛公子,原来是用功准备秋闱。可是正在家请了先生来指点?”

    贤妃笑道:“正是。崇文馆都是皇亲勋贵,没人参加科举,学士们自然也不讲这些。元翰得了圣上恩封的监生,就想下场试试。这孩子跟他爷爷、他父亲一样,心气儿大。从六月头里,等闲我父亲便不让他出门了。我倒是怕把孩子给闷坏了,偏偏我父亲和元翰都最是不听人劝。”

    和靖听了,心中有些失望。她深吸了口气,故作镇定地说道:“娘娘您绣了这么久,这边儿我来帮您锁吧。我手上功夫极快,一会儿就能做完。”

    宣惠诧异地看了和靖一眼,心中顿时明白了她为什么这些日子总往承乾宫跑,原来等的就是这一日。

    贤妃蹙了蹙眉,道:“这却有些不合适,你是公主,怎么能给外男做物件呢?若传扬出去,可是对你名声有碍。”转头吩咐了宫女把桌上的吃食端到宣惠的殿中,并说道:“姝儿,你过生辰时不是从安王那里得了件宝贝?你们姐儿俩去玩,不用陪着我,拘束了你们。”

    和靖讪讪然地和宣惠行礼告退,到了偏殿。

    宣惠叫人把那套山居弈趣景搬了出来,把那些小棋子都归位,笑着问和靖:“姐姐可想与我用这小小的棋盘手谈一局?”

    和靖面色有些不好,她苦着脸问宣惠:“我是不是哪里说的不好,惹贤妃娘娘生气了?”

    宣惠在心里叹了口气,说道:“姐姐别多心,母妃做针线不爱有人在旁边聊天,说怕绣错,所以才叫咱们出来。”

    和靖怯怯地道:“我那句话说的有些没规矩了可我也只是顺嘴说了,想帮娘娘做做,并没多想别的”

    宣惠心道,真的没想别的么?觉得自己这位姐姐有些把明眼人都当盲人看的意思,不由说道:“论理,哪朝哪代的公主也没有说给外男做东西的,姐姐这话说的确是不妥。再加上之前有文瑾县主因为表哥闹出来的事情,母妃不免会往别处想。姐姐以后该更慎重些才是。”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二章 秋闱() 
和靖惊讶地看着宣惠,她不知道自己的惊讶是因为小妹妹能说出来这样一番话,还是因为宣惠话里隐隐透出来的意思。她迟疑地问道:“妹妹可是听说了什么?”

    宣惠反问道:“姐姐以为我听到了什么?”

    和靖愣住,半晌才不悦地说:“妹妹可是疑心姐姐对薛公子有有什么念头?这你可就猜错了。原本半年前妹妹与文瑾县主闹出来的事情就众人皆知,姐姐我又怎么会去趟这趟浑水呢?”她脸上的表情绷得紧紧的,多了几分戾气,一改往日温和从容的模样。

    宣惠皱了皱眉,第一次觉得这位二姐并不想平时看上去的那样敦厚和睦。她想了想,笑道:“瞧咱们姐儿俩,你误会了我,我也误会了你!我亲手给姐姐沏杯茶赔罪,如何?”

    和靖紧绷的面容松弛了下来,便笑着应了声好。

    *

    大周的秋试多在八月初开始,一试三场,每场三天。等薛元翰八月初十从考场出来时,他已是蓬头垢面、两腿发虚,带着眼下的乌青。昌邑伯坐在马车内,撩着帘子找。待看到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自家本是勋贵,有儿子为国捐躯,女儿后宫为妃,薛元翰的爵位是稳稳地能承袭。可是儿子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武职不必文官尊贵,又有战死沙场的风险,更有战败夺爵的可能。既有如此聪敏的孙子,他总要试一试,给家里改换一下门庭。

    家仆把薛元翰扶进马车,他给昌邑伯行过礼,就一头栽倒在软和的靠垫上,似是要睡去。昌邑伯严肃地说道:“才第一次下场,就成了这个样子。来年春闱我看你是挨不住的!还不给我好好坐起来!”

    薛元翰低低应了声“是”,爬起来端正地坐好。

    昌邑伯这才满意地点点头,说道:“我前日给杜学士送了拜帖,说今日散场要去他家拜访,他已经应了。咱们先回家,你好好吃顿饭,再梳洗梳洗。然后就去杜家,把你做的文章背与杜学士,看他怎么说。”

    薛元翰觉得十分疲累,像是使尽了所有气力朝着一个地方使劲。现在秋试已经结束,身体如同被掏空了一般,一动也不想动。他知道祖父心急,况且早已安排好了,他便默默地点了点头,听着马蹄在青石路上滴滴答答的声音,随着马车晃动的节奏闭目养神。

    回到昌邑伯府,薛元翰随着祖父进了内院。刚跨进院门,便有小丫头向正房跑去,边跑还边叫着:“回来了!伯爷和少爷回来了!”随后便有丫头从正房里头把帘子挑起来,里面走出来一位花信年纪的素妆妇人,却是薛元翰的母亲。

    薛夫人见儿子回来了,立时满脸带笑。待仔细看清楚了儿子的模样,又顿时满眼泪花。薛元翰向母亲行了一礼便抬腿进了正屋。昌邑伯夫人本坐在宴息室的大炕上,听见丫头报说孙子回来了,便叫人扶着从炕上下来。

    薛元翰上前给祖母磕了头,昌邑伯夫人便把他拉到身边坐下,仔仔细细地问起考场的情形。

    昌邑伯不耐烦地道:“别婆婆妈妈地问东问西了!你问得这么明白,还能给他个功名怎的?我已求了杜学士下午听听阿元的文章,让他品评品评。你赶紧吩咐丫鬟婆子摆饭,吃完收拾一下就得走!”

    昌邑伯夫人皱眉道:“你安排得这么紧作甚?孩子在里头待了九天,连口热的也没吃上,吃喝拉撒都在号房里,跟坐牢似的!好容易出来了”话还未说完,她就看见昌邑伯圆瞪着眼睛盯着自己,只好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吩咐摆饭。

    *

    此时宫中,宣惠正与贤妃在慈宁宫给太后请安,元和帝、皇后与贵妃皆在。自打上次李静媛状告宣惠不成,反惹得贤妃拂袖而去之后,太后就称病卧床,寸步不离慈宁宫。因而后宫诸人比往日往慈宁宫跑得都要勤快上许多。

    皇后刚伺候太后喝完药,贵妃在一旁拿着茶盏预备着漱口,贤妃手里捧着蜜饯,等太后漱完口后吃上两颗去去苦味。

    元和帝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问道:“太后今日可感觉好些?您一直吃着王院判开的药,总也不见好。依儿子的意思,不如换个太医,再给您好好瞧瞧”

    太后拈了颗蜜饯吃了,方才开口道:“太医岂是随意换的?王院判一直在我身边伺候,最是知道我的脾性,换个人我不惯,说不好病症反而加重了,岂不是辜负你的一番孝心?再者说,我的病不过是因气而来,日子过得舒心些,自然就好了。”

    贤妃听着,颇觉无奈。但凡是太后、福宁或者文瑾落了下风,必定要折腾别人找补回来。道理这种东西,对于祖孙三人来说,就是他们自己。这三个都是无理还要硬气上三分的人物。

    皇后谄笑道:“可不是呢!咱们这宫里头,有些人就是恃宠而骄,连带着把孩子都带坏了!当初我就说,皇子皇女交给生母带不好,一个个都教养出来小家子气十足!”一番话打了在场两个人的脸。

    贤妃倒还好,她一向是隐忍的性子,总是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贵妃就不同了,她一扬头,说道:“皇后娘娘可是在自省?您是六宫之主,要是硬说这宫里头有人嚣张跋扈,岂不是在说您管教无方?这皇子皇女虽说都是养在生母身边,可架不住您是嫡母啊?孩子没管教好,头一个不就是您的责任吗?”

    皇后变了脸色,怒道:“田明英,你这是跟皇后说话的态度吗?皇上求了太后解了你的禁足,你别给脸不要脸!”

    一国之母说话如此村俗,在场人的表情都有些不自然。贵妃倒是十分高兴,正要呛回去,外面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桂月出去查看,旋即回来向元和帝禀告:“启禀圣上,乾清宫太监来报,说辽东送来了八百里加急的军情!”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已出场人物关系表() 
江夏:后周朝第九代皇帝纪隆帝的女儿。因不小心被人陷害,看到父皇的隐秘事,而被赐死。死后穿越到宣惠身上。

    宣惠:前周朝末代皇帝元和帝第三女。因与人争执落水而亡,身体被穿越来的江夏占据。

    *前周与后周的关系比较像北宋与南宋,是前朝末代皇帝的皇子建立了后一个朝代。

    裴敏中:成国公世子,祖籍金陵。从小跟随父亲在军中,擅骑射武艺。

    薛元翰:昌邑伯长孙,宣惠生母贤妃的娘家侄儿。

    元和帝:前周朝末代皇帝

    梁璟:元和帝第二子,生母为贵妃,封裕王。

    梁瓒:元和帝第三子,生母为淑妃(早逝),封安王,与皇长女端敏公主为双生姐弟。前世后周朝的开国皇帝。

    梁珏:元和帝第五子,生母为皇后,封康王。

    端敏公主:元和帝长女,生母为淑妃(早逝),与安王梁瓒为双生姐弟。

    和靖公主:元和帝第二女,生母为李美人。

    太后:先帝皇后,娘家被先帝赐封承恩公。生懿德太子和福宁长公主。懿德太子早逝,太后扶植元和帝登基。

    皇后:张氏,出身于太后娘家承恩公府旁支。

    贵妃:田氏,出身于武进伯府。

    贤妃:薛氏,出身于昌邑伯府。

    福宁长公主:先帝嫡女,嫁与探花郎李煦为妻,生女儿文瑾县主李静媛。

    李静媛:福宁长公主与驸马李煦之女,封文瑾县主。

    淳王:先帝第七子,生世子梁璿和成颐郡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三章 捷报() 
元和帝闻言,霍地一声站了起来,急声说道:“还不快叫他进来!”

    贵妃听见说是辽东的军情,顿时紧张地抓紧了手帕。她盼望着听到哥哥大胜的捷报,却又怕是战败的消息。皇后坐在元和帝和贵妃中间,她端起茶盅,闲闲地吹着里面的茶叶,却一口也喝不进去。她默默地祈祷是田登文大败的消息,让田家失了兵权,让田氏那个贱人再也不能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

    屋内众人各怀心思,来报信的太监一路小跑进来,跪在地上,一面将战报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