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岭秘事-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拔仙台有巨石平台,能容纳百余人。巨石平台下就是万丈深涧。拔仙绝顶。拔仙台是太白山最高巅,从下向上望去。峰顶凌空,锷刺蓝天,李白有“举手可近月”之形象比喻,民谚“太白山离天三尺三”也是指此。
拔仙绝顶台面开阔平坦。向西直通跑马梁,站上拔仙台极目远眺,果真是“会当临绝顶,一览群山小”。至若晴夏景明之时,北望秦川,渭河如带,蜿蜒曲迥,川原似棋盘,阡陌纵横。颜色灰暗处。是村落、街市与手工作坊。四顾环视,或石河石海广布,似浪涛翻滚奔腾;深涧、悬崖如刀劈剑削。深不见底;山峦重叠,如犬牙交错;唯拔仙台如鹤立鸡群,群山揖围其下,如众星捧月,景象别致。入夜,晴空月朗之时。山峰含黛,群星灿灿。万籁俱寂,时有微风沙沙。每当夕阳西下或红日初升之时,霞光四射,薄雾彤彤,云涛赤红与金黄深浅相间,向阳岩壁、峰崖一片通红,奇丽壮观。
张三丰一行来此正是晚秋的早晨,站在拔仙绝顶上已觉得寒风扑面,寒气袭人。空气是那样的纯净,好像忘掉尘世间的一切忧愁烦恼一样,全身心顿时感到非常轻松舒适。远望天空湛蓝湛蓝的,没有一丝云朵。但奇怪的是,周围的山峰、深谷、沟壑和平川却是云蒸霞蔚,云雾缭绕,处于一片云海的世界。
张三丰赞叹道:“此处是多么好的一处清修的地方啊,在这里建一处道馆日日面对仙境,哪有不修炼到至高境界的道理?”
建云方丈也赞叹道:“我也有此意,在这拔仙台上建一小寺,每日面对广袤的山川和云海,领悟世间的佛的真谛,抛却身心中的杂念和尘埃,追寻佛家的最高修行境界。”
他们一边欣赏这尘世间难得的绝世美景,一边商量着共同在这里建道观和寺庙的事情。他们最终决定,今年冬天就开始行动,着手在这拔仙台上建道观和寺庙。
虽然武当派太极门掌门张三丰和天竺山建云方丈属于不同的门派,有不同的信仰和理念,但奇怪的是在这太白山绝顶拔仙台上,他们却达成了一个共同的协议:一起在这里建造清修之地,共同在这里追求人生的最高悟境。
是人性的灵光唤醒了他们,是人生共同的纯净影响了他们。在这无忧仙境,成就人性中最伟大的升华!道家和佛家第一次没有任何罅隙的联起手来,第一次是如此的友好,第一次有了共同的追求和信仰。
太白山本来四季分明,但是在山体不同的高度,气侯却迥然不同。随着海拔高度递增,气候类型按一定规律呈连续的带状分布。气候立体差异,使植物、动物分布也形成相应的垂直带谱。太白山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山上林木茂盛,中草药遍地皆是,尤其世界上仅存的孑遗植物——独叶草在太白山独有。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充足食物,雉类之血雉、红腹角雉及兽类之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珍禽异兽于太白山繁衍生息。
看着眼前广袤、神奇的太白山,建云方丈叹道:“太白山是天然的中草药宝库,有中草药药用植物几百种,有些命名冠有“太白”二字,以示太白山所产,与众不同。当地把部分草药称“七”药,太白山产“七”药百余种。以“太白”冠名之地道药材有太白贝母、太白黄莲、太白米、太白花、太白茶、太白三七、太白黄精、太白鹿角、太白艾、太白美花草、太白小紫苑、太白黑人参、太白手儿参等。常用中药材有党参、黄芪、黄精、天麻、首乌、菖蒲、大黄、太羌、威灵仙、独活、五味子、灵芝、猪苓、升麻、柴胡、前胡等。太白山出产的中草药疗效显著,一年四季都有在这里采集中草药的乡民。”
张断桥也感叹道:“太白山珍禽异兽中,有:羚牛、太白虎、林麝、鬣羚、青羊、金钱豹、金鸡、血雉、猪獾、狼、黑熊等。鸟类有雉、鸠鸽、杜鹃、鸮、夜鹰、佛法僧、啄木鸟、山椒鸟、画眉、莺、鹟、野鸭、鹭、鸥、隼、竹鸡、鹑、鸻、沙雉、斑鸠、燕子、鹨、鹡鸰、鹎、伯劳、椋鸟、鸦、鸫、领岩鹨、棕胸岩鹨、粉红胸鹨、鹪鹩、白顶溪鸲等。体型小的兽类动物最常见的有鼠、野兔、黄鼬。自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墨客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因此,每逢夏秋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
大家在拔仙台休息片刻,然后继续游览。在拔仙台北下岩崖上,有一天然岩洞,万年不融冰洞。洞深约三丈有余、高一丈许。洞顶有岩隙滴水,湿冷阴森,供有太白山神主三尊,系生铁铸像。因这里气候特寒,滴水出岩隙即成钟乳石状冰柱,终年不融,古人们称其为“万年不融冰洞”。
一行人离开拔仙台所在,越梁南下陡路十里许至二太白海。二太白海形似朝笏,面积不大,但湖面结冰,看似深不可测。再下二里许至三太白海,三太白海位于槽谷,形似玉如意。但这两个冰蚀湖都不及大太白海壮观。
站在三太白海不远处,建云方丈说:“昨晚听太白禅寺住持了然大和尚说,大太白海景色冠绝,在天气晴朗之时,湖水清澈如镜,冰凉沁人心脾,湖光山色,令人陶醉。多雨季节湖水满溢,沿谷乘奔驭风而下,鸣声震耳,遐迩可闻。大太白海天气瞬息变化无常,湖面忽儿雾气弥漫,咫尺物不相见,忽儿雾散清明,青山湖光依旧,民间俗称此雾为“神帐子”。更令人惊异的是,每逢盛夏登临此地,常见湖边有一种小鸟,名白顶溪鸲,其大小类燕子,背乌黑、腹部红褐,头顶有一白色斑纹,鸣声“啾啾”,飞行敏捷,时而划过湖面,如蜻蜓点水;时而伫立岩上,形态自若,逗人喜爱。白顶溪鸲以水中浮游生物或小树叶为食,所以常激搏水面捕食觅饵。唐代文学家韩愈有“鱼虾可俯掇,神物安敢寇,林柯有脱叶,欲堕鸟惊救,争唧弯环飞,投叶急哺彀”之诗句,极言“神鸟”衔湖面落叶之情状。宋人朱弁在《风月堂诗话》中也描述:“此湫林间阴森,水面湛然,鱼游水面不怖人,人莫敢取者。林间落叶,鸟辄唧去,远弃之,终年无一叶能堕波上者。”于是乎,人们就把这种少见的现象——小鸟衔落叶,更加神秘化了。相传下来,便称此鸟为“净水童子”,并说“有片叶寸荑鸟必衔去”。唐贞观年间,天气大旱,京兆尹韩皋取湖水祈雨巧应;宋代,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时曾撰《太白山祷雨记》文。由是之后,登山取水祈雨便成习俗,风糜于世。”
张三丰听后叹口气道:“可惜我们昨晚到达时天已黄昏,还没有来得及欣赏,半夜就遇神物侵扰,不得已连夜离开。过段时间,我还会再来大太白海,一则叩谢冒然侵犯之罪,二则仔细瞻仰神境,以了心愿。”
建云方丈说:“老汉也有此意,下次咱们结伴再来。但是,夏天来最合适。”
张三丰说:“太白山神湖是内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湖泊,清澈明净,一尘不染,光洁可鉴,我们来此不虚此行啊!”
朱振邦插话说:“听寺庙和尚介绍,下面还有更大的湖泊玉皇池。我们不妨也前往观之。”众人点头赞同,一道又前往玉皇池一观。(未完待续)
第七十二章 风云玉皇池()
第七十二章
在游览的兴头上,张三丰突然想到徒弟叶阳、张振洋、杨轨山还在大太白海旁的太白道观内,就急忙命令徒弟孙碧云前去接他们,一同前往玉皇池游览。
一行人又行走半个时辰,终于看到玉皇池。玉皇池湖面宽广,呈圆形,好似满月。湖里波光粼粼,水清澈深不见底,蓝天、白云、山峰俱映入湖中,湖光山色格外迷人。玉皇池旁边有一大殿,上书凌霄殿,附近还有佛池、三清池等。
众人正步步走近玉皇池岸边,忽然从附近的大石头后面冲出一大帮人包围了大家。大家定睛看时,随大吃一惊。只见包围自己的这帮人穿着奇特,打扮古怪。他们身穿黑色发亮的铁甲,头戴黑色的铁盔,手拿长剑,肩背硬弓和长箭。这几十名铁甲人威武雄壮,面无表情,正虎视眈眈地看着自己。
张三丰暗吃一惊,急忙挥动随身携带的长剑防备。武林神通、“酒鬼老者”——张断桥大喝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何拦住我们的去路?”
铁甲人中一名少年喝到:“我们是法家护法队的,是专门来收拾你们这些违法乱纪,不守法令的江湖人物的。”
长安金刀门掌门朱振邦喝到:“什么法家护法队?我们从来就没有听说过。你们究竟来自哪里?是哪里人?不要在我们面前伪装。”
那铁甲少年冷笑道:“我们法家人何须伪装,不要问我们来自哪里,不要想搞清楚我们是哪里人。你们马上都会死去,死人是不需要知道这么多的。”
听口音,这帮铁甲人好像不是陕西人,但他们究竟是哪里人氏?张三丰也无法从他们的衣着和口音上判断。
张三丰喝到:“面对这些武林中的前辈。你们这些年轻人也太狂妄了吧。好大的口气,我们会死吗?请先问问我手中的这把剑答应不答应。”
那铁甲少年笑道:“说话的可是武当山武当派太极门掌教张三丰真人吗?久闻大名,不想今日在这里相见。”
张三丰身旁的弟子张景涛答道:“这正是我的师父。威震武林的张掌门。”
那铁甲少年注目望着张三丰道:“既是张真人,不妨跟我们走一趟。”
张三丰面无惧色说:“我就随你们走一趟。但你们不要为难我的这几位朋友和徒弟。”
那铁甲少年道:“等你回来后,我们再和你这几位所谓的朋友算账,你放心和我们走吧。”
徒弟张景涛、邱元清、卢秋云也要求和师父同行,铁甲少年阻拦说:“你们怕我们吃了你们的师父吗?我们法家人从来不做那些龌蹉事。张真人,跟我们走吧。”
张三丰向众人拱手告别,在铁甲武士们的簇拥下向玉皇池东北方向走去。翻过一道山梁,来到一处阴森、大树密布的天然山洞前,铁甲武士喝令止步。只见那铁甲武士一人轻步走进山洞。不多时,出来对张三丰客气道:“有请张真人入内。”张三丰也不多想,径直向洞内走去。
进入洞内的道路有三道弯,洞高丈余,全是人工开凿痕迹。但拐过三道弯后,眼前豁然开朗,一座宫殿样宽敞、明亮的天然溶洞出现在眼前。洞顶成穹窿壮,无数颜色鲜艳、斑斓的石钟乳、石笋、石灯笼、石宝珠、石菊花、石荷花等悬挂在十几丈高的洞顶,洞内左右两面石壁有近百个透光点,外面的阳光和空气通过这些透光点进入洞内。使洞内空气清醒,光线充足,宛如百盏明灯一样。洞内地面平整。全是整块大石被磨平的样式,能容纳万人。正前方后洞壁有一把雕龙刻凤的石宝座,有九级石台阶连接地面。洞内中部左右各有一个体积巨大的石桌,围着石桌有近百把石椅。
张三丰看到,洞内中央站着一位同样身穿黑色铁盔甲的老人,两边威武地站着近百名铁甲武士。那铁甲老人并不说话,显得威严肃杀。张三丰心内虽有无数个疑问,但也不想自己先开口说话。
沉默片刻,铁甲老人终于对张三丰威严的说:“你就是武当山太极门掌教张三丰?看你年纪不过三旬。却闻名天下啊。”
张三丰道:“正是在下。有志不在年高,无德空活百岁。敢问前辈尊号。有何见教?”
铁甲老人依然威严的说:“世事循礼,天理为法。无规矩不成方圆。无法令何谈公平。千百年来,法令昭昭,代代得以延续,百姓得以生存。但不时也出现一些违反纲常,违反法令的歹人,破坏法令者更是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实在令百姓痛心,令法令蒙羞。你作为道家掌教,可憎明白这些道理?”
张三丰稍稍思考道:“那些破坏法令者当是达官贵人、有权有势之人。普通黎民百姓逆来顺受,苟延残喘,那有破坏法令之勇气。”
铁甲老人盯着张三丰问:“乱民作乱,古已有之。何说黎民百姓没有破坏法令者?”
张三丰叹道:“法令不是一尘不变的,法令也是人来制定的。时移世易,法令也应当随时而变。但是,可悲的是,法令往往被历代官员随意篡改、取舍,往往成为阻碍公平正义的恶法。良法百姓自当维护,恶法逼民造反,何怪百姓乎。”
铁甲老人说:“万法有源,恶法当止。维护法令良善自是法家人的事情,与普通百姓何干。法家历来为了维护法令公平,前赴后继,不知死了多少人。张三丰,你愿意为护法尽力吗?”
张三丰笑道:“前辈差矣。天下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