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伐明-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这句话,梁绍仿佛被雷霆击中一般,半个身子顿时酸软下来。但是他的心中实在不能接受自己是一个无能的军官,于是勉强安慰自己道:“打仗总归是有死伤的。”

    梁绍的这句话声音很低,但是还是被耳目敏锐的张虎成听了进去。见梁绍还敢狡辩,张虎成脸上顿时不悦的骂道:“你说的对,打仗总归是有死伤的。但是为将者,要顾惜士卒的性命,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减少死伤。”

    “这一仗,你尽到了几分营官的责任,只怕更多的是想与张应年争功吧。作为军官,我这里并不反对争功,毕竟一个敢于争功的军官才有好胜心。”

    “但是争功可以。决不能影响战事,不必要的伤亡绝不能有。这一仗,你打的如此糟糕。不处理你梁绍,我这里能说得过去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对得起第二营一千三百人的爱戴吗?”

    张虎成这一番话,说的梁绍心服口服。他终于放下了心结,一身轻松的快步走出了军帐之外。

    梁绍刚刚走出了帐外,只听见大帐中的张虎成低声的说道:“好好干吧!这一仗还有的打,你立功的机会还很多。老子这里向来都是有功则赏、有过必罚,功劳从来都是眷顾能打硬仗的将军。”

    听了张虎成这句既像是安慰又像是承诺的话。梁绍只觉得一阵轻松,他放下了压在心中的胆子。不理会外人指指点点的目光,迈着大步回到了军营。

    就在张虎成处理第五旅的军务时,距离他不足五里的中军大帐中,刘宣的目光死死地盯着陕西承宣布政使的地图。

    明代的陕西行政区划非常广大。包括后世大半个甘肃,整个宁夏地区,甚至内蒙古的一部分土地。

    明代的陕西布政司共有八府、二十一州、九十五县。东至华阴,与河南、山西界。南至紫阳,与湖广、四川界。北至河套,西至肃州。距南京二千四百三十里,京师二千六百五十里。万历六年,登记在册的户口有三十九万四千四百二十三户,四百五十万二千六十七人。

    但是这些人口丁册也就只能看看罢了。在明末时期,隐户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按照平阳府情况的估计,整个陕西的人口应该在上千万人左右。

    陕西布政司治下的八府中。除了关中地区的西安、凤翔二府比较富庶外,剩下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自然条件非常恶略的贫瘠干旱之地。

    西安府下辖三十余县,凤翔府下辖七县一州,这四十来座县城,就是整个陕西承宣布政使的精华之地。只要控制住关中二府,就等于控制了整个陕西的人力、物力。

    刘宣揉了揉发涩的双眼。狠狠地敲了一下地图,对身边的亲兵问道:“派去招降潼关守将张成功的使节回来了没有?”

    “禀告大将军。刚刚回来。”亲兵队官牛高轩答道。

    “回去通传,看看张成功有何打算。”

    牛高轩快速退出了军帐,马上通传招降的使节公良俊。

    公良俊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投靠刘宣的读书人,此人是秀才出身,本来比较厌恶、仇视刘宣,但是他依靠的朝廷半年多来毫无作为,让刘宣在平阳府扎牢了脚跟。

    依靠一个平阳府,刘宣在一年半中扩军六万人,从刚刚过河之时的万余兵马,到现在已经有野战主力七个旅三十四个营四万余人。

    除此之外,还有二十多个守备营两万六千人,再加上几千巡丁、税丁,刘宣现在的武装已经足有七万大军。

    朝廷虽然号称拥兵百万,但是真正有些头脑的官吏都知道这里面的水分。除去空额之外,朝廷的兵额只有六十万人。这六十万人中,大部分还是毫无战斗力的卫所兵。

    真正有战斗力的军队,也只有九边的二十多万大军。但是这二十多万大军,一大部分被牵制在辽东,还有一部分,也被边墙外的蒙古部落拖在边境。

    以刘宣现在的七万兵马,如果一心固守地势险要的晋中、晋南地区,把握是非常大的,朝廷现在也未必有力量很击败刘宣的七万大军。

    眼见刘宣的根基越来越稳,为了让安邑城的家族不受官吏欺压,公良俊只能出来投奔刘宣军中,希望能用自己的官职保全家族。

    公良俊此人颇有些急智,也有些辩才。他因为错过了上次的科举,所以即便是以秀才之身前来投奔,也不可能谋取一个好的职位。这一次他亲自弄险去招降张成功,也是为了立下功劳,让大将军刘宣知道他公良俊的才能。

    公良俊快步进入大帐中,只见刘宣坐在上首当先问道:“张成功的态度如何,愿不愿意开关投降?”

    “张成功提出了几个条件,第一,不要派遣士卒进入潼关。第二,要三万两犒赏银子,五千石军粮。第三,军中的一切都由他做主,不能掺沙子派人。第四,不向官府公开他投降的举动。只要咱们答应了这四个条件,张成功就愿意与咱们商谈。”

    听了这苛刻的四个条件,刘宣摆了摆手,轻蔑的嘲笑道:“看来这个张游击倒是有些小聪明,他见咱们势大,不过是拖延时间、等待官军援军罢了。此人根本没有投降的打算,你下次也不要再去了。”

    刘宣在大帐中度了几步,对牛高轩说道“高轩,速去通传各旅,各营来大帐开会,咱们应该早作准备,攻打潼关,拿下这个自鸣得意的张成功。”

第十七章关中五() 
潼关位于陕西省潼关县,因临近潼水而得名,古称桃林塞。它南依秦岭,有禁沟深谷之险。北有渭、洛,汇黄河抱关而下之要。西有华山之屏障,东面山峰连接,谷深崖绝,中通羊肠小道,仅容一车一骑。

    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位居中华十大名关之首,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

    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之险地,是进出三秦之锁钥。就因为其战略地位重要,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出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美誉。

    潼关关城周长约十里,北面与东北,城墙为板筑土墙,外包青砖,城高五丈,宽二丈五尺。在关城东南面,顺山势削成垛口,高达十丈。

    潼关之“险”,主要有四道屏障。第一道屏障,就是潼关的南面大约二十里外的秦岭。第二道屏障,在古城的北面,就是凶涌奔腾的黄河,造就了第二道天然屏障。

    第三道天然屏障,在古城南面的禁沟及十二连城。禁沟也叫禁坑或称禁谷,是潼关南面一条南北走向的深谷。它南起秦岭蒿岔峪口,北至明清潼关城南约二公里处之石门关,长达三十余里。禁沟谷势壁立。古时就有“灌木丛藤,茂密如织”的评语。沟下建有关卡数处,平日禁人往来。是潼关军事上的重要防线。

    第四道屏障就是潼关东面的一线天了。一线天又名“第一关”此地背远望沟,关左有山,关右是河,关隘当险而立。这六里的关道,仅容单马,行走五里,视力所及。只见一线青天,所以才叫一线天。

    正是因为如此独特的地理位置。才给了刘成功拖延顽抗的勇气。只要守住了这座关城,他刘成功就立下了剿贼第一大功,即便是诈降于贼军,也肯定不会受到朝廷的处罚。反而会给他极大地奖赏。

    虽然秃匪的大军已经从蒲州渡过黄河攻入关中,潼关的险要已经失去了七八成威胁。但是靠着超过五丈高的坚城,刘成功即便只有三千兵马,也有很大的把握保全这处雄关要地。

    他之所以答应招降,还送回了刘宣派出的使节,就是为了迷惑刘宣,拖延时间,等待官军的大股援军。

    太阳东升,晨雾消散。

    刘成功站立在东城门三层的高楼上。俯瞰着雄伟壮丽的潼关关城。他对着侍立在旁的家丁刘尽忠说道:“秃匪大军可有异动?”

    “据昨日的探马来报,秃匪杨四宝所部已经从芮城、平陆一代渡河攻入河南。短短十日,秃匪杨四宝部就连克灵宝、闵乡二县。昨日午时,秃匪杨四宝这股人马就在一线天前面开始扎营。”

    刘成功此人在历史上也算小有名气,在原来的时空,此人跟着曹文诏在围剿农民军战争中多次立功,最后官居副总兵。在曹文诏麾下,此人的地位只在李卑、艾万年之下。几乎算是曹文诏麾下将佐的第三人。

    曹文诏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号称明末第一良将,其麾下的将校也有不少能人。其中李卑最善于练兵。其麾下的兵马军纪严明,是少有的不扰民的将军。其下艾万年、左光先、刘成功、曹变蛟等将校,也都是骁勇善战的军官。这些人在历史上,大部分都死在常年围剿农民军的作战中。

    刘成功没想到杨四宝的行动如此快速,脸上带着感慨说道:“秃匪大军,除了匪帅刘秃子之外,以下山虎、小白袍二人最为知名。其下张虎成、闯将、三只眼等将校,还在此二人之下。没想到一个杨四宝就如此难缠,如果刘秃子全军而至,咱们也未必能有胜算。”

    刘成功的家丁头目刘尽忠跟随他作战多年,地位远超军中一般军官。这个时候他也放开了顾虑,实话实说道:“刘秃子起兵以来,兵锋甚狠。张应昌、刘勇等辈先后败亡在此贼的手中。即便是杨总督率领五镇精兵围剿此贼,也拿割据九县的刘秃子没有办法,还折损了参将李卑、游击刘光乍、李英华三名将军。二日之前,赵渡镇守军全军覆没,游击臧鸿福当场身死。咱们虽然有潼关坚城,但是刘秃子已经攻入关中,地理上的优势已经失去了七八成。在加上东面匪军杨四宝的五千大军,一里一外之下,依照小人的意见,几乎不可能守住潼关城。”

    刘尽忠这名家丁头目跟随刘成功多年,现在也有千总的官身。因为此人是刘成功的军中亲信,所以此人说话也有些肆无忌惮。

    “尽忠,你这番话说的不错,但是朝廷奉养咱们多年,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就是咱们为朝廷尽忠的时候了。这一次我意已决,决定坚守此城,即便不能守住这处雄关要地,也要掰断刘秃子几颗门牙,让秃匪不敢小巧官军。”刘成功双眼望这东方,心中着急的期盼着援军,此人对朝廷非常忠心,所以语气坚定的说出了这番话。

    “将爷,这些年,朝廷给了咱们多少饷银。每月万两银子的军饷,文官老爷大头巾就漂没五成,王总兵在漂没一些,落在咱们手里只有不到三千两。这三千两银子,咱们还要拿出一些贿赂官员太监,在朝中求一个靠山。除了家丁能发八个月军饷外,下面的弟兄们已经欠响半年之久了。”刘尽忠看上去不像固守这个死地,于是拐弯抹角的劝说道。

    刘尽忠是自己最大的亲信,连他都是如此,下面的士卒只怕更是军无战心。但是官军的情况就是如此,即便刘成功吃一半的空饷,也不能保证下面的士卒全额下发饷银。

    他深思熟虑了一番,最后还是下定了决心道:“将军中的存银全部发下去,告诉兄弟们,只要守住了潼关城,朝廷必有重赏,咱们就能光宗耀祖、恩荫子孙。

    抱歉,抱歉。前面几章出现了疏漏,隐士将刘成功误写成张成功,历史上并没有张成功此人,只有刘成功。从这一章改正,明天有空隐士再去将以前的章节修订一下。

第十八章关中六() 
第十八章关中六

    就在刘成功犒赏三军、下发饷银,准备顽抗据守之时。远在三十里外的赵渡镇,刘宣中军大营中云集着几十号将校,除了地位较高的旅长有座位之外,因为地方不大,剩下的营官只能站立在大帐中。

    看着堂下数目众多的将校,刘宣的心中满是喜悦。当年在陕北之时,刘宣麾下不过三四个营,即便加上哨长,大帐中也不超过二十人。如今过河一年半,他的麾下就有七个野战旅三十余个主力营,再加上二十几个守备营营官,全军开会之时,仅仅营官就有六十余人。

    等三鼓之后、众将到齐。刘宣手持马鞭指着舆图说道:“官军潼关守将刘成功使出诈降计,想要欺瞒咱们、拖延时间,可惜老子一眼就识破了他的奸谋。从昨天的战报中,咱们已经知道四宝麾下的第六旅已经攻破了灵宝二县,现在已经屯兵在潼关城外的一线天。从来自赵渡镇、臧鸿福军中等情报看,刘成功麾下虽然号称五千大军,实际上兵额只有三千人。与大部分明军一样,这三千人中大部分战斗力一般,只有刘成功麾下的几百家丁有些麻烦。况且按照一般明军的情况,这股明军已经欠响了一段时间,战斗意志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