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贞观帝师-第3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出来会有谁想要阻挠突厥和大唐的和亲了。

    对于这件事情让薛延陀背了锅,夏鸿升心里面很是高兴。反正薛延陀同突厥现在已经是兵锋相见,不共戴天了,让他们之间再加把火也没有关系了。何况薛延陀也不是什么好鸟,否则在历史上也就不会趁着李老二去封禅的半路上造反进攻大唐了。对于这种忘恩负义的国家,不利用白不利用。

    而不论怎么说,夏鸿升是不用再管了。

    因为皇帝已经通过其他的渠道得知了突厥主使竟然在夏州刺史府中被掳走的事情,更是震怒无比,当即便下了一道诏书,召作为主要负责接待突厥使团的官员的夏鸿升回长安治罪,同时换了另外一名大唐官员前往夏州,去负责找回突厥主使,并立刻护突厥使团回往京城。当然,为了显示大唐的诚意,所以派去了一个“德高望重”的朝廷大员,乃是大唐国公,真是给足了突厥使团面子。不过,既然德高望重,相应的年纪肯定也不小了。所以走不了太快,你们只等再等等。

    来的人是唐俭,带着自己的土地王玄策。这深切的让夏鸿升意识到了自己终究还是令历史不一样了。

    夏鸿升一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样子,同突厥人告了别,被羁押着离开了夏州,往长安回去。

    事情进展的比夏鸿升原本预计的顺利了许多,也并没有想到李世民会以这种名义让他返回长安。

    季节正好,回去之后,估计泾阳书院的第一期工程应当可以在这个夏天完成。不过,算上装修之类的事情,恐怕明年才能正式开始进入第一批学生了。

    不过,宣传的事情已经可以开始了。宣传的广,总会有人愿意试一试的。刚开始,不会有多少人愿意进入这一所新的,没有资历的,最关键的是没有大儒,不以科考为目的的书院。对于这点,夏鸿升心里明白的很清楚。

    甚至于在夏鸿升的计划中,最初的几年,泾阳书院极有可能就是私塾式的教学,夏鸿升自己选择弟子,言传身教,教他们基础学科,教他们科学思维,教他们师范,让自己的这些弟子打下基础,而后成为支撑起这样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基石。

    夏鸿升临走之前,已经让管家在泾阳的庄子上打听,看看庄子上的年纪不大的孩童是否有愿意成为夏鸿升的学生的,另外,也让他留意在长安城中收容一些孤儿,准备收做弟子,就算是泾阳书院的第一批学生了。这批学生更是夏鸿升自己的弟子,夏鸿升准备加紧教育和培养他们,争取在几年的时间里面让他们至少能够帮助夏鸿升对其他人进行基础教育。另一方面,夏鸿升也得寻找其他能够在自然学科方面有所了解的人,将其请来泾阳书院。夏鸿升的理想虽大,但是却并非他一个人可以撑得起来的。

    李淳风可以去教数学,阎立德可以去教物理,化学很是难搞,因为许许多多东西夏鸿升自己都是云里雾里的,只能先捡些粗浅的东西,让学生们有这个意识,感兴趣的话,日后自己去研究了。生物,孙思邈应该是可以涉及这一方面的。

    语文和政史地都是自己的老本行,不过这可是古代,语文自己就屁都不是了,还是教了政史地,把语文交给大儒吧!倘若能够将李纲或者颜师古给忽悠来,那估计光是他俩的名声就能够带来无数学子了。不过,估计这二位也不会容易请。但是,在现在这个时代,什么老师都缺,就是不会缺教语文的啊!

    这样一来,这些基础学科就可以开张了!(未完待续。)

第508章 无数个夏鸿升()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夏鸿升没有在江南,没有在金陵,自然不会凤凰台上游览,只是随着马车晃动,忽而的就想起来了这么一首诗来。长安不见使人愁啊,虽然夏鸿升的愁同李白的愁相去了十万八千里,也低级了十万八千里,却也并不妨碍夏鸿升借用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愁绪。

    愁什么呢?愁去哪儿哄骗一个大儒来。

    这个儒者既要有真才实学,是真正的大儒,又要有名号有号召力,同时也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能够容得下儒学以外的其他学科,甚至有些在儒学之中看起来“离经叛道”的知识,也不会不假思索的就去全盘否定。

    这样的大儒夏鸿升不是不认识,李纲,颜师古都是这样的大儒。只是,李纲和颜师古是什么地位身份,怎么可能会前往泾阳书院执教。思来想去,觉得鸾州书院的刘师也是个十分合适的人选,就是不知道他会不会答应,回去长安之后,可以去信一封邀请他来。

    泾阳书院将会是自己的毕生精力与心血之所在,夏鸿升对于这一点十分肯定,且知道这是一个旷日持久的进程。

    思索了一路书院未来的发展,夏鸿升这回程倒也不无聊了。

    在快要到长安的几天,夏鸿升开始书写一封信,待到抵达长安,这封信正好写成。

    朝中知道阻挠突厥和亲计划的人不多,而知道的那几个,又决计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影响皇帝和大唐在他们心中高大全的形象。所以此刻满朝文武都以为夏州发生的事情是真的,真的有一伙不知道来历的贼人抢劫了突厥和亲使团,还趁夜从刺史府中劫走了突厥的使者。

    按照段瓒通过间谍营传过去的消息里面说,李世民是想要让夏鸿升回去长安之后,就待在家中或者泾阳一段时间,不要在朝中露面,一直等到风头过去,而朝廷也会拖着决定如何治罪,一直到突厥同大唐交恶,自然就不会再去追究此事了。李世民的冷处理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是个好办法,但是夏鸿升却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更好的办法。这也是夏鸿升写下这封信的原因。

    确切来说,那不是一封普通的书信,而是一封上奏给皇帝的奏疏。在那上面,夏鸿升提出了希望李世民能够将他去官削爵,贬为庶人。一来,此举可全朝廷名节,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是一直拖着不处理,难免会令人对朝廷有所怀疑,故意包庇有罪之人。二来,从政并非本意,夏鸿升其实并不想要参与朝政,如今间谍营、特战队、军机坊和军校都步入正轨,已经可以不用他时刻招呼着了,所以想要回到泾阳,一心置学,教授格物之道。

    一封奏疏上达天听,夏鸿升自己则回去之后,同嫂嫂和月仙商量了这事。

    二人知道这是夏鸿升自己的决定,自然并无异议。因此回去长安的第二日,夏鸿升就派人将二人都送回了泾阳——走的,正是那条如今业已修成的,从长安到泾阳夏鸿升封地上的水泥路。

    夏鸿升自己,则留在长安,等候皇宫的消息。

    李世民一定会答应,这一点夏鸿升是心中笃定的。李世民是帝王,永远将江山排在第一位。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不知道真实的情况,只知道夏鸿升弄丢了突厥的使臣,这是要治罪的。若是皇帝不将夏鸿升治罪,那便是有意包庇,只怕那群眼睛里面容不得半点沙子的言官们会将皇帝聒噪死,百官也会对皇帝的作为产生不好的印象,心中对皇帝产生裂隙。本来,李世民顾全夏鸿升,不愿意让夏鸿升更加离心,所以采取冷处理,拖着治罪的程序,将治罪的程序一直走到突厥和大唐反目成仇,也就不了了之。倘若夏鸿升此刻自己提出辞去一切职位,那是正中李世民下怀。

    夏鸿升回到长安后的第四天,天色将近傍晚的时候,从皇宫中来的禁卫,将夏鸿升请上了马车,拉入了皇宫之中。

    李世民在书房之中见了夏鸿升,他的手中拿着那一纸奏疏,面色平静,无波无澜,抬眼对上夏鸿升的脸上,同样也是面色平静,无波无澜。

    “夏卿,为何会想要让朕将你去官削爵?”李世民放下手中的那张纸,问道。

    “回禀陛下,理由微臣已经在奏疏之中加以陈述了。”夏鸿升眼皮不抬,说道:“朝廷断无可能将此事之真相大白于诸臣,如此一来,于百官眼中,微臣是坐实了弄丢突厥主使的罪名了的。有此罪名,而陛下却不治罪,朝臣如何看待陛下,如何看待朝廷,如何看待法度?陛下为一国之君,当赏罚分明,若是凭借一己之喜好而包庇罪臣,只怕百官离心。所以陛下必须对微臣有所处置,才能去信于朝臣。”

    “辞官去泾阳书院。只怕是夏卿在提出劫走突厥主使这个办法的时候,就是有此想法,才会这么做的罢!”李世民又说道。

    “正是如此。”夏鸿升也不隐瞒,点头说道:“微臣于为官从政并无兴致,相比之下,更愿意去推敲格物,传授格物。其实这是好事,陛下。不怕脸皮厚,微臣可以这么说,一个夏鸿升,为大唐带来了制盐之法、马刀马掌、活字印刷、军校、汽油……等等诸多的变化,自问使大唐于之前相比稍有便变好。微臣留在朝堂上面,那这世间就只有这么一个夏鸿升,等有朝一日他精疲力竭,江郎才尽了,那就再也无法为大唐作出贡献,为帮助陛下打造一个万世永昌的大唐献出力量了。而若是微臣去了泾阳书院,那就会为陛下培养出来无数个夏鸿升来,一齐来为大唐的万世永昌做出贡献。就算是微臣没有了,还有无数个夏鸿升前赴后继,为陛下出谋划策,为大唐贡献力量。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为陛下培养出来无数个夏鸿升,将夏鸿升所知道的这些知识延续下去,这就是微臣的长生之道啊!”(未完待续。)

第509章 三位名师() 
李世民沉默了半晌,夏鸿升就站在那里静待着他的决定。外面天色渐黑,王德已经剪了两回灯花了。

    “朕不答应夏卿的要求。大唐,还有朕,乃至于今后还有朕的诸子,需要依仗夏卿的地方还有很多,夏卿固然可以在泾阳书院为大唐教授出无数个夏鸿升来,可眼下,也就只有这一个。”李世民忽而开口,对夏鸿升说道:“这回即便是对夏卿有所处置,那也只是作假给外人看的,当不得真。夏卿欲在泾阳书院传授格物之道,自去便是,朕不会多加干涉。不过,一旦朝廷有所需,朕有所召,夏卿亦须记得自己开国县侯的身份。好了,夏卿回去吧,朕已经有所决断。明日早朝,就不必再来。”

    夏鸿升告退,离开了皇宫,回到家中。

    听李世民的话,显然其实是已经答应了夏鸿升的要求,准备将夏鸿升去官削爵了。估计很有可能是摘取官职,仍保留侯爵身份。夏鸿升听得出来李世民的意思——现在去掉你的实职只是演戏,你仍旧还是大唐的侯爵,一旦朝廷有需要,你还得出山。

    夏鸿升也明白李世民不可能真的就将他去官削爵,故意写成那样,实际上现在的结果才正是夏鸿升的预期。

    去******政治,本公子要做个世外高人!

    知道朝会上正在宣读对自己的处置,夏鸿升因为早已经预料到了结果,所以也并无什么感慨。

    照旧睡到日上三竿,这才起来,才洗漱完毕,外面就传来圣旨到的声音了。

    出门,行礼,听旨,接旨。

    “夏侯,还望勿要多心。陛下此举也只是为了给文武百官一个交代,想来,用不了多久,夏侯就会官复原职,甚至于比之以往更甚,切莫往心里去了。正用这些时日,好生歇息游玩,也是美事。”前来传旨的人是谏议大夫颜相时,因其为颜师古之弟,所以相互认得。传完旨之后,带其他诸人都先出去了,才笑着对夏鸿升说道。

    “颜大夫放心,在下省的。”夏鸿升看了看手中的那一纸黄绢,点头说道。

    却见颜相时摆摆手笑了起来:“哈哈,夏侯这回是真的不知了。”

    “哦?”夏鸿升见颜相时笑的奇怪,于是问道:“颜大夫这话,却是何意?”

    “陛下还有一道口谕,给大唐泾阳县侯夏鸿升。听旨!”颜相时捋须笑了笑,忽而说道。夏鸿升一惊,又躬身听他转述皇帝的话:“卿为大唐拳拳之心,朕心中明白。夏卿欲置学传授格物之道,朕亦想看看夏卿所办格物之学,与世间其他学问又有何不同。令颜相时、盖文达、于志宁三人为泾阳书院先生,协助卿开办此学。”

    夏鸿升两眼一瞪,大吃一惊,愣愣的看着颜相时。

    颜相时呵呵一笑,两手拱了拱,笑称道:“呵呵,相时拜见山长!”

    “这……”纵是夏鸿升也心中震惊,十八学士派了三个去泾阳书院教书,这配备有点厉害。颜相时,颜师古的亲弟弟,与颜师古一样学问深厚,在文人之子之中极有号召力。盖文达,博览群书,尤精于《春秋三传》,也是谏议大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