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传万界-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鼎器缓缓扩大,天柱不断向上延伸,鼎中如水一般的气运也在缓缓下降。
幸而下降速度不算太快。
过了一会儿,周围红黄色的气运长河,翻卷起惊涛骇浪,其中一轮红日初生,顺着天柱底端,向上升起。
接着,一条白身青背的真龙,追了上来,衔着这红日,腾空而起,直入天柱顶端。
空中隐隐传来震天之响声,好似天柱当真戳到了天盖一般。
接着,天柱连天接地,大放光明。
天际,无数星辰白日显现,道道星光垂下,灿烂绚丽。
一时之间,天下十三州,但凡星辰入命,受星光眷顾者,都有感应,齐齐抬头,望见此景,尤其是注意到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
异象持续了有半刻之后,缓缓消失。
天坛之上,又有五色祥云盘旋,凭空生出,凝聚不散。
林正阳细细体悟期间鼎器变化时,带来的丝丝玄而又玄的感悟。
同时也在庆幸:
“好险,好险,仅仅以五州之地,就妄自称帝,差点就耗尽气运,鼎碎运尽。”
此时此刻,尽管有大片的白气、红气、黄气,不断汇聚而来,鼎身之中,却依旧仅仅只剩下浅浅一层气运约莫只有一两成左右。
几乎就要见底。
“幸好,没有强行凝聚新国号,如是不然,恐怕情况还要糟糕,到时候难免要度过一段时日的运数衰败期。”
第九十一章吴侯()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金陵,皇家园林。
潇潇暮雨之中,一位头发霜白,瘦骨嶙峋的老人,戴着貂皮小帽,披着深棕色披风,拄着竹杖,缓缓前行。
道旁两边,植着松柏、青竹、梅花。
一边走,身边一位文官,为他念着近来的奏报。
“正月初五,蜀王祭天,称帝,国号汉,年号建业。”
“同月初六,司州小皇帝,遥拜蜀地,宣告大燕国祚已尽,大燕天命返还,陈敏自刎殿前,其妻子儿女宗族得以保全。”
这文官念到这里,手有些颤抖起来,顿了顿,方才继续下去:
“······上月后,汉帝挥师南下,扬言·····扬言欲生擒吴侯!”
老人听了这话,呵呵笑了:
“李成业要生擒孤?孤都大把年纪了,纵不生擒,孤还有几年盼头?”
仰头望了望数步之外,一树银装素裹,依稀还能嗅到一点淡雅的梅花香气,他就有些失神:
“旁人说这话,孤不信,唯独他李成业说这话,孤不得不信。”
“·······此子出身郡望,家中文风鼎盛,五代都出县令,又与节度使结为姻亲。”
“十六岁,他入军中任校尉,临郡入犯,有一卫兵马,他守城七天七夜,又派死士潜伏,于军营之中击毙敌方大将,一举破敌········此后顺势夺取此县。”
“此后,大帅病故,少帅继位,他阳奉阴违,暗中经营两县,收拢流民,编练新军,开垦荒地二十余万亩,就此扎下根基。”
“如是两年,名望、人心,钱粮,军队都齐备了,他联合人手,以老帅女婿身份夺了少帅基业,一府六县之地,就在手中,就此崭露头角,想想也是他大运勃发之际。”
“再往后,不过半年间,临郡节度使抱病,其子仓促继位,人心不稳,他暗中派人游说其麾下文武,里应外合,三月就多了此郡。”
“合两郡之力,不久就占据了东益州,接连吞并西益州、龙剑,又大力推行编户齐民,逼迫山中野人下山为民·······如是不过两年,就击败成都苏德祥,占据益州,号称蜀王。”
“而此时他才不过二十有二,真是年少有为啊·······”
老吴侯却是感叹着:
“我当年以宗室之名,下扬州之时,可没有他那么好命。”
“上有朝廷压着,下有诸多世家掣肘,牙将桀骜,牙兵不堪大用,县治混乱,府库空空·······呕心沥血,十余年缓缓整顿吏治,修整军械,编练新军,提拔文武,又历经三次大战,才有了这份基业。”
“后来朝廷一份旨意下来,要我交出军政大权,入朝听训·······我索性就撤了旗子,自立吴侯,建了吴国。”
“扬州古称吴州,是天下十三古州之一,吴也是正统古诸侯国号。”
“当初有人劝我,就此自立,不取扬州牧,而以吴侯称之··········现在想来,其中就大有深意,仿佛········仿佛果真有有天命一般。”
老吴侯苍老的面容上,有着怀念与怅惘之色。
“那时候,朝廷有兵马来拿我,我首战失利,几乎要被逼入绝境,恰逢一场大雨,遮掩住了踪迹,使我逃脱。”
“回去后我查清细作,斩了数十位官员,重新整顿兵马,击退了朝廷大军,俘虏三万。”
“此战过后,朝廷日衰,再也无力征讨于我········现在想来,是我对不住大燕皇室,我若不自立,未曾失却扬州,大燕国祚或能再延续百年。”
“我那时虽不后悔,却也四十有余,几次想着,能否收了荆州,或是徐州······可惜几次出兵,都是无功而返。”
“次数多了,就折了兵锋,丧了锐气,又有人谏言,说是如此不利民生········嘿,我岂不知是谁在弄鬼?”
老吴侯摇了摇头,长叹道:
“我羡慕李成业,生在好时候,乱世才是用兵之时,唯有天下乱了,方能兴王业。”
“我虽有些气数,奈何不得天时,内里又是多方掣肘,年逾不惑,而终无所成。”
话到这里,老吴侯多次叹息,几乎悲从中来。
那文臣早已是不敢再听下去,下拜顿首道:
“主公,切不可悲伤沮丧,您还有世子,还有我们······廉颇虽老,尚可一战,何况您一世英名,岂能听信小人谗言中伤?”
“蜀王兵锋虽利,却远不是不可抵挡,北方胡骑也是其心腹大敌,早晚必有大战。”
“臣,愿为出使,联络胡人,共抗伪帝!”
言辞恳切之间,这文臣并不愿承认李成业之帝位,只以伪帝与蜀王称呼。
老吴侯笑了笑,宽慰道:
“卿尘,你之心思,我已经明白,先起来吧。”
被称作卿尘的文臣缓缓起身,却又听到老吴侯说道:
“我今日对你讲这些心里话,其实没别的意思,只是想找个人说说。”
“年纪大了,以往追随我的身边人,死得死,老得老,临到此时,竟连个能说上话的,都找不着。”
“你父当年也是我幼时故交,一路随我入吴,功勋卓著,可惜后来为救我而死·······我一直留你在身边,看着你长大,拿你当我的子侄辈看待,有些话,对你就能说。”
“说句实话,这李成业一来,我确实没有把握能胜过他·······胡人兵锋何其犀利,尚且为他所折?区区吴越之地,能敌他五州之兵?你不必宽慰我,我觉得希望不大。”
“我老了,人说四十而不惑,我早就过了这个年纪,这些年心气也和顺了,没有以往那种锐气。”
“不过你说得对,我还有子嗣,有些事情,我这时还能做········卿尘,你持我令,调兵去诛杀甄家!”
老吴侯杀气凛凛,听得下方徐卿尘周身一寒。
“十年前,我动不得他们,十年后,难道我还动不得?”
第九十二章疑心()
徐卿尘拜下,叩首领命,取了一块兵符。
方一出此园,冷风一吹,就发觉背后里衣依然湿透。
“大人,当心淋雨。”
身边一名心腹撑着纸伞过来。
徐卿尘回过神来,也不多话,自家披上蓑衣,带上斗笠,带着人手直奔马厩。
到了马厩,选了几匹马,他直接去往城北军营之中。
军营所在,戒备森严,当时就有兵卒呵道:
“何人敢闯军营?”
徐卿尘翻身下马,将缰绳交给身边心腹,当先上前,亮出虎符:
“奉吴侯之命,前来调兵!”
几名小兵不敢怠慢,分出一人前去传话。
不久,此处军营指挥使吴杰赶到。
“徐卿尘,你·······”
他是认得徐卿尘的。
徐卿尘郑重道:
“我身负主公之命,你要让我在这里讲吗?”
吴杰一个激灵,连忙喊道:
“那不能,快,跟我进去说。”
徐卿尘让其余人在外等候,只身进入军营。
因他有虎符在身,所以也无人敢搜身。
当然,在军营之中,吴杰一个武将也不可能忌惮一个文臣。
吴杰将他请到军营一处静室之中。
外面连日阴雨,暮色已深,室内已经燃起了烛火。
“卿尘,主公有何吩咐?”
徐卿尘入座后,注视着吴杰,摆摆手,先不回答,而是反问道:
“吴指挥使,你是甄家的指挥使,还是主公的指挥使?”
吴杰当即震惊地就要跳起来,右手不自觉地搭上了腰间,一副马上就要拔剑挥舞的样子。
徐卿尘却是安坐不动,只是目光幽幽,好似有寒光射出。
吴杰心头一凉,好似有一捧凉水当头浇下,随后渐渐冷静下来。
他紧皱眉关,在室内走来走去,急得满头大汗,几乎以为是收受甄家贿赂的事情被翻了出来。
“我·······自是主公的将领啊!”
“卿尘你可不能乱说话啊·····我向来对主公忠心耿耿,那些·······那些都是应酬。”
他慌张之下,有些口不择言。
须知这些年,他为甄家办了不少阴私之事。
当然,也收受了不少好处。
要真清算下来,他必然是逃不掉的。
心里一发狠,甚至想到了杀人灭口的意图。
可转头就见徐卿尘目不斜视,只是手中握着虎符,不断把玩着,面上似笑非笑。
这心气瞬间就息了下去。
吴侯虽老,其威犹在。
收受贿赂,最高不过斩首,造反不成,转眼就是牵连九族。
何况这军中收受贿赂,也不是他一人所为。
法不责众嘛······吴侯再震怒,也不能当真一口气处斩那么多将领,最多,也就是革职查办。
还不至于因此闹到那个地步。
造反这种事情,可不是好玩的,越是顾忌多的人,越是不会轻易选择。
吴杰当即换上了笑脸,挨着徐卿尘就坐了下来:
“这个······卿尘啊·······你父在时,也是我同袍,你也是我打小时就见着长大的。”
“虽然你后来不混军伍,但你到底也是咱北军出来的,我托大,按辈分算你个叔叔。”
“你能不能告诉我······是不是,这事儿,还有余地吗?”
徐卿尘心中原本一直提着的心,也松了下去。
方才别看他镇定如山,实则都是装出来的。
只身入军营,看着轻松,其实他也只有一半把握。
江南甄家,素来有反心,在金陵势力极大,尤其是盘根错节,谁也不知道到底谁是甄家的人。
就连吴侯,多次想要动甄家,都终究是忌惮非常,轻易不敢下手。
要不是四大家族之中,在军方有许多关系的贾家,如今已经败落,又迁移出去,加上大燕已经灭亡,吴侯也未必真的能下定决心,除去这等毒瘤。
徐卿尘让心腹人在外,不入军营,就是一层防备。
除此之外,他还有心腹在数个地方等候。
要真是这吴杰已经被甄家收买,他回不去,他那些心腹,必能按照事先约定,传信回去。
那时他死则死矣,吴侯却能及时反应,也算回报了这多年恩情,没有污了先父威名········
好在一切都没有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或许是出身军伍,昔年做到虎威将军的父亲泉下保佑·········
徐卿尘再次感谢先父的庇佑,也是笑了笑:
“吴叔,您这是想到哪去了?”
“您那点子事情,不过是人之常情,这军伍之中的惯例,大家都懂得。”
“主公要为此计较,也不会是这个时候,早就计较了。”
这话说出来,吴杰心中稍稍安定。
不是就好,不是就好哇·········
说真的,军中吃空饷,喝兵血,简直是司空见惯。
越是承平日久的地方,军中就越是容易糜烂。
吴杰自认自己做事还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