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名传万界-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正阳觉得自家是听错了。
“我以为你去找别的灰原哀了,七岁的,十岁的,十七岁的······那么多,灰原哀,宫野志保,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这次她的声音大了一些。
“这就是你不做人的理由?!”
林正阳简直要气笑了。
几十年老夫老妻了,居然还怀疑这个。
他林某人,是那种不专一的人吗?
好吧,也许确实不够专一······一回想起当初在扶桑世界的几十年,顿时心生悔意。
他仗着神器之能,任意往来不同世界,却有意无意间,忽视了当初那人。
他喜欢灰原哀吗?
自然是喜欢的,不仅仅是记忆中,更是亲见她之后,逐渐为她吸引,渐渐酝酿成爱意。
可惜再浓烈的爱情,终究也被光阴消磨,几十年下来,也只剩下回忆了。
渐渐就有些不够关注了。
想到这里,他怜意大生,将自家的小哀抱在怀里,让她的脑袋贴在自家胸膛,柔声宽慰道:
“别看灰原哀有那么多,但那都不是你。当初我遇见的,只有你,只是你。不管你变成什么样,哪怕你现在变成了妖怪,一样都是你。”
“灰原哀虽然多,但是当初在我最无助的时候,走进我心里的,为我照亮黑暗的那一束光,只有这一个了。”
他不是多么浪漫的人,也说不出多少情话,只能努力抱着她。
小哀靠在他的胸膛上,听着他砰砰的心跳,感受着属于他的温度,泪水打湿了衣裳。
为了能跟在他身边,从扶桑世界,寻到传说中为爱而化身龙蛇的庄司清姬,破解出化龙奥秘,将自己转化成龙女,恢复了当初初见时的青春,这才追到这个仙侠世界。
为的,就是不落后他的脚步,能始终跟随在他身边。
她早已知道,如果不能跟上他,迟早会被甩下,只能站在山脚下仰望。
当差距过大时,就连靠近,也是奢望。
“我只是想着靠近你,不想着被你忘记······眼下你还不是仙人,或许还记得我,可再过百年呢?我不在身边,你能保证,自己永远不变心吗?”
带着哭腔,小哀难得地吐露出了真情,转过身来,平静地问着他。
林正阳本想回答,却对上那双令人心碎的眸子。
无声的控诉,令他心中一颤,却是再也说不出话来。
第十六章窥伺()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小哀望着我,静静地哼唱着。
不知何时,她竟然学会了这里的语言,而我对此一无所知。
恍然间,林正阳真正感觉,她不再是灰原哀了,至少不是印象里,荧屏之中,或者是某个动漫里面的角色。
“因为我,她变了,她是林哀,却不再是灰原哀。
就算以后再有千千万万个灰原哀出来,也不是我家的这一个。”
这么想,林正阳伸出手,抚摸着她柔顺的发髻,缓缓诉说着
“人心是经不起考验的。
不要说百年,就算是能维持两年不变心的都少。”
“这方面,女子倒是比男子长情得多……我也不矫情,说什么千年万年不改初心,口说无凭,总得想个法子让你安心才是。”
想了想,林正阳萌生了一个想法:
“扶桑世界毕竟不然这个世界广大,你虽然化成了龙,但在这个世界其实还属于妖物,最多算得龙蛇之属,不是龙神,连杂龙都不是,最多算是带着龙性的龙蛇,纵有龙形,却还是妖物……不过也有天然控水之能。”
“我意思是,给你找个水神之司职,一方面有益于积蓄,助你进一步转化真龙;另一方面,你有了正式神职,也就不是妖物,可以明媒正娶……以前你我结婚,连个证婚人都没有,现在在这个世界给你补上。”
“你也知道,我是有意将这里当成主世界的,以后多半很久很久,王都会直接住在这里……就连轮回者,我都没有往这里派遣,就是拿这里当家。”
轮回者很少对什么世界存在归属感,所以行事几乎百无禁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也不计后果。
林正阳不敢把他们随意放进来,就怕有个万一。
别的不提,单是有人在这里搞个仙侠版生化危机怎么办?
这种事情在以往发生不少,以至于后来不得不进行限制,禁止此类事件。
“……就再信你一次。”
虽这样说,她是笑着的。
唇角挂着浅浅的笑,躺在林正阳的臂弯里,小哀呼吸渐渐平复,竟是睡了过去。
随着她的呼吸,周围渐渐似有水汽凝聚,充斥着周围。
“不愧是龙蛇,仅仅是本能,就有水汽汇聚。”
将帘幕稍稍挑开一角,眺望着外面的田野。
道旁树上,柳条已经抽出新芽。
一派田园风光。
一些冷风吹着,林正阳合上小窗,放下了帘幕,以免打扰到小哀。
“方才,那个方位似有杀气,旋而又隐下,到底是谁在窥伺?”
心下有些迷惑,林正阳没有轻易放过,按术掐算,生成一卦。
“此卦兆示德行不彰,受小人窥伺,不久有刀兵之祸,需谨慎防备……果然是有人惦记上我了?”
“那有为什么不现在动手呢?半道动手总比归家之后更容易吧?”
百思不得其解。
占卜之术不是直接窥探未来,只是从冥冥之中获得情报,给出了预兆与线索,到底事实符合发展,需要占卜之人自行解释……也就是解卦。
所以同一卦象,不同人会有不同理解,甚至可能完全相悖……这就到了考验功力的时候了。
这方面,有化身四十年研究的林正阳并不生疏。
他有这个自信。
……
两百步外,一个锦袍少年,眸子深深,凝望着这里。
他有些不满,问道:
“平叔,方才为什么不肯动手?”
“等他回去就麻烦了!”
“一旦道院发下道牒,受了道法,他进入道脉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到时候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动他这个道苗?”
“这已经是我最后的机会了,上次,在钱城,那枚真种我没夺到,失手弄死了;在霍阳,那一次又是差一点……现在风声已经传出,不是那么好下手了,这大概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错过了这次,我只能练武了……大娘和父侯,不会允许我去考科举,更不会允许我修法,威胁大哥的位置,除非我能自凝真种……那样还能争一争世子之位,可这并不容易。”
锦袍少年无奈地叹息着,一拳锤在杨柳树上,吐出胸中郁气。
生在侯府,母族不强,对他支持有限他想出头,更是艰难。
正道都被堵死,凭他自己想破局很难,所以他终于是走到了邪道上。
自己没法汇聚真种,那就去夺旁人的。
擒下这林家小子,用秘法炼化,可得一枚真种。
但是实际上要求相当苛刻,必须要在真种彻底归属,沾染那人气机之前取出,不然即便得到,也是他人之物。
初成真种,仍是空白,期间需要反复以精神培育,一般这过程会持续几个时辰到几天。
再这个过程中,真种也是可以夺取的。
所以前几次他都失败了。
平叔是个肌肉遒结,相貌枯瘦的老者,左手背上有个浅浅的伤疤。
他自然听出了自家公子的不满。
可他却不能放任着他做傻事,毕竟是她的儿子啊……
当下苦笑着解释道:
“不一样的,少爷,这里真不能动手。”
“这里靠近县城,又是白天,周围还都是农田,这一路上过来起码被几十人见到咱们。”
“更不用说在县城里住店打尖,打听情报,过境关文……虽说都是化名,但确实有不少线索。”
“加上平成县的县里,颇有几个精干的巡捕,擅长缉拿盗匪,屡屡破获奇案大案……在这里绝不能动手!不然就等着地头蛇找上门了!”
“不过入夜之后就不一定了,我已经联系上附近一伙流窜的山贼,足足有两百人,我许诺过,只要他们打破林家大宅,拿下此人,就给他们五十石粮……量他们不敢不动心。”
“加上我们的人手赶到这里也需时间,差不多需要入夜时分。”
“到时候汇聚一处,区区一个县里豪强,纵然养得几个看家护院,量能有几个好手?”
“到时自是一举成擒,再趁机放一把大火,销毁痕迹,趁夜逃出,去往别郡。”
“等到这里水落石出,那时少爷早已炼化真种,就算本地的松山观再恼火,还能为着一死人,特意跨越数郡,穷究不舍?”
平叔嘿嘿冷笑了两下,脸上带着几分不屑:
“别说他还没有正式移交户籍,落户道院,也没用功名傍身,就算是现在他是童生,那又如何?”
“只要做成既成事实,谁还会为着一个死人,去追查下去?”
“就算有,想算出公子头上,也是千难万难,难不成当侯府上下供奉,尽是死人?”
第十七章梦示()
梦中,无名的传法岩下,黑发黑袍,身批蓑衣的少年道人,负手背立,而后用手一抚,在密密麻麻的蝌蚪文后,添上了几行。
“内典语中,岂有道性?金丹法外,尚有仙舟!”
“玄素道人,服丹炼药,餐霞饮露,朝朝暮暮……面壁功深,实参造化,千载以降,自诩第一,留名壁上,以晓后人……当不没于纸张书牍之间。”
“福地之道,百里方圆,内分五行,运转阴阳,是为七属。”
“排星列斗,扩展方圆,拓荒万里,攒簇五行,颠倒炼化,形同鸡子……”
“以造化为工,阴阳为炭,而天地为炉,万物为铜,攒簇五行,九转七还,三百日光明,三千日升日月,三万日而福地升于天,自此洞天功成,此以福地为丹,行炼化之法,盗天地造化而成就之法……非是人身大丹,而是地仙正道法门。”
“吾今留法于此,后世地仙一脉,拜吾为师,称吾为祖,可得传授,不至前进无门……太素历数凡七千九百六十二载九月初九,留笔于此。
接着,他转过身来,看不清面目,却有着熟悉的声音以及一双极其清澈的眸子: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
简陋的小屋里,四面贴着墙纸,约莫二三十平方,只有一桌一椅一床一柜,靠墙处还有一个架子,摆着些日常用具。
林正阳本是林家子弟,但自幼失怙,渐渐家境就难以维系。
父母留下一些田亩,都被族里以收走,只是给了些许银两补偿,据说要到成年才会发还。
若非在家学中表现优异,得了族老看中,每季给些新衣、床褥,加上每年二两的笔墨费用,恐怕就要为温饱发愁了。
世人不知,都以为大族子弟,个个都是衣食不愁,腰缠万贯,但这其实并不现实。
家大业大,耗费也大。
林家是县中大族,上千户族人,人口大几千,在县中也有不少产业,良田过万亩。
即便如此,族中也有无衣过冬之人。
不单单如此,一般来说,族内绝大部分财富,都集中在家主一脉,这才是真正的所谓大族子弟。
他们的钱从何而来?
这就见仁见智了·······
所以真以为大族之中一片和气的人,通常都死得早。
林正阳不是蠢人,所以在族人“买走”那百亩地时,聪明地没有计较,也“忘了”当初说好的三百两银为什么之给了三十文,更没有听从隔壁那些心怀不轨的所谓“伯伯婶婶”、不知名的长舌妇的挑唆,去到主家哭闹·······不然一个幼龄稚子,心怀怨望,恐怕就要不明不白地“落水而死”了。
一个无依无靠的失怙孤儿,能保住父母留下的一点点产业,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这世道就是这样,大家族中,基本都奉行强干弱枝之策,剥削全族之人以奉家主一脉。
所以林正阳的居所,只是这简陋寒酸的小屋罢了。
林正阳对这个封建时期的大家族,归属感可谓低到极点。
他可不是那些自幼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以忠孝之道洗脑下长大的真正少年人,自然不会看不破这种剥削手段。
眼下只是委屈着小哀,在这里将就一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