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传万界-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族里孤寡老幼的财产。”

    讲到这里,林志清自己就笑了起来:

    “以往也不是没有心怀怨念,以为不公的族人,不过等到成年时,都会归还田亩,这些年的收益族里也会补上,再说开其中究竟,也就都懂了········他们可没你争气,不到十七,就做出了好大一番事情!”

    听了这些话,林正阳确实心里舒坦了许多。

    从家族的观点看,这方面处置,确实没有太大问题。

    父母双亡的稚子,几乎没可能保下那些财产。

    不说外人,就连同族中人,岂有不眼红那两百亩田的?

    不要以为两百亩少,十五亩就是一公顷,真见到了就知道两百亩到底有多大了。

    《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一石半。”

    这是指亩产粟1。5石。

    《管子·轻重乙》河:“河淤诸侯,亩锺之国也”。这就是说,经过淤

    灌的肥沃土壤,产量较高,亩产1锺,即亩产10石。

    1石合0。333市石,折成后世,1市亩产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当时亩产粟205。8市斤。

    一家“百亩”,合后世市亩32。8 亩,则一家总收获的原粮相当于今市斤6750斤。

    此世大夏,风调雨顺,各地都有地祇看顾,更有风雨之神,因此一亩能收获三百斤到四百斤粮食。

    一百亩就是三万斤到四万斤粮。

    按粮价十钱一斤计算,每岁产出怎么也能换到四五十万钱,折合白银就是四百两。

    这已经是非常大的一笔收获了。

    即便还需要交税,而粮价也有变动,这也是能让人眼红的一笔财产。

    论收益稳定,堪比地球上现代的房地产。

    稳定,保值,租出去就有收益。

    在当下人眼中,两百亩上好的水田,就等于北上广的一套几百平的好房子,其价值实在不菲。

    这等财产,放在一个不经世事的小孩子手里,就连林正阳自己都觉得不靠谱。

    也难怪族里会出手。

    族里真不管不顾,早晚得有人动心。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早慧,也不是每个稚子都是开挂的主角,能在群狼环伺的处境下保护自己和财产的。

    正确的做法,反而就是林家这样,先收走田地,给予照顾,等其长大成年后再发还,并补上这些年的收益。

    当然········有些话林正阳和林志清都没有说,心下都是很清楚。

    制度虽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未必不会变味。

    发还的田亩,肯定不是原先那些,两百亩田地,换个人来,或许拿到的就是一百亩中田、一百亩下田,甚至是一些不长庄稼的芦苇地、沼泽地·······

    “你先取童生,又成鬼仙,如今入道,又能建庙,我心里实在是欢喜·······几乎看到了我家兴盛时。”

    林志清看着林正阳,越看越觉得欢喜。

    他人过中年,又是族长,对族里一些故事了解得很清楚。

    一般这种少年鬼仙,只会出现在名门望族府上,不是别的,是各种资源获取难易造成。

    林家过去也曾阔过,兴盛时,这种人杰也不少见,可惜那都是千年以前的时代了。

    在如今这个时代,也实在是了不起。

    别的不说,这种人杰,只要有一个诞生,就注定了一个郡望世家的升起。

    只要林正阳活得够久,中途不夭折,过上几代人,就能把门面撑住,完成从一处县内大族到郡中望族的跨越。

    “族里已经发还你的田地,又因你中了童生,族里出钱给你添了五十亩,你成鬼仙,族里庆贺,给你购置了一批田······零零散散的飞地怕你不好管理,这些田地全都给你想法子凑整,足足有两千亩地。”

    “这里面有水田,有山地有山有水,有河流,还有个小山,还起了个宅子,你见了肯定喜欢。”

    “你那庙,就建得离那不远。”

    做到这个地步,可以说,族里已经尽心尽力了。

    先不说这么多田亩,就说将两千亩零零碎碎的田地连成一片,这其中的难度,要耗费的人力财力,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这可不是刚开国那会儿,而是承平上千年后,早已没有无主之地的当下。

    林正阳也是唏嘘一阵,有些触动。

    “真是有心了,换田很不容易吧?”

    “没那么难!”

    林志清哈哈笑着。

    “你如今可是鬼仙了,平成县谁还不知道这事?”

    “只是你一向深居简出,不喜好出门结交士人,不然早有人贴上来了。”

    “一听到是为你置办田产,就连本地父母官都亲自过问此事,这事,还真就不难!”

    林志清笑得很开怀。

    这段时日,大概是他最扬眉吐气的日子。

    整个家族,都呈现出欣欣向荣之态。

    不得不说,在这样的一个道法显圣的时代,一名少年鬼仙,代表的涵义,对于人心向背,有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力量。

    至少在这样一个小小县内,确实是这样不假。

    少年就成鬼仙,中年、晚年呢?

    他的寿命至少还有三甲子,未来很大把握能进入上境。

    一旦成就地仙,就能长生驻世,至少能在人间待上三百年。

    就算不能证入上境,阳寿尽时,就凭这份鬼仙法力,转入神道,也足以承担县级城隍的神职。

    这等人物,无论未来如何,都已经与市井凡俗,拉开了一道鸿沟。

第二十七章入主() 
牛车缓缓行驶,行至县城近郊一处。

    远远就见一片湖泊,水天接连,与晴空一色。

    有水鸟翱翔天空,鸭子排城队列,悠游自在地在水面来回巡游。

    黑瓦白墙,四四方方的庙宇,坐北朝阳,正对着湖泊。

    路过一片芦苇荡,下了车,两人步行过来。

    庙宇占地约莫半亩地,分前后殿。

    正门是半圆形大理石拱门,这里有一篇石刻,叙述庙宇竣工时日,以及建庙前后始末。

    身穿皂衣的衙役,已经在周围维持秩序,阻挡那些无关人等。

    见到林正阳过来,为首的一个小吏,满脸笑容地迎上来:

    “前面来的可是林家族长还有那位邈远高士?”

    他只认得林志清,至于林正阳,倒不曾见过,只是从年龄上猜测着。

    “不错,就是我们。”

    林志清退后半步,让林正阳先行。

    与此同时,他用个传音术,在林正阳耳畔小声叮嘱着:

    “邈远是你的封号,高士是你的品级,邈远高士等同于正七品,这是松山观仙人和州府主官商议后赐下。”

    “这邈远,就是你叔伯祖当年曾经获得过的封号,历来只授予三七二十一岁之前的鬼仙,前途远大,也更尊贵几分。”

    一边走着,林正阳一边听着他的讲述。

    “同为鬼仙,这封赏也有高下之分。”

    “有封号的,仪同正七品,没有封号的仅仅只是从七品。”

    “除此之外,不是经由科考一途,因前人荫庇而修法成就者,也不能建庙受祭,道脉之中鬼仙也是一般无二,只能受自家门人弟子的祭拜,不受万民香火。”

    “你年纪轻轻,又是在考场入道,这才由此而得殊荣·······这可是多少三界之内多少鬼神求而不得的好事,切不可轻慢了!”

    林志清感叹道:

    “你有此成就,生前就立下神道根基,就有了一条路退路。即便日后得不了长生,肉身磨灭,转入冥土,立时就是一方正神,又能享神道富贵,可谓是羡煞旁人了!”

    鬼仙的寿数长短不一,与自家修行法门与成就高低有关。

    只要不行差踏错,一般寿数都在三甲子左右,少数有延寿之能的法门会更久。

    算算时日,如是二十一岁得入鬼仙,那么建庙就有百年。

    百年期内,所受万民香火,其愿力都寄存在此。

    一朝肉身寿元耗尽,转入冥土,这等积累,足以让这名积年鬼仙,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县级地祇,甚至能竞争正七品县城隍。

    就功果而言,能以人世短短百年,而由此成就,于神道而言,也是迅速。

    不知多少鬼神,修炼数百年,连个不入流的神吏职位都捞不到,由此可见,封号之贵,福分之大。

    进入正门,林正阳一眼就看到庙堂之上,站立着一座一人高泥塑神像。

    神像外层贴着金箔,依稀是一个偏偏少年郎,面目完全看不出林正阳本人的影子。

    桌案上有香炉摆放着,里面燃着香火,袅袅青烟丝丝缕缕弥漫而上。

    林正阳心中有些奇异之感。

    来到名义上属于自家道场的庙宇里,参观名义上对应自己的神像,这种感觉,简直如同幽灵参与自家的葬礼一般……荒谬,错位,颠倒离奇!

    古怪的感觉,一时难以接受。

    一名庙祝,手持点燃的香火,肃立在堂下,口中念念有词,似乎在祝颂着四方各路神明。

    堂下还有个小鼎,此时已经有小二臂粗细的塔香,点燃在其中。

    那为首的小吏一路把人领到这里,接着就自行退去。

    李怀光早就等在这里,郑重稽首道:

    “庙宇已成,灵境渐生,还需神主归位,主持灵界道场,承受香火愿力。”

    顿了顿,似乎看出了两人的不解,李怀光耐心地指点着:

    “大凡阳世庙宇,香火不绝,都能生成灵境。”

    “这灵境初生,根基在于阴阳之间,毗邻阳世,又有阴质,故而实际上是落在冥土一二层于阳世的交界,也就是阴阳两界之间的缓冲地带……大部分在阳世活跃的鬼神,其灵境都是如此。”

    “新生灵境若是无人主持,难以经受冥土秽气污染,早晚难免破灭,更容易吸引邪魔觊觎,还请神主早早归位,以免拖延日久,徒生周折。”

    “具体要怎么做?”

    “只需要依附一缕神意即可……这个新生灵境并非依靠香火而生,而是朝廷封号得来,由国家气数支持,本就是封给你的,只能你自取,旁人沾手不得。”

    李怀光穿着正式的玄色祭祀服侍,指点着林正阳来到后院,彼此都是施法开了灵眼,洞察幽冥。

    林正阳阴神已成,能自阴神角度观察世界。

    阴神一出,法眼一开,眼前色彩褪去,只留下黑白灰三色。

    再看周围,全是一派开裂的荒地,倒伏在地的大树早已风干枯朽。

    两人面前有一个通体绽放着淡淡白光的巨大白玉宫殿,殿中有一神像,与林正阳本人面貌相符。

    殿上还有大红牌匾,上书“高士庙”三个鎏金大字,带着淡淡的红光,远看就像是燃烧的火。

    阴神跨越阴阳的界限,来到道场灵境所在的空间。

    此处,是与现世之中并行不悖的另一重相位。

    如果将现世当成一张纸,那么冥土就是另外的纸张,而灵境就是依附在现世与冥土之间夹缝里。

    唯有修成阴神法力,才能在这灵境之中带着肉身自由行动。

    林正阳不去管周围奇诡的环境,顺着那强烈的感应,径直步入殿中。

    及至殿门,牌匾上一缕红光一闪,随后又偃旗息鼓。

    林正阳感觉穿过一层淡淡的****,来到了殿中。

    殿中空荡荡的,只有神像肃立。

    林正阳趋步上前,注目其上,渐渐一缕神意投注其中。

    神像微微震动,连同整个宫殿都震动起来。

    弥漫在宫殿内外的稀薄白雾,好似鲸吞一般,咕嘟咕嘟被吸入神像之中,风卷残云一般。

    林正阳竟然久违地感受到了饥渴,同时耳边传响起各种祈愿声:

    “求仙人保佑我家天理风调雨顺!”

    “求仙人保佑我儿头疼今晚能好!”

    “求家宅平安,子孙满堂!”

    与此同时,神像也显出他本人的面目,睁开眼睛。

    指挥如意如同分身一般。

    “香火愿力,就是这个嘛?”

    入主了灵境,并没有再有多大变化,只是林正阳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联系,能随时透过这里增强自己的力量。

    除此之外,另有许多玄妙,还需要以后慢慢揣摩。

    “接下来,是荫蔽先人,子孙功业有成,自当有接济冥土先人祖灵。”

    林正阳默运片刻,用自家法力,炼化这玉殿中收集的一些香火愿力,渐渐凝聚成水汽,积蓄成一片巴掌大小的雨云,没入虚空,消失不见。

第二十八章甘霖() 
冥土,阴山。

    整片天空都是黑压压的阴云。

    阴风呼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