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传万界-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是你我的前缘,也是你的前身。”

    林正阳安抚着她,柔声说:

    “前身曾指着一应有灵众生发愿,誓愿无量劫数,陪伴于我,就此结下深厚缘分。”

    “我此番重归现世,你紧随其后,因这缘,哪怕变换了身份,依旧能让我找到你。”

    “无论经历多少劫数,只要你道行未能超过昔日之你我,或是见证誓愿的有灵众生就此不存,这层誓愿将永远将你我联系在一起,总是会将你带到我面前·······诸有之内,唯有你是能最先寻到我的!”

    “前身去往诸有之外,追寻大罗之道,多半是带上了你的,遗留诸有之内的,不过是残响一般的残气。”

    “如今你也开始记起过往,倒说明你我正身已经在靠近诸有,有气机逐渐归来,归入拖生之形内,这是一件好事··········至少,还能归来,说明你我并未陨落在外。”

    所谓诸有,就是一切存在之事物,连同看似一切都没有却包含一起的虚无,都属于诸有,其内有真正意义上的无穷世界。

    一般而言,孕育世界的所在,便是虚无恒钧,别名“无何有之乡。”

    无何有之乡,看似一无所有,实则无所不有,是为诸有。

    而诸有之外,就是一切已知之存在之外,那属于不存在的领域。

    诸有之内,最高道果,便是太乙。

    而大罗之道,在穷尽一切已知之后,必须要自行斩断因果,做减求空,渐渐自常世以及虚无恒钧之中遁去,去往“无何有之乡”之外,真正意义上的“未知”。

    踏出那一步后,到底是真正消亡,还是打破藩篱,攀升上境·······除了那人自家知晓之外,旁人是无法求证的。

    因其做减求空,于诸有之内,渐渐寻觅不得,徒留一二残响·······而且以往也不曾有成就之后再度归来的迹象,故此,对于诸有之内而言,大罗仅仅只是传言。

    所以林正阳曾经也担心,这一步过后,不是另一片崭新的天地,而是彻底的消失。

    但凡能归来,至少说明没有消失,这是好事。

    小哀倒是闷闷不乐地问:

    “那······这一世算什么?往后唤我林氏,还是要唤我小溪?”

    林正阳被逗乐了。

    “怎么称呼还不全凭你自家心意?你既是小溪,也是小哀,无论身份称呼变化,你的本质始终如一。”

    “太乙道果执掌大道,本身就代表着一条通向不朽的道路,你本身可以视为一部太乙道法,也可以视为一份完整的太乙道则,是先天神圣,也是大道显化,在我眼中都是从未改变过。”

    “这些你本都该知道,只是也跟我一般,并不完全,有所缺失。”

    “随着你功行进益,会逐渐找回失落在这个世界的过往,到时很多隐秘自然明了。”

    “只是,这一步,并不容易。”

    林正阳叹道:

    “早已离开的我们,就如同去位的太上皇,想要再重登大宝,收拢大权,又怎么是那么容易的?”

    “诸有之内,我们曾经各自代表的大道,应当是还未曾被人占去,但不代表旁人会坐视你我重掌大道而不闻不问。”

    “纵然你我前身遁去之前,必然存在不少预备手段,但过去这么久,还能起到多少作用,难以预料。”

    “即便有我一道化身坐镇,全力遮掩踪迹,但是留给你我时间也不多了。”

    “你我重归诸有之内,想必另有绸缪,或许是自诸有之外得到了什么隐秘,不得不回归这里。”

    “既然如此,就不能再重走过往证道路,以免惊动旁人,引出不测之祸。”

    每一位太乙道果成就者,其本身修成、开创的道法,过往经历,就是其执掌的大道的一部分,因而每一位太乙都绝不可能重复。

    证道之路,本就是向诸有映证己道的道路,走通了就是成道,自然执掌这一部大道。

    每多一位太乙证道,诸有之内就多出一部大道,

    而每一位太乙离去,就自然有一部道法空缺出来。

    这种道法,几乎无有可能被后来者继承,除非当真是完美复制昔日那人证道之路,遵循其传下道法,步步登上,而且经历、天赋、性情甚至外界的大环境都要极其微妙地类似,才有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可能。

    实则这种事情,自无何有之乡已经存在时,一次都不曾发生过。

    这类极端个人化的道果体现,只能被借鉴,不存在被夺走的可能。

    诸有之内的所有依旧存在的太乙,哪怕不曾见过,但要是发现两道已经空缺的大道被人重新执掌,自然会知晓有人自诸有之外重新归来。

    如此,自然是非就多了。

    过往去往诸有之外,超脱而去者,从未有过归来的,一朝碰见两个返乡的,岂有放过的道理?

    不用林正阳多说,小哀也心里有数了。

    “时日不多,就在三到五日,我预计在下一场冬雷之前,就会炼化阴质,点化纯阳,到时会短暂地避开气运,直面罡风、太阳、冬雷,暂时顾不得这里。”

    “我隐隐有感应,这一关不会太顺利,恐怕有人劫到来。”

    “到时你专心守御内外,随机应变,也不必顾忌。”

    “凡阻我的,都是外魔,就算打烂这个世界也在所不惜!”

第四十七章冬雷() 
垂正十七年,十月十六日。

    昨日入夜,淅淅沥沥下了一场小小的冬雨。

    到了今日,依旧阴雨连绵。

    蜀中,坐镇中央的林正阳,在一处侧殿内喝茶散心。

    案上除却珍贵的前朝宫廷御茶之外,就是大片的奏折。

    这时一名面色苍白的翩翩少年,并一名老成持重的中年文官走入殿中。

    “王上,蜀中战死官员及军中封赏,已经拟定了。”

    这少年将厚厚一份名单递上。

    “嗯,是周竹啊········快坐快坐!”

    林正阳眼前一亮,亲切地拉着他的手,摁在铺着熊皮的软塌上。

    这周竹出身隐门,辅星入命,自幼跟随隐门之中博学者学了一身经世致用的谋略政治之术,是蜀王李成业崛起时最重要的谋士。

    这些年经过磨练,越发显出了能耐,每每参知政事,无有不会。

    可惜自幼体弱多病,有早夭之相········

    关于这一点,林正阳私下里却是嗤之以鼻。

    所谓自幼体弱多病,除了少部分真的是根基上有问题,别的都是人为因素造成。

    隐门自幼抱走此子,又不传授道法,仅仅授以入世的学问,打的心思不问可知·······这体弱多病之说,到底怎么来的还要两说。

    总之他是不乐意这么一个得心应手的谋士就此短命的。

    这段时日以来,倒是经常用诸葛武侯的例子劝告他。

    “你体弱,不能久劳,这些烦心的事情,大可交给手下人去做,只要最后把个关就好。”

    “这一点,你就不能学诸侯武侯········他倒是事必躬亲,生怕别人做不好,最后闹得个抱病过劳而死的下场!”

    周竹心中一暖,笑道:

    “赖王上洪福,为臣寻来名医张道真老先生,如今已经用了三帖药,渐渐已经大好了。”

    “嗯,王上,关于封赏爵位,是按照前朝大燕爵位制,还是另行修改?”

    蜀军出蜀之后,势如破竹,连下四州,期间经历大小战役数百起,死伤者不下两万余人。

    尽管有部分老兵伤愈之后能重新归队,还有大部分是真的要永久退伍。

    这部分人,也需要在封赏之中照顾到。

    “嗯······”

    林正阳略一沉吟,随后道:

    “爵位,从上到下,还是公一品侯二品伯三品子四品男五品,各有爵位田,荫免税丁户,赐丹书铁券,世袭罔替,除却谋逆、乱伦等十恶不赦之罪外,任何人不得侵害!”

    “此乃大燕旧制,而我意思是,世袭也得给个期限。”

    周竹奇道:

    “既是世袭罔替,又哪来期限?”

    “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前人余泽,能传至五代,已经难能可贵,为免养出一批何不食肉糜的纨绔子弟,本王以为,还是要定个期限为好!”

    “再则,世袭罔替的爵位太多,到后来国家岂不是负担太重,养不起啊!”

    “是以,但凡爵位,世袭三代之后,就要减两等等世袭,公降为伯,侯降为子,期间若是能立功,可酌情增设·····一般来说,国公之爵,若是后人不肖,不曾立下功勋,传承五代就要除爵。”

    “五代人啊,不少了,前前后后怎么也能有两百年富贵,而一朝国运才多少年?若是公爵,当可算得上是与国同休了,也不算苛待,王朝末年反正也养不起太多爵位,反倒不如我这个祖先这里先给后人免去些麻烦。”

    周竹思忖了下,点头道:

    “王上说的有理,历朝历代,能有百年国运,就算不得夭折,有两百年国运,已经算得上长久,只有少数王朝才有三百载以上国运。”

    “嗯,这是爵位,除了爵位之外,再设士爵,不世袭。”

    “士爵仅授予本人,分为县、郡、国三等。”

    “只有本人立下大功,或者特殊加恩,才能授予,主要是为免于劳役以及荣养功臣所用。”

    “县士爵九品,郡士爵八品,国士爵七品,都赐田地,荫蔽后人免于劳役。”

    “除却荣养老臣之外,还可激励文官。”

    “文武爵位都说了,还有就是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兵安置·······”

    皱了皱眉,林正阳饮了一口茶水,缓缓道着:

    “我记得新近平定的数州都有些不怎么安稳······这样,这些老兵,在军中本身有火长职务的,就授予乡村之中村正等职务,或是掌管乡里,也赐官身。”

    “这里只能安置一部分,还有的,我意思是·······组建新兵营,免去各军自行招募补充兵员之权。”

    “新兵营之中,由这些战场之上退下的老兵做教头,训练新兵,直到期满之后,再按照对应名额补充至各军之中。”

    “如此,又能安置一部分老兵。”

    周竹心下就是一惊,随即瞬间明悟。

    这是再收拢军权······免去各军自行征招新兵之权,而是自新兵营之中补充,是相当妙的一步棋。

    “除此之外,一些退伍的军中宿将,也可以发挥下余热的吗!”

    林正阳面上挂着淡淡的微笑,踱步着,背着双手,继续道:

    “新兵营之外,就是讲武堂,专门培训军官。”

    “任何营正一级别军官,在履任之前,都要先在讲武堂之中进修,识字读书,学习算术,至少要呢女看得懂军令公文以及清点算术·········当然后续进阶的还有更多课程,比如兵法实操等等!”

    周竹越听眼前越亮。

    这一步也是极其巧妙。

    避免了一些军官长期待在某军之中,威望太高,将军队私有化,明面上却又让人说不出错处。

    自讲武堂之中进修之后,出来自然会调到别处,这样一来,就能很可能减少某个别将领在军中的烙印,以免尾大不掉。

    “此制一出,当能打压牙将桀骜之气,只是一时半会儿还收不到太大成效。”

    “的确。”

    林正阳颔首道。

    “不过我们有的是时间。”

    “眼下一下吞并四州,尽管过去有开过数次恩科,收拢了一批文官,但铺设开来,就很紧张了,地盘的消化,巩固,都需要时间,这段时日,就是扎稳根基的时机。”

    “趁此机会,有些事情早早做完了,省得日后还有各种麻烦。”

    “王上所言,俱是固本培元的良策,不出一年,这四州就都是稳定了······”

    周竹笑着赞道。

    正说话间,殿外传出风雷之声,轰鸣作响。

    林正阳哗的一下扭头,望向殿外,正见到一道青白色的电光闪过。

    空中雷声,滚滚而来,正是一场冬雷已至。

第四十八章故人() 
有史以来,开疆拓土,平定天下,本身都是极其得名望的举动。

    这个时候,身为主公,如果不亲身下场主持,这等名望就会为臣子所得。

    此举必然留下隐患。

    声望高过主公的臣子,与坐享其成的主公,不久必生动乱。

    林正阳深知这等忌讳,所以之前攻略四州,每战必御驾亲征,居中主持大略。

    也因此,主君亲自到场,激励蜀军,对上本就残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