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本科听这种讲座,真的能听得懂吗?
怕她不好意思问,陆舟随口:“还有什么疑问吗?”
“谢谢,没有了……对不起,可以把您的邮箱给我吗?我还有很多问题想问……您。”因为太过紧张,这位看起来有些冒失的女生,不小心咬到了舌头,脸唰的红了起来。
看得出来,她不是很擅长与人交流。
同样不是特别擅长交际,陆舟倒是能理解,所以也没有在意,随口说道:“没关系。另外,你不用总是说‘对不起’。我的名字叫陆舟,你的名字是?”
“我知道您叫陆舟,我在开幕式上见过您,”可能是突然想起来自己还没自报姓名,那位女生不好意思地补充了句,“我叫薇拉,在伯克利读书……对纯粹数学很感兴趣,尤其是数论方向。”
薇拉?
听起来有点像希伯来语,俄罗斯人?
陆舟下意识的扫了眼她的胸前,虽然不至于一马平川,但也确实寒酸了点。
emmm……
大概不是吧?
“冒昧问一下,你今年多大?”
“17……”
陆舟有些诧异地看了她一眼:“17岁能上伯克利吗?”
这个年龄,他高中还没毕业呢。
“我是imo金牌保送……”薇拉不好意思笑了笑,语气有些仰慕地说道,“当然了,和已经解决过两个数学猜想的您比起来不值一提……”
陆舟愣了下,说:“……不,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金牌已经很强了,你可以在自信一点,不用妄自菲薄。令人惊讶,你15岁就拿到了金牌?那你是几岁上的高中——”
就在这时,最后一位提问者发完言,见没有人继续提问,台上的赫尔夫戈特先生便宣布了报告会结束。
“关于完全证明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的报告会就到这里,感谢诸位到场!”
赫尔夫戈特微微点头示意,在一片掌声中向台下走去。
因为自己没有参加过imo大赛,陆舟还是挺感兴趣的。本来他还打算和这位拿到金牌的小姑娘聊几句,但见时间不早了,恰巧他还有点事情要做,便将这件事放在了一边,收拾起笔记,向会场外走去。
第214章 约你出来玩还真不容易()
其实赫尔夫戈特并非第一个挑战哥德巴赫猜想中这一弱猜想的人,早在很久以前,一位前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便证明了当一个“奇数足够大时,可以写成三个素数之和”。
而这也被称为“哥德巴赫…维诺格拉朵夫定理”,即“三素数定理”。
至于将这一“足够大的奇数”具体化到一个界限的,则是另一位前苏联数学家——巴雷德金。
不过他得出的数字太大,以至于不等式右侧展开之后有4008600位,即便是以现代的超算也没法对如此庞大的集合进行穷举。
而赫尔夫戈特在1年的研究成果,算是完成了这场世纪接力赛的最后一棒,将这个数字缩小到了“10^0”。即便这个数字同样庞大,但“0位数”总比“4008600位数”小太多了,至少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
陆舟当时在证明孪生素数猜想时,便引用到了三素数定理,所以对此印象深刻。
回到了酒店后,他关上门,开始认真地整理笔记。
赫尔夫戈特先生的许多观点很有意思,无论是关于幂级数生成函数的选择,还是对于渐进问题的解决,都会有许多创新之处的地方。
看来这两年的时间里,这位教授并没有满足于在哥德巴赫猜想弱猜想上的成功,而是对于自己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打磨。
相比起1年的那篇论文,他在这场报告会上报告的内容,有更为简练严谨的多。
将所有的笔记整理到电脑上之后,陆舟翻着手中的笔记原稿,躺在床上陷入了思考。
是继续在筛法上钻研?
还是改用圆法?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前者过了几十年都没有什么大的动静,而后者似乎一直都有成果诞生。
“……问题只是在于,如何在偶数这个大集合中,找到一个符合条件且足够小的下界吗?”一边翻着页,陆舟一边喃喃自语道,“如此看来的话,证明这个问题的思路,倒是和孪生素数猜想有些相似。”
就在这时,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陆舟将笔记扔到了一边,从床上坐了起来,走去玄关开了门。
出现在门口的是罗师兄,一见面便和他打了声招呼。
“嘿。”
陆舟疑惑问:“有什么事吗?”
“马上就要圣诞节了,别告诉我你打算宅在这里研究数学问题,”罗文轩不知从哪里摸出来两张门票一样的东西,笑着说,“2号有一场篮球赛,我从朋友那里弄来了两张门票,要一起看吗?”
2号,大概就是后天。
如果陆舟没有记错的话,那天正好有一场一小时报告会。
一般而言,有机会做一小时报告的要么是行业内的大牛,要么便是近期的重大发现。
无论是哪个,陆舟都不想错过。
陆舟摇头,婉言谢绝:“谢谢,不过我对球赛实在没什么兴趣,而且当天有场报告会我不想错过,你还是找别人陪你去吧。”
罗师兄叹了口气,一脸被打败了的表情:“别这样,师弟。你马上就要来普林斯顿了,你得试着学会融入这里的生活。这里和国内不一样……至少,你得爱上一门运动。”
陆舟想了想,用轻松的语气说说:“我觉得,没必要勉强自己去适应一种本来就不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比起去适应生活,我更喜欢按照自己的节奏,让生活来适应我。”
“好吧,也许你是对的。”看了看手中的门票,罗文轩无奈道,“不过我还是建议你培养一门除了数学之外的爱好,这样不但能帮助你在社交中找到共同的语言,而且还能帮你放松心情。”
陆舟笑着说道:“我会考虑你的建议,如果不忙的话。”
罗文轩:“对了,晚上要一起喝酒吗?我在附近找到一个不错的酒吧。”
正好这几天都在研究数学问题,陆舟也想换换脑子,便笑着说:“这个可以有。”
罗文轩开玩笑道:“哈哈,想约你出来玩还真不容易。”
……
柯尔奖的事件,在国内发酵了足足三天之久。即便是三天之后,也能看见相关的新闻,零零星星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作为国内首位摘得柯尔奖这枚数论界明珠的年轻学者,无论是出于新闻本身的噱头,还是出于政。治层面的需要,媒体们自然少不了对这件事情进行一番跟踪报道。
正所谓好事成双,虽然柯尔奖的份量和炸药奖没得比,但同样也算是一个拿得出手的国际性大奖了!
进入千禧年之后,随着华罗庚学派逐渐没落,数论这块便一直是国内数学界的短板。
而柯尔奖的出现,也算是一扫压在数论界头顶多年的阴霾。
为陆舟高兴的不只是金陵大学,还有陆舟的高中母校——江陵六中。
早在他拿到陈省身数学奖的时候,校门口就挂上了横幅。这旧的横幅还没撤下去,新的横幅又打了出来——
【恭喜我校1届毕业生陆舟,荣获国际知名数学大奖——柯尔数论奖!】
江陵六中,高三数学办公室。
站在门口的小彤敲了敲门,听到一声“请进”之后,一头雾水地走了进去。
刚才她还在上晚自习,突然就被课代表给叫了过来,说是老马有事找她。
被老马叫去办公室,在六中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在所有任课老师中,数这老马脾气最差。
每次上个晚自习,还喜欢越俎代庖替班主任巡逻,抓到玩手机的不但手机没收,而且直接带去办公室写作业,以至于不少学生都畏惧他的威名,一听到他的名字就想起牛头马面。
心情有些忐忑地走到了办公桌旁边,小彤刚准备问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老马和蔼可亲地笑了笑,竟然站起身来,主动帮她拉开一张椅子。
“快坐吧,别站着说话。”
小彤:???
老马反常地举动把她吓了一跳。
这老马,什么时候开始走和蔼可亲路线了?
不过,考虑到这可能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小彤还是乖乖坐了下来。
“小彤同学,最近学习感觉怎么样啊?”
小彤想了想,说:“都还行吧……”
老马笑着说:“有没有哪里不会的地方,尽管问老师!”
不想在打哑谜了,小彤深呼吸了一口气,坐正了一脸严肃道:“老师,我是不是月考考砸了,您直接告诉我多少分吧!我会好好努力的。您要是生气,就骂我两句也行的!”
“不不不,你的月考成绩很好!那生活上呢?有没有什么麻烦的地方,比如……班上有没有人欺负你?你告诉老师。”老马摆出了严肃脸说道。
被问的满头雾水,小彤一脸无语道:“没有啊,我们六班团结友爱,我和班上同学的关系可好了……老师,您有什么话就直说吧,我作业还没写完呢。”
老马干咳了一声:“我问你个事儿啊,陆舟他……你哥最近忙不忙?”
小彤歪了歪头:“应该挺忙的吧。”
老马急忙问:“忙归忙,总得回来过年吧?”
小彤疑惑道:“当然要回来过年啊,有什么问题吗?”
一听说要回来过年,老马顿时抚掌而笑,说道:“那个,是这样的,咱们六中还有市里教育局的领导,想请陆舟同学回母校做个演讲,传授下他的学习经验,你能不能回去帮老师问问,看你哥有没有时间?只要有时间,什么时候都行!”
原来拐弯抹角半天,就是为了这事儿啊!
还以为是自己闯了什么祸才被叫来办公室的小彤,在心里默默地翻了个白眼,无语说道:“好的老师,我会和我老哥说一声的。”
老马笑着说道:“哈哈,老师就拜托你了!”
第215章 对于天才来说也不容易()
这几天陆舟的收获可以说相当大。
不只是在学术层面上,更是在学术圈的人脉这层意义上。
很多以前他在报纸、新闻、甚至是课本中才见过的人站在他的面前,这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比如海姆·布勒齐,法国科学院的院士及美国、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陆舟看的那本《泛函分析》,便是他编撰的著作。其中对索伯列夫空间的描述和讲解,令陆舟印象深刻。
这位来自法国的老绅士说话很风趣,人也很热情,尤其是当他听说陆舟看过他的著作之后,对陆舟那是更加的热情了,一再表示如果有机会来法国,可以去巴黎高师找他。
他收藏了很多有趣的藏书,甚至包括欧拉的手稿。
除了这位热情开朗的法国老头之外,陆舟还见到了在华人数学界赫赫有名的天才——陶哲轩。
和印象中的不太一样,这位常在博客上“指点江山”的数学天才,在现实中意外的是个腼腆、爱笑的人。
另外,他看起来比陆舟想象中的还要年轻,丝毫看不出来,这位其实是七五后,今年已然四十。
因为出生在澳大利亚的缘故,他不会说普通话,虽然会说粤语,但很难受的是陆舟听不懂,两人只能遗憾地用英文交流。
学术会议的第四天,一小时报告会结束之后,陶哲轩邀请陆舟去了他的办公室参观。
两人一开始只是聊着国内国外的事情,很快话题便聊到了学术问题上。
交流几句之后,陆舟便不禁在心中感慨。
不得不承认,在数学这一领域,这家伙确实是个天才!他的研究领域遍布数学各个领域,很多东西他不一定擅长,但你很难找到他不会的东西。
而且就在今年九月,他破解了80年未决的埃尔德什差异问题。在数论领域和离散分析数学中,这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而且在他的研究领域之外。
只不过因为没有波利尼亚克猜想重要,所以风头被陆舟这个后起之秀给盖过了而已。
“你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陆舟意外的问道:“是的,你也研究过?”
“我尝试过,就在今年年初,但我很快发现那不是我能解决的,我还是更擅长偏微分方程和调和分析这两个方向的研究一些,”陶哲轩不好意思笑了笑,很大方地承认了自己的不足,继续说道,“当时我看了你在数学年刊上的那篇论文,从筛法理论的拓扑学原理补充中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想着如果改进一下,说不准能在陈氏定理的基础上证明这一世纪难题……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