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这封电子邮件中,除了附带有一张电子档的邀请函之外,上面的内容,主要还是书面性地复述了先前电话中已经说过的东西。

    比如,颁奖典礼的时间,以及颁奖典礼之后的宴会。

    再比如,做为克拉福德奖庆祝活动的一部分,瑞典皇家科学院还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学术交流会议,并邀请他在交流会议上做获奖者专题报告。

    至于报告时间,自然是一小时。

    就在陆舟关掉邮件,把普林斯顿那场报告会用过的ppt拿出来,准备改一改接着用时,忽然又一个电话打了过来。

    这次来电话的倒不是陌生人,而是老唐打来的。

    电话刚一接通,熟悉的声音便从对面火急火燎地传了过来。

    “你把哥德巴赫猜想证出来了?!”

    听到这句话,陆舟愣了下,下意识回答道。

    “嗯,怎么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轻轻叹了口气。

    “……没什么,就是有点惊讶。”停顿了片刻,老唐笑了笑,继续说道,“今天数学系里本来在开大会,会开到一半,忽然一本《数学年刊》送了进来。原本我们还在讨论今年的招生计划,结果下半场会议讨论的内容,全都变成了你。”

    虽然语气不过是轻描淡写,但老唐的心中,却是感慨万千。

    当初陆舟在食堂里问他梅森素数分布问题的时候,他建议陆舟不要去考虑这些东西,专心往泛函分析和应用数学的方向发展。

    结果命运就是这么的奇妙。

    这才短短几年的时间,他已经成长到了现在这般地步。

    对于这位学生,唐志伟很欣慰,也发自内心替他感到自豪。

    听到老唐的说法,陆舟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这……多不好意思。”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那篇论文最多也就干掉几篇还没写完的论文,结果没想到把母校的会议都给搅和了。

    老唐笑了笑,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而是继续说道。

    “你现在博士学位也完成了,学校虽然不急着你赶紧回来,但这边还有一本毕业证和学位证等着你。许校长和鲁主任都在催我,让我问问你。我就替他们问了,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把这博士学位给结业了?”

    当初金陵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签订的关于陆舟的联合培养计划,陆舟在普林斯顿完成了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做一场报告,便可以拿到金陵大学的博士学位。

    原本其实还有一份教职,不过现在看来可以稍微缓一缓了。

    关于陆舟打算留在普林斯顿当教授这件事,学校绝对是支持的。

    毕竟人才不是rb,捂在兜里也不会增值,只有政工出生的领导喜欢干这种事儿。

    其实很多科研出生的校长心里都有数,国内大学的人才培养再怎么投入,对尖端科研人员的造血能力,和普林斯顿这种世界强校肯定也是没法比的。

    无论是学术环境,还是硬件设备,这种差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就像解决一个重大数学难题一样,一切都需要数代人的努力。

    鼓励人才去更高层次的平台上汲取科研养分,也是各大高校一直以来的人才培养政策。

    与之配套的政策还有海外人才引进,比如千人计划等等。

    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先送出去,再请回来”。

    哪怕年轻的时候请不回来,也能留在那边,替祖国多培养几个留学生。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金大出来的学者能在普林斯顿当上教授,那么金大每隔一段时间至少能多出一个普林斯顿的留学生(原则上同一个大学公派报外导只允许一个),而这个名额在往年是几乎没有的。

    同时,这个名额哪怕金大吃不到,也不会凭空消失。在同等能力的条件下,华人教授更倾向于招收华人留学生,这几乎是一种常态了(存在反例)。

    不过金大的释怀倒是多余了,陆舟需要学的东西有很多,也需要海外科研经验这层资历,同时普林斯顿的各种资源也能为自己完成系统任务提供助力。

    等时候差不多了,他自然就会回去了。

    毕竟,他是个念旧的人。

    陆舟想了想回答道:“马上我要先去一趟斯德哥尔摩,不过用不了多久,大概6月初就回来了。”

    “斯德哥尔摩?”老唐愣了下,疑惑道,“你去瑞典干什么?”

    陆舟不好意思笑了笑。

    “领奖。”

第250章 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 
5月25日下午,斯德哥尔摩机场。

    一架亮银色的航班,缓缓降落在跑道上。

    不久之后,拖着行李箱的陆舟,穿过来来往往的人潮,走出了机场。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这座城市,而对于这里最直观的感受,除了整洁之外,便是浓郁的艺术气息。

    其实,陆舟不是很懂艺术,理性的思维也使得他很少从感性的角度看待这些问题。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能直观地从这座城市的地铁站中,感受到那浓郁的艺术气息。

    因为毫不夸张的说,这里简直向一座博物馆。

    全长为108公里的地铁网,里面存放着一百多位艺术家专门为这些地铁站创作艺术作品。

    难怪在来斯德哥尔摩之前,爱德华·威滕向他推荐,能坐地铁一定不要坐出租车,否则的话虽然方便,但会少了很多乐趣。

    按照诺贝尔奖的规格,获奖者下塌的住处被安排在了斯德哥尔摩大酒店。

    在酒店的门口,瑞典皇家科学院终身秘书斯塔凡·诺马克(staffan·normark)院士,对陆舟笑着张开了双臂,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欢迎,陆舟教授!”

    “希望没有让你们等太久。”

    “怎么会?”斯塔凡院士笑了笑,继续说道,“请允许我向你介绍下,这位是……”

    站在旁边的几位是瑞典皇家科学学院的学者。

    在斯塔凡院士的介绍下,陆舟和他们一一握手问好,然后便随着他的脚步,来到了下榻的住所。

    站在门口,斯塔凡院士笑了笑,彬彬有礼地说道。

    “如果您有什么需要,请尽管向酒店的侍者提出,他们会将您的需求传达给我们。”

    陆舟笑了笑说:“你们太客气了。”

    “这不是客气,这是对一名学者应有的尊重,”斯塔凡院士笑了笑,“说实话,在看到你的时候我很惊讶。我原本以为陶哲轩已经够年轻了,没想到不到短短四年,又一位青年数学家刷新了这一记录。”

    陶哲轩是12年获得的克拉福德奖,那时候他才三十多岁,也正是同年,他在“弱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间接导致了赫尔夫戈特对该问题的证明。

    现在到了16年,同样是哥德巴赫猜想。

    冥冥之中,仿佛形成了一个轮回。

    陆舟笑了笑,谦虚道:“数学是一门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学科,它会越来越古老,但研究他的人会越来越年轻。也许在未来,会有比我更年轻的人刷新这个记录。”

    斯塔凡院士哈哈笑了笑,说道:“那恐怕有点难度。”

    并没有在这里多做打扰,向他告知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之后,斯塔凡院士便告辞了。

    将行李箱放在了床头柜旁边,陆舟没有立刻出去闲逛。

    虽然他对这座城市很感兴趣,但刚刚跨越大西洋和半个欧洲的他,更需要的是休息。

    去浴室洗了个澡,陆舟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

    就在这时候,他忽然想到自己还没有与其它人分享这份喜悦,于是便从床上坐起,拿起了搁在床头柜上的手机,对着窗外的夜景拍了张照,顺手便发到了朋友圈和围脖上。

    这一次,他一句话也没说,只是简单地发了这张照片。

    不过很快,他的微博下面便蹦出来几条回复。

    【陆神这是去旅游了?】

    【这是哪儿的夜景?吊大的人来说下。】

    【我猜是费城,那里和普林斯顿隔着挺近的。毕竟这里房子太矮,不像纽约。】

    【马上要高考,近距离抚摸陆神大腿,顺便吸一口欧气!】

    【夭寿啦!陆神竟然没装逼!!!】

    看到围脖下面的评论,陆舟不由不好意思一笑。

    怎么说话的!

    我是那种人吗?

    ……

    次日下午。

    古色古香的斯德歌尔摩音乐厅,洋溢着旋律优雅的古典音乐,上千余座位座无虚席。

    在简单的开场白之后,一位短发干练的中年女性走上台前,宣布了颁奖仪式的开始。

    她的名字叫芭芭拉·坎农(barbara·annon),正是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院长。虽然容颜大多被岁月的鱼尾纹掩盖,但看的出来,这位女士年轻的时候,想必也是一位颜值与学识兼具的学者。

    在庄严而又热烈的掌声中,瑞典皇家科学院终身秘书斯塔凡·诺马克院士接替了她的位置,走上台前,宣读了获奖者的名单与颁奖之词。

    “……人类的未来在无垠的星空,终有一天,我们会抵达一切目光所及的地方。让我们感谢仰望星空的先行者,让我们为他们送上祝福与掌声!感谢,他们对‘由角动量黑洞及其影响’研究的杰出贡献!”

    “天文奖的获得者是,来自新西兰坎特贝里大学的罗伊·克尔教授,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罗杰·布兰福德教授!”

    斯塔凡院士抑扬顿挫的声音,点燃了会场内的气氛。

    在一片掌声下,两位分别来自新西兰和美国的教授走上颁奖台,从古斯塔夫十六世手中,郑重地接过了奖牌。

    站在台下的陆舟,深呼吸了一口气,轻轻整了整胸前的领带。

    原本他以为自己会很平静,结果在这最后几秒,还是不得不去试着控制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与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陈省身数学奖不同,也与联邦数学学会颁发的柯尔奖不同,这份荣誉不仅仅是来自数学界的肯定,更是来自整个自然科学界的认可。

    台上的斯塔凡院士,继续说道。

    “……数学是上帝的语言,而素数是他留在凡世的密码。许多命题本身不一定伟大,但正是因为这些平凡而不简单,复杂却纯粹的东西,我们的世界和我们的文明,都在悄悄地改变着。”

    “感谢他对一系列关于素数问题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数学奖的获得者是……”

    “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陆舟教授!”

    台下爆发了比先前更热烈的掌声。

    如同起伏跌宕的海浪,经久不衰。

    在掌声中,陆舟步履平稳地走上了颁奖台。

    克拉福德奖成立数十余年来,这是首位华国籍的学者站在这里。

    背后两百余名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学者,以及近千余来自各领域不同身份的受邀嘉宾,对他为世界作出的贡献献上祝福与掌声。

    而此时此刻,站在他面前的,便是古斯塔夫十六世,以及他的王后希尔维亚夫人。

    “祝贺你,陆舟教授!”

    白发苍苍的老人脸上带着如沐春风的笑容,将手中的奖牌与证书,郑重地递向了陆舟。

    双手接过之后,陆舟和这位国王先生握了握手,点头微笑道:“谢谢!”

    掌声再次响起。

    一直到这位来自华国的获奖者微笑着站到了一边,斯塔凡院士再次上前,才缓缓平息下来。

    然而,对于陆舟而言,他胸中的跌宕起伏的心情,却并未能如那渐渐平息的掌声一样,简简单单地平复下来。

    感受着这枚奖牌沉甸甸的份量,一直到那优雅的古典音乐响起,一直到颁奖典礼走向尾声,一直到会场的宾客们开始离席……

    陆舟的心情,才回归于平静。

第251章 棋逢对手() 
克拉福德奖的颁奖典礼虽然已经结束,但关于克拉福德奖的庆祝活动,却才刚刚开始。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陆舟从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正门走出,正准备坐上门口的专车,前往附近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然而就在他出现在门口的一瞬间,埋伏已久的记者们便一拥而上,各种话筒和镜头都凑了上来。

    只见一位模样姣好的记者小姐姐抢在了前面,迅速问道。

    “您好,陆舟先生,我是tv的记者,请问我可以采访下您吗?”

    tv?

    原本陆舟不是很想接受采访的,不过tv当然还是得给一点面子的。

    毕竟,肯定是正面报道。

    看着这位年轻的女记者,陆舟和颜悦色地回答道:“当然可以。”

    这位女记者抿嘴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