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尤其是和陆舟一起讨论数学问题的时候,她总感觉时间过得很快,这种感觉对她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不只是如此,从他身上,她感受到了来美国留学这些年,从来没有感受到过的关切。在伯克利分校的时候,从来没有教授主动询问过她家里是不是有困难,如果需要帮助的话他可以提供一份助教的工作。

    虽然哈迪总是抱怨陆教授太热心了,让他承受了工作之外的压力,但从来没怎么体会过这份关切的薇拉,还是很享受这种被关心着的感觉的。

    然而也正是因此,这种感觉让她感到了迷茫。

    就在这时,在她的手机屏幕中,又弹出来了一条新消息。

    【冰雹猜想的课题进行的怎么样了?有新的进展没?】

    看到是和工作有关的邮件,薇拉赶忙晃了晃脑袋,将那些奇怪的念头赶走,手指戳这屏幕回复道。

    【暂时还没有,不过我最近在研究s。eliahu教授论文时,发现了一条新的思路。我与秦岳、哈迪他们交流过,如果这条思路可行的话,可能成为解决z0与超越整函数g()的正规点集合之间含于问题的关键。】

    角谷猜想等价于函数方程hz^3=hz^6+{hz^2+λhλz^2+λ^2hλ^2z^2}/3z】其中λ=e^{2πi/3})在单位圆盘{z:|z|≈lt;1}中的解析函数解呈现:hz=h0+h1z/1?z其中h0,h2为复常数。

    这一结论在94年已经被本格和迈纳杜斯教授两人证明,后续对角谷猜想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这一成果展开的。

    而在陆舟为自己的学生制定的研究框架中,设gz为超越整函数,z0为复平面中的一点,而Φg则是gz的正规点的集合。

    如果能够证明函数列{gz}∞k=1存在子列在点z0的某邻域中局部一致收敛于∞或某个解析函数,则可以得到z0为gz的正规点。

    从理论上来讲,这些问题是可以通过群构法解决的,难不难不好说,但难度肯定不会比波利尼亚克猜想高很多。

    眉毛微微抬起,陆舟的脸上浮现了一丝感兴趣的神色,打字问道。

    【什么思路?】

    【关于……】

    刚刚打出了一行字,薇拉忽然停下了按向屏幕的食指。

    或许是心中的那点小任性在作祟,不知怎么的,一向乖巧的她神使鬼差地删去了这句话,重新编辑了邮件,有些任性地点击了发送。

    【我想等您回来之后,当面告诉您。】

    远在地球另一边的陆舟,看到了这行字后,不禁笑着摇了摇头。

    这小丫头还学会卖关子了。

    不过,对于不善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她来说,这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吧。

    毕竟开朗的前提是敢于展现自己,无论是学术上的观点还是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而以前的她,一直在畏惧着这一点。

    以后的话,陆舟会考虑把常青藤俱乐部介绍给她。

    那里的食物堪称美味,不过想要获得入场的资格却没那么容易。除非是学术上颇有名气的学者,否则都必须通过传统而古老的辩论方式,击败自己的对手。

    目前他的三个学生中,只有哈迪顺利拿到了那里的用餐资格,陆舟按照约定从角谷猜想的研究经费里拿出了五千美元,帮他支付了一年的会费。

    至于秦岳,目前还在刻苦锻炼着口语和表达能力,为了“向免费的大餐发起挑战”而做着准备。

    至于薇拉,目前来讲,这个挑战对她来说还是太难了点。

    编辑了一条邮件,陆舟笑着按下了发送键。

    【那就等回来之后再说吧。看来这次回普林斯顿,我可以好好期待下了。】

    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到了这封邮件,薇拉松了口气之余,对于陆舟根本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那点小任性,不禁有些微微失落。

    原本发了那封邮件之后,对于陆舟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小任性而生气,她还担心到患得患失。

    不过现在看来,完全是自己一个人在那里自作多情。

    抱着双膝坐在床上,薇拉深呼吸了一口气,将脸埋进了膝盖里。

    过了好久好久,她才缩进了被窝,关上灯睡去。

第310章 跟风() 
另一边,就在陆舟躺在酒店里午休的时候,远在折大的实验楼,王海峰正拿着一份文件,仔细的翻阅着。

    自从研讨会结束之后,他便一直在等着研讨会的总结文件下来,现在总算是被他等到了。

    对于那些真正的大牛们来说,可以不在意政策和市场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一心一意做自己的研究,安心做自己。

    然而对于一般牛逼的老板而言,关注政策面的消息还是相当有必要的。

    毕竟这可是关系科研经费的大问题。

    在这个“残酷”的业界,没有经费什么也做不了。

    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的价格差个零,有的原料比黄金还贵,再加上人员开支、第三方检测费用、甚至是出差开会的开销,这一系列的开支都是一张张嗷嗷待哺的嘴。

    在成为大牛的必经之路上,这些困难都是必须去面对的。

    除了已经熬出头的院士、长江学者们不用为经费发愁之外,大多数教授、学者还是得为这些现实的问题多考虑下的。

    将会议总结从头看到了尾,王海峰教授的眼睛渐渐乐得眯成了一道缝。

    让他满意的是,在会议总结文件中,着重提到了碳硫复合材料这一充满潜力的方向。

    不过很快,他的眉头又不禁微微皱起。

    这文件中对于在正极硫材料中添加空心碳球的论调,和某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鬼在研讨会上说的话如出一辙。

    很显然,上京下来的工作组,将陆舟的意见全盘接受了。

    而这,也是最让王海峰不爽的地方。

    他的观点一直都很明确,认为从上京下来的吕局长,对那个年轻人的意见有些重视过头了。

    虽说那个陆舟拿过克拉福德奖,确实是个人才,但那也是数学上的事情,和材料学八竿子打不着边。

    即便那篇发在《自然》上的论文确实惊艳了整个业界,但比起实力,王海峰更愿意将其理解成一种运气。

    毕竟科研就像赌博,理论做的再漂亮,数据曲线画的再完美,做不做得出成果还是得看脸。

    不过一码事儿归一码事儿,无论表面上如何不屑一顾,他还不至于心里也把陆舟说的东西一点不当回事儿。

    毕竟他自己也是做碳硫复合材料的,对这方面也有些研究,搞不好这空心碳球还真是一支潜力股。

    放下了手中的会议总结文件,王海峰看向了坐在隔壁办公桌前的刘宏,开口问道。

    “我让你看的那篇论文你研究过了吗?”

    他说的那篇论文,自然是陆舟在研讨会上写的那些东西。

    虽然陆舟在研讨会上写的那些东西没有正式投稿过,但研讨会的主办方依旧按照学术会议的标准,将他的过程整理了出来。

    当然,这种研讨会不可能像rs会议那样正式,专门制作一本砖头那么厚的论文集收录所有论文。

    所以,在经过了陆舟的同意之后,这篇论文被刊登在了最新一期的《水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

    这本期刊算是水木大学的校刊,虽然影响因子不高,但读者群还是较为广泛的,很多院校的图书馆里都能找到。

    虽然实验室没有订购这种学术性不强的期刊,但自从论文登刊之后,王海峰立刻从网上买了一本回来,将论文扔给了自己带的博士去研究。

    坐在隔壁的办公桌前,刘宏挠了挠头,从抽屉里翻出了那篇论文,说道:“我找数院的教授请教过了,就过程而言这论文没什么毛病……”

    王海峰忍不住骂道:“废话!我当然知道没什么毛病,我是问你看可之后有什么想法?”

    别人是普林斯顿的教授,你随便找个数学系的教授能挑出毛病来那才巧了。

    在那种会议上,不是脑子有问题的人,谁会上去胡编乱写?

    被老板训得低下头,刘宏不禁在心中骂了一声p。

    我特么就一个读博的,你们两个大佬撕逼,我能有什么感想?

    训了自己的学生两句之后,王海峰感觉自己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看了眼办公室里其他战战兢兢的硕士,他换上了缓和的语气,继续说道。

    “论文好不好,不是你这个层次能评价的。我是让你谈谈你对着空心炭球的看法,你随便说说即可,不用长篇大论。”

    暗自揣摩着老板说这句话的意图,刘宏忽然心中一动,立刻说道。

    “教授,我觉得空心碳球是一个比较有潜力的方向,我们也是做碳硫复合材料的,为什么不考虑下往这个方向发展发展?”

    果然,王教授的脸色不悦,板着脸批评教育道。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和你们说了多少次,我们搞科研的,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做研究,最忌讳的便是哗众取宠,卖弄一些新鲜噱头。空心炭球最近确实很热,但我们不能因为别人可好,就跟着看好,否则我们还有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

    被老板批评教育了一番,刘宏非但没有沮丧,反而松了口气。

    这老头的脾气就这点比较怪,干什么事儿都想着要占理,偏偏有时候做些毫无道理的事情。

    不过,这种老头其实也蛮好哄,顺着他的话往下说,再给他个台阶下来就行了。

    一脸受教的表情,刘宏继续说道。

    “教授,您说的对!我们得有自己的东西,不能被热点左右了我们的研究方向。”

    顿了顿,他换上了委婉的语气,试探着说道。

    “不过我们本身就是搞碳硫复合材料的,空心碳球本身也在我们的研究范围内,对研究方向进行细微的调整,并不算什么追逐热点,就算要说追逐,那也是别人追逐咱们。”

    听到这里,王海峰心里满意地点了点头。

    不错,这话他爱听。

    其实,正如刘宏猜的那样,他只是想找个台阶下来。

    毕竟这段时间他没少在实验室里批过那小子,说他在研讨会上大放厥词,这要是自己也跑去做空心碳球,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这让他以后还怎么带队伍?

    叹了口气,王海峰缓缓开口说道:“你说的也对,不过这课题毕竟关系重大,具体选什么方向,我还得再研究研究。”

    话是这么说,但最后肯定是做空心碳球这个方向。

    顿了顿,他继续说:“对了,时间不等人,这开题报告可以开始动笔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了。”

    刘宏问道:“申请上填多少经费比较合适?”

    王海峰想了想,说道:“先申请个一千万吧。”

    往常的话,光是这个项目他肯定申请不了这么多。

    但现在是非常时期,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经费都会放宽很多。尤其是具体到那些被看好的研发方向上,这笔经费申请下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正好他也打算给实验室换台新的扫描电镜了。

    趁着这个机会,把这件事办了也好。

第311章 又多了两个徒弟() 
随着最后一批仪器上路,钱忠明和刘波两人也从比利时返回了华国。

    算上杨旭这位博士,陆舟的研究所里已经有了三名正式研究员。

    对于一家正式的研究机构来说,这个数字是远远不够的,不过算上金大的那些和研究所签了实习合同的博士、硕士,相关的实验已经可以开始进行。

    根据陆舟的安排,杨旭这边将设计实验,对空心碳球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对硫负载量、电解质中多硫化合物的质量分数等数据的影响,并绘制曲线图像。

    根据这些数据,陆舟将通过数学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在设计新的实验解决多硫化合物的扩散问题。

    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是陆舟第一次从事材料技术的研发,也是他为计算材料学建立的理论,第一次在实际实验中进行应用。

    毕竟从残骸一号上回收的改性pdms薄膜技术,主要还是得益于扫描枪这项工具的强大。而他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数学模型,只是为了给结论一个合理的解释。

    如果这次项目成功的话,将为他的理论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事实论据。

    想到这里,陆舟的心中也是不禁充满了期待。

    如果说锂枝晶问题的解决只是改变了新能源领域的话,那么这项实验的成果,将有可能成为打通数学与化学之间桥梁的关键。

    无论是站在化学家还是数学家的角度来想,这都是一件令人激动的事情……

    随着实验开始有条不絮的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