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2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现在回过头看去,就算是找遍全世界,也很难找到比那3100万克朗更划算的投资。
从来没有哪一座城市,能因为一个奖项,而获得如此殊荣。也从来没有一位瑞典人,哪怕是瑞典的国王或者是首相,曾给他的国家或者民族留下过如此庞大且取之不尽的遗产。
当然,伴随而来的麻烦肯定也是有的。
尤其是对于守望了这个遗嘱一个多世纪的瑞典皇家科学院而言。
随着距离十月四号越来越近,相比起越来越热闹的斯德哥尔摩,这座象牙塔中的气氛却是越来越紧张。
按理来说,诺贝尔奖的名单在三天前就应该准备好了。
但这一次,化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委员们却没有达成统一。
虽然历史上也有过那么几次,因为诺贝尔委员会的意见无法达成统一,而导致公布时间推迟到十月中旬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但没有理由会发生在这一届诺贝尔奖的评选上。
在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催促下,诺贝尔化学奖的评审委员再一次召开了会议。
化学奖评审委员会的名单,相较前两年没有人员变化,变化的只是斯诺格拉普·林瑟女士(snogerup·lse)从委员长退居二线,15年的委员克拉斯·古斯塔夫森(ces·gtafasson)晋升委员长。
至于其它三名院士,分别是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彼得·布热津斯基(peter·brzezski),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有机化学教授奥洛夫·拉姆斯特伦(olof·rastro),以及分子生物学和计算化学领域的大牛约翰·阿奎斯特(johan·aqvist)教授。
在会议上,年过半百的林瑟女士,目光锐利地环视了一眼在座几位同行,语气强势地说道。
“只剩下我们了,皇家科学院希望我们尽快做出决定,至少得赶在4号之前。”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之前,他们就应该做出决定了。
委员长克拉斯教授点了点头。
“正如林瑟院士所说的,我们必须做决定了,这将是最后一次会议,希望各位如果有什么观点,千万不要留在心里。”
另外三名委员相视一眼,点了点头。
这将是他们最后一次讨论这个问题。
也将是今年最后一次评审会议……
……
客观的来讲,诺贝尔化学奖评委的评奖思路确实很迷,17年的冷冻电镜还好说,但16年的分子机器完全是一个新颖的概念,虽然成果足够出色,但距离实用还得多久都不知道。
比如最让人想不通的锂电池,年年预测诺奖的时候大家都会把锂电大牛古德纳夫——也就是传说中那位“足够好先生”的名字捎上,但拖了这么久,瑞典皇家科学院似乎却是把他的名字给忘掉了。
而除了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之外,马普生物化学研究院的弗朗兹…乌尔里奇·哈特尔教授,以及耶鲁大学遗传学教授亚瑟·霍里奇关于细胞内蛋白质折叠作用及其影响的研究,也是一个相当值得考虑的奖项。
在此之前,这两位大牛已经获得了作为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个奖项几乎百分之五十的获奖者,最终都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或者是化学奖。
除此之外,还有最近发展势头很猛的光遗传学,以及马达蛋白等等。
事实证明,在生物学领域,化学家确实更容易做出漂亮的成果。
乍一看上去,生物这个大坑,似乎还挺吸引人的呢。
当然,前提是如果是以诺贝尔奖为目标的话……
经过了初步的意见交流之后,会议开始继续对最后的提名进行讨论。
没有任何意外,争议的焦点,依然在“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上。
而争论的氛围,也愈来愈激烈……
奥洛夫“这一届无论如何我们也应该考虑下真正的化学成果了,如果诺贝尔先生知道我们将他最中意的化学奖变成了‘生物奖’,我相信他在天堂里一定不会感到高兴。”
彼得语气激烈地强调道“但他只有24岁!甚至比劳伦斯·布拉格还要年轻!我们就不能等到他过了25岁的生日再考虑他的名字吗?”
奥洛夫反问道“可除了他之外,在理论化学领域,还有其他更出色的成果吗?”
彼得微微愣了下,皱眉思索了片刻之后,用迟疑的语气说道“分子动力学的研究?普林斯顿的罗伯特·卡尔教授在这个领域的工作也很出色。”
奥洛夫摇了摇头“我承认他的工作确实很出色,但远没有出色到出众的程度。”
彼得抱怨道“那就颁给细胞内蛋白质的折叠!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考虑理论化学?”
林瑟女士点了点头“我赞同彼得的观点。”
15年那届,便是在她的主张下,将诺贝尔奖颁给了dna修复。
而现在,她的观点和当时一样,认为应该将这个奖项颁给生物化学。
奥洛夫反问道“既然不拘泥于研究方向,那为什么我们又一定要拘泥于获奖者的年龄?诺贝尔可没在遗嘱中说过,一定得把他的遗产分给五十多岁的老头子。”
一直没有开口的约翰,这时候忽然插嘴道“我觉得奥洛夫院士说的有道理,而且电化学界面结构不只是电化学、理论化学领域的成就,对于计算化学领域的研究也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他是研究计算化学方向的,坐在这里的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那个理论模型究竟是多么的优秀。
然而诺贝尔奖评选最大的分歧也正是在这里。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但方向与方向之间的距离却是越来越遥远。不同方向的研究成果,想要让领域之外的学者了解尚且存在难度,更不要提横向对比了。
会议桌上似乎陷入了“混战”。
看着据理力争的奥洛夫和彼得,一直没怎么发言的委员长克拉斯院士沉吟了片刻,拍了拍手,打断了会议桌上的争吵。
“好了,先生们……还有女士,继续争论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就让我们用最民主、最公平、以及最传统的方式,来做最后的决定吧。”
几人交换了一下视线。
虽然没有达成统一,对于克拉斯院士的说法,却也没有任何意见。
当意见无法一致时,再没有什么比投票更适合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见其他几位委员没有反对,克拉斯院士便向旁边的助理使了个眼色。
读出了他眼中的意思,那位助理走上前来,在每个人的桌子上放了一张a4纸。
拿起钢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单词,林瑟女士的眉毛挑了挑,看向了克拉斯“你早就已经准备好了?”
“我有预感最后会变成这样,”克拉斯院士笑了笑,将自己的那张纸叠好,轻轻地放在了桌子的正中间,“反正我们的意见很少达成共识不是吗?”
。
第446章 说好了只是吃饭……()
虽然研究的工作很忙,但这个课题毕竟不是哥德巴赫猜想、ns方程那种必须他全力以赴去解决才有胜算的麻烦,也不至于让他忙到连一顿饭的时间都抽不出来。
更何况还是在周末。
然而,当陆舟开车来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学生公寓楼下,站在沥青路旁边稍作等待了片刻之后,看到的却并非只是学姐。
还有一位看上去很有气势,模样和他爸年龄差不多大的中老年男人……
“你好,陆教授,我是陈玉珊的父亲,很抱歉百忙之中打搅你的工作。”脸上挤出一个标准的笑容,陈宝华伸出了右手。
陆舟一脸懵逼地握住了这个男人伸来的手。
“……陈叔好。”
陈宝华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满意。
不错,这小伙子还挺懂礼貌的。
不过很快,他便意识到自己此行是来谈正事儿的,于是便轻咳了一声,直接进入了正题。
“珊珊她应该和你说过具体的情况了吧。”
陆舟……?
啥情况?
然而就在陆舟刚打算这么问的时候,看到了陈玉珊可怜兮兮央求的眼神。
犹豫了一会儿,他最终还是改了口。
“嗯,说过了……”
陈宝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那行,我在附近中餐馆定了一桌,咱们在桌上边吃边聊……用你的车去还是用珊珊的?”
陆舟“……开我的吧。”
女司机没开过suv,陈叔虽然会开车但没有美国的驾照,车自然还是陆舟自己来开。
上了车后,陈宝华往驾驶位上瞄了两眼。
“这车不错,喜欢suv?”
打开了车载导航仪,陆舟笑了笑“还行吧,开着比较有安全感……那中餐馆在哪?”
看着陈叔在导航仪上设定了目的地之后,陆舟便发动了汽车,开上了公路。
通过内后视镜,陆舟立刻和陈玉珊递了个眼神。
陆舟什么情况???
陈玉珊抱歉抱歉!一会儿我会像你说明的!
陆舟……?
因为那个眼神中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也太复杂,陆舟什么也没读出来。
他到现在依旧是一脸懵逼。
明明说好了就是一起吃个饭,怎么就变成见家长了?
陆舟和陈玉珊的眼神交流自然没有逃过陈宝华的视线。
看着这臭小子和女儿当着自己的面“眉来眼去”,陈宝华的表情有些复杂。
这两人……
真的没啥吗?
想到自己的女儿已经开始有意识地瞒着自己,陈宝华的心情,就和他脸上的表情一样复杂。
若不是身上带着任务,他肯定不会给这小子好脸色看。
……
不多时,车开到了目的地。
在进包厢之前,陈玉珊找了个机会,偷偷把陆舟拉到了一边。
“对不起!”陈玉珊双手合十,闭眼低头,诚恳道歉,“我实现没有和你说明,其实是我爸他想见你!但在电话里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所以……”
陆舟“陈叔他是搞数学的?”
陈玉珊小声说道“……那倒不是,他是组织部的。”
组织部的?
虽然很意外,但在了解了这一点之后,陆舟还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印象中,千人计划好像就归组织部管。
这么说来的话,这位陈叔大概是搞人才引进这一块的?
对于体制内的事情,陆舟了解的不多,也不是特别感兴趣。
大概猜到了这位陈叔想和自己聊的是什么事情了之后,陆舟心里也就有了个数。
进了包厢之后,陈玉珊坐在了老爹的旁边,陆舟则是坐在了父女俩的对面。
陈宝华轻咳了一声,看向了女儿,威严地说道,“珊珊,你去下洗手间,我和陆教授聊点正事儿。”
“哦。”
陈玉珊很听话地拉开了椅子,准备起身。
看得出来,她在家里应该属于那乖乖女一样的类型……
e……
完全想象不出来!
抛开了心中那些奇怪的想法,陆舟轻咳了一声。
“陈叔要是打算和我聊什么隐秘的事情吗?”
陈宝华微微愣了下,随即笑着说。
“那倒也不是,主要是顾忌你这边……”
“那还是让陈学……玉珊待这儿吧,我这里也没什么说不得的秘密。”陆舟笑着摇了摇头。
总觉得,让她一个人孤零零的待在外面挺可怜的。
感激地看着陆舟,陈玉珊开心地坐了回去。
很明显,她也不想被排除在外。
看了女儿一眼,陈宝华没说什么,清了清嗓子,开口说道。
“既然您都这么说了的话,那我也就直接说了。”
知道对知识分子做思想工作是没什么用的,这类人看的书多了,大多都很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陈宝华也就没有绕圈子,直接进入了正题。
“祖国很欣赏,也很需要您的才华,我们也热切地盼望着,您能够回国从事研究工作。”
“为了表示我们对您的重视,我们可以支付您在普林斯顿三倍的薪水,而且以免税的特殊津贴的形式发放。”
“而且我们能够保证,您的科研经费也将是你现在的三倍以上,并且以专项经费的形式由中央财政发放。您到哪个大学或者研究机构工作,政策就跟到哪里,我可以代表组织部向您保证,您的一切研究工作都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重视。”
最后,陈宝华语气诚恳地说道“如果您还有别的需求,可以告诉我,我会向高层转达您的要求!”
三倍薪水……
陆舟脸上的表情略微惊讶。
他现在的年薪是四十万美元,三倍也就是一百二十万美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