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2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说是证明了,想要在实验中发现一丝关于超弦理论的证据都充满了困难,更不要说统一五种超弦理论和十一维空间的超引力理论的理论了。

    目前来说,实验物理还停留在对标准模型的检验,以及在标准模型的边界探索新的物理的阶段,距离一维世界的奥秘还很遥远。

    不过,有些东西本来就不是本世纪能够解决的难题。

    只要物理学继续发展下去,总会有人能替他看到那一天的到来。

    就像一个世纪以后的今天,人们依然在小心的求证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且由此发现了引力波的存在一样。无论是证明还是证伪,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人们总会对这些遗留下来的问题,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

    。

第451章 了却身后事() 
获奖的事情虽然令陆舟激动了一阵子,也因为各种应酬忙了一阵子,但并没有打乱他研究的节奏。

    正如他所说的,不管是菲尔兹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是他从事研究工作的理由,只能算是锦上添花的彩头。

    相比之下,还有更伟大、更高尚的工作等待着他去完成。

    弗里克化学实验室。

    将一个u盘递给了康尼,陆舟一边打着哈切,一边说道。

    “相关的数学模型我已经完成了,关于我们寻找的那两个能带结构接近于零色散的纽带我预测了几个位置,至于具体靠不靠谱,就看你们这边的实验结果了。”

    虽说这个数学模型并不是什么值得他拼命去完成的事情,但一旦沉浸在有趣的研究中,便很容易忘记时间。

    接过了u盘,康尼一脸惊讶地看着陆舟,“这么快?”

    “熟练了而已,”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袋,陆舟随口说道,“等你能够将我教你的那些东西融会贯通,并且能够对数字做到一定程度上的敏感,我相信你也能够做到像我这样。”

    听到这句话,康尼愁眉苦脸道:“可是教授,您的那些理论实在是太复杂了。”

    其实他更想说的是,要是他真能做到陆舟说的那种程度,恐怕他也可以去数学家大会上拿个菲尔茨奖回来了。

    “正因为困难,所以才需要去学,难道不是吗?”拍了拍康尼的肩膀,陆舟鼓励地说道,“如果有一天我不在普林斯顿了,将我的学说传播下去,就靠你们了。”

    康尼愣了下:“不在普林斯顿?您打算跳槽了吗?”

    陆舟哈哈笑了笑,不置可否地回答:“这只是一种假设,不管我在不在这里,科学的信条和教义都应该传播下去,你和杰里科是最了解我对计算材料学建立的理论的人,而且比起杰里科,你在实验上的经验更加丰富……当然,他在数学上可能更强一点。所以努力吧,学术因为交流而繁荣,我只负责创造,而传播就靠你们了。”

    康尼表情沉重的点了点头:“我会努力的,教授。”

    陆舟满意地点了点头,再次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一次什么也没说,然后便转身走掉了。

    ……

    超导材料的研究按部就班的进行,另一边陆舟的本职工作也没落下。

    毕业论文的选题并没有用掉他的学生们多长时间,即便是哈迪,也成功在月中的时候完成了毕业论文的选题。

    事实上,哈迪虽然平时皮了点,但能力还是不错的。

    能跨进普林斯顿的大门,至少在天赋与勤奋这两方面,必然是超越了常人的水准。

    以他们三个人合作完成的角谷猜想为例。

    虽然整个框架是陆舟制定的,决定性的工作是薇拉完成的,但也正如薇娅所说的,如果没有他们两人的帮助,她也不可能完成的这么顺利。

    将所有人的选题看了一遍之后,陆舟抽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出来,分别单独和自己的几名学生聊了聊,并且对他们选择的课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秦岳和哈迪专注于解析数论方向,至于薇拉似乎是打算和陆舟一样,准备往全能型选手的方向发展。

    虽然这条路很艰难,但以她的天赋和对数学的热爱,或许可以尝试下。

    博士组的毕业论文相继开题,另一边硕士组中,毕业论文的选题也相继完成。

    在陆舟的建议下,杰里科结合自己本人的兴趣,选择了应用数学这个大方向中的计算材料学作为主攻方向。

    这个方向充满了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在今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的情况下。

    不过最让陆舟意外的,还是魏文同学。

    这个曾经在数学建模大赛上惜败于他的燕大学霸,不但完成了论文的选题,甚至连论文本身都完成了。

    陆舟:“其实我更建议你在完成选题之后和我聊聊,说不准我的经验可以给你提供一点帮助,不过看来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既然如此,那就把你论文拿来给我看看吧。”

    “好的,教授。”

    虽然对自己率先完成了论文感到很自豪,但真正将论文拿给陆舟看的时候,魏文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忐忑。

    毕竟他在选题的时候,完全没有询问过导师的意见。

    不过陆舟倒不是那么拘泥于小节的人,对于魏文的擅做主张也没有任何的微词。

    将他的论文从头到尾很快看了一遍,陆舟思索了大概一分钟之后,简单地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希尔伯特空间中非简谐振子的相干态研究在量子力学和理论物理中都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虽然算不上热门,但也有很多可以研究的地方。至于你的论文,从论文的第四部分开始,在论述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建议你把这部分修改一下再考虑发表。”

    魏文的方向是泛函分析,目前专注于希尔伯特空间相关问题的研究,陆舟推测,以后他的发展方向大概是数学物理。

    将论文还给了魏文,陆舟和颜悦色地说道。

    “抛开一些小问题不谈,总的来说你的论文写得不错,可以试着精简一下然后投到prl。”

    听到prl这个词,魏文愣了一下,表情随即有些僵硬,罕见地浮现了一丝难色。

    “prl会收吗?”

    prl也就是《物理评论快报》,传说中的物理学界的顶刊。

    虽然在上面发论文的不一定都是已经出名的大牛,但能够在上面发表的文章,搁到国内任何一所大学,都是值得刊登在官网上庆贺的事情。

    陆舟眉毛挑了挑,笑着问:“怕了?”

    咬了咬牙,魏文冷静了下来,摇头道:“没有。”

    赞许地点了点头,陆舟笑了笑说道。

    “理论物理不是一个容易出成果的方向,尤其是不容易让别人相信你的成果足够重要。但首先一点必须明确的是,你必须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研究是正确且足够出色的,只有这样你才能说服别人。”

    魏文:“……我明白了。”

    看着魏文脸上沉重的表情,陆舟知道他心里在担心什么,于是便用轻松的口吻说道。

    “当然,如果prl拒收你的稿子,我建议你再试试《phsis…toda》,难度会稍微小一点。无论是prl还是pt,只要你的论文能够成功登刊,我都可以算你毕业。希望你专心于自己的研究,不要因为毕业的压力而苦恼。”

    《phsis…toda》便是所谓的今日物理,和prl在风格上很相似,收稿类型属于物理学中的综合方向。

    以魏文同学的论文,投稿prl的话,说实话有点困难。

    但pt的话,成功率还是比较可观的。

    听完了陆舟的话之后,魏文稍稍松了一口气,目光坚定了些许。

    “我会努力的!”

第452章 数学只追求真理() 
这段时间以来,陆舟一直在忙于超导材料研究和学生们毕业的事情。

    虽然对阿提亚爵士的论文和黎曼猜想的进展设置了关注的标签,但海德堡获奖者论坛的报告会他却并没有时间去留意,再加上突如其来的诺奖电话,以至于让他完全把这件事给搞忘了。

    直到最近,他忽然收到了《数学年刊》的约稿邀请。

    主编彼得·萨纳克教授希望他能为阿提亚爵士的论文,写一篇不超过五百个单词的短评,陆舟才想起来这件不久前在数学界轰动一时的新闻。

    清晨,来到了办公室,哈迪拿着几张a4纸走了过来。

    “教授,您要的论文我已经帮你打印好了。”

    从哈迪的手中接过了阿提亚爵士的论文,陆舟微微愣了下,狐疑地看了哈迪一眼。

    “只有这些?”

    “是的,教授,”哈迪点头,“我确信只有这些。”

    论文一共五页纸,引用文献只有三条。第小节和第4小节存在一点排版上的小错误,但问题不大。

    如果以博士论文的水准要求,这篇论文肯定是没法过关的,但对于学术界的大牛而言,大家都比较宽容。

    比如怀尔斯当初证明费马大定理的时候,在摘要的前面甚至加上了“序言”,用一段不短的文字来讲述费马大定理和自己的童年,大家看到了也只是会心一笑。

    阿提亚爵士当然也有任性的资格,毕竟他是菲尔茨奖与阿贝尔奖的得主,对于阿蒂亚…辛格指标定理的研究更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几个数学成果之一。

    然而这些都不是重点。

    数学界会不会因为一个人曾经取得过哪些荣耀或者成就,而盲目地去相信一个人。

    出于约稿邀请是萨纳克教授发来的,也是出于对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的尊重,即便不抱多少希望,陆舟依然在办公椅上坐下,不带任何主观色彩地拿着这篇五页纸的论文看了起来。

    然而,越是往下看去,他的眉头便越是紧蹙。

    正如阿提亚爵士此前宣称的那样,他用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果然,这种宣称,往往都是不靠谱的……

    将论文从头到尾看了一遍,陆舟对整篇论文的证明思路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简单的来讲,阿提亚爵士在证明中引入了一个他自创的弱解析todd函数,并且用假设的方法将这个todd函数和物理学中的精细结构常量关联在了一起。

    最骚的不是他没有在论文中具体描述这个todd函数究竟是什么,和黎曼zeta函数的关系在哪,而是他在论证过程中用上了反证法。

    是的,他竟然用了反证法。

    即,如果黎曼猜想是错的,那么“我的理论”就是矛盾的。

    因为我的理论不可能是矛盾的,所以黎曼猜想一定是对的……

    看到这里,其实已经可以下结论了。

    虽然很遗憾,但现在看来,自己最初预感似乎是对的。

    看着陆舟脸上的表情似乎不太对劲,哈迪在旁边问道:“教授这篇论文,您感觉怎么样?”

    听到这句话之后,陆舟忽然笑了笑,将论文放到了一边。

    “你也是数论方向的,你就没一点自己的主见吗?”

    哈迪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后脑勺,“我研究的领域并不是黎曼zeta函数……说实话,阿提亚爵士的论文实在是太深奥了,里面好像用到了一些物理学上的名词。”

    陆舟:“没错,阿提亚爵士用到了一些物理学上的名词。我曾经听与他熟识的威滕教授说过,阿提亚爵士似乎是最近几年才进入的物理学这个领域,而且他的物理直觉实在不敢恭维。至于这篇论文,通俗点讲,他在论文中构造了一个弱解析todd函数,并且将这个函数和一个物理学上的概念结合到了一起。”

    “那个弱解析todd函数有什么问题吗?”哈迪忍不住问道。

    陆舟:“弱解析todd函数本身是否存在问题还有待商榷……因为关于这个函数,能够检索到的信息实在是太少了,我也没有办法判断。他论文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引入了物理学中的精细结构常数。”

    哈迪:“……精细结构常数?”

    “嗯,”陆舟点了点头,继续说道,“这是一个物理学中重要的无量纲数,符号α,常见于量子电动力学。”

    这是一个物理学中很重要的概念,它通常被用来度量带电粒子与电磁场的作用强度。

    比较有意思是,物理学家们花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试图从物理学的角度推导出α值,然后再为它“编造”一条数学公式。

    但很遗憾,至今没有人成功过,以至于大多数人都放弃了。

    然而阿提亚爵士的这篇论文中,却是很轻率的将这个概念直接拿来用了,并且作为自己立论的根本。

    虽然很不愿这么说,但经常干这类事情的人,多半是伊诺克教授那类民科……

    哈迪遗憾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