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您好,请问您是陆教授吗?”

第505章 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 
停住脚步,陆舟向叫住自己的那人投去了询问的视线。

    “你是?”

    “米希尔·本德鲍尔,tri…alpha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技术官。”走到了陆舟面前,本德鲍尔伸出了右手,面露微笑说道,“很高兴能在这里遇上你。”

    tri…alpha?

    陆舟饶有兴趣地抬了抬眉毛。

    可控核聚变领域大名鼎鼎的三阿尔法公司,他还是听说过的。

    作为由民间资本控股的商业可控核聚变公司,这家企业背后的大老板是一直有着“清洁能源情结”的互联网企业——谷歌。

    为了让在tri…alpha公司在2…u机器上进行的实验取得更快的进展,谷歌还利用自身在信息技术上的优势,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一套“验光师算法”,通过更高效的人机交互方案,来帮助核聚变实验更有效地产生实验所需的等离子体。

    不只是老东家牛逼,tri…alpha自己也很争气,独立研发了一套名为“场反向配置(fr)”的装置。这种装置的外观看起来像是一个长圆柱体,中间连接了几个类似小圆柱仓的装置,可以比传统微波加热装置更迅速地提升等离子体温度。

    毫无疑问,无论是验光师算法还是场反向配置装置,在可控聚变领域都属于黑科技了。

    只不过陆舟总觉得,他们似乎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奇怪的地方。

    毕竟无论是先进的人机交互方案,还是更快的提升等离子体温度,都不是可控核聚变所面临的技术瓶颈。

    握住他的右手晃了晃,陆舟开口说道:“同样很高兴能在这里遇上你……请问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本德鲍尔笑着说道:“可以借一步说话吗?”

    看向了旁边的李昌夏教授,陆舟将行李箱的握把递给了他。

    “麻烦你了。”

    李昌夏教授笑着说:“没事,那我就先上楼了。”

    陆舟:“嗯,我随后就到。”

    短暂的分开之后,陆舟随着本德鲍尔的脚步,来到了酒店旁边的咖啡厅。

    找了个安静的位置坐下之后,本德鲍尔随手拿起了菜单。

    “要来点什么吗?”

    “摩卡就好。”

    “一杯摩卡,一杯黑咖啡。”

    “好的先生们,”在小本子上快速记下,服务员收起了菜单转身离去。

    没过一会儿,咖啡很快端了上来。

    看着放在桌上的咖啡,陆舟靠在了椅子上,用闲聊的口吻说道:“现在可以告诉我,你打算和我聊的是什么事情了吗?”

    十指在桌子上交叉,本德鲍尔感兴趣地看着陆舟说道:“听说你对核聚变研究感兴趣?”

    陆舟点头:“没错,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课题,也足够有意义。”

    本德鲍尔:“我可以问下是精神上的意义,还是金钱上的意义吗?”

    陆舟:“什么意思?”

    “字面意思,”端起咖啡抿了口,像是被苦到了似得挤了挤眼睛,本德鲍尔往杯子里扔了两块方糖,看向陆舟继续说道,“如果是后者的话,为什么不考虑和我合作呢?”

    “哦?”

    “不管是0亿还是20亿美元的经费,那都是别人的钱,不是你的。但如果咱们联手的话,我们可以把企业做大,然后上市。就算是00亿,乃至是000亿,都是可以想象的。”

    “我的提议如何?史上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被称为天才的陆教授,”说到这里,本德鲍尔脸上露出了笑容,“我可以向你保证,你至少能分到5的股份,而它的价值将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这是……

    想拉自己帮忙站台?

    听到这个要求,陆舟笑着摇了摇头,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

    “我原本以为你打算和我聊聊fr装置的事情。”

    “谢谢你的咖啡,但很抱歉,这个忙恐怕我帮不了你。”

    显然没有料到陆舟会拒绝的这么干脆,本德鲍尔微微愣了下。

    眼看着陆舟站了起来,他忍不住问道。

    “……为什么?”

    陆舟摇了摇头:“华国有句古语,道不同不相为谋。”

    诧异地看着陆舟,本德鲍尔用不敢相信地语气说道:“你该不会……真指望能把核聚变做出来?”

    陆舟:“关于这个问题,你为什么不问问你公司里的研究员?我相信他们会从专业的角度,给你一个严谨而可靠的答复。”

    “我不和他们讨论这个问题,没有任何意义,他们的回答总是一样。”本德鲍尔摇头道,“为十年后下注的人是天才,为二十年后下注的是蠢材。”

    陆舟笑了笑说道。

    “那么很不巧,我的回答也是一样的。”

    ……

    7月日。

    国际可控核聚变交流会议,正式拉开了帷幕。

    在第一日的第一场报告会上,斐景倜和典慈历两个人吃过早餐后,打着哈欠来到了报告厅,在后排找了个位置坐下。

    由于他们的导师余劲松教授临时有事来不了这里,所以在来这里之前,特地给他们布置了任务,不但规定哪几场报告会是必须听的,而且要求他们在会上做详细的会议笔记。

    所以,这场学术会议注定是不能像往常那样摸鱼了。

    很快,报告会开始了。

    在台上作报告的,是卡拉姆核聚变研究中心的博特姆教授,而报告的内容是一个关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实验中的新发现。

    两个人翻出了笔记本,不管听不听得懂,感觉是要点的部分总归全都记了下来。

    报告会大概进行到了一半,听的眼皮子直打架,斐景倜忽然压低了声音,和坐在他旁边的典师兄说道:“这半年来,我在刷论文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典慈历微微愣了下:“什么事情?”

    斐景倜:“明明一件很好懂的事情,但如果用学术的语言说出来,就可以把人绕的云里雾里。”

    典慈历:“比如?”

    斐景倜:“比如我们在论文中看到‘众所周知’,也许论文的作者实际想表达的只是他们实验室里负责查文献的那个人知道。再比如‘基于统计做出的预测’,对应的可能只是‘我们瞎猜的,你们看到了别往心里去。’”

    典慈历:“你能举个具体的意思吗?”

    斐景倜:“具体的例子?比如你手上的这篇论文,瞧瞧他最后几行写的——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够促使该领域的学者们展开更深入的探索……”

    典慈历饶有兴趣道:“是什么意思?”

    斐景倜:“意思就是后续的工作你们谁爱干谁干去吧,老子不干了。”

    “噗——”

    憋着那怪异中透着一股子压抑的笑声,典慈历额头磕在了桌子上。

    斐景倜一脸懵逼地看了他一眼。

    这家伙,笑点这么低的吗?

    背对着写满整个一黑板的算式,站在台上的博特姆教授用温吞而缓慢的声音,继续讲着。

    “……我们利用高强度激光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的高次谐波uv,对等离子体的结构进行了高时间分辨率的测量。”

    “正如ppt中所展示的那样,我们从观测结果中得到了一组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并且根据这些结果推倒出了一系列的。”

    “这其中涉及到多尺度的非线性演化,以及可压缩湍流混合……想要解决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所幸的是我们至少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台下人头攒动,在座的专家学者们小声交头接耳着。

    “……如果卡拉姆核聚变研究中心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将为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磁面撕裂现象提供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

    “难以置信……你觉得他们的数据靠谱吗?”

    “不知道,我还得研究下。”

    很满意地看着台下交头接耳的众人们,博特姆教授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正如他所预料的,他们的研究成果足够的惊人。

    很快,到了提问环节。

    看向了最先举手的那人,博特姆教授点头示意道。

    “那位先生,请问你有什么问题吗?”

    站起身来,陆舟看了眼黑板上的算式,开口说道。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在对非线性方程进行求解的过程中引入了微分几何方法。”

    推了推眼镜,看着那个华人学者,博特姆教授皱眉道。

    “是这样的没错,有什么问题吗?”

    陆舟叹了口气道:“引入l流形对非线性进行拓扑变换的求解思路是正确的,但你的方法用错了,l流形不是这么用的。”

    被当面质疑,博特姆没有生气,反倒是笑了。

    用讽刺的语气,他开口说道。

    “我不知道你是如何得出的这个结论,但在我看来你是在无理取闹。我的计算结果没有任何问题,l流形该怎么用我很清楚,用不着你来教我。”

    报告厅内的学者们议论纷纷。

    看了眼骚动的会场,陆舟轻咳了一声。

    “你用的那个l流形,就是我弄出来的。”

第506章 笔记算是白记了() 
在陆舟说出那句话的瞬间,报告厅内安静了几秒钟。

    紧接着,报告厅里传开了阵阵骚动的声音。

    陆舟可以清晰地听见,在那窃窃私语的议论声中,还带着那么一丝丝压抑的笑声。

    很显然,在他说出l流形是他弄出来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认出了他的身份。

    当然,也有不少人仍然一头雾水,还在面无表情地等待着下文。

    毕竟,众所周知的东西并不等同于所有人都知道,它仅仅只是特指那些查阅过相关文献的人。

    对于大多数学者而言,想要将本领域的论文全部看完尚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不要说对于领域之外的研究了。

    除非是深入研究过偏微分方程中的微分几何学解法,对ns方程解的存在性与光滑性问题的证明由所研究,否则还真不一定听说过l流形是什么。

    更不要说,那个关于ns方程的千禧难题,从被解决到现在还不到一年的时间。

    当然了,博特姆教授的研究毕竟涉及到这一领域,对于l流形他还是懂不少的,至少不会连l流形的发明者是谁都不清楚。

    不过即便如此,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记住一个陌生的异国面孔还是太难了。

    别说是外国诺贝尔奖得主了,就算是本国诺贝尔奖得主的长相,他也认不全啊!

    论文上又不带配照片的……

    那张老脸渐渐涨红,盯着陆舟看了半天,博特姆教授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你就是个搞数学的,懂个p的l流形……这种话显然是不可能说的。

    深呼吸了一口气,他硬着头皮说道。

    “我哪里用错了?”

    说实话,就算是现在,他也不认为自己有错。

    毕竟站在这里之前,他对自己的那篇论文已经检查过了无数次。

    而无论他检查多少次,他都无比的确信,自己的计算过程是完美的。

    看着仍然没有意识到错误在哪的博特姆,陆舟叹了口气。

    “我可以用下黑板吗?”

    虽然很不服气,但博特姆教授还是做了个请的手势。

    反正脸已经丢了,不如显得自己大度点。

    看着起身向这边走来的陆舟,面无表情站在那里的博特姆教授,在心中自我安慰道。

    另一边,在一双双视线的目送下,陆舟走上了讲台。

    顺手从多媒体讲桌上拿起了黑板擦,他面对着那张写满的黑板思索了片刻,然后直接从中间地部分开始擦了起来。

    没有管旁边的博特姆教授的脸色如何僵硬,擦完了黑板之后,陆舟将黑板擦丢在了一边,随手拿起了放在多媒体讲桌上的粉笔。

    “对于l流形的理解,你存在根本上的误区。微分几何学方法在对偏微分方程求解时是一门很有效的工具,但它并不能像其他方法那样直接使用。首先,我们得构造一个双线性算子b';……”

    这种情况在数学物理这个领域倒是很常见。

    数学中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工具,物理学家们虽然不一定完全把这个工具弄懂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它直接拿过来用。

    如果用对了的话,说不准他们就发现了新的物理。

    如果用错了……

    正好可以再水一篇论文,论证为什么不能这么用。

    一边说着,陆舟一边接着被擦掉的那行算式末尾,继续板书了起来。

    【μ(t)=e(t△)·μ0+∫e(t…t';)△b(μ(t‘),μ(t';))dt';】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