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前者,虽然不是关键性的重要,但依旧值得重视。

    毕竟示范堆与实验堆不同,后者可以将就,但前者将就不得。

    任何技术细节上的不足,最终都会反映在能源输出的效率上。

    更何况,通过这些细节上的问题,再结合他自己对可控核聚变研究的经验,他也能够大致推断出通用原子能公司在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上已经走到了哪一步,距离示范堆还有多远。

    接下来的时间里,陆舟又问了许多关于diii…d那边的实验进展,而对于自己清楚的东西,肖乐也都一一作出了答复。

    在最后,陆舟思忖了片刻,开口说道。

    “托卡马克的加热装置在仿星器上并不能完全匹配,不过加热原理是差不多的。”

    “我们打算将east装置上的icrf加热天线,重新设计一个可以在仿星器上使用的版本。”

    “如果你有兴趣留下来的话,我可以介绍你加入这方面的课题组。”

    自己这算是……

    抱上大腿了吗?

    听到这句话,肖乐心中激动不已,立刻点头道:“我愿意!”

    果然,当初同意那个电话,是一个无比正确的选择……

第542章 震惊世界的消息() 
今年一整年,可控核聚变领域都不太平静。

    往年芝麻大点的小事儿都值得iter开个新闻发布会说明,但今年接踵而来的大新闻,却是让iter的新闻发言人应接不暇了。

    从最早的等离子体湍流模型,到star装置完成一小时磁约束实验,再到美方代表在iter会议上对华方发出质询,以至于华方选择从iter中撤出。

    今年一整年里,整个可控核聚变行业的从业者的心情,就如同坐过山车一般的刺激。

    而现在,华国从iter项目退出的新闻还热乎着,一条由《人人日报》放出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国际等离子体物理学界与可控核聚变行业的集体震动。

    就在10月份的第一天,在这个共和国诞辰的日子里,华国突然宣布,star…2示范堆工程将进入下一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

    即,在田湾核电站开始建造示范堆。

    这条消息一经放出,不只是国际等离子体物理学界和可控核聚变行业,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掀起了一场八级地震一般的轰动。

    示范堆!

    谁也没有想到,一切来得竟然如此突然。

    英国广播公司bbc,率先对此消息做出了报道。

    在接受bbc记者采访时,美国三阿尔法公司董事长本德鲍尔对此消息做出了评论。

    “……如果华国成为首个实现聚变技术商业化的国家,其在经济、地缘政治上的优势将更为明显,在亚太地区的存在感也将以我们无法想象的速度膨胀。”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项新技术不同于以往我们所拥有过的一切发明,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它是能源领域的圣杯,它能照亮我们看不见的未来。”

    “当然,虽然形势很严峻,但这场竞赛才刚刚开始,我们有足够的信心超越他们。当然,前提是国会的官僚们不再吝啬在我们身上的投资……”

    除了本德鲍尔之外,bbc记者还联系了牛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院长、前英国卡勒姆聚变中心主任、前英国原子能机构首席执行官史蒂文·考利教授。

    在接受采访时,史蒂文教授对于华国退群的事情,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此前iter一直在讨论将华国从iter国际项目组中踢出,但没有人愿意看到他们以这样的方式退出。”

    记者“两者有什么不同吗?”

    面对着bbc的镜头,史蒂文·考利推了下,缓缓开口道“这是肯定的。”

    “iter的华国籍雇员人数初期是最少的,但如今已仅次于欧盟。不只是如此,他们承担着所有成员国中排名第三的经费,并且总是能兑现在经费上的承诺……”

    “而现在,工作的交接并没有正常完成,所有的华国籍雇员都被强硬地撤离,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选择留下。不只是如此,很多关键性的项目也都因此陷入了停滞。”

    “他们选择以这样的方式退出,毫无疑问是对美国在star装置问题上向他们施压做出的回敬。而促使他们这么做的底气,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star装置所取得的成果。”

    “各国都有自己的可控聚变项目,也有自己的技术储备。iter不是唯一正在进行的可控聚变工程,iter协定中也从未要求其他国家公开与协定科研项目无关的研究。”

    “我必须得说的是,在这个时间点上,迫使华国离开iter项目是一个愚蠢的选择,在这项关于未来的技术上展开对抗竞赛同样是一个愚蠢到不能再愚蠢的选择。”

    “如果华国不再参与,受经费超支严重困扰的iter项目可能无法继续下去。我们现在只能期望美国兑现自己的承诺、以及承担经费仅次于欧盟的韩国能承担更多的经费……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这很难做到。”

    记者“您不看好iter组织的未来吗?”

    史蒂文教授“应该说,我就从来没有看好过。关停我们牛津郡的jet装置去支援欧洲的iter计划,从一开始是一个错误的决定。瞧瞧他们打算在哪建示范堆?马赛附近的卡达拉舍镇。我一听说他们打算在法国建那个示范堆,我就知道这事儿最后多半会搞砸。果然,到现在他们连房子都没盖好。”

    记者干咳了一声问道“您觉得在哪比较合适?”

    史蒂文不假思索道“当然是英国。”

    记者“……”

    ……

    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1600号。

    某个发型很酷的总统,将一份报纸狠狠地摔在了办公桌上,吐沫星子横飞地咆哮道。

    “我想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不是有人在推特上提醒我去买一份报纸,我甚至都不知道太平洋对面发生了什么!”

    被摔在桌上的那份报纸,正是最新一期的《人人日报…海外版》。

    而新闻的头条,报道的正是star…2示范堆工程的最新进展。

    令人讽刺的是,他最先得知这个消息的渠道,竟然不是从自己的情报网络中,而是从对手的报纸上。

    那鲜红而醒目的标题,在他的眼中格外刺眼。

    从那字里行间,他都感受到了来自对手的挑衅。

    站在他办公桌对面的,是中情局局长吉娜·哈斯佩尔,以及中情局可控聚变问题情报专员赫尔姆斯。

    抱着双臂的吉娜轻咳了一声,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或许,赫尔姆斯先生能够解释一下。”

    听到那个女人叫到自己的名字,赫尔姆斯的肩膀不可控制的抖了那么两下。

    吉娜·哈斯佩尔。

    如果说整个中情局里,他最不愿意招惹的人是谁,那毫无疑问便是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女人了。

    除了那个令她染上“血腥吉娜”恶名的虐囚丑闻之外,他还听说过更多有关于这个名字,以及残忍这个词汇的传闻。

    当初特朗谱将其提名为中情局局长时,美国国内舆论几乎掀起了轩然大波……

    深呼吸了一口气,赫尔姆斯语速飞快地开口说道。

    “……这件事情是我们的失职,我们低估了华国在可控聚变研究上的决心,他们走的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更远。”

    总统深呼吸了一口气。

    “如果示范堆建成,我想知道他们距离取得这项技术还有多少年。”

    “不知道,”赫尔姆斯的脸上浮现了一丝苦涩的表情,“但以他们的速度,如果真正取得了这项技术,从示范堆到商业化大概用不了太久的时间……”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见总统先生和局长女士都没有说话,赫尔姆斯小心揣摩了下两人的心理活动,轻咳了一声,小声开口道。

    “我认为,我们必须得重视一个人。”

    哈斯佩尔看了他一眼“一个人?”

    “是的,”赫尔姆斯咽了口吐沫,艰难地点头道,“我研究过相关的资料,在他回国之前,华国虽然托卡马克研究上有所建树,但对我们来说远远谈不上威胁。而其在仿星器的研究上,更是几乎一片空白。”

    “然而自从他回国之后,这种状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便发生了改变……”

    。

第543章 人品爆发?() 
且不管白宫这边为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如何焦头烂额,全球市场已经做出了反应。

    几乎就在《人人日报》披露示范堆工程启动的第二天,全球动力煤期货市场就如同惊弓之鸟,出现了恐慌性的抛盘。

    示范堆意味着什么?

    华国距离可控聚变技术还有多远?

    这些技术性的问题,没有人能够回答。

    然而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华国是全球煤炭消费大国,几乎消耗着世界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煤炭。

    如果华国未来不再需要那么多的煤炭,还会有谁为他们手上的这些煤炭买单呢?

    即便所有人都清楚,这天不会立刻到来。但期货本身便是关于未来的交易,当投资者丧失了对一件商品未来的预期时,下跌不过是时间问题。

    在这时候,往往跑的远快,损失越小。

    类似的事情不只是在煤炭上发生。

    由于海量的资金从能源板块中撤出,恐慌的情绪开始向着丙烷、天然气以及原油市场蔓延,并由此带动了整个能源期货市场的下跌。

    虽然相比起煤炭而言,其它期货品种的损失相对没那么的凄惨,但依旧维持着震荡下行的态势,颓势从开盘延续到了盘尾。

    期货市场如此,股市也是一样。

    能源板块全面重挫,留下一地鸡毛。

    事后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对当日交易情况进行了统计,仅一天的时间,全球股市能源板块蒸发的市值,便超过了上千亿美元,几乎跌没了一家白度。

    身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此时此刻陆舟并不知道,自己在无意中干了一件多么了不得的事情。

    不过就算知道了,恐怕他也不会在意,顶多也只是感慨一声,这些钱要是换成经费给他多好。

    至少,在他的手上,这些钱能烧得更有意义些……

    ……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

    站在一片纯白的系统空间内,看着全息屏幕上投影的文字,陆舟收获了属于他的胜利果实。

    和上次一样,这次依旧是完成了两个任务链的支线。

    首先是lpc…1材料为他带来了10万点工程学经验和500点积分。

    示范堆工程启动之后,国家将原计划向iter支付的经费全部投入到了star…2示范堆工程上。由于累计投资达到了一百亿美元,继续为他带来了5万点自由经验,以及一次抽奖机会。

    面对着自己属性面板中仅剩的两个lv2,陆舟思忖了片刻之后,最终将这5万点经验分配在了能源学上。

    信息学已经解锁了人工智能的支线,只要小艾升级基本上他的等级也能同步得到提升,无需他再额外投入经验值。

    相比之下,能源学距离他的研究领域较远,经验也不是那么容易获得。

    考虑到连接在反应堆上的发电机组便是属于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提升下这方面的等级比较好。

    完成了经验的分配之后,陆舟刷新了属性面板,很快更新后的属性面板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

    a。数学:lv7(14。4万/120万)

    b。物理学:lv5(83215/30万)

    c。生化学:lv4(74000/20万)

    d。工程学:lv4(0/20万)

    e。材料学:lv5(11。3万/30万)

    f。能源学:lv3(0/10万)

    g。信息学:lv2(3000/5万)

    积分:5475(一次抽奖机会)

    】

    简单地扫了眼属性面板,陆舟摇了摇头。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lv8以后的世界啊。”

    一百二十万的经验上限。

    甚至都已经超过了其它学科分类经验的总合了。

    关掉了属性面板之后,陆舟正准备离开系统空间。

    就在这时,他忽然想起来,这次完成的第二个任务链支线似乎还奖励了他一次抽奖机会?

    说起来还真是久违了。

    自从任务链开启之后,他都快忘掉系统还有这功能了。

    这可是一百亿换来的抽奖机会啊。

    想到这里,即便对系统的抽奖系统不抱任何期望的陆舟,也不禁期待了起来。

    按下了抽奖的按钮,轮盘开始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转动。

    下意识地默念了几声欧皇附体,陆舟的食指再次朝着那个按钮戳了上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