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3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啊,可是主人又不陪我玩,不找些事情做的话,我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了。”
旁边的工业机器人终端屏幕闪烁了一下,弹出来一串气泡。
【。﹏。】
陆舟:“……”
现在的人工智能这么难伺候了吗?
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陆舟开口说道。
“你想找点事情做?”
迅速丢掉了手中的铝合金板,八只机械臂猛地点了点头。
“嗯!我想成为主人的力量!”
似乎是觉得这毫无波澜起伏的电子合成音无法体现出这句台词的帅气,一串气泡又是从那终端电脑的屏幕上飘了出来。
【????????】
陆舟:“……”
很多时候他都有种感觉,站在他面前的小艾就仿佛一个没长大的孩子一样。只不过这个孩子不但太过聪明了,而且动手能力也比一般的孩子强的太多。
其实以前陆舟就有担心过类似的问题。
贸然将小艾的运算力升上去了,未必是一件好事。
如果说运算是它存在的意义,提升运算力是它存在的本能,那么得到的运算力肯定不是为了闲置在那里,而是为了运用起来,或者换句话说——发挥它身为工具的价值。
以前在检查小艾的源代码时,陆舟倒是没有读出这层深意,不过现在倒是莫名地懂了些许。
小艾所表达的寂寞,并非只是他没有陪它玩而已,而是感觉自己没有发挥出足够的作用。
想到这里,陆舟不禁陷入了沉思。
给它安排个什么工作好呢?
说实话,这是个很难的问题。
人工智能在模糊运算领域的先天局限性,导致它无法从事一些具有创意性的工作。
而陆舟从事的工作,恰好大多都是创意性的。
比如一条数学公式的推导,或者复杂的数学运算,小艾都能够完美的胜任。甚至是对于陆舟研究出的数学模型,它也能很好地将其转化成程序性的语言。
然而,若是将命题换成黎曼猜想的证明,或者是对质量缺口问题进行理论性的解释,这便超出了它能力的范畴。用穷举的方式去论证一个抽象的命题,就好比拿胶头滴管往水库里运水一样困难。
至少现在,陆舟想不到有什么值得交给它去做的事情,以挥霍它旺盛的精力——或者说运算力。
“主人,今天咱们继续对残骸三号做逆向吗?”
“嗯……”
嗯?
视线落在了位于实验室角落的那台残骸三号上,接着看了眼旁边那一台台变形金刚,陆舟的心中忽然微微一动,下意识地开口道。
“小艾。”
无人机左右晃了晃。
“嗯?”
停顿了一会儿,陆舟继续说道。
“你对造火箭感兴趣吗?”
……
虽然说是火箭,但事实上陆舟想造的还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
毕竟如果真打算将聚变电池和新型霍尔推进器装上去的话,还用那种抛弃式的设计不但没有必要,而且纯粹是给自己找麻烦。
至于让小艾来造这个航天飞机……
这个提议虽然听起来有些不靠谱,但也并非完全天马行空。
至少在世界范围内,无人化的火箭自动装配车间还是存在的,比如亚洲的种子岛就有一座。太平洋对岸的spae据说也在搞无人化装配技术,用来缩减猎鹰九的生产成本。
其实以前看到那台大黄蜂的时候,陆舟就有考虑过,让小艾给自己敲台跑车出来,不过这会儿看到了躺在实验室里的残骸三号,他才诞生了让小艾去造航天飞机的想法。
毕竟,这家伙可是拿着八只工业机械臂,光是靠着一些常规工具,就能加工出来十几台变形金刚的人工智能。
这要是换成其他工厂里的工业机器人,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当然了,虽说也没人会这么糟蹋机器就是了。
总之,在对工具的使用方面,小艾已经将工具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配合从star…1身上退役下来的那台超算,将运算力发挥到极致,它甚至可以自行设计出一套装配流程,并且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通过神经网络学习的方式加以自我改进。
想到这里,陆舟忍不住夸了自己一句。
“我简直是个天才。”
飘在旁边的无人机左右晃了晃。
“主人?”
“没什么,我先回一趟地表。”
“对残骸三号的逆向不做了吗?”毫无波澜起伏的电子音从无人机下面飘出,紧跟着旁边的屏幕弹出来了一个失落的表情。
“一会儿就回来做,我先去解决下你的工作问题,”简单地扔下了这句话,陆舟转身走向了合金门,穿过门禁之后快步走向了电梯。
光靠工业机器人肯定还是不够的,他还需要添置一些其它自动化的工业设备,来完成对一些精密部件的加工。而且航天飞机这种涉及敏感技术的大家伙,肯定也不能在地下室里造,还是得正儿八经地弄个工厂出来。
这些问题说起来麻烦,其实也好解决。
只要是花钱能买得到的设备,花钱买过来就是了……
第634章 帮我拿块地()
回到地表。
站在电梯的旁边。
陆舟从兜里取出了手机,将电话打给了陈玉珊。
电话刚一接通,他立刻开口道。
“帮我拿块地。”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
“快递?什么快递?”
“……是我表达有问题。”
轻咳了一声,陆舟继续说道,“我打算在金陵高新技术园区,离高等研究院不远的位置建一个航天飞机生产基地,你帮我看下附近有没有比较合适的地方,交通稍微方便点就可以了。”
“等等等等,我有点跟不上你的思路……”一脸懵逼地听着陆舟的计划,坐在办公室里的陈玉珊伸手捏了捏眉心,深呼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为什么要造航天飞机?”
陆舟想了一会儿,用不确定地语气说道:“因为……想做一些实验?”
说实话,一定要说理由的话,还真没什么特别的理由。
只是那台残骸三号摆在那里,放着不用怪可惜的。而且考虑到现在可控聚变的光芒已经点亮的,对外层空间的探索和开发将成为未来五十年乃至一个世纪的焦点。
更何况,哪怕不考虑这些问题,他也得找个地方给小艾挥霍过剩的精力……或者说运算力。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传来了一声轻叹。
“好吧,既然不考虑盈利的话,我也不劝你了……反正是你赚的钱,想怎么糟蹋随你便咯。”
国内民营航天企业不是没有,甚至连号称“亚洲最大”的民营火箭制造基地都弄出来了,也融到了不少钱,但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盈利前景。
尤其是核心技术基本牢牢垄断在航科、航工两大央企手中,想要和这两大巨头同台竞争这块本来就没多少肉的市场,纯粹是吃力不讨好。国内几家大型企业之所以肯在航天项目上大方撒钱,纯粹是因为上一次登月计划研讨会上公布的税务减免政策,以及自身存在的发射需求罢了。
站在一名e的角度,陈玉珊当然是不赞成放着前途大好的电池市场不管,跑去凑航天的热闹。不过既然陆舟这位董事长都这么说了的话,她也就不在多劝了。
更何况,以星空科技目前的现金流和未来的盈利预期,一个航天项目还是烧得起的。
“也不能说是糟蹋吧,”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预算我会尽量控制在1亿美元以内。”
陈玉珊忍不住吐槽道:“你想的太简单了,好一点的私人飞机都不止一个亿了!”
握着手机的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继续说道:“我会尽量从航天局那边争取一些科研任务,还有一些政策方面的支持……总之资金肯定是够的。”
这笔钱可能不会很多,但也能缓解一部分资金压力。
当然,陆舟最大的信心来源还是在小艾身上。
只要有着足够的运算力和硬件设施做支撑,他完全可打造一套无人化的自动生产线。
至于一些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自产的东西,完全可以外包给其它制造企业去生产。
听完了陆舟这乐观的说法,陈玉珊用揶揄的口吻问了句:“那我顺便问下,我亲爱的董事长先生,您打算拿多大的快递?”
听出了那揶揄的口吻,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想了一会儿说道。
“就一百五十亩好了。”
……
将组建航天飞机制造基地的事情交代给陈玉珊之后,陆舟便转身站上了电梯,回到了地下实验室。
几乎前脚刚刚跨过那扇合金门,小艾便控制着无人机黏了上来。
看着“一脸期待”跟在他旁边晃来晃去的无人机,陆舟立刻知道它想问什么,于是莞尔笑了笑说。
“放心吧,最多再等两个月,我会有一个大任务交给你。”
得到了这句许诺,飘在旁边的无人机顿时兴奋地绕着他转了一圈。
“嗯!包在小艾身上好了!”
【????????】
无视了旁边工业机器人控制终端上跳出来的颜文字,陆舟从系统空间中取出了那柄扫描枪,走到了残骸三号的旁边,准备开始干正事儿。
然而就在他刚将扫描枪对准这台残骸的时候,却是犹豫了一下。
说起来,除了这个残骸三号之外,他还有个黑色立方体没有研究过,而且至今都没弄懂那玩意儿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
不过,什么事都有过先后。
陆舟在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最终还是打开了校准光线,锁定了残骸三号,扣下了扳机。
然而就在这时,扫描枪背后的显示屏上,却是弹出了一行文字。
【能量不足以完成扫描任务,强行启动可能导致部分数据丢失,是否继续?】
陆舟:“……”
p!
还有能量限制的设定?!
以前扫描的电池残骸就那么一小块,以至于他都没有注意到还有这种设定。
不过想想也是,要是没有能量限制的话,他直接将残骸二号放在残骸三号里面一起扫不就行了,那还用得着这么纠结。
陆舟做了个大胆的推测,这个扫描枪的耗能应该和从物体上摄取的信息量有关,对于体积越大、内部结构越复杂的物体,一次性扫描所需消耗的能量便越大。
想到这里,他便开口说道。
“小艾,帮我个忙。”
“嗯?”
“帮我把这玩意儿的外壳拆下来。”
“收到!”
无人机晃晃悠悠地飞了过去,紧跟着三只机械臂也迅速伸了过去。其中两只钳住了残骸三号的外壳,另一只衔接着切割器沿着笔直的线条,在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音中,将外壳缓缓割开了一道口子。
聚变电池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外壳已经在最初的冲击中碎成了渣,附近的零件也很不幸地被爆炸还是别的东西卷出了残骸之外,想靠扫描枪逆向基本上已经是没什么希望了,所以陆舟便将这玩意儿扔在了一边。
至于霍尔推进阵列上的推进单元,倒是还能找到几个结构完好的。
吩咐小艾将霍尔推进阵列还有后面的电离室这两个主要模块排列在地上,陆舟再次取出了扫描枪,从排在最左边的霍尔推进阵列开始,逐渐调高扫描光线的宽度。
当扫描光线的捕捉范围将两个模块全部容纳进去的时候,正好逼近了能量的上限。
没有任何犹豫,陆舟立刻扣下了扳机。
只听见“嗡”的一声轻响,亮蓝色的弧光于枪口微微闪烁,沿着校准光线的轨迹,向前方铺开了一层的网格状淡蓝色光幕。
这道超越标准模型的光束,无论是多少次看到,陆舟都无法克制住心中的震撼。
对于人类文明目前的技术而言,这项技术甚至已经超越了科学的范畴,抵达了幻想的领域。
至少,他想象不出它所运用的是何种原理。
甚至连想象都想象不到。
那淡蓝色的光幕仿佛带着一种神奇的穿透力,从那坚硬的金属外壳上轻描淡写地透过,将那散发着金属光泽的外壳变成了透明色,并扫描着阴影之下的每一寸角落。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一个莫名的念头忽然从陆舟的脑海里冒了出来。
如果在飞船上装一个足够大的这玩意儿,是不是连整个星球都能这么扫描了?
当然了,他心里也清楚。
这个问题,或许只有掌握这项技术的高等文明,才有能力回答他了……
第635章 解决质量间隙的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