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4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愿如此吧。

    不过有一点他确实没有吹牛,虽然有时候说话做事儿轻浮了一点,但他办事儿却是没让自己失望过。

    想到这里,陆舟原本还有些悬着的心,也稍稍放下来了几分。

    罗文轩“那我就先回去了……对了。”

    陆舟“还有什么事儿?”

    看了眼手上的那份a4纸,罗文轩犹豫了一会儿,开口问道“那个750gev……这么多年了,你还没有放弃吗?”

    虽然750gev的计划并没有列在这个东方环计划上,但他在物理学上的直觉还是告诉自己,这个计划就是为这个750gev量身打造的。

    哪怕不是全部,也至少有一半是……

    听到这个问题,陆舟微微愣了下,随即嘴角牵起了一丝淡淡的笑容。

    “这么多年了,你见我放弃过什么?”

    。

第686章 新能源汽车峰会() 
东方环计划确实有陆舟的一部分私心在里面。

    而他之所以不遗余力的推动这个计划立项,也确实有一半的原因是为了750gev的信号。

    他相信自己计算得到的数据不会欺骗自己,也相信两个探测器上出现的“误差”不会如此的巧合,哪怕lhcb的几次实验一无所获,他也相信着只是探索的方法出了问题。

    再指望cern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他需要一台完全服务于他、或者至少他能够在其中掌握绝对话语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将实验付诸行动。

    当然了,想要实现他心目中的这些蓝图,不把眼下的事情做好是不行的。

    十月中旬,新能源汽车行业峰会如期召开。

    国内汽车行业的大佬、各大高校相关领域研究所的学术带头人、以及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资本方,纷纷云集这座城市。

    带着学姐帮他弄到的邀请函,陆舟来到了峰会召开的现场。

    就当他向接待人员出示了邀请函之后,正准备往会场内走去时,却是被站在会场入口一侧的迎宾小姐给拦住了。

    “先生,您的位置是在这边。”

    看了眼迎宾小姐指的那边走廊,陆舟疑惑道。

    “观众席不是在那边吗?”

    迎宾小姐彬彬有礼地说道“您的邀请函是特邀专家席,在宣讲台右手边的区域,请往右边走廊前往入场处。”

    陆舟将邀请函拆开看了下,只见旁边果然有一行字写着“特邀专家”的字样。

    “还有这种设定吗?”

    迎宾小姐哭笑不得地说道“先生您收到邀请函之后都没有看过的吗?”

    陆舟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公司ceo帮我弄的,我也没仔细看就过来了。”

    “那我带您过去吧。”

    陆舟点头。

    “好的,谢谢。”

    新能源汽车是可控聚变技术解锁之后的第一块蛋糕,随着电池标准得到标准化的统一之后,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将会有大批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加速华国汽车市场的更新换代,以至于最终全面淘汰燃油汽车。

    事实上,自从锂硫电池的技术突破之后,这种趋势就已经存在了。

    对于星空科技这种专注研发的高科技企业来说,这次峰会无疑是一次机会,毕竟随着电池标准化的完成,以后电池的设计和研发自然就不是能够随便乱来的了。

    虽然陆舟对企业的经营和赚钱都不是特别感兴趣,但谁要他现在特别缺钱呢?

    航天飞机那边都已经烧了几个亿进去了,才刚刚看到一点起色,未来还不知道会烧多少钱进去。

    很快,峰会开始了。

    陆舟打开了手机的录音,吩咐小艾替自己将会议的内容整理成笔记之后,便将注意力放到了台上。

    最先走上台的自然是工信部的二把手,杨中元书记。

    在一片掌声中,他用不温不火的声音例行公事地讲了些所有会议开头都会讲的东西。

    说实话,这段内容没什么值得注意的,不过有一点却是引起了陆舟的关注。在这段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场白中,这位杨书记很罕见地提到了“智慧城市”这个关键词,并且还提了不止一次。

    一般来说,这种由中央高层主持的会议,很大程度上传达的都是上层的意思。

    “科技的发展正在快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社会,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智慧城市的发展也会日新月异。而可控聚变为我们带来的廉价、清洁的能源,也让我们关于未来这张蓝图中的一切,有了实现的可能。”

    说到这里,这位杨书记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

    “……我们已清楚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在加快向‘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甚至许多方面已走在了世界的前面。”

    “……城市的信息化、电气化建设,将是下一个五年的发展重点,希望诸位能够将这样的势头继续保持下去,也愿我们能一同见证未来的繁荣。”

    在一片掌声中,杨书记点了点头,然后宣布了峰会的开始。

    看着接替杨书记的步伐、走上台前的峰会主持人,陆舟的脸上浮现了深思的表情,随后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字。

    【锂空气电池】

    作为比锂硫电池更加接近未来、依靠外界氧气提供氧化物的空气电池,在理论上将比锂硫电池拥有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事实上,他最初得到的那个残骸一号,本身便是锂空气电池的残骸,以他现在的条件将里面的技术逆向出来问题应该不大。

    甚至连逆向都不需要,只需要照着残骸一号上的几条技术路线,让高等研究院的计算材料研究所重新走一遍都没什么问题。

    只不过他现在还拿不定主意的是,到底要不要这么着急的把这个技术拿出来。

    “总之,先让杨旭他们对氧分子气体交换薄膜展开研究吧。”

    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会儿,陆舟将锂空气电池这五个字划掉,在旁边写上了“气体交换膜”这五个字之后,便将手中的笔记本合了起来。

    就在这时,旁边传来了一道声音。

    “很有意思的演讲不是吗?”

    这声音,明显是在向他搭话。

    下意识地侧过脸看了一眼,陆舟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抹惊讶的表情。

    注意到了他的视线,坐在他旁边的那位长得和et有点像的男人,向他友好地笑了笑,伸出了右手。

    “幸会,陆教授。”

    定了定神,陆舟握住他的手晃了晃,做了简单地回应。

    “你好,马经理。”

    马芸笑了笑说“我已经不当经理了,称呼我名字就好。”

    从刚才开始陆舟一直在思考自己的事情,以至于根本没有注意到,坐在自己旁边的是阿狸集团的老总。不过就算知道了其实也无所谓,虽然很惊讶是不假,但对他而言也就是仅此而已了。

    要说钱,自己肯定没他多。

    但地位嘛……

    这个根本不具备可比性。

    “马先生也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

    “不是对新能源汽车感兴趣,”马芸摇了摇头,笑着说道,“让我感兴趣的是这个行业。”

    “新能源行业?”

    “不,是关于未来的所有行业,”停顿了了片刻,他继续说道,“就如同刚才杨书记所说的,未来的电价会越来越便宜,而且越来越清洁。很多原本在成本上无法实现的idea,在并不久远的未来或许根本不是问题。不只是新能源汽车,很多东西在未来都大有可为。”

    说到这里,马芸忽然话锋一转,看向了陆舟笑着说。

    “比如,六七年前你提出的无人机物流一样,在当时肯定是无法实现的,但放到四五年后,说不准满大街都是那玩意儿。在未来,我们的城市比起一座城市,将更像是一座信息化的社区,只需要通过一个窗口连接到网络,我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一切的需求。而被从基础工作中解放出来的人口将从事一些更有创意的事业,而这些事业将丰富我们的文明。”

    听着他描绘的未来,陆舟忽然笑了笑说“我还以为你不当经理了。”

    马芸也笑着说“不当经理,还可以当投资者嘛,两者身份并不冲突。就好像虽然我上不了太空,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航天感兴趣。当然,比起航天,我对你,陆教授更感兴趣。”

    “我?”

    “是的,我拥有的最多只是想法,而你不但拥有想法,更拥有将想法变成现实的能力。”说这话的时候,马芸目光炯炯地盯着陆舟。

    陆舟沉默了一会儿。

    忽然笑了笑,开口道。

    “你这么说,我怪不好意思的。”

    马芸哈哈笑了笑,“是您太谦虚了。”

    说着,他从怀里取出了一张名片,向陆舟递了过来。

    “如果有什么有趣的项目需要投资,可以随时联系我。哪怕我帮不了你,也会想办法替你介绍帮得上忙的人。”

    原来如此……

    搞了半天,就是为了说这句话啊。

    陆舟收下了名片,点了下头,算是谢过了他的好意。

    “如果有需要,我会的。”

    …

    (感谢书友“花碧楦”的盟主打赏~~~

    咳咳,谁帮我算算我还欠多少章,我一定会还的。)

    。

第687章 锂空气电池立项() 
金陵高等研究院。

    计算材料研究所。

    因为是午休时间,办公室里的人都比较放松,除了钱忠明还在刷着论文之外,其它大多数人要么是在网上浏览一些业内同行的消息,要么便是喝着咖啡吹牛打屁。

    “听说金大前几天搞了个联谊活动?”

    “嗯,我也听说了,好像是和外国语学院的教职工组织了一波秋游,在紫金山酒店住了两晚上。”

    一脸蓝瘦地叹了口气,刘波继续说道。

    “可恶啊……我们大化院怎么就没有这种活动呢?”

    金陵高等研究院的大多数研究员都有在附近的大学挂有教职,其中以金陵大学居多,金陵理工次之。毕竟学术带头人是陆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计算材料学的奠基人,就算是放到国际上,金陵高等研究院的计算材料研究所也是材料领域顶尖的研究机构。

    对于这样研究所,自然没有哪个大学会拒绝里面的研究员到自己这里讲课。

    因此,教职工该有的福利,他们也有一份。

    然而遗憾的是,今年化院什么活动都没有,这个十月眼看着很平静地就要过去了。

    听到刘波这声叹气,给自己泡上第二杯咖啡的杨旭笑了笑,随口说道。

    “别指望了,就算咱们化院去搞这联谊,你指望外国语院那些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们会感兴趣?不说别的,单说这个发际线,就够打死一票人了。”

    生化环材四大天坑,这个坑字不只是体现在钱途上,还有那令人唏嘘不已的发量。

    为了测一组数据,在实验室里打地铺是常有的事情,熬夜到凌晨一二点实验室不熄灯,也是家常便饭。对于那些已经熬出头的教授来说可能好一点,毕竟有不少优质、勤劳、肯干的科研狗可以使唤,但能在这一行熬出头的,头顶多半也不剩几根毛了。

    然而,生活还是得有点梦想的。

    一听到杨旭这句调侃,刘波顿时就不乐意了,当即反驳道。

    “说到秃,咱们搞材料的怎么也比不上搞数学的吧?”

    悠闲地喝一口咖啡,杨旭摇了摇头说:“那可未必,你看陆教授头发少吗?”

    刘波一脸无言以对的表情,隔了好一会儿才憋出来一句话。

    “……我觉得把那种妖孽拿来当样本是不具普适性的。”

    杨旭笑着说:“那行,等下班了你去数院和化院分别逛一圈,挑那种年龄相仿的教职工瞅瞅,目测比较一下总有那什么普适性了吧?”

    听着两个人的对话,滚着鼠标滚轮在旁边刷着论文的钱忠明终于忍不住插一句嘴。

    “看起来年龄相仿的……怕是不太好找吧。”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好一会儿都没人说话。

    咳嗽了一声,刘波打破了沉默。

    “咱们还是别讨论这个悲伤的话题了……”

    这一次,很罕见的办公室里的所有人都默契地达成了公式,没有人再开口。

    实际年龄和生理年龄这个话题……

    对于材料狗而言,实在是有些太过沉重了。

    午休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到了差不多一点钟的时候,坐在办公桌前的众人已经陆续进入了工作状态,而到了一点半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在闲谈,所有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