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即便是到了陆舟这个层次,搞研究的步骤也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抛开一些学校方面或者学校之外的事物,每天干的事情基本上也是要么跟踪本方向top3期刊的文献,要么便是安静的坐在办公桌前思考着自己的问题。
由于打算在“地月掌控”的任务链结束之后,回归数学领域的研究,将数学等级冲上lv10,因此陆舟在给自己定制的文献阅读软件上将追踪的学术关键词,基本上都设置在了数学这个领域上。
尤其是关于黎曼函数,以及黎曼猜想这两个词条,基本上只要是刊登在数论方向top5以上期刊的文献,陆舟都会搜集过来仔细阅读。
虽然知道期待着有人能够在这个领域作出杰出的研究不太现实,但他还是希望能够从其他人的研究中获得一点点灵感。
如往常一样踩着八点整的铃声来到办公室,将何昌文连夜赶出来的讨论课大纲批阅完之后,陆舟便坐在了办公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检查下自己设置的那些追踪标签,看看自己关注的那些方向有没有出现什么有价值的论文。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电脑屏幕的右下角,蹦出来了一串气泡。
小艾:【主人,有您的审稿邀请~?????】
审稿邀请?
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陆舟通过小艾递上来的链接,点进了自己的邮箱。
审稿邀请的邮件是《数学纪事》寄来的。
陆舟还记得,自己最早发布的那篇关于周氏猜测的论文,便是刊登了《数学纪事》上。后来虽然没有在这本期刊上再发过论文,但偶尔也会接到《数学纪事》编辑部的审稿邀请。
一般来说,能在这本期刊上刊登的论文,学术价值还是比较可观的。
饶有兴趣地点开了附在邮件中的论文,当看到论文标题的瞬间,陆舟的眉毛顿时感兴趣地抬了抬。
“……基于欧德里兹科的零点计算法的conrey临界线定理证明?”
小声将标题读了出来,陆舟在办公椅上坐直了,迅速扫过摘要的部分,朝着正文的内容读了下去。
论文的内容不算很长,总共加起来只有15页的样子。
作者通过一种新颖的方法,证明了conrey临界线定理。虽然并没有能将40%这个数字往前推进一步,但这篇论文在论证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却非常的有意思。
如果陆舟没记错的话,一般来说,大家都是用莱文逊算法来研究这个问题的。
将论文仔细从头看到了尾,陆舟在论文的末尾处,写下了自己的审稿意见,并且打上了通过的记号。
虽然一般教授审稿可能会用上3~5天的时间,但对他而言,跟着算一遍基本上有什么问题都能暴露出来的。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视线从屏幕上瞟过的陆舟,忽然轻咦了一声,握住鼠标的右手轻轻拖动,选中了其中的几行算式。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觉得行文有些眼熟。
虽说《数学纪事》是双盲审稿,原则上审稿人是看不到投稿人的名字,但想要确定是谁投的稿子,其实还是有办法的。
现在不少学者都有在投稿之前将预印本挂网上占坑的习惯,只要从论文中截取一部分字段进行检索,想要搜到论文的作者其实还是比较容易的。
对这篇论文的作者好奇的不行,陆舟心中想着反正稿子已经审完了,这时候就算知道了投稿人的名字,应该也不能算是违规吧?
就看一眼!
陆舟犹豫了片刻,最终架不住好奇心,做出了决定,登陆arxiv之后搜索了一下。
果然,这位投稿人也保持着上传论文之前先挂预印本的好习惯,他没费多少力气就搜到了投稿者的信息。
不过就在他看到投稿者的名字的时候,却是愣了一下。
莫丽娜·阿贝尔!
以及……
薇拉·普尤伊。
“……这个世界也太小了。”
略微愕然了片刻之后,陆舟随即笑着摇了摇头,关掉了网页,将先前的审稿意见发送去了《数学纪事》编辑部的邮箱。
难怪他觉得论文的行文这么眼熟,两位投稿者都是他的熟人不说,其中一个还是他的学生。这要是还不熟悉,那才叫奇了怪了。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莫丽娜居然还没有放弃黎曼猜想,甚至把他的徒弟都带进了这个大坑里。
就在陆舟犹豫着要不要给薇拉发一封邮件,问问他们研究的到底怎么样了的时候,办公室的门忽然推开,一个令陆舟意料之外的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哈哈,陆师弟,你瞧谁回来了?”
被这骚气的声音吸引了注意,陆舟抬头看向站在门口的罗师兄,有些意外的问道:“你从上京回来了?”
“从瑞士回来的,两个月前去了一趟cern出差,今天刚回国。”像是在自己办公室似的,罗文轩拉过一张椅子,大大咧咧地坐在了陆舟对面。
当他看到放在桌上的那张草稿纸的时候,眼中顿时浮现了一抹感兴趣的神色,拿起了桌上那张草稿纸好奇问道。
“黎曼猜想?你什么时候开始挑战这玩意儿了。”
陆舟淡淡笑了笑说:“只是闲暇时研究一下。”
“可以的,你兴趣还真是高端,那黎曼猜想当消遣,佩服,”罗文轩竖了下拇指,将夹在胳膊肘下面的文件掏出来,放在了桌子上,“不扯淡了,你要我办的事情可算是办完了!”
从桌上拿起了这份文件,陆舟翻开之后扫了一眼,脸上浮现了一抹惊讶。
“这么快就弄好了?”
月面强子对撞机的工程计划书!
虽然详细的图纸不在这份文件上,列入计划书的只是一张粗略的工程草图,但从罗师兄胸有成竹的表情来看,想来详细的图纸也已经完成了。
听到陆舟惊讶的声音,罗文轩也是得意的笑了笑,摆了摆手说道。
“本来设计上也没多难,对撞机的难点就两个,一个是将几十公里的管道抽成真空,一个是液氦冷却系统。在月球上造这玩意儿技术难度不大,甚至结构比lhcb还更简单点,真正的难度是在工程难度上,你打算怎么在月球上修一条几十几百公里长的隧道?”
“这个我自然有办法解决,就不需要你操心了,”陆舟笑了笑,将这份文件放在了一边,“和我说说,你这两个月在cern那边过的怎么样吧?”
第826章 CERN的新时尚()
让赵助理帮忙再泡了一杯咖啡,用了差不多一小时的时间,陆舟安静地听完了罗文轩这两个月来在那边出差的经历。
“整个月面强子对撞机的设计工作主要是华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空间工程研究所在负责,但华国研究机构没有施工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经验,所以我们就和欧洲核子研究组织那边取得了联系……”
理论领域的研究没什么秘密可言,偶尔有处理不了的数据,还会联合全世界其他研究机构一起处理,互联网最早就是这么诞生的。虽然在一些突破性的研究上互有竞争,但合作解决问题也算是国际惯例了。
当得知华国打算在月球上建对撞机之后,那些欧洲佬简直比华国人自己还要热情,分分钟派来了最好的工程师团队以及LHCB和Alice探测器的设计师本人来上京这边考察,然后又给了华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这边十个考察名额,甚至主动承担了相关的费用。
当然,这并不是无偿的。
如此殷勤地帮忙,自然也是希望能够在未来与华国在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展开更密切的合作。等到月面上的强子对撞机真建起来了,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高能物理实验都将搬到太空上去做,以前没有条件去验证的猜想,这台庞然大物也将为物理学界创造实现的可能。
作为华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这边考察团所有学者中,在工作时间最长的一位,罗文轩自然是当仁不让地扛起了考察团团长的大旗。
重新回到生活了两个月的时间,这次在那边的见闻也是让他感慨颇多。
“……爱德华·威腾已经很久没有去了,我问过了的负责人,据说他已经退掉了自己在的办公室,将工作的重心放回到了普林斯顿大学那边。”
“不只是威腾,好多学识渊博的老教授都不在了,我在讲座大楼转了一圈,宣讲的基本上都是生面孔了。”
看着咖啡杯上已经微弱的雾气,罗师兄有点儿惆怅地叹了口气。
这次回去他本来是打算拜会下老朋友们的,结果不少老朋友都已经不在了,要么是年龄大了,要么是转行了,或者是跟着导师、老板去了其他的研究机构。
“就是这么一种地方,和理论物理有缘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去一次,然后再从这个十字路口走向谁也不知道的方向,”伸出食指轻轻碰了下已经变凉的咖啡杯,陆舟安慰了一句说道,“就像理论物理本身一样,旧的人离开,总会有新的人补上来。”
“不说这个伤感的话题了,”罗文轩笑着摇了摇头,“说起来,我这两个月倒是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陆舟:“什么事情?”
罗文轩:“你还记得吗?以前在的时候,那些大佬们平时的消遣就是学法语。”
陆舟想了一会儿,笑着点了下头。
“好像有点印象。”
这种地方基本上聚集着全世界最聪明的头脑,而一群聪明人待在一起,总会有人想比试一下,或者说是炫耀自己的智商。
比试数学和物理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大家的知识储备都差不多,杰出的研究成果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或者说服谁的。
然而,如果能够在一个月,甚至是一两个星期之内学会一门语言,无疑是一件能够证明自己智商的事情。
这听起来或许有些匪夷所思,但事实上就是如此,不少初次前来常驻的物理大牛,通常用一两个月,甚至是几个星期的时间便能够从对法语一窍不通,变成能够用法语与人正常交流。
再加上的机构有一半的研究设施在法国的境内,因此学法语并且用法语开报告会,可以算是的物理大牛们的一门高雅的业余消遣之一了。
当初去访学的时候,虽然陆舟没机会参与这件有意思的活动,但还是听他在那边认识的教授聊起过这件事情的。
比如弗兰克·维尔泽克,就曾经向他吹嘘过,自己是如何用两个星期学会了法语,然后从一名法国佬那里赢了一个月的啤酒……
“现在的情况出现了一点小小的变化,”罗文轩挤了挤眉毛,笑着说道,“那里了多了不少中文俱乐部,以前学习法语是一种时尚和炫耀智商的方法,现在这种时尚似乎变成了学习中文。”
“学习中文?”
“没错,”罗文轩笑着说道,“据说是月宫号的官方工作语言用的是中文,在官网上发布的研究成果的第一首资料都是用中文写的。你知道的,用谷歌翻译看理论物理的文献简直是一场灾难,虽然也不是不能将就,但逼得不少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学者都开始研究普通话的语法了。”
“……那还真是为难他们了。”
陆舟哈哈笑了笑,有点儿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
说起来这事儿,好像还是他批准的。
虽然月宫号上的工作人员投稿的期刊论文没有做硬性规定,但在官网上发布的观测数据,以及收集到的实验结果,都和网页的界面一样用的是中文。
虽然这给其它国家的学者增加了不少工作量……
但没办法,谁要月宫号是华国出人出钱出力造的呢?
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国际力量对学界的一种投射。
作为从事科研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必备技能,英语肯定是必不可少的,但通过学术影响力提升本国语言在学术界的地位,从而间接提升本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话语权,同样也是一名学术带头人的责任。
如果工作展开顺利的话,往后月宫号工作站还会和华科院展开合作,联合成立一本专门的综合性期刊,用来发表月宫号上的研究成果。
到时候不只是月宫号产生的研究数据,就连论文本身都中文化了。
“……说起来,我在那边访问的时候虽然没有见到我的老朋友,但到时见到了你的老朋友。”
陆舟:“我的?”
“弗兰克·维尔泽克教授,”罗文轩耸了下肩膀,露齿微笑道,“他让我替他带去对你的问候,顺便问你对750Gev能区的信号研究的怎么样了?最近又做了一次实验,甚至连1sigema置信度的信号都看不见了。”
陆舟笑了笑说:“那你下次再见到他,记得替我告诉他,等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