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5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舟摇了摇头说:“说是被我给解决的实在是过誉了,无论是碳基芯片还是锂空电池,都是团队合作的研究成果,非要说的话,我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不过是充当一下催化剂罢了。”
这话陆舟倒是没有谦虚,但吕局长显然不这么认为。
只见这老头摆了下手,直接把他的话给打断了。
“行了,你也别谦虚了,大头兵一抓一大把,但能打胜仗的将军就那么一两个,究竟是谁的功劳,我们心里有数,再谦虚就虚伪了。”
陆舟做了个无奈的表情,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
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嗓子,停顿了片刻之后,吕局长继续看向了他,语气热切地继续说道。
“关于那个锂空气电池,我想问问……它的能量密度到底能做到多少。”
对于这个问题,陆舟认真思索了片刻,给出了一个保守的回答。
“能量密度这东西……具体能做到多少这个还不好说,但理论估计的话,至少可以做到锂硫电池的1。5倍以上,说不准翻一番也是有可能的。”
一听到这锂空电池的能量密度能做到锂硫电池的1。5倍,甚至是有希望翻一番,吕局长的眼神顿时变得热切了起来,搁在膝盖上的双手握紧,语气郑重地继续说道。
“我这里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下陆院士!”
看到吕局长突然严肃起来的样子,陆舟也是摆出了认真的态度,在办公椅上坐正了说道。
“请讲。”
然而……
虽说是料到了吕局长大概会问些比较刁钻的问题,但当这个问题被他问出来之后,还是有点儿出乎了陆舟的意料。
或者说,陆舟没有猜到他会问的这么直接……
“这个锂空气电池技术……能用在坦克上吗!”
第972章 总不能一点忙都不帮(1/5)()
用在坦克上……
听到这个奇怪的问题,再对上那双郑重而热切的眼神,陆舟总算是明白吕局长到底是来干什么来的了。
其实关于电驱动坦克的研究,倒不是什么很新鲜的东西。
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保时捷博士”就研究过这个课题了。
安装了pohetype101/1风冷发动机发电的vk4501p坦克,通过发动机产生的电力先存储到蓄电池里,然后再驱动两台275kw电动机,毫无疑问已经符合了一台电驱动坦克的基本特征。
不过碍于时代的局限性,这种电驱动坦克的技术并没能够在战场上发挥很大的优势,只有“差速转向系统”这一设计被保留了下来。
在往后的一个世纪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驱坦克这个概念也反反复复地被拿出来讨论。
陆舟可以猜到,吕局长问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想知道这玩意儿能不能用在坦克上。
他真正想问的,大概是可控核聚变带来的发展红利,能不能从经济领域上,溢出到军工领域上……
“这个你得问军工领域的专家,”思索了片刻之后,陆舟认真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在我看来的话,无论是锂硫电池还是锂空气电池,在军工领域的前途都是有限的。”
吕局长一听这话,顿时有些着急了,连忙问道。
“为什么?”
“安全性。”陆舟叹了口气说道,“只要是化学电池,基本上都是基于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转化的。而既然是氧化还原反应,便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锂这种放到空气中都能自燃的东西,这要是被炮弹什么的东西给击中了,那可不是漏油那么简单了,只怕连做应急措施的机会都没有,百分之百就给殉爆了。”
这玩意儿应该会有人和他讲过吧。
不过看吕局长的样子,可能提了确实有人提过,就是他没太当回事儿。
“……这样啊。”
在听到陆舟的回答之后,吕局长的脸上浮现了一丝遗憾的表情。
很显然,再来这里之前,上京那边应该开过一场关于这个命题的技术论证会议。而且就他脸上的表情来看,他应该是支持将锂空电池运用在军工领域的。
盯着桌子上的茶杯思忖了许久,老先生仍然有些不甘心地抬起了头,不死心地追问道。
“难道就没有什么改进的余地吗?比如做出一种能够兼顾稳定性和高能量密度的电池?”
“你说的那种东西恐怕不是化学电池能做到的……”
陆舟有点儿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好的摇了摇头,停顿了片刻之后,继续说道。
“其实吧……我对军事也不是很懂。不过,如果只是根据我个人理解的话,虽然将锂空电池运用在坦克这种前线交战单位上是不靠谱的,但如果将锂空电池用在运输车、军用卡车、甚至是运输直升机等等非前线作战单位上,用来缓解后勤系统对石油的依赖,应该还是可行的。”
电驱动引擎在噪音、隐蔽性、以及操控性上都有着很大的优势。
尤其是在防御战争中,在基础电力设施能够保障的前提下,这种后勤系统电气化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至于进攻战争……
华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这个暂且不做讨论。
看着吕局长脸上露出了深思的表情,陆舟笑了笑继续说道。
“其实我自己是个和平主义者,对武器这东西没什么研究,但如果国防建设需要我的建议,我只能说,与其在化学电池上寻求出路,不如从其他地方想想办法。”
吕局长立刻问道:“其他地方?”
陆舟点了下头,继续说道:“比如可控聚变技术,现在小型化的可控聚变电池我已经弄出来了,虽然还存在着成本高昂等等诸多限制,但科学的进步总是有一个过程的。只要保持对这一领域的投入,没准过个十几二十年,小型的聚变电池就能成熟到你想象中的那种效果也说不定。”
可控聚变小型化技术目前已经被用在了祥瑞、霞光、鹊桥等系列航天器上,目前新一代深海核潜艇据说也列装了同型号的电池。
陆舟记得自己在航天飞机装配中心的账目表上有看到来自华国海军装备采购部门的订单,而且采购的数量似乎还不小。
虽然想要将这技术从天上和海上搬到陆地上,并且将成本和最小体积都削减到一个可以接受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未来的事情谁又说的好呢?
只要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总有那么一天还是能看到实现的希望。
……
聚变电池的进一步小型化那是未来的事情,且不管陆舟怎么给能源局的二把手画聚变电池这个大饼,这会儿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要疯掉了。
下游供应链倒还好,国内几家新能源汽车大厂召集工程师连夜研究陆舟的那篇论文,从只言片语的措辞中推断出,这种锂空电池虽然对他们的影响应该不大,只需要在车前加个进气格栅的设计应该就行了。
不管是乐观也好,还是真的影响不大,总之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勉强是松了口气。
不过松了口气是松了口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将这事儿就这么放下了。
鉴于新能源行业正面临着不确定因素的潜在影响,比亚蒂等企业纷纷将原定于近期上市的新车往后延期了,准备等到锂空电池技术尘埃落定之后再推出新款车型,并且开始着手设计符合“锂空电池”期待的带进气格栅的新能源汽车。
虽然消费者们普遍出现了观望情绪,但由于电价持续下降、国内油价稳中有进带来的影响,总体上对于他们来说影响并不算很大。
然而这些汽车厂商们是松了口气,但对于整个供应链的中游企业,尤其是那些汽车电池厂商们来说,可是难受的头都大了。
多少观望了两年,终于下定决心完成了生产线升级的老板,可以说是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
新能源产业确实越来越红火了,但他们的生产的产品却是被淘汰了……
中山新材的仓库里。
远远地看着堆积如山的锂硫电池库存,刘万山一根烟一根烟地接着抽着,脸上一阵哭笑不得。
站在老板的旁边,穿着西装的秘书也是满脸愁容,想替老板骂人,却也不知道该骂谁才好……
“这星空科技……是打算把咱们闭上绝路啊。”
弹了弹烟灰,刘万山叹了口气道。
“这日子确实不好过啊。”
虽然中山新材的股价前段时间不知为何一路飙升,但订单数量却是直线下滑。
尤其是还有几家下了订单的小厂,竟然直接违约,生产出来的汽车电池干脆不要了,搞得他现在一大批货压在手上,还得发愁怎么把这些玩意儿处理掉。
唯一让他有点欣慰的是,面临这样窘境的不只是他们一家,现在整个电池行业都不怎么好受。中山新材还有产业链更上游的锂材料业务,以及另一条产业链上的手机电池业务。
相比之下,倒也不至于喘不过气来。
不过,不好受那是肯定的了。
站在刘万山的旁边,秘书一脸沉重地问道。
“老板,咱们……现在怎么办。”
闷了一口烟,刘万山思忖了片刻,开口说道。
“汽车电池生产线暂时关掉吧,一部分工人转到手机电池的生产线上去,培训一下尽快上岗。还有改性pdms材料和hcs…2材料的业务那边,尽快催一下下游厂商的货款,让他们尽快把钱打过来,等锂空电池出来咱们立刻跟进,无论如何也得保证现金流,手上的子弹充足,才有希望打胜仗!”
秘书连忙点头。
“好的,我一会儿就去办。”
看着厂房里堆积如山的货,刘万山心中一阵肉疼,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转身走出了厂房,掐掉了手中的烟头,刘万山随手将它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再次不舍地回头看了厂房一眼。
那可是价值数千万的货啊!
心中越想越是不甘心,刘万山重重地跺了下脚。
“不行,我得去找陆教授商量商量。”
“星空科技那边好歹也有咱们的股份,他总不能一点忙都不帮!”
第973章 “时来运转”的斯坦利教授(2/5)()
锂空气电池虽然还没诞生,但这道即将问世的曙光,却是已经晃瞎了不少人的眼睛。尤其是在产业界掀起了一场八级地震的同时,学术界受到的影响也不小。
有的人惊呼不可思议,有的人漠不关心。
有的人欣喜若狂,自然也有人懊悔的捶胸顿足。
往大了说这关系到数十亿的科研经费,往小了说也关系到无数博士生硕士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
毕竟不少与锂空电池相关的项目被削甚至是直接砍掉,很多做这个方向的博士生导师自己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更不要说他们带的学生了……
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区举办的北美材料学春会上。
来自世界各地的材料学界大牛齐聚于此。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一届春会上的明星本该是属于研究受到微软、英特尔等多家公司资助的二硫化钼单分子层材料,在此之前,这一材料被学术界普遍看好为除了碳化硅之外的未来半导体工业的材料首选。
然而很显然的是,现在意外已经发生了。
锂空电池的热度胜过了一切。
在春会开始的第一场报告会上,穿着燕尾服走上讲台的斯坦利教授,便用慷慨激昂地语气宣布了锂空电池时代的来临,以及他的笼状碳分子材料如何如何牛逼……
也正是因此,今年的材料学春会差点在开幕的第一场就见红。
对于这些一言不合就往台上丢皮鞋,甚至是撸起袖子大打出手的同行们来说,这家伙一脸趾高气昂的样子实在是太欠打了!
虽然没有打起来,但整个报告会依旧是冲突不断。
哪怕是在不少实验室已经完成了对实验的重复的情况下,各路竞争对手依然是发了疯似的扑上来,对这斯坦利教授这个活靶子狂怼。
比如来自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柯蒂斯博士。
在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Amin Salehi…Khojin教授合作时,他们成功地找到了一种革命性的方法,完成了一种能在空气中实现长达700次充放电循环的锂空气电池。
在锂枝晶问题被解决之后,他们试着将这个数字提高到了900次。而到现在,这个数字已经艰难前进到了1000次。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笼状碳分子的诞生,让这个原本“前途一片光明”的研究陷入了被砍掉的窘境,这会儿站在台上装逼的说不准就是他了!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就算是平时斯斯文文的柯蒂斯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