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6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陆舟总感觉这个人在暗示自己什么。

    但对于这个计划完全不了解的他,当然不可能做出任何表示,于是只是装作没有听出来地继续问道。

    “你觉得佩雷尔曼会考虑吗?”

    舒尔茨沉默了一会儿,耸了耸肩说道,“……不管行不行,我们总得试一试。”

    ……

    疯狂的想法,伟大的计划……

    今天这一天,陆舟感觉自己还真是听到了不少有趣的东西。

    直觉告诉他,这一届的国际数学家大会,恐怕会比往届他参与过的都要精彩。

    当然了,虽然他也就参加过一届而已……

    随便找了个地方吃饭,吃完回到酒店之后,陆舟与舒尔茨告别,便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将今天听到的一些重要的事情记在了备忘录上之后,陆舟对着尚未完成的黎曼猜想的证明继续研究了一会儿,一直到深沉的夜色爬满了窗外才打着哈欠停了下来。

    “都已经十点了吗?”

    看着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时间嘀咕了一句,就在陆舟正准备去床上睡觉的时候,心中忽然一动,想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小艾。”

    小艾:【在呢,主人!】

    想了想,陆舟继续说道:“帮我查一个人,名字叫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这个人好像是在哈佛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小艾:【收到!】

    搜索一个人的学术履历很容易。

    对于小艾来说,也就花了不到三秒钟的时间而已,包括学术履历、脸书账号等等一系列的信息,已经被它做成了一张图表,呈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单就工作效率而言,这个世界上大概没有人能比它更擅长秘书的工作了。

    将报告整个看了一遍,陆舟发现这位艾伯特也是个有趣的家伙。

    这家伙虽然是一名物理学家,但却是因为网络理论研究而出的名。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正如克鲁格曼教授吐槽他的那样,这位仁兄虽然在nature和science上都发表过不少文章,甚至还创造了barabási…albert模型这种理论工具,但真正令他出名的却不是他那些学术成果,反而是他写的小说……

    他的《链接》可以说是复杂网络理论的基石,也被不少人看做是的大数据理论的鼻祖,而他后来创作的《爆发》更被认为是超越《黑天鹅》的惊世之作,对大数据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推广。

    如果说塔勒布认为人类行为是随机的,都是小概率事件,是不可以预测的,那么他的理论则是认为,人类的集体行为就像是一团由多粒子组成的系统一样,虽然个体行为是不确定的,但集体行为却是可以被预测的!

    至少,93%以上是可以预测的。

    至于他为什么会和克鲁格曼教授凑到一块去……

    这个其实到没让陆舟感觉太过意外。

    克鲁格曼本身就是一位相当喜欢开脑洞的学者,而且最为推崇的便是,将数学、物理学等等自然科学的理论融入到经济学原理中。

    很多人只知道他因为新国际贸易理论而拿过诺贝尔奖,或者是在公开场合抱怨某位总统的愚不可及,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在学术论文中,基于现有物理学建立的模型,提出过“星际贸易理论”、“两大星际贸易基本定理”这些哪怕是拿到科幻作品中都会让人觉得脑洞大开的理论。

    因此,艾伯特会找上他不奇怪,他会对“预测未来”这种疯狂而抽象的学术命题产生兴趣,陆舟也不觉得有任何的奇怪。

    不过,虽然对这个可以很感兴趣,但陆舟现在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处理这个问题。

    不管未来有什么事情是有93%以上的概率会发生的,至少对于现在的他而言,有两件事情是100%会发生的。

    一件事情便是即将于两天后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大会的最后他还有一段六十分钟的报告要讲。

    另一件事,便是明天早上前往核聚变电站访问的行程安排。

    这是东亚电力在东欧地区的第一个项目,也是堆芯真正走出海外,开拓全球市场的第一个项目。

    据说这座核电站拥有一个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名字,而且是现任总统亲自命名的。

    它的名字叫helios。

    音译过来是赫利俄斯,它既是希腊神话中阿波罗的原型,也是旧日神话中太阳本身的化身……

    

第1011章 赫利俄斯() 
“……四匹燃烧的烈马,承载火种的日辇驰骋在空中,从东至西,晨出晚没,令光明普照世界。”

    坐在加长轿车上打着哈欠,听着这如同歌唱一样的语调,从车窗外收回视线的陆舟,看了坐在他旁边的诺瓦克部长一眼。

    “你在说什么?”

    这位毛子哈哈笑了笑,和蔼的让人根本看不出来他是俄罗斯能源部的一把手,反倒像是一位热情的导游,用风趣地口吻向陆舟解释道。

    “荷马史诗!关于赫利俄斯的描述……也是我们即将抵达的核电站!”

    说着,他的语气带上了感慨。

    “赫利俄斯的儿子曾经为了让光明离地面更近一点,失手点燃了大地,将利比/亚成为沙漠,将埃塞俄比亚居民的皮肤烧成黑色,两三千年前的荷马大概不会想到,千年之后的人们不但做到了神灵才能完成的伟业,甚至超越了神灵,找到了一种温和的方式来释放太阳的能量。”

    陆舟:“……你说的版本怎么和我听过的有点不一样?”

    诺瓦克部长笑着说道:“这不奇怪,这种口口相传编撰出来的东西本身就有很多版本,何况后人在整理的时候还会经过一定的艺术加工,如果你感兴趣我们可以找个机会好好聊聊,正好我对这方面也有一些研究。”

    陆舟委婉地拒绝道:“谢谢,不过我对神话传说不是特别感兴趣。”

    对他来说,抽出一天的时间来处理与学术无关的事情,已经是他能够接受的极限了。

    尤其是在imu大会马上就要开始的这个档口上。

    “好吧,我理解,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成为诗人的天赋……”无奈地耸了耸肩膀,诺瓦克部长的视线落向了窗外,看着不远处的那耸立的围墙说道,“我们到了。”

    赫利俄斯核电站坐落在波罗的海的沿岸,由一座耸立的高墙包围,并且和海州的聚变电站一样,由俄罗斯的部队驻防把守。

    在围墙正门前的石碑上,陆舟瞧见了三个商标,其中两个分别是负责过羲和堆施工的广核建集团,以及负责供应堆芯的东亚电力,至于另外一个,则是这座聚变电站真正主人——rosatom公司。

    作为俄罗斯核电领域的寡头,rosatom公司几乎掌控着整个俄罗斯从上到下整条产业链的全部生产环节,甚至是西伯利亚上的绝大多数的铀矿。

    和这样的企业合作,既是东亚电力的主动选择,也是受到俄罗斯官方所支持的选项。

    根据东亚电力与rosatom公司签订的合约,东亚电力在以一个昂贵的价格将堆芯出售给rosatom公司的同时,还将派驻工程师常驻赫利俄斯核电站,提供为期二十年的技术服务。

    这些技术服务中,包括对堆芯控制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包括对堆芯安全状况的检查,总之就是尽一切努力确保堆芯能够正常运转。

    而与此同时,在这二十年里,由东亚电力提供的堆芯产生的利润,东亚电力也将从中分走13%的利润。

    虽然这种东西卖给你了还用你的东西赚钱的合作方式,多少带着点不平等条约的味道,但谁要现在全世界就只有东亚电力一家企业呢?

    在欧盟和北美还在摇摆的时候,俄罗斯二话不说将这个协议签了下来,而也正是因此,他们才成功成为了东亚电力的第一个海外堆芯项目的客户。

    而现在,来自华国的堆芯终于送到了这里。

    为了迎接堆芯点火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不但俄罗斯的能源部长亲自到访了这里,还专程配合了陆舟这边的行程,将点火的时间调整到了八月初。

    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等陆舟的话,一个星期前他们就可以点火了。

    赫利俄斯聚变电站的门口,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站在那里,当看到从车上走下的陆舟时,他的眼中顿时露出了欣喜地光芒,笑着迎了上来。

    “欢迎您,陆教授!我们又见面了。”

    “您好,瓦西里院士。”

    握住这位老人伸来的双手晃了晃,陆舟友好地笑了笑,接着看向了站在他旁边的另一位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

    “这位是?”

    “莱蒙托夫,”主动伸出了右手,和热情的瓦西里院士不太一样,这面容严肃的中年男人对他似乎并不是很感冒的样子,只是简短的说道,“这里的负责人之一。”

    并没有在意这位负责人对自己的态度,陆舟友好地向他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继续投向了门口。

    就在这时,他忽然见到了遇到意料之外的身影。

    “王院士?你怎么也在这里?”

    核工业集团的总工程师,王增光院士!

    当年和他一起在海州点燃聚变之火的核电领域元老级大牛之一!

    不考虑潘长虹、周承福院士这些上个时代的老人,再加上一个存在感比较低的华科院物质研究院李健纲院士,他们三个基本上就是华国核工业领域的三巨头了。

    因为陆舟不发工科类文章、不收学生甚至连职位都辞了的缘故,王老先生在核工业学界的影响力说不准还比他大那么一点。

    这回陆舟是真的诧异了,他是真没想到,王院士居然也来了。

    “毕竟是咱们核聚变工程的第一个海外项目,我怎么说也不能不管不问吧,”王增光哈哈笑了笑,朝着惊讶的陆舟挤了挤眉毛,继续说道,“走吧,rosatom公司那边的人已经等我们很久了,你没看咱们这位莱蒙托夫先生都已经不耐烦了吗?咱们也别站在门口了,进来说话吧。”

    一行人并没有在门口停留太久。

    哪怕没有王院士的催促,诺瓦克部长也没有让陆舟站在门口继续寒暄下去的打算。

    对于即将开始的点火仪式,他早就迫不及待了。

    在朝着聚变电站的指挥塔走去的途中,陆舟从闲聊中得知,作为核工业集团方面派出的代表,王院士到的比自己早的多,甚至早在一个星期之间就到了。

    而原本点火在一个星期之前就应该开始,只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推迟到了现在。

    虽然这和华国这边没什么关系,主要是俄罗斯这边自己的安排,但rosatom公司的不少技术员和管理层人员对此都颇有微词。

    毕竟晚一个星期点火,就意味着晚一个星期通电,而晚一个星期通电,就意味着他们的资金链不得不多承受一个星期的压力。

    如果是因为安全性或者其他技术原因而延后点火也就罢了,现在只是为了等一个华国人的航班,以及某位部长的政治作秀,就将点火日期向后调整了整整一个星期,这实在是让人有点心里不太爽。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刻终于还是等到了。

    此时此刻,指挥塔里黑压压的站着一群人。

    打头站着的那人,自然是诺瓦克部长,而站在他身旁的则大多是俄能源部的高官,以及几家核电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

    摄像机的镜头林立在指挥室的周围,手中架着长枪短炮的记者们,让这原本就不算很宽敞的指挥室更加的拥挤了。

    不过,却没有人在意这些细枝末节,盯着前方的控制台上的屏幕与按钮,几乎在场的所有俄罗斯人都屏住了呼吸。

    所有的工作在一个星期之前就已经准备就绪。

    现在只差按下最后的按钮!

    在所有人的注视之下,站在控制台前的诺瓦克部长努力平复着自己的心跳,看着面前的那个按钮反复的搓着食指和拇指。

    最后深呼吸了一口气,他从控制台上挪开了视线,环视了一眼周围举着摄像头严阵以待的记者,以及rosatom的工程师们,用庄严的声音开口道。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

    “它见证的不只是俄罗斯人民终于迎来了永不熄灭之火,更见证了我们与华国人民的友谊……愿它如太阳般长久不息,也愿我们的世界因为永恒的能源,永远的和平下去。”

    说罢,在所有视线的注目之下,他按下了按钮。

    然后……

    似乎没什么反应?

    盯着控制台上辐照数据以及等离子体温度等等一系列的指标,陆舟微微皱了皱眉头,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总觉得这和他当初在海州那边按下按钮时的状况似乎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