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茅山诡谈-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了第三天晚上,先前住的客栈的老道们忽然都不见了,而此时王继却让人把三口铁棺材连夜运到了那片空地上。等到了后半夜,失踪的那群老道忽然念着经从城门外抬进了两口棺材,看样子都是新挖出来的,再之后,就连守护的衙役都被打发回家了,到了第二天,住在客栈的老道和民夫一早离去。瞬时走了个干干净净,客栈掌柜的则给何永万递上了一张条子:何大人当世青天,申我家门沉冤,褒源无以为报,唯祈临安一方平安,以报大人再世之恩;今怨孽已除,天日已净,百姓自可安居。望大人青天如故,明镜如昨,民心若塑,则万鬼不侵哉。另,吾等施法之所切不可动土,一朝见天日。恶患便回头,褒源已去,则无可束之焉。
前几句拍马屁的话,何永万倒不是很在意。唯独最后一句“一朝见天日,恶患便回头”,意思是说那个让衙役戒严的“工地”绝对不能动土,否则恶有恶报鬼便会卷土重来,倒是看得何永万脖颈子直冒凉气,当天便颁布了该地方源百丈不许动土的法令。自此之后,临安果然没再发生过邪事。而老百姓听说是三鬼仙人亲自做法驱除了妖孽以后,民心也稳定了很多,消息传到附近的周府。一些先前迁走的人确实也回来了不少。
后来,何永万再次来到了甘虚观,得知褒源乃王继的道号,当其想再见一次王继以当面道谢的时候,才知道王继本人早已不知去向,老道们对施法当晚的事也是只字不提。而亲历法事的那些民夫皆为外乡人,踪迹早已是无处可寻,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也便成了一个谜。
光阴似箭,徽、钦二帝被金兵绑票以后,北宋的统治宣告结束,为躲避战乱,大批的百姓逃到了江南,不少人便落户在了临安,其中不乏一些家财万贯的大户,而此时此刻家里挖出铁棺材的刘卫地祖上家便是其中之一。此时,何永万下的“不准动土”的法令早就没人记得了,临安府人满为患,刘家祖上便买下了这片“不准动土”的空地盖起了宅子。
听到这里,薛老仙的大徒弟郭芳儒脸也白了,“地眼之怨”向来是道门中的“癌症”,就连大名鼎鼎的全真祖师重阳子都无能为力,像薛老仙这类二流道士又怎么可能搞定?更何况是“二流道士”的徒弟了,虽说不知道当初那个王继是如何搞定的,但其既然给何永万留了“褒源已去,则无可束之焉”的条子,想必也是用的玉石俱焚同归于尽的办法,当时何永万有为其尊堂申冤之大恩,他以死相报倒也符合逻辑,而眼下自己跟那个大财主刘卫连认识都不认识,就算自己知道那种同归于尽的方法,也犯不上把命搭进去啊……
这次的任务干也不是不干也不是,最后薛老仙带上两个徒弟和徒孙以及所有能带走的贵重物品与银两,租了辆大车连夜离开了宝庆,等到刘卫第二天又能派人到同云观催促时,道观已经人去楼空了。
这时候,临安来了一位云游四海的道士,他身上的盘缠已经不多了,恰巧碰到刘卫家在办丧事,刘卫家毕竟也是大户人家,他便想进去看看需不需要做做法事也好弄点盘缠。
结果这道士进去一看就傻眼了,一问才知道。
这家人老爷姓王,前几天挖酒窖的时候挖出了几口铁棺材,起初想请道士,但城里的道士收了钱却跑了,老爷一怒之下便自己动了棺材,无奈因为棺材太沉,用吊索往外吊的时候绳子断了,棺材落下后便插在了土里,无论如何便再也吊不起来了,当天晚上,连老爷带家眷一下死了五口,其余的人觉得是鬼怪作祟,都卷包跑了。只剩下几个杂役还有管家。留下的这个老管家名叫周良,因为老爷曾有恩于自己,所以独自留了下来给老爷收尸守灵,但晚上,即使是周良也不敢继续住在王家了,据周围老百姓反映,在晚上,王家时不时会传来好几个人同时嚎哭的声音,也分不清是男是女。为了这件事,周良也曾经去过甘虚观,但观中道人一听说是挖出了三口铁棺材,便都把脑袋摇的像拨浪鼓,表示对这件事无能为力。
第532章 磔池(18)()
这道士听得也是一愣,便仔细询问了一下具体的状况,这一问不要紧,则道士也彻底的懵了,他不敢相信在这里还能够遇到如此稀奇的事情。他也没有说些什么,只是稍微安顿了一下周良,并且告诉他这件事情自己可以帮忙办到。
周良对这道士莫名其妙的到来很是纳闷啊,那些老道长看到都连连摇头,这个突然赶来的道士又会有什么好办法可言?周良这个人还是比较聪明的,连忙追问这道士的来历,一问不要紧,把周良惊得是瞠目结舌,这位云游到此的道士,竟然是道教中赫赫有名,发明和研习过无数阵法道术的张三丰!!!
张三丰道出了自己的身份,周良站在一旁惊得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扑通”一声就给张三丰跪下了,说一定要救救王家,这件事情实在是太古怪了,要是再治不了,恐怕整个王家的香火就该断了!
张三丰虽然见多识广,但是也还是第一次碰到这么稀奇的事情,便问道:“你们这王家大宅的地基以前是什么地方?!!”
临安奇案早就过了几百年了,周良自然是不知道这其中的隐情摇摇头表示自己浑然不知。
张三丰也没有多问,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周围。这三口铁棺材确实也是够稀奇的,铁棺材隔离阴阳,为什么非要弄三口铁棺材埋在这王家大宅的下面呢?张三丰也是有些百思不得其解,但是这件事情既然自己答应人家了,也不可能再推辞不办,于是他开始在临安府周边寻访求问这王家大宅的地基以前是什么情况。
这一问不要紧,临安奇案被一些听说过的人给翻出来了,张三丰听了以后大惊失色,惊呼道:“此乃万怨之地,王家大宅建于此必将灭之满门!!!”
这话一出,周良也懵了,王家以前到底是造了啥孽?
张三丰的眉头也是皱的紧紧的,他此时此刻已经明白了一切,这三口铁棺材挖出来不出事那才叫怪了!
他决定亲自对付一下这怨魂,于是当天晚上便要求周良在王家大宅里面腾出一间空房,自己要在里面住一晚。
周良一听就急了,连忙说道:“这可使不得啊!自从这三口铁棺材挖出来以后在这王家大宅里面过夜的人无一例外第二天一大早都死了,道长你可不能去冒这个险啊!”
张三丰听了淡淡一笑,却执意要在这王家大宅内好好会会林巧儿的怨魂。
周良无奈,只好照做。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这王家大宅里面基本上都已经收拾空了,谁还敢去里面住?
周良其实也算是放心,毕竟张三丰的名号可是响当当的,在这王家大宅里面住上一晚应该也不会有什么事,毕竟有真仙护体。
当晚,张三丰便住在了这空荡荡的王家大宅内。这宅子现在除了张三丰这胆大心细的道士以外根本就没有人敢住,到了晚上深夜更是连人都不敢靠近。张三丰也发现了,这王家大宅一到晚上便怨气冲天,怨气之大也不是普通的恶鬼冤魂可以比的,一看就是有大怨大仇。
毕竟被人诬陷杀夫这事搁谁身上都不好受,后来还被一代清官张翔给冤枉,最后死在了狱中,说怨气不大那是假!
尤其是那一行血书:我本清白如雪,怎奈天降冤狱。什么正大光明,什么朗朗乾绅?官官皆为相护,让我世道无良。
明镜不明,清官不清,天日混沌,生又何干?死又何干?尔等害巧儿冤枉死于此,日后必遭惨报,我着红衣而卒,必将化厉鬼为我冤屈,我冤不洗,从今临安无宁日。
这行血书听得张三丰也是心惊胆战,如此之大的怨恨,不用点真材实料的道术恐怕是对付不了的。
张三丰在王家大宅最大的厢房内就住下了,这间厢房是以前王家王老爷的房间,自从王老爷死后,周良还有一些杂役就听到厢房内有鬼哭狼嚎般的哭声,听不清是男是女,也很嘈杂。好像不止是一个人在哭,而是许多人在一起哭。而且还不止这一间厢房有异样,其他的房间乃至整个王家大宅一到晚上就会出现异动!!!
甚至有人深夜从王家大宅路过都能听到宅子里面有人在痛哭,哭的凄凉悲惨,毛骨悚然。
张三丰当道士也不是一个年头了,第一次碰到这种事情也想要探个究竟。当晚,他在厢房内点上了火烛用来照明,鬼怪都是惧怕火光的。
火属阳,鬼属阴,阴阳调和和阴阳相克之理张三丰自然是懂。因此,点上火烛也是有一些恐吓鬼怪的作用的。
张三丰一开始并不想闹出什么动静,他手持一把以前师傅流传下来的古剑,腰间挂着掌教玉佩,身着一身道袍,在点点火烛的映照下伫立在厢房内。
经过张三丰的勘测,他发现这间厢房确实有很多的古怪。暂且先不提怨气冲天之事,就是这厢房的风水也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间厢房的风水在张三丰的眼中如果没有挖出三口铁棺材的话其实是极好的,不单单是这一间厢房,整个王家大宅的风水其实都很好。这王家大宅的风水主财运,背靠大树,且建在平原,不具山,在风水学中是一处不错的风水宝地。不过风水学中有一点和道教的理论却是相违背的。
风水学中背靠大树称之为“背靠大树好乘凉”。而在道教学说中,树虽然不属阴,但是树荫就另当别论了。道教中对太阳的解释为烈阳,也就是阳气极盛的意思。树遮挡了阳光(阳气),那么树荫便属阴。阴气向来不是什么好东西,所以在道教学说中,宅子靠近树林或者说宅子的顶部被大树遮蔽,那么这宅子内的阴气会格外的重,若没有阳气进行调和的话,就会出现阴大于阳的异状,生灵在里面呆的久了,便会对体内的阴阳调和造成影响,据一些人士推测,阴阳调和紊乱和内分泌失调似乎有着某种密切的联系。
第533章 磔池(19)()
按常理来说,风水好的宅子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来对,可是偏偏这王家大宅就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背靠大树好乘凉”和树荫属阴的原理相违背,这在道教和风水学中也是众说纷纭,张三丰也不敢确定树这种东西到底是好还是坏。不过张三丰敢确定,这树荫属阴绝对不是好东西。
而这王家大宅的大院内恰巧就有一颗树冠巨大的树木,树荫大的几乎遮盖住了半个王家大宅。这要是按照道教理论来说,阴气就绝对的重了。
可是张三丰也是十分的疑惑,这棵树长这么大起码也要几百年了,这王家大宅才建了多少年?院子里怎么会有一棵这么大的树?
张三丰也是十分的疑惑,他在静静等待着王家大宅半夜三更怨气冲天的到来,只有那个时候,张三丰才能够真正的揭示和看清临安奇案林巧儿怨魂的真面目。
张三丰知道,只有半夜三更之时这怨魂才会出来作祟。毕竟三更是整个二十四小时时间段内阴气最重的时辰。张三丰也有了一些困倦之意,准备先小睡一会儿再起来对付怨魂。自己也有手中这把师傅传下来的煞刃,那怨魂应该也不会对自己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张三丰把这把煞刃紧握在手中躺在床上便沉沉的睡去。
张三丰师傅所传下来的这把煞刃至今也没有人知道究竟是什么古剑,除了张三丰以及几个张三丰熟知的人以外更没有人触碰过这把古剑。这把古剑的煞气据说冲破天际,身怀此剑犹如手握命石,没有什么恶鬼敢接近。
据说张三丰有一次受到委托去处理一处凶宅,这凶宅里面也差不多跟王家大宅一个样,根本就住不下人,一住人第二天大清早保准死!
结果张三丰到了凶宅啥都没做,只是把那把古剑留在了宅子里面让屋主人供着,一个月以后再来取。屋主人也是纳闷,不过也只好按照张三丰的吩咐去做,当天晚上吓得在宅子里也是完全睡不着觉。结果却完全没事,一个月过去了,凶宅完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当张三丰去取剑时,屋主人问起其中的缘由,张三丰回答说是古剑煞气太重,在宅子里搁置的久了煞气自然而然的蔓延到了整座宅子,而鬼怪是十分惧怕煞气的,因此就完全不敢靠近这座宅子,这座宅子也就完全不受鬼怪的侵扰了,当然,一些极强的鬼怪要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张三丰突然隐隐约约听到了一种窸窸窣窣的声音,立刻就清醒了过来,他站起来身来,发觉那种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从墙壁处传来的,他扭头一看顿时就傻眼了。
只见墙壁上出现了一行血书,不断的有血液从墙壁中渗出形成了字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