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电影教师-第6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宇宙中,都充盈着它的气息……我想张然也是孤独的,在电影的后半部分他也作了妥协,他怕观众看不懂!”——《文汇报》

    张然很少看影评,国内缺乏真正专业的影评人,也缺乏真正高质量的影评,不管是媒体的影评,还是所谓影评人的影评水准都不怎么样,所谓影评大多只能称为观后感。

    这些所谓影评的基本都上都一种模式,把故事简单复述一遍,拉拉故事线索,分析下人物,然后对电影夸一番,或者批一番。不管对观众,还是对导演,这样的影评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在张然看来,真正好的影评是电影创作者和观众的桥梁,观众在观影中的种种疑惑,可以在影评人的优秀影评中找到答案,除了聊人性,聊主题,还应该聊电影语言,聊灯光和色彩,聊剪辑,聊摄影……

    只是这样有价值的影评,在国内几乎没有!

    上午,张然带着《一个人张灯结彩》剧组成员接受网易的专访。现在张然是网易二股东,肯定要照顾一下。网易记者水准一般,问的基本上都是关于电影的各种八卦。不过张然他们都是老油条了,面对这些毫无价格的提问依然是侃侃而谈。

    采访间隙,张婧初拿出手机翻媒体对电影的评论,看到张然骂得狠得,笑嘻嘻地念给张然听,美其名曰,让张然听听群众的心声。张然笑着反击道:“等你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拍出来,到时候我拿个高音喇叭在你耳朵边念个够”。

    网易的记者对此非常惊讶,这画风跟想象中的张然和张婧初完全不符啊,小声问胡君:“他们平常也这样吗?”

    胡君呵呵笑道:“他们一直这样,没事的时候,经常拿对方开涮!”

    吃过中午饭,剧组成员坐着闲聊。张婧初伸手捅了捅张然的胳膊,将手机递到他面前,笑嘻嘻地道:“你看下这篇文章!”

    张然翻了翻白眼:“又怎么骂我了?”

    张然接受手机一看,文章是一个叫青城无忌的网友写的,标题叫“《一个人张灯结彩》,张然自嗨的精神病作品”,心想,骂得够狠的啊,他慢慢翻看起来,只见文章写道:“《一个人张灯结彩》首映观影归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心累,这真的不是一部好电影,充斥无聊的情节、逻辑混乱的剧情、华而不实的画面,总之,电影除了画面外几乎一无是处。

    电影开始20多分钟,张然正和张婧初在银幕上缠绵,身边一位男观众竟呼呼睡去,并打起了如雷的鼾声,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男观众看激情戏看睡着的。这位男观众被女友无情地推醒,并低声责备道,你可以睡,但别出声啊!

    在观看电影期间我有种强烈的感觉,这不是一部正常的作品,是张然被捧上天后自信心高度膨胀,完全不把观众放在眼里,拍出的一部极其自恋的精神病作品,整部电影是张然被捧上神坛后意淫自己成为电影大师做的一场白日梦。张然的自嗨完全贯穿了整部影片,模仿《2001漫游太空》的黑屏,模仿《教父》的拉镜头。给人的感觉像是在说,你看,我跟那些低端国产片不一样,这是艺术,这么拍才有逼格。但实际上这些镜头毫无意义,反而让电影做作至极。这样人为设置观影障碍的桥段在电影中比比皆是,尤其是张婧初那条线,没有声音,没有配乐,连字幕都没有,拖沓冗长,完全是对观众的一种折磨。

    我知道张然这么做是想让电影看起来更艺术,更前卫,但真的太刻意、太做作了。张然忘了观众看来电影的终极目的是希望看一个故事,一个打动人心的好故事才是电影好坏的关键。看完《一个人张灯结彩》,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张然的电影,《飞行家》、《爆裂鼓手》这些是多好的电影啊!为什么《一个人张灯结彩》会拍成这样?我在想张然真的是被捧得太高了,最为可能成为大师的年轻导演,伯格曼的接班人,中国电影的新旗手,这所有的荣誉加在他身上,以至于让他忘记自己,忘了观众,在神坛上下不来。

    张然真的是在神坛上呆得久了,把自己当成电影大师了,拍电影也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要脱离低级趣味,要和观众划清界限,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之所以被捧上神坛是因为当年的接地气和对电影的热爱以及对观众的无比尊重。

    作为张然曾经的影迷,真心希望他能够回归自我,用心讲一个好故事,而不是去追求所谓的大师气质。真正大师的作品都是平心静气地向观众讲述一个朴实的故事,而不是搞得花里胡哨的,告诉全世界,嘿,你看我是大师吧!”

    看完文章,张然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他一直非常重视观众,从来没有想过要和观众划清界限,他始终坚信任何艺术脱离了观众就失去了生命力。

    张然没有把自己当成大师,也真的没有完全不顾观众的感受。如果他真的是不顾观众自嗨的导演,电影后半部分不会是现在的模样,贾樟柯就说电影后半部分太戏剧化了。

    明明很重视观众,却被指责漠视观众,这让他有些难过!

    张婧初见张然眉头微蹙,脸色有点黑,知道他有点不高兴了,握住他的手道:“没事的,我们都知道电影很好,昨天晚上张一谋导演不是说嘛,《活着》刚出来的时候,圈内一片骂声,简直没一个说好的,现在不也成经典了嘛!”

    张然冲张婧初笑了笑,是啊,还是有很多人能够理解自己的,他伸手把张婧初揽到怀里,吻了吻她的头,微笑道:“我没那么脆弱,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张然在拍《一个人张灯结彩》前就知道肯定会有很多骂声,但他还是坚持拍了。这真不是任性,而是他非常清楚,做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做导演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观众能够接触到的电影太多,口味变化很快,作为导演就必须不停地学习,不停拿出新东西,才能满足观众变幻莫测的需求。

    诺兰作为商业片导演,为什么那么受欢迎?就在于他不断挑战自己,不断拿出新东西来。其处女作《追随》是犯罪片;《记忆碎片》是惊悚片;《致命魔术》则玩了一把古典;《蝙蝠侠前传》三部曲是纯商业的超级英雄电影;《盗梦空间》集悬疑科幻于一身,情节百转千回,令人迷惑而又津津乐道;《星际穿越》则是以太空旅行和黑洞理论为主题,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有新东西在里面。

    一个导演如果只有三板斧,当观众看腻了你的三板斧,就会弃你而去。

    张然不希望重复自己,更不希望被观众淘汰,他想要实验更多的手法,让自己的电影拥有更多的可能;同时,作为导演,张然也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他希望在艺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甚至是影史留名,不管从哪方面来说,这次实验都是必须的。

    面对漠视观众的指责,张然有些想解释,但想想还是算了,任何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等到《未来启示录》出来之后,事实会说明一切。

    不管别人怎么说,在张然看来作为实验电影,《一个人张灯结彩》完美的重现了多声部蒙太奇,这就足够了!

第775章 我被张然强X了() 
12月14日早上,一周票房数据出炉。在这一周,《一个人张灯结彩》凭借着张然的强大号召力,电影票房一路飙升,三天半就取得了1。34亿的惊人成绩,观影人群超过400万,高踞榜首。

    《刺陵》首周4天半,在全国票房取得了3400万的票房,观影人群100万,排名第二;《风云》首周末4天半,全国票房3000万,观影人次近90万,排名第三。

    好莱坞大片《2012》已经上映了一个月,依然强劲收取了2145万的票房,排名第四;张一谋的《爱》凭借良好的口碑,斩获了1543万的票房,累计3678万,排名第五。

    《一个人张灯结彩》票房喜人,但口碑却已经全面崩盘。张然之前的电影在豆瓣的评分非常高,除了《时间囚徒》只有7。6外,其他电影都在8分以上,《飞行家》和《三个傻瓜》甚至超过了9分,但《一个人张灯结彩》在豆瓣的评分现在只有6。6分,而且热门短评几乎都是差评。

    “好久没有出现一部像《一个人张灯结彩》这样的好电影了,能让人睡的这么香,多看几部这样的电影,估计许久的失眠症都能渐渐治愈了。醒来后发现,走了一半,刚睡醒一半。”一星——少林扫地神僧

    “故事的主线剧情设计还是比较清晰,就是电影前面部分太沉闷了。不过随着剧情的发展,越到后面越精彩。电影整体非常精彩,致敬了很多巨作!”三星——沉黙的晴天

    “学院派毫无节制的自恋和炫技,掩盖了这部电影的本意。要普通观众剥开如此厚重的华丽外衣去一窥导演的纯真内心,未免太累了!”两星,——荷兰队温特

    “在电影院看《一个人张灯结彩》,感觉很痛苦。电影是下里巴人的玩物,太阳春白雪很要命。我真心看不懂啊!我的欣赏水平也许只能达到《三个傻瓜》水准。”两星——龙人依计

    在影迷们纷纷给出差评的同时,不甘寂寞的评论界或者说学术界的专家教授们都跳出来了,纷纷发文,而他们的文章正如张然料想的那样,几乎是清一色的差评。

    几天前,张一谋给张然讲了一件事,电影《活着》刚刚拍出来的时候,圈内几乎没有说好的,甚至有人说《活着》是一部垃圾片,拍得什么呀,张一谋怎么会拍成这样呢?连电影语言都不懂了。

    其实《活着》之所以被骂,是因为电影风格特别像谢晋的电影,80年代国内评论界用来反谢晋的武器就是张一谋他们这些第五代导演,结果现在张一谋竟然拍了一部谢晋风格的电影,在专家教授们看来简直是在打自己的脸,是在开历史倒车,自然一片骂声。

    不过等到《活着》被禁后,这些人马上又调转立场,开始疯狂吹捧《活着》,因为《活着》捧得越高,打政府的脸就打得越狠。

    国内影评界就是这样,评论作品很多时候看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屁股,只要屁股坐他们那边,哪怕很一般也能吹上天;要是屁股跟他们不一致,哪怕是部杰作,也能骂出翔。

    奥运会开幕式大获成功,让张然在很多人眼中,尤其是在很多文化人眼中就成了政府的走狗,他们不敢拿政府怎么样,就只能拿张然来撒气,所以,不管《一个人张灯结彩》拍得怎么样,张然都注定会挨骂。

    在《一个人张灯结彩》小说中,有个很重要的人物“刘副局长”,他是个十足的公安败类、国家蛀虫。在小说开始,他就怂勇两个不谙人生况味的实习警察殴打一个到了警察局也不老实的高中生,结果那个学生被打成了傻子。之后,随着故事展开,大家知道刘副局长在**场所参有暗股,还被**小姐当场指认参与**。小说写出了这个人物的嚣张和跋扈,从而以暗示的方式揭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严峻问题。

    不过在电影中,刘副局长被张然直接拿掉了,相关情节也被删去,在专家教授们看来,张然属于自我阉割,觉得他没有批判社会现实、批判体制的勇气,纷纷抓住这点对张然痛批。

    朱大柯第一个跳出来,在报纸上发表文章《<;一个人张灯结彩>;既无美学、更无思想》,对张然展开批判:“张然选择这样了一本深刻反应现实,展现人性的原著,却又干脆利落地将其中那些指涉社会阴暗和展现社会现实的成份尽数翦除,整部电影除了用不幸勾兑出几滴廉价的泪水外,没有任何价值可言。”

    北大教授戴锦华在文章《<;一个人张灯结彩>;触动心灵的只剩爱情了》中称:“《一个人张灯结彩》剥离了原著批判的力度、人性的深度和社会的广度,只留下了爱情,不可避免地沦为了一部普通的文艺爱情片。”

    中戏教师尹珊珊在自己的博客发表了《<;一个人张灯结彩>;对文学的改编舍本逐末》,文中写道:“作为中国电影界的领军人物,张然在文学欣赏方面的品位和眼光十分平庸,把《一个人张灯结彩》这么优秀的作品改得面目全非,好似将一幅云天万里的中堂大画降格成了一枚微不足道的邮票。”

    与评论界一片骂声不同,电影圈基本上都在挺张然,尤其是导演们都在力挺。《一个人张灯结彩》作为电影可能有不足,但作为同行大家都明白张然试验的方向,也知道这些尝试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张然在电影所呈现的东西真的非常牛。

    贾樟柯也站出来了,在微博上力挺张然:“中国有很多文化批评,不管谈音乐的,谈美术的,很多人的见解都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