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熬鹰航空业-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相互的自我介绍之后,随行的其他几人也接着介绍了自己的新身份,全都是为这一次行动量身打造的。

    “你好,杨正先生,你的年轻有为仿佛让我看到了洛塔列夫总设计师的当年,他老人家也是在你这个年龄就当上了主任设计师。”

    用洛塔列夫这位大神来和杨辉比,这真让人有些不好意思,这可是苏联大函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鼻祖,而且d18t在这个时候也是可以堪比rb211的神器,真的不能比啊!

    当然,这从侧面也能看出穆拉夫琴科对杨辉这次一行人的重视,作为世界上唯二的超级大帝国苏联的一线航空发动机设计局总师,能这样恭维杨辉一个年轻后辈,这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很多的问题。

    “谢谢,我各人是非常敬佩洛塔列夫总师的,但我现在的成就是远远不能和他相比比,只希望这次能够有机会去拜访一下,我就非常高兴了。”

    拜访洛塔列夫,这是杨辉此行到伊夫琴科设计局的重要任务之一,若是能够说动这位老先生,很多的事情都可以简单太多。

    因此,借这次的话茬提出要求,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正好,穆拉夫琴科一口答应了下来:“是吗,洛塔列夫总师就住在设计局旁边的别墅区,你知道乌克兰是整个苏联纬度最低,最适合居住的地方,若是有需要,你可以让雷布诺夫带你们去拜访。”

    说着,一边的雷布诺夫一脸荣幸的不住点头,看来这家伙确实有戏,可以在他身上多下些功夫。

    在说了私事之后,穆拉夫琴科终于迫不及待地把话题引入了这次的ai22发动机上面,这才是现在的正题。

    “不过,在此之前我想我们还是该谈一下关于ai22这款发动机的问题,这是我们伊夫琴科设计局最新力作,用在145支线客机上是绝对的合适,我们……”(。)

第五百八十八章:谈崩了() 
“这就是你们的ai22吗,就这样的进度你说可以保证145客机的进度需求,就这你们还想要获得……”

    在看了穆拉夫琴科提供的ai22研制进度表之后,杨辉的心里如同有一万头什么马来着狂奔而过,原谅杨辉现在这一大岁数了依旧还是不能淡定。≥頂≥点≥小≥说,

    当然,这一刻的穆拉夫琴科、雷布诺夫等一干人也不是多有底气,实在是自己手里没有靠谱的家伙什,确实不好反驳。

    于总师作为杨辉的技术顾问,倒是能知道西南科工大部分的科研项目,对比西南科工正在研制中的小推核心机的进度,其实两款发动机的进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在良久之后,于总师这才淡淡地说道:“我看22这款发动机现在也才到核心机研制阶段而已,具体要发展下去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要跟上145的进度肯定很难。”

    这话说的算是够直接,于总师这一年龄的人也就是直话直说了,这反而让穆拉夫琴科感到脸上发烧。

    实在是自己在这之前吹牛吹的太过了,去年巴黎航展上吹出去说91年就能定型交付,那是考虑到航展后能立刻有投资,在去年5月的巴黎航展之后持续进行ai22的研制才有的进度。

    但坏就坏在去年航展中不是没钓到凯子吗,就白白浪费了这中间八个月的时间,现在回想起那翻话,确实在业内人士看了进度之后。几乎是个人都很难相信。

    杨辉在一边看着,也不多说话。仔细回忆上一位面中这款发动机的各种情况,感觉这东西肯定是没有可能再出生了。

    但这穆拉夫琴科可并不这样想。现在的ai25之所以停在了核心研制阶段,那是是有特殊原因的,若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进度加快在91年最迟92年定型好像也……

    如此,穆拉夫琴科也是当场就不同意了,你怎么可以质疑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能力呢,这思想可是非危险的。

    跳出来就是一阵反驳,红着脸道:“不对,不对。你不能以你们西南科工的技术能力来衡量伊夫琴科,或许你们开发这一级别的发动机需要等到93,94年才行,但以伊夫琴科的技术能力来做这样的发动机,完全可以把研制时间有效压缩在92年之前完成。”

    说着,雷布诺夫也跟着一起介绍了伊夫琴科设计局的光辉历史,缅怀了无数革命先烈之类的。

    “的确是这样的,我们伊夫琴科设计局在此之前有研制过1—2吨级的ai25发动机,6吨级的d36三转子发动机同样是性能不俗。现在要研制一款介于两者推力中间的发动机,完全不会有任何的问题,总师说的92年之前定型是可以做到的。”

    看得出来,这家伙心里还挺有些对伊夫琴科设计局的自豪感。不过就这,其实也没什么好装逼的。

    就以伊夫琴科设计局现在的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若是没有西南科工的介入。ai22发动机将会一直拖到2000才能定型生产。

    中间浪费的时间长达五年,一直到了95年之后伊夫琴科设计局才能继续勉强把这款发动机研制下去。

    现在。就听这吹牛逼的能有什么意思,说一千道一万肯定还是要外部的投钱才能继续下去。而这肯定是杨辉所不能容忍的。

    ai22现在处于核心机的最后研制阶段,但西南科工去年年初委托624所研制的同级核心机,但现在已经又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早就已经是完成了定型设计。

    只等杨辉这次回去之后,就可以选择发动机的研制单位,开始项目的型号研制。

    按计划,西南科工都把巴西政府投入的科研经费吞了下去,怎么可能还让ai22有机会狸猫换太子。

    “不,我算是明白了你们现在的情况了,或许你们是有足够的技术可以做到在92年完成定型,但你们现在肯定是没有了足够的资金这个项目继续下去,甚至维持设计局的基本运转都困难,对吧?”

    此言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算是把穆拉夫琴科总师吓了一跳,这家伙怎么把设计局的情况打听的这么清楚,这可是要了老命的啊!

    心里有些搞不太明白,但表面上还是要做出一副我们过的很好,你猜错了的样子。

    “你这是哪里来的消息?现在的伊夫琴科设计局情况虽然有些不太好,但也绝对不是你所说的那样,作为苏联主力航空发动机研发单位,伊夫琴科永远不会有维持不下去的那一天。”

    听到这样的话,杨辉只是微微一笑,随行的其他四人再傻,一路上也该是看明白了现在苏联的境况,皆是一副鬼才信你的表情。

    眼看这逼要装不下去了,雷布诺夫在一边使劲地给穆拉夫琴科眼神示意,看来这位是首先扛不住了。

    如此,杨辉也就放心了:“也许现在的伊夫琴科设计局还能够维持上几个月,不过我没看出你们的未来能够有好转的迹象,同样也没有看出民主的社会主义能够给苏联带来改观,恐怕越往后苏联会越困难,这一点无需……”

    也许是戳到了痛处,像穆拉夫琴科这样的社会精英人士,又怎么看不出一些社会上的端倪,整个国家现在已经有些超出了控制,伊夫琴科设计局早早就被高层扔到脑后。

    但他也仅仅只是认为现在的苏联有些变革中的镇痛而已,对于马上会到来的苏联解体,这是万万都不敢想的。

    “请你不要再谈和这次项目没有关系的话题,我们现在要说的是ai22这款发动机,若是145客机真的有心要将我们的发动机纳入动力系统采购范围的话,我们可以继续把项目谈下去。”

    也不愧是苏联的精英阶层,在这个时候还是相当理智的选择了莫谈国事,并且把话题再次引入了ai22这边。

    但杨辉本来就没有想过要把ai22做出来装上145客机,就算伊夫琴科设计局愿意把这款发动机研制完成后的所有技术资料共享给西南科工也不行。

    这是原则性问题,外来型号冲击国内自主的航空发动机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这也不说之前那些事的好坏。

    杨辉现在只知道ai22在性能上作为普通的双转子发动机,绝对不可能比的上西南科工现在全线的齿轮传动民用涡扇发动机系列,在研制进度上同样也不可能快多少。

    多方面综合下来,杨辉没有任何理由把自己还在襁褓中的型号扼杀,然后去支持ai22这种东西,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当然,我们本来也就是谈145客机动力系统的,不过现在ai22的研制进度可并不怎么样,就连我们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的同级发动机也都走到了你们的前面。”

    话还没说完,杨辉又给加上了一句:“况且,若是想要ai22在92年完成定型,肯定需要我们大笔投资这款发动机项目,对吧?”

    没办法,纸包不住火了,穆拉夫琴科也不好多说什么了,看样子这次的项目是崩了,只能是……

    而这个时候的雷布诺夫是稳不住了,这要是谈崩了,那自己要想去见识一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愿望就要破灭了,这可不行。

    “杨总师,难道不能有其他的选择吗?伊夫琴科设计局的技术绝对可靠,我们的……”

    技术可靠有什么用?没有足够的支持,一切都是空谈,这种事西南科工可没少经历,可以说西南科工能有今天,那就就是一次又一次寻求支持下,才能发展出来的。

    不过,杨辉本来也没打算就这样谈崩,然后大家各回各家,这可不符合杨辉这次前来苏联淘宝的用意。

    于是,又碍于雷布诺夫的“面子”,给出了一个还算折中的方案。

    “同样技术水平、同样研制进度下,我们肯定不可能放弃自己的项目转而把钱用来支持ai22,但在商言商,我能还是能有合作的可能,比如……”(。)

第五百八十九章:正大光明地谈() 
“当然,我们也非常看好伊夫琴科的技术能力,若是伊夫琴科愿意出力配合我们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完成我们自己的小推涡扇发动机研制工作,这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案。◎頂點小說,”

    既然不可能支持伊夫琴科设计局完成ai22发动机,那就换个思路来也不错,就要看伊夫琴科是不是愿意接下这个活。

    而这个提议明显有些让穆拉夫琴科措手不及,啥时候伊夫琴科设计局轮到了给人去打下手了,这简直是……

    我堂堂伊夫琴科设计局在国际上也是排的上号的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设计局,给人打下手这种事怎么可能!

    “这怎么……”

    眼看这总设计师要把后路全部堵死了,雷布诺夫可忍不了,他必须要站出来,哪怕是冲撞了总设计师大人也无所谓了。

    “总师,我觉得这次应该在设计局内部商量了之后再给答复,现在还是不要太快就下了结论,毕竟我们本来也没有资金做项目,若是可以有项目做,至少也算是可以……”

    雷布诺夫的理由非常多,而且还是一套接一套的,糊弄的穆拉夫琴科一时间还真就没法下定决心。

    在看了雷布诺夫两眼之后,虽然心里有些不爽,但考虑到事实也正如雷布诺夫说的这样有道理,也还是忍了下来。

    咬牙下了一个决定,对着杨辉说道:“好,这事容我们设计局内部骨干商量之后才能继续,你们先稍微等一等吧!在这期间你可以去拜访一下洛塔列夫总师。最迟三天就能给你们最后的答复。”

    下了狠心以后穆拉夫琴科其实已经动摇了,正如雷布诺夫说的那样。选择给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打工,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办法。

    杨辉也知道这是到了该自己耐心等待的时候。套已经下了下去,就看穆拉夫琴科愿不愿意跳下去,万一这家伙脑袋突然短路了,杨辉还真不知道该蹲在哪里去哭。

    不过,借此机会去扎波罗热市晃悠一圈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毕竟这座城市不仅仅有伊夫琴科设计局,同样还有着其他的航空航天类公司。

    当然,洛塔列夫是必须要去拜访一番的,这是礼节性的问题。你要想打人家一辈子的心血主意,还是该要去打个招呼。

    “这也是该有的程序,我现在唯一可以明确告诉你们的是: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愿意和伊夫琴科签订合同,雇佣伊夫琴科设计局的设计人员,并且所有工资全部都按照美元结算。”

    在这个苏联还没有完全解体的时候,要明目张胆的挖人也不太现实,选择迂回的方式是最好不过的,只要把人弄到手就够了。

    为此,杨辉也是下了血本。不仅工资按照美元结算,而且更是高出了国内平均水平一大截。

    “此次,被选择的人每人5000美元的安家费,后续每个月至少800美元的月工资。主任设计师等高级人才可单独商定条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