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熬鹰航空业-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位面的马风山总师绝对算是两机总师了,轰油六空中加油机项目为马总师的第一种定型生产之作,上一位面的歼八某院士就是靠攻克了空中加油技术,最后拿到了工程院院士荣誉,而这也就要涉及到共和国航空工业的另外一种产生院士的途径:完成并攻克某项国内重点的空白子系统技术。

    比如空中加油技术、电传飞控技术等等重点技术的攻克,能够组织完成项目的总师,那同样也能够获得工程院院士荣誉。

    现在,马总师是组织完成空中加油机的设计,光凭借这一点就已经可以摘下工程院院士的头衔,但情况远远不仅如此,人家马总师还是共和国大型喷气式民航客机的开拓者,运。十和现在定型交付的MP…75飞机,这些同样也是响当当的成绩,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把这两成绩分到两个人的头上,那么这两个人都是铁定可以获得工程院院士荣誉。

    至于另外的一位陆孝鹏总师,这位则是做为共和国第一款喷气式强击机强5的总师而入选,虽然这款飞机有歼6的影子,但作为共和国第一款定型生产的尖头两侧进气,也是第一款对苏联飞机进行大规模魔改并定型飞机,有了这些成绩也就够了。

    更何况还有强五后期改进的一大堆型号摆在那里,这些可都是成绩啊,再加上完成了设计定型的歼12战斗机,虽然最后这款飞机没有投入生产,但也还算是有自己的原创性作品。

    这些功绩在上一位面的陆总师都已经做到,只不过因为陆总师去世的时候是2000年,之后再想要评选进工程院也不行了,而之前则自然是因为上一位面的洪都在高层没有影响力,所以最后还是挺遗憾的。

    而现在就不一样了,有中航西南这样的大靠山在这里,陆总师和马总师两位肯定都要给选上工程院院士才行,至于同样是洪都那边,比陆总师在工作资历上小一辈的石总师,大概就等到下一届评选的时候,和宋总师一起当选就好了。

    “哦!看来你们中航西南的能人还真是不少啊!这两位都是有立过大功的总师,手中完成的项目同样也是意义重大,也罢,到时候把他们两人也加进第一届工程院院士的候选名单中吧,想来十有**也是能够成功当选的。”

    总理都这样说了,那自然是意味着情况已经比较明朗了,现在中航西南已经提名三位工程院院士,而且后面还有四位整机总师是完全有资格过几年之后也进入到工程院,这表明光是项目总师级别的大牛,中航西南就能拉出七位来,这绝对是响当当地硬实力啊。

    而这还没完,中航西南手中整机项目总师除了有这么一群已经功成名就的大牛以外,其他的未来之星同样也是不老少,再过几年同样也能完成定型设计的空警100预警机,到时候王小莫总师这种填补了国内重点技术空白的大人物,怎么也要有一个院士头衔吧?

    这还更别说搞电传设计的杨为、历云、攻克了超零界翼的MP…75副总师唐昌红等人,这些人现在是提都不用提,他们以后还有重点项目可以作为进身之本,所以杨辉也没有打算把它们弄来提前曝光。

    (。)

第八百二十一章:国家荣誉(三)() 


    但是,在航空工业最离不开的肯定还有航空发动机啊!共和国在航空发动机项目上走出来的院士也绝对不少,别的不说,至少现在的温俊峰总师绝对也是可以当选第一届工程院院士的,那是绝对没的说。

    这便又执笔写下了:温俊峰!

    这还没等到杨辉给解释,总理应该是听说过温总师的事迹,当即也就同意:“温总师做出的功绩我们所有人有目共睹,作为涡扇10和G…2000发动机的总设计师,他拿这个奖项是肯定的实至名归,你继续写下一个吧!”

    既然推荐的温总师拿一个名额没有问题,那么杨辉随后就有些纠结该写谁了,要说中航西南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大牛是绝对的不少,毕竟现在联发公司作为国内航空发动机行业的绝对龙头,从国内在十年前的仿制并小改的水平到现在自主研发,中间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太多了。

    就比如624所那边,刘大响总工程师肯定可以算一个名额,人家这可是主持开发了国内第一套航空发动机高空台,再加上又开发了一系列的燃气涡轮核心机,这些无不是开拓性的功绩,凭借着这些入选工程院院士有疑问吗?

    另外,还有株洲那边的608所,能够带队设计出M…4发动机,并且在M…4之前还接下了国家任务,完成供应直九直升机使用的涡轴8发动机国产化,这位徐总师同样也是能力出众,拿一个工程院的院士荣誉也实至名归。

    MZ…2200涡轴发动机的尹总师似乎还可以暂时缓一缓,毕竟现在的MZ…2200发动机还没有太大的动静,等到出了成绩之后再说同样也不迟。

    因而这索性就直接一次写下了两名字:刘大响、徐家民。

    写完之后也不解释,直接先看总理是不是也知道这两位的情况再说,要是能知道这两位的做出功绩,那自然就不用再多介绍。

    事实果然如同杨辉所预料的那般,总理还真就知道一些关于这两总师的情况:“这个刘大响我知道,624所的所长兼任总工程师,好像现在他那边还在配合进行太行核心机的改进设计,完全是可以入选的。至于这位徐总师,我倒是之前听说他是完成了你们专门为巴航EMB…145飞机设计的M…4发动机项目,现在同样也是大量出口创汇,应该可以试一试这一届的院士,要是不行的话,下一届肯定没有问题。”

    能够得到这样的回答,那也就算是比较放心了,这一位面中航西南这边的大项目不断,固然是因为有很多大牛亲自主导项目有关,但这些大牛的能够有现在的地位,同样也和这些大项目的成功历练有很大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

    那这时候再一看现在这情况,杨辉自己都有些懵,这才多久的时间啊!一不小心就直接拉出了这么一长串的人名来,两位数已经是妥妥的,确定可以参与第一届工程院院士选拔的人也同样达到了6人,这还是刻意把其它稍微年轻一些的人往后压了几届之后的结果。

    到时候这6人要进入的也肯定只能是工程院的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六人往那里一站,摆出自己所工作的单位是中航西南之后,那真的就是给中航西南大大地长脸了,什么中航东北还敢冒出来?

    想到马上还有几个月就要到来的国家工程院成立大会,真是有些让人感觉到小小的激动啊!可惜现在工程院的管理工程学部还要等到2000年才会设立,要不然中航西南妥妥的还能再往里面增加一位大牛:联合航空发动机公司总经理:白抗,也就是当年0112所的白所长。

    更或者,要是选拔院士对年龄要求不是太高的话,相信杨辉也能够去试一试这管理工程学部的院士一职,说不一定还真的就能够给选上也不一定,要不然等到2000年之后当年大学同寝室的杨为、唐昌红都当上了院士,杨辉在那里一直光棍着是真的不好意思啊。

    想了这些之后,摇摇头又对自己的这种想法感到有些好笑,现在才刚过30岁,就想着工程院的院士,恐怕这也是太那啥了。。。。。

    不再多想之后,还是谈正事要紧:“这就没问题了,不过总理啊!我还有另外的一件事想说一下,这主要是关系到我们中航西南这些年从乌克兰那边挖回来的那些技术人才,就比如有的人才甚至放在全世界范围之内都是最顶级的,所以我希望工程院这边能够有外籍院士名额。”

    所谓外籍院士,这工程院大概是在上一位面96年的时候才有第一批,现在提前两年时间在94年的第一届工程院大会中就提出来,也就不知道能不能通过总理这边的审核,毕竟这就已经涉及到工程院的内部事物了。

    但显然杨辉也是过于担心了,总理一听说中航西南还有从乌克兰引进的世界级大牛,那当然是要来兴趣了,这年头能够有世界级大牛到共和国来工作,那必须是好好对待,说是当菩萨供着有些太过了,但想必也差不了太远。

    满脸都掩饰不住欣喜和好奇,这也就直接一些:“从乌克兰挖回来的世界级人才?这个我们政府怎么还不知道,你赶快说说到底是谁,我这当总理的心里面也是好奇啊!你们中航西南还真有两把刷子。”

    这时候杨辉也再次用笔在纸上写了好大一长串的名字,但实际上也只是一个人而已: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

    指着这一长串:“就这位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教授,曾在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工作过20多年,主持和参与了参与安…72/74/71、安–26/30/32、安…124、安…70等飞机的设计和测试,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安225的总设计师。其本人具有丰富的飞机寿命评估、飞机结构设计和风洞试验测试经验,在机翼增升装置设计和动力增升以及飞机气动弹性计算和实验领域有突出成果,而且马上我们会把他任命为新舟600飞机总设计师,通过这个项目来熟悉我们国家的各种具体科研情况。”

    杨辉之所以要把这位任命为新舟60的总设计师,那当然也是有各种原因的,一方面是因为新舟系列是当年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安24在共和国的客机版本,虽然多年的改进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相信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这种大牛是可以在这款飞机上找到一些熟悉的感觉,只要能找到了感觉,那后面要展开的大飞机系列化设计也就好说了。

    总理似乎还没有从杨辉的介绍中缓过来,来的这位居然是安225飞机的总设计师,简直是捡到了宝贝啊,这等超级人才是必须要给足够的重视,如此才能把人给留住啊!

    没有任何犹豫就直接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你说的很有道理,这样的人才足以当选工程院院士,为了留住人才,同样也是给其它的引进人才树立一个榜样,为我们以后能更好的进行人才引进,这工程院的第一位外籍院士没的说就是他了!到时候我亲自去促成这件事,你放心的挖人吧。”(。)

第八百二十二章:国家荣誉(完)() 


    既然总理已经说了要评选出第一位外籍工程院院士,那杨辉自然是相信这一点,到时候这等消息对在华的前苏联专家都会有很大的触动而激励,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能能够当上院士,那么他们同样也有可能做到,比如做之前做DD…3单晶高温气象沉淀涂层、做D…18T发动机的引进国产研究的等等。。。。。

    现在唯一让杨辉还有些不满意的,那自然是因为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这位大牛并不愿意入共和国籍,这一点就有些让人为难了,要知道共和国的绿卡那绝对是世界上最难拿的,首先是脱籍的人永远不可能再拿到,原本是国外人的也同样各种困难。杨辉是好不容易才打通了各方拿到名额,而这位却并不打算放弃乌克兰国籍,于是这就限制了他以后很多的项目。

    不过还好,杨辉已经有了新的安排,现在就让这位来主持新舟600项目,杨辉完全有理由相信最后是可以得到一架共和国版的安130来,要知道上一位面的安130不也是93年才开始的项目吗?作为当时安24系列的新一代客机型升级版,在气动、结构上要比新舟好上不少。

    到时候有金琴科在安局的技术经验,把新舟600的气动设计优化到安140的水准,结构能够再强化一些就差不多,至于说安140的内饰和航电,那就算了吧!那东西的航电也就是共和国八十年代的运七100水平,满座舱都是老式仪表,但就是没有一块显示屏,而这就是安东诺夫设计局在93年设计的新飞机。。。。。

    现在共和国这边不同了,有了新舟30初步引进消化一些玻璃化座舱之后,这次的新舟60再用上一些刚好为…818配套国产设计的航电系统,再加上MP…75的客舱环境设计,到时候再怎么也要比安140强上好多倍啊!

    也只有这样集合安140的气动设计和MP…75的航电内饰设计之后,这样的新一代涡浆支线客机才能够算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涡浆客机,有了这等好飞机之后才能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又考虑到金琴科。瓦列里。彼德罗维奇不愿意入籍,那么以后共和国的大型军用运输机项目肯定也不能由这位来当总师了,现在就让他转到民机行业中,后续在开发大型宽体客机的时候,凭借着他之前在安东诺夫设计局的设计124/225两款大飞机的经验,再机上新舟600的练手,那么…828的设计队伍也就大致有了一个框架。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唐昌红给解放出来,到时候国内军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