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熬鹰航空业-第5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头,苏霍伊公司虽然没有2000年之后名气大,但是90年代的苏霍伊公司已经开卖苏27系列战斗机,在世界各国空军也都是如雷贯耳一般的存在,雷达能够得到苏霍伊公司的认可,那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想到了这里,这问题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我们就要这款雷达了,能够有277KM的战斗机探测距离,这完全就已经是预警机的标准了,到时候希望你们可以把相关的资料给我带上一份,我需要马上把它带回巴西做汇报,最多半个月之后就能够出结果,你们放心好了。”

    如此激动的心情,杨辉还是要表示理解,王院士同样也乐呵呵地点头示意,不过还有些情况却又不得不说,毕竟这猴版的雷达探测距离可并没有共和国自己使用的来的更牛逼。

    考虑到后期的王院士还要同巴西这边的技术主管更多的接触,这个尴尬的问题就让杨辉来提出来为好,反正这个项目定下来之后,杨辉可能也和巴西这边见不了几面,该说的就要说。

    忙着伸手示意先暂停下来,目前还没有必要太过于激动:“先不忙,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不再是AG…9雷达,转而是使用根据我们共和国具体需要所研制的一款雷达,至少它在探测距离上,我们共和国就不需要277KM的对战斗机迎头探测距离,所以这款雷达在探测距离上只有205KM,这里就减少了一些探测距离,以此换取了雷达性能上的可靠性,希望你们也能够接受这一点小问题。”

    要说杨辉这话,丫通篇就没有一句对的,共和国的具体国情?具体国情就是雷达探测距离越远越好,有标准版的配置,谁要去用什么猴版的;另一方面则是说,歼11用的雷达在可靠性上确实相比原装的AG…9是有一些提升,但这绝对不是靠牺牲雷达作战指标来获得的。

    这下就让人尴尬了,虽然说200KM的探测距离其实也不短了,要知道米格31也是被苏联、俄罗斯经常客串预警使用,这其实也从侧面证明了200KM左右的对战斗机探测距离,其实还算不错的指标。

    要是之前没有听到AG…9有277KM的技术指标,说不定这巴西也就认了,但是现在既然知道了这款雷达有潜力飙到277KM的探测距离,那心里面终究还是怪痒痒的,这也没办法啊!

    “这个。。。。这探测距离是不是砍的太多了一些,我的意思是能不能保持到之前AG…9的技术水准,我们其实可以不要求雷达的火控能力,只要有搜索探测功能就行,这277KM的探测距离一定要保证啊,再不济要一个250也行,要不然这雷达和爱立信之眼的探测距离就相差太大了,这可仅仅只有爱立信之眼65%的对战斗机有效探测距离,它不太合适啊!”(。)

第九百三十七章:巨头的陨落() 


    最后的情况当然是要一切以客户的想法为主,特别是当巴西提出了不要雷达的火控照射功能之后,再加上巴西这边由紧接着甚至提出了可以允许雷达的使用寿命降低一些,在这些让步之后,你就别说杨辉,就连王院士也都忍不住了。

    要知道巴西所提出可以允许雷达的寿命有所降低这一点,这里面可以做的文章就太多了,其中最简单的就是电子元器件可以选择一些使用寿命不合格的产品,这些使用寿命不合格的产品绝对是生产单位那边销售不出去,最终要准备超低价出售。

    这样一来,用于制造巴西使用的雷达的成本就可以低到一个让人非常满意的位置,初步预计至少是可以降低到70%左右,再加上出售给巴西的产品寿命上可以猴版,那么后续的大修次数、备件采购都是要比正常使用的版本更频繁。

    以上的总总情况加起来之后,给巴西把雷达的探测距离加上去,保证270KM也不是没有可能,只要有足够的利润摆在那里,哪有什么不能出售的,作为从事军火制造的巨头,他就没有不敢做的东西啊!

    。。。。。。。

    送走了巴西之后,杨辉也是转而同王院士两人相视一笑,现在这样就对了嘛!搞军火贸易的就应该是这样,在关键时刻能够把自己的良心扔到一边去喂狗,死命地赚黑钱、说瞎话,这就是最高境界了。

    只可惜王院士现在年事已高,要是再年轻个二十岁左右,还指不定能够把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带到哪一个级别。

    “我看这次对巴西的预警机项目上心,应该不仅仅是为了给公司留下一个有潜力的项目那么简单,这里面肯定还涉及到了对爱立信之眼这款相控阵预警雷达的想法,我说的没有错误吧?”

    对于巴西这次的预警机项目中的爱立信之眼雷达,即便是整个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的人都表现出一副不看好的样子,但真的到了实际中,却也并非是那种丝毫没有亮点的东西,至少这款雷达所采用的有源相控阵体制就属于是很有借鉴意义,好好研究一番之后肯定会有收获。

    毕竟现在刚服役的空警100预警机在性能上,恐怕也就和这次巴西研制的预警机差不多,未来共和国所需要的新一代预警机必须要性能上有更大幅度的提升,而相控阵体制才是未来的发展道路。

    “没错,虽然现在长红那边有了相控阵雷达的TR组件生产制造能力,但是我们在雷达整合方面还并没有相关的经验,现在长红靠着战斗机机载雷达项目,已经开始积累这方面的技术实力,算是走到了我们的前面。所有这次刚好有机会接触到欧美的另外一款采用有源相控阵体。制的预警雷达,肯定就不能错过了,未来共和国的下一代预警机上面的预警雷达可不能让长红抢走了,这可是西南特种经飞行器公司的当家招牌啊!”

    话是说的很直白了,这就是出于对下一代新技术的追求,对最前沿技术的敏锐嗅觉,以及来自国内同行的技术威胁,这些都是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现在不断努力着向前的动力。

    很好,这很中航西南!

    至于说未来共和国的下一代预警机项目会如何发展,最后会研制出一款什么样的预警机,这就不是杨辉所能知道的了,反正以现在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努力准备的情况来看,最后即便是输给了国内同行也都还无所谓了,至少咱是事前有准备,项目招标的时候也付出了最大的努力就是了。

    回到了贵羊之后的杨辉,整个人其实也就是一直都在那一片航空工业区转悠,前一刻还在西南特种飞行器公司转悠,下一刻就有可能回到了总公司的办公室,在这里有着整个中航西南旗下单位、项目的最新的消息;国内上下游供应商、客户的想法;当然也少不了国内、国外同行的最新消息。

    这时候摆在杨辉办公桌上面的,其实也不是别的东西,这正是来自全世界航空工业的发源地,一份美帝航空工业的昔日巨头即将陨落的消息,至于这巨头为何会在这个时候陨落,算起来还是和中航西南有很大的关系。

    或者说,麦道这次陨落,其中还是和他当年种下的因果有脱不开的原因,若是当年的麦道不装逼,不想着自己一个人吃F18项目的独食,或许现在的情况就是另外一回事,不过这世事就是如此,能够掌握并影响开头,却总是难以猜到最后的结局。

    情况其实已经很明了了,这一位面的麦道在95年的春天,也就是95年的3月28日,苟延残喘恩的麦道公司不得已宣布接受同波音的合并,而之所以这一位面的麦道要提前一年半时间倒下,这原因肯定也是多种多样。

    一方面是麦道最大的现金奶牛客机业务被不断压缩,在单通道客机业务中,这一位面的麦道是被打的连妈都不认识。

    标准的100坐以上窄体干线客机市场中,麦道80系列是被3+3布局的波音、空客狂虐,而80到110坐之间的市场又刚好被横空杀出来的MP75抢走几乎所有市场,这就导致麦道在民航飞机最大的窄体客机市场中没有了任何的还手之力。

    而93年才首飞的麦道80系列飞机改进型麦道90也实在是来的太晚,倒是这一位面的麦道在D10这款宽体客机上面相比起上一位面还算有了一些起色,来自共和国的几十架订单也算是为麦道拙计的订单中稍微点缀了一点红花。

    但是不管怎么说,共和国采购的麦道10也是要求在魔都飞机厂制造,说句实在话,这时候的共和国要制造宽体客机,以魔都飞机厂的技术能力而言,绝对不可能轻轻松松就给制造出来。

    那么就杨辉所知道的情况,现在魔都飞机厂制造出来的麦道10客机,也是压根儿都还没有突破两位数,整个项目而言,麦道就没有获得多少盈利,所以原本的好消息也变成了坏消息,这甚至也成了麦道跪下的一个原因。(。)

第九百三十八章:吃枣药丸() 


    虽然对麦道这个被波音兼并的过程还没有看完,但是杨辉相信这次的原因里面绝对不仅仅是麦道的民机事业部在拖后腿一个原因,尽管整个业界在上一位面最后归纳总结麦道被兼并的原因中,都是无一例外的指向了民机事业部的猪队友。

    这说法在上一位面说起来是没有太多错误的,至少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上一位面的麦道在军机事业部当中,有F…15、F…18、…17等等项目,那些可都是相当来钱的,甚至有说法是要当年的麦克唐纳和道格拉斯两公司不合并成麦道公司,之后也不会有麦道被整体拖死的结局。

    要知道这麦道之前也是由六十年代的两家美国航空工业巨头合并而来的,首先麦克唐纳公司是制造军用战斗机的大哥,五十年代制造了美国历史上唯一一款统一了海军甲板、空军的陆上基地,以及各美国盟友的重型战斗机F…4鬼怪2战斗机。

    以美国海军和空军之间的恶劣竞争关系,一开始就定位为海军战斗机的一款盐水鸡能够进入空军服役,这本身就说明了F…4这款飞机的牛逼之处,所以60年代的麦克唐纳公司就靠着F…4这款飞机是风光无限,同样也大赚特赚。

    而要说起六十年代的道格拉斯公司,那就更是一个传奇一般的存在,该公司制造的D…3运输机是世界上第一款完成了环球飞行的飞机(除开水上飞机这个异端),之后制造的各种螺旋桨时代军民用运输机/客机,那可谓是全世界畅销,当时道格拉斯在运输机/客机领域的地位甚至是近乎垄断的地位,在二战当中是立下了大功。

    战后的道格拉斯公司在喷气式客机领域,同样也有可以和波音707打擂台的D…8客机,可以和波音737打擂台的D…9(后来改进型称之为麦道…80系列)这些民用飞机的存在,保证了在战后欧美的民航客机业务当中,道格拉斯公司能占据的一流地位。

    不仅仅是民用的客机制造牛逼,当时的道格拉斯公司还研制了另外一款畅销全世界的A…4天鹰攻击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道格拉斯公司在60年代的牛逼之处,要不是道格拉斯当年过于激进的拓展了民机业务,最终导致了类似罗罗公司在RB…211项目中同样也出现的资金流短缺问题。

    麦克唐纳也不可能有机会收购掉道格拉斯公司,毕竟那时候的美国可不像英国,英国当时是只有罗罗公司这一家航空发动机制造商,政府必须要站出来接盘,以保证罗罗度过危机。

    美国不同,当时美国有能力研制飞机整机的公司,那至少是两位数来计算,除了后来众所周知一些存活下来的航空制造业巨头以外,那时候的北美航空公司,代表作是B…25、B…70轰炸机之外,还有其它的诸如共和、沃特、马丁这些后来在时代潮流中被淘汰、并购的公司,甚至就连后来专注于直升机领域的贝尔公司,在那个年代也同是有技术研制固定翼飞机的比如贝尔…1。

    五六十年代的美国是绝对不缺研制飞机的公司,因此道格拉斯的资金短缺所导致的破产危机,美国政府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理由去接盘,倒是60年代风光无限的麦克唐纳公司因为对运输机以及客机领域的野心勃勃,也是看到了道格拉斯这次破产危机,果断地选择了收购。

    然后才有了后来大名鼎鼎的麦道公司,不过这一次的麦克唐纳公司收购案却并不太成功,至少在公司合并之后的企业文重组上面就出现了严重地冲突,道格拉斯方面是一直都认为麦克唐纳的收购是乘人之危,你要论军用战斗机方面,道格拉斯研制的A…4同样也是各种畅销,当时的受欢迎和知名度也不低。

    这些种种原因的不和,导致了后来的麦道看起来是个宽领域、多层次的航空航天工业巨头,但是公司内部的勾心斗角和内耗却慢慢地从内部破坏着巨人的身体,这也算是一个麦道陨落的内因。

    说以按照上一位面的说法,要是麦克唐纳公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