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快穿:男主大人求放过-第6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晴低头看了一眼,这鸡蛋是队里每个月发下来的,因为他们家把几只鸡全部都送到队里的养鸡场了,除却每家每户都分下来的,他们这种将鸡送过去的,还能多几个鸡蛋的奖励。
可即便如此,家里平常也是不会吃这些鸡蛋的,细米白面大家都舍不得吃,鸡蛋这种精贵,又被认为是荤腥的东西就更是舍不得了。
苏晴知道苏母每个月都会把攒下来的鸡蛋送到镇上的供销社,然后换成一些钱或者票。
第2547章 六十年代的艰苦岁月5()
苏晴却是没有立即将鸡蛋接过来,而是有些迟疑的开口问道。
“妈,这鸡蛋只有我一个人吃吗?大哥和弟妹他们呢?”
旁人都是吃的粗粮,让苏晴一个人吃独食,她实在是有些咽不下口。
“他们都不吃,你身子本来就弱,平时要吃些好的补一补。”
苏母之所以最为心疼原主这个孩子,也是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的。
因为苏母的其他几个儿女生下来都是健健康康的,而原主却是早产一个多月,自出生以来就弱巴巴的。
而原主早产,也是因为苏母自己的疏忽,当初她怀着原主的时候,天不亮就去镇上赶集,谁知道那天没看好路,竟一脚踩空了,直接摔倒在地。
若是平常这一摔自然没什么大事,可偏偏苏母大着肚子,摔在地上时又是一下子撞到了肚子,直接就动了胎气孩子要出来了。
最后还是在陪同的其他几个婶子的帮助下,苏母这才在大路旁,险险的将原主生下来。
因为这个原因,苏母一直很是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这个二女儿,若是那天她不赶着去镇上,说不定这孩子还能健健康康的。
而家里的其他人,也都知道这个原因,因此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对母亲对二妹(二姐)好,都没什么意见。
苏晴见苏母脸上坚决的神色,只能将鸡蛋接了过来,可同时她心中也坚定了要做一些事情,将苏家的生活提升提升。
等到苏家的人都去地里做事了,苏晴把碗洗好,这才将鸡蛋放在锅里煮了。
煮好之后,苏晴将鸡蛋捞出来,又站在厨房门口扯着嗓子将苏诚辉和苏欢喊了回来。
苏诚辉和苏欢现在刚好四五岁,正是爱玩的年纪,家里不用他们小孩子做什么事,两个人一放下碗就跑出去了,一直玩到该吃下一顿饭他们才会回来。
因此,现在被自己二姐叫回来,两个孩子还一脸的纳闷,窜到苏晴面前,仰着头问道:“二姐,怎么了?”
苏晴将煮好的鸡蛋拿出来,立即就看到苏诚辉和苏欢控制不住自己的口水了,一副垂涎欲滴的样子。
但是,两个人的理智还是占了上风,见二姐将鸡蛋剥好,想要喂给他们的时候,两个人都不住的摇头。
“二姐,妈说了,这是给你补身体的,我和哥哥身体好,不用吃的,吃了就是浪费了。”
苏欢如此说,苏诚辉也赞同,苏晴听了妹妹的话却是微微心酸。
的确,苏家比村子里的其他人家要好不少,起码现在自己家里还能有口吃的,不至于让一家人都饿着肚子。
可这鸡蛋,若是放在四十年以后,谁家的小孩不每天吃几个补充营养,白面和肉那些就更不用说了。
甚至这些好东西都吃得多了,有时候要大人逼着才能吃进肚子。
而且,苏欢和苏诚辉在家虽说每顿也都吃了不少,不至于被饿到肚子,可每天吃的都是粗粮,总体来说没什么营养,因此他们并没有后世孩子那般的白嫩健康。
第2548章 六十年代的艰苦岁月6()
两人面色都有些发黄,身体瘦巴巴的没什么肉。
不过,苏欢和苏诚辉心中可不这样想,他们没觉得自己有多可怜。
要知道村子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孩子,很多就被叫到田里帮工了,就算有些不去,在家那也是要做些家务活的,而他们比那些孩子吃得饱,还不用做事情,每天吃了就玩,可比旁人要幸福多了。
苏晴一声不吭的将鸡蛋分成了三份,自己吃了一份,另外的两份硬是塞进了他们的嘴里,“妈那边我回去说的,你们吃了就是。”
见她如此保证,苏诚辉和苏欢这才将嘴中的鸡蛋咽了下去,一口吞下后,还砸着嘴回味了一下。
这鸡蛋可真好吃!
其实苏母每个月除却把鸡蛋拿到镇上买,偶尔也会留下几个给家里的人解解馋,可每次吃的都不多,也不经常吃,因此这就受到了大家的稀罕了。
……
等到中午地里都下工,苏晴领着苏诚辉和苏欢去了村里的食堂。
苏母问了苏晴两个孩子可听话,苏晴自然是说都挺乖的,回头看到苏欢眼巴巴的神色,苏晴想到她的担心,便将鸡蛋的事情说给了苏母。
事情已经发生了,苏母也不好开口教训,她也知道女儿是心疼弟妹,只是有些忍不住开口道:“你弟妹一天到晚活蹦乱跳的,精神得不行,以后这些好东西可不要给他们吃了。”
苏母顿了顿,还是把省的浪费了的话咽回了肚子。
苏晴幽幽叹一口气,对着苏母道:“妈,小孩子要长身体的,这点东西不能省的。”
苏母却不以为意,村子里哪家不是重视男孩轻视女孩,对出不了多少力的孩子也没有紧着好东西的道理。
要说她们家对男孩女孩平等看待,东西也没有给他们少吃,这样就足够了。
但是她能做到的也只有这些了,至于女儿说的,把要换钱的鸡蛋留下来给两个孩子吃,苏母舍不得,也做不来这样的事。
苏晴看到苏母的表情,就知道她没有将自己的话放在心里,当即也不再多言了。
说到底,还不就是穷闹得,要家里真的有钱有东西,谁家大人还能不对孩子好?
在苏晴和苏母说着话的时候,大食堂门外进来一群人。
苏晴下意识的转头看了一眼,只见是几个年轻男女,相比起村子里的人,这些年轻男女就显得格外不同了。
尤其,他们身上都带着一股文弱的气息。
苏晴却也只是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只不过她垂下来的眸光冷厉了一些。
这些人都是下乡知青,全部都是去年和今年从城市分配到她们苏家村的。
其实按照之后的发展,国内现在高知识青年到农村的现象还并不算多,大批知识青年下乡是从1968年10月才开始的,只不过苏家村算是一个特殊例子,被市里选为了一个历练观察点,接纳知情来农村发展。
这样的观察点,在市里也不算少,也有其他五个村子被选中了,只不过苏家村十里八村附近,他们倒算是头一份。
第2549章 六十年代的艰苦岁月7()
当初知情下来的时候,附近村子有不少人都专门跑过来看热闹,毕竟下来的可都是城里人,这样的人来到他们农村来吃苦受难,在这些村民们看来可很是稀奇了。
而之所以让苏晴较为注意的,是知情中的一个人——周望。
这人是男知青中算是比较出众的一个,因为他面容俊俏,受到了苏家村不少未嫁女子的喜欢。
而原主本来对这些男知青不是很熟悉,她本身性子又内向,很少和不相熟的人来往,便是话都很少说。
而原主的相貌算是苏家村年轻女孩中数一数二的,尤其她的家里对她十分好,完全不像村子其他女孩一样遭受父母冷眼,在粮食紧缺的时候,就指望将女儿卖了换东西。
因为这些原因,周望就将主意打在了原主的身上。
周望是城里人,当初下乡时他也是满怀壮志,想要在农村做出一番天地的,可惜自从来到苏家村,他才知道下乡根本是件很残酷的事。
他们这些知情在家没做过重活累活,如今到了苏家村要下地干活,苏家村村长又是个极其严厉的人,你的事情要是做得不好,他连饭都不会给你吃。
下乡不到一个月,周望就心生悔意,想要回城里了,可这下乡容易回城却难,周望使出不少手段,又是让父母在城里找关系,又是在生产队和公社请示,可惜都被拒绝了。
现在正是知情历练的刚开始,市里又很是注重这件事,周望家中又没有什么大的背景,回城根本就不可能。
时间长了,周望也知道回城是没希望了,可他受不了这种苦日子,便打起了其他主意。
他想在苏家村中娶一个妻子,到时候有妻子家的帮助,他的日子能过得比现在好一些。
说到底,周望就是想要吃软饭。
可周望却也知道,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知道若是娶的人不精挑细选,最后搞不好受苦的还是自己。
于是,原主家长的优点一下子就显现在周望面前。
首先,相比起其他姑娘,原主在家受几人疼爱,父母自然不必多说,她的三个哥哥也和她关系好。
周望就想着,若是他能娶了苏晴,有老丈人和三个大舅子的帮忙,自然不用受这些苦了,这些人随便给他一点东西,就能养活住他。
周望起了心思,便频繁的去接近原主,原主见这人长得俊,说话又好听,还表现的对自己很是喜欢,很快少女的心思就起来了。
其中,苏家的人察觉到了原主的意思,倒是有些担心也劝过,可惜原主陷进了周望的谎言中,觉得他以后会对自己很好很好,对家人的劝阻并不在意。
而原主的心意定下来,苏父苏母也只能顺了她的意,不过他们想着周望娶了女儿,平时他们也接济着,在一个村子也能照顾着,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女儿受委屈的。
抱着这样的想法,原主和周望就结婚了。
而在婚后,周望好吃懒做的陋习就表现出来了。
第2550章 六十年代的艰苦岁月8()
可周望知道哄着原主,对原主好,苏家的人也只能安慰着自己女儿没受苦,并且想办法帮持他们一把。
日子就这么过着,若是一直能如此下去,倒也算是一件好事。
可惜到了1978年,政策又变了,原本回城无望的知青们纷纷可以离开农村,回到自己父母身边。
周望瞬间就起了心思,可是当时安南市的地方政策是知情在农村落户回城会比较麻烦,而且结了婚的知情回城了,可他们的妻子或丈夫、哪怕是他们生的孩子依旧都是农村户口。
这些人即便是去了城市,人家也是不会帮忙安置的。
也因此,若是结婚的知情想要回城市,最后的办法便是离婚。
于是,紧接着下乡知青潮的就是知青回城离婚潮了。
苏家的人一听说当地政策的变动,立即便来和原主提醒,若是周望要离婚回城无论如何也别同意。
原主当时答应的好好的,可苏家的人一走,周望又向她各种指天立誓的保证,说自己先回城安排,然后会将她和孩子接到城里,又说即便原主不相信自己,可他对自己的孩子哪能不管不顾……
周望说得信誓旦旦,原主也想着他不可能不管两个孩子,因此便瞒着苏家的人,和周望偷偷办了离婚的证明。
结果可想而知,周望回了城就没了信,苏家的人带着原主和孩子找过去,结果却受到了周望家里人的一顿冷嘲热讽。
周望的母亲高高在上的望着苏家人,对原主说她儿子已经和原主断了,希望他们不要再纠缠上来;还说周望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城市户口的女子,很快两人就要结婚了;还说周望以后还会有孩子的,不需要原主生的孩子以后养老送终,孩子也不用留下来。
苏家的人无奈,当时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周望如此做也没人会指责,似乎当初他在农村结婚是无奈,后来离婚回城是无奈,现在再婚也是无奈。
苏家的人领着原主回到苏家村,苏母安慰原主,说自己会照顾她和两个孩子的,让原主不要担心。
苏母最怕的是原主想不开寻死,要知道不管当时别的地方如何,可小小的苏家村民风淳朴,大家对于离婚的女人难免会抱有成见看不起。
而苏家村另外两个同样和男知青结婚,现在又离婚被抛弃的女子,在离婚没多久,因受不了别人异样的眼光,先后都自杀了。
苏母不觉得自己女儿离婚了就是丢人,要她说都是周望为人不堪。
当初女儿被周望的花言巧语所骗,他们拦不住,却又想着好歹周望能对女儿有所求,这也是一件好事情,起码周望在有需求的时候不敢撕破脸。
可当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下乡的知情还有回城的一日。
后来事情发生了,却也晚了。
女儿落得这样的结局,苏母心疼得很,她有时候会在心里假设,若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