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夜色深沉,县衙内的一处空地突然被掀开,从里面钻出来五个人,这五人抽出兵器,朝着林海潮的住处潜伏过去。

    这是方腊的青溪县城,他早已留下了后手,在县衙内埋伏几个人毫无难度,官兵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挖地三尺的搜寻。

    他在其他高强可能住宿的地点都有人埋伏,除非高强随便挑选一家民宅入住,或者直接在空地上搭帐篷,否则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你们不是藏得好么?

    那么我撤走,让你们出来,现在你在明,我在暗,刺杀可是明教的长项,这五人正是浙西明教培养的死士,留下来的目的就是杀掉林海潮。(。。)

第七十六章 死士() 
按照方腊的估计,以高强知府的身份应该住在县衙内,林海潮受了重伤,为了安全起见,和高强住在一起的可能性很大,毕竟官兵会保护高强的安全,而不会特意照顾林海潮。

    所以县衙是重点,方腊在县衙内安排的是最强的死士。

    县城内的大户人家也需要关注,高强很可能会征用其中一户作为临时的住所,方腊也做了相应的安排。

    除此之外,他还在青溪县的药铺内做了手脚,把凡是能够疗伤的药物都打包带走。

    他本来想在这些药物中掺入毒药,如此当林海潮服用这些药物的时候就会毒发身亡,但后来想想,他放弃了这种做法。

    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他觉得林海潮不会找青溪县的大夫治疗伤势,也不会用青溪县的药物,而是会找跟着官兵前来的随军大夫。

    随军大夫就是古代的军医。

    在这个时代,如果是朝廷打仗会派遣御医随行,如果是各地官府剿匪,也会临时征调地方上的大夫同行,如此将士心中就有了底气,不至于受了伤只能慢慢等死,在心理上也能起到安慰的作用。

    事实正如方腊所料,高强让从睦州府来的大夫给林海潮诊治开药。

    林海潮被包道乙偷袭,刺了一剑,又被方腊击中,后来遭到浙西明教高手的围攻,能够一直撑着全凭的是自幼修炼的一口真气,如今劫难过去,他松了这口气,服下疗伤的药物后便沉沉睡去。

    林莹儿则在一旁守护着,不过经过这两天来的折腾,她也是疲惫不堪,趴在一旁睡下了。

    整座县衙内有上百官兵把守,街道上也有数百人巡逻,城外更是驻扎着两千官军,按理说应该万无一失了,可这里是青溪县,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要想真正安全的话,高强应该出城和城外的官军住在一起。

    他不是没想过方腊可能派人行刺,不过他身边有慕容雪,还有时迁,还有那么多的官兵,高强不相信有刺客能闯入县衙内刺杀成功。

    他这是以他的安全作为考量,却没想到方腊的目标是林海潮,而且早已在县衙内埋伏了死士,只等着进行致命的一击。

    这五人既然称为死士,那就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苏州刺杀朱勔的也是这种人,他们受过特殊的训练,都有一手杀人的绝活。

    五人藏在地下,却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通过一根铜管贴着地面能听到地面上的声音,以此获取信息,而且他们对县衙内的布置非常熟悉,从只言片语就能推断出各人的住处。

    作为知府大人,高强一定是住在主房,慕容雪和时迁住在高强旁边的房间,而林海潮则应该住在客房,这是常理。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所以这五人没有理会高强,而是朝着客房的林海潮杀去。

    县衙的客房有三间,林海潮住其中一间,知县大人把主房让给了高强,他只能住在客房,另一间住的是来自睦州府的团练使。

    州团练使负责一州的军事,这次正是此人带兵前来青溪县。

    五名死士来到客房附近,看到那里有十余名官兵把守,知道不能强攻,只能用声东击西之计,于是其中一人故意弄出响动,抽出兵刃,朝着主房奔去。

    主房住的可是知府大人,听到有人要刺杀知府大人,官兵慌忙前去营救。

    这时剩下的四人分成两组,两人和留守的官军纠缠,另外两人朝着客房奔去。

    三间客房,很容易辨别,闻着有草药味道的客房定然是林海潮的住处。

    他们破门而入,杀入屋内,被惊醒的林莹儿匆忙迎敌,这两人悍不畏死,一人拼死挡住林莹儿,另一人朝着床上的林海潮扑去。

    林海潮虽然睡去,但作为武者的警觉还在,他感觉到威胁,睁开双眼,就看到利刃扑面而来,他抬手挥出一拳,击中了对方的肩膀。

    这一拳势大力沉,把这名死士的肩胛骨击碎,使他跌落在地上,不过死士的短刀也插入了林海潮体内。

    另一名死士看到同伴没有杀死林海潮,便不顾林莹儿的攻击,抬手射出了袖箭,袖箭射向林海潮的咽喉,而他在射出袖箭后就被林莹儿出手格杀。

    林海潮一拳击出,用尽了全力,袖箭来的又急又猛,他来不及躲闪,只能匆忙翻身,袖箭没有射中咽喉,而是射到了背部。

    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房间里上演了一场生死搏杀。

    林莹儿解决了跌落在地的死士,上前查看父亲的伤势,她发现无论是短刀还是袖箭上都抹上了毒药,受伤的部位不是流出鲜血,而是泛着黑色。

    这是中毒的症状。

    与此同时,冲向主房的死士被慕容雪杀掉,另外两名死士也被官兵团团围住,杀死只是时间的问题,这场刺杀危机到此结束。

    高强过来探望林海潮,并找来随军大夫替林海潮诊治。

    这位大夫在睦州府也算有名,可对毒物并不精通,只能先替林海潮把短刀和袖箭取出,并去除污血,可想要解毒却没有法子。

    此时林海潮全凭精纯的内力护住心脉,暂时拖延罢了,若是无法解毒,也撑不了多少时间,除非能找到一名神医。

    说到神医,高强倒是想起来一位,那就是神医安道全,这可是《水浒传》中大名鼎鼎的人物,如今应该还在建康城,没有加入梁山的阵营。

    不过他有些犹豫,林海潮是福建明教的核心人物,那么一个没有林海潮的福建明教会不会更容易掌控呢?

    高强想把福建明教纳入到他的青龙会之中,让福建明教为他所用,而林莹儿怎么看都要比林海潮更好控制。

    种种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最终他还是把安道全的消息说了出来。

    至于林海潮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而安道全能不能解毒,那就要看天意了。

    福建泉州也有名医,南少林的和尚中也有解毒高手,林莹儿一时间难以决断,到底是回泉州还是按照高强所说去建康城找一位根本没听说过的乡下大夫。

    “到建康去。”林海潮艰难的说道。

    他这么说不是相信那位安道全一定能治好他,而是凭着多年来看人的经验,他察觉到了高强的犹豫,那么能被东京城太尉府的衙内记得的大夫想必不是浪得虚名之辈,值得一试。1152

第七十七章 我就吓唬吓唬你() 
救人如救火,高强安排人连夜护送林海潮父女乘船离开青溪县。

    这也是担心若是等到明天消息泄露,方腊会派高手沿途劫杀林海潮,还是早些离开的好,青溪县这个地方实在是让人太没有安全感了。

    纷扰的一夜过去,高强的事情还没有完。

    这次来的两三千兵马不是专门营救他的,还肩负着清剿浙西明教的任务,至少名义上是这样,所以接下来就是如何清剿的问题了。

    是做做表面工作,还是真刀真枪的干一场,这需要他来做决定。

    高强这几日被方腊逼迫的狠了,自然想出口恶气,而且想要让方腊俯首,需要给这位浙西明教教主施加压力,那么不如就来一场真正的厮杀,只有把方腊打得撑不下去了,才不会那么的嚣张。

    如此也能彰显他的实力,于是高强就和睦州府的团练使商议如何围剿的事宜。

    真是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在青溪县剿匪可谓是困难重重。

    这位团练使围剿青溪不是一次两次了,每次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一旦损兵折将,还会被睦州府知府责骂,如今碰到高强询问,不由得诉起苦来。

    他首先痛斥青溪县的百姓。

    这些百姓都和浙西明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人本就是明教的教徒,穿上白衣是教徒,脱下白衣是百姓。根本无从分辨。

    难道要把整座县城的数万百姓全部抓捕起来么?

    他第一次来围剿的时候,不明白这里的状况,还想着从百姓中找人带路上山。结果自然是被带入到敌人的包围圈中,损失惨重。

    这些百姓可恶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在喂马的草料中掺入巴豆,夜里在街道上撒尖锐的小石子,在饮水中放蒙汗药,其他如谎报军情的事例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事情很难查到具体是谁做的,青溪百姓敢这么做就是看准了这点。所谓法不责众,你找不到主谋。如何定罪。

    团练使也曾抓住一批嫌犯,想要杀鸡骇猴,敢于和官兵对抗,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他在青溪县外杀掉了这批人。

    然而在夜里报复就来了,几十名官兵被悄无声息的杀死了。

    “这就是一群刁民,应该全部处死。”团练使愤怒道。

    高强沉默下来,并不回应。

    咱们是来围剿,不是来屠城,这可不是战争时期,皇帝赵佶还认为大宋朝国泰民安,四海升平呢,他要是敢下令屠城。那他的仕途也就到此结束了。

    按照团练使所言,青溪县百姓就是明教教徒,而且不怕死。这点高强深有体会。

    方腊能调动全县城的百姓搜捕他,就证明了团练使所言非虚,可面对这数万名百姓,他还真是无从下手,这些人没有揭竿造反,只是寻常百姓。也很难证明他们是明教信徒,抓都抓不完。

    想要彻底清除隐患。消灭浙西明教生存的土壤,还真的如团练使所言,那就是全部杀掉,不过高强绝不会这么做。

    还是等到方腊造反之后,朝廷派来的大军来杀这些人吧。

    团练使吃过几次亏后,再带兵来青溪就小心谨慎起来,他把官兵留在城外宿营,自带粮草,也不招惹县城内的百姓,百姓无论说什么他都不相信。

    就算是这样,也很难围剿下去。

    浙西明教总坛在山里,上山只有一条山道,而且山林中布满了陷阱。

    即便是强攻上山,山上有无数天然的洞穴,这些洞穴内部互相连通,明教教徒藏入洞穴深处,官兵若是贸然进入洞穴,那就像进入迷宫一样,到时候谁围剿谁还不一定呢。

    也可以在洞穴外边用烟薰,可这些洞穴还有后路,明教教徒直接从后门逃脱。

    这都是一次次围剿得到的经验教训,团练使说起来感慨不已,这些教训可都是拿人命换来的。

    “难道就一点办法都没有?”高强皱眉道。

    “办法自然是有。”团练使苦笑道,“只要朝廷派十万大军前来,匪患自然平定,光凭咱们这几千人马能杀到山上就不错了,想要剿灭明教妖人,那绝不可能。不过还有另一个办法……”

    “什么办法?”高强追问道。

    “放火烧山!”团练使阴沉道。

    “你疯啦!”高强惊呼道。

    “我就知道是这样。”团练使自嘲道,“我曾提过这个法子,只是没人理睬罢了。”

    高强看着这位团练使,觉得这个提议实在是太过疯狂,这是一条绝户计。

    青溪县盛产竹木漆茶等经济作物,这些作物大多都种植在山上,如果要是一把火给烧光,那不光是青溪县,附近的百姓也都会失去经济来源。

    朝廷每年要从青溪征收数万斤的漆,竹木制品更是数目庞大,到时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这一切谁来承担。

    高强自认为承担不起,就算能把方腊等人从山中逼出来,也很难说就能铲除浙西明教,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

    这位团练使看来是被方腊欺负的狠了,才能想出如此疯狂的计策。

    事实上也差不多,睦州府和青溪县相距不过百里,这位团练使在青溪县屡屡碰壁,早已成为了一场笑话,睦州知府更是严加训斥,导致团练使大人的心情极度郁闷,所以才会说出屠城和放火烧山这样的话来。

    他也没想过真的这么做,不过是发泄一番罢了。

    然而这次围剿的力度空前,他手中有三千兵马,就想一雪前耻,做出一番功劳来,这才撺掇这位苏州知府下令,反正你是苏州知府,离睦州远着呢,做完之后你就走人了,谁还会追究这个责任呢。

    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