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衙内的幸福生活-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个时代,皇帝陛下赐你姓“赵”,那是天大的恩宠,赵嗣良就此成了大宋朝的官员,皇帝赵佶的宠臣。
由此可见,投其所好的重要性。
这个策略正中赵佶的下怀,就算暂时难以实现,说说心里也是舒服的。
那个时候的女真还没有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但四年后的今日就不一样了,最新传来的消息是金国和辽国在边境上打了一场,还把辽国给打败了,占据了黄龙府,然后建立了大金国。
黄龙府是个什么地方?
那是辽国的军事重镇,相当于辽国在北方的门户,具有极高的战略地位,驻扎的也是辽国的精锐部队。
金国有能力攻占黄龙府,说明这个刚刚建立的国家能够和辽国相抗衡。
这个消息让宋国朝廷内部沸腾起来,特别是当初献计献策的赵嗣良,他立刻建议皇帝赵佶派出一个使团从登州出海,绕过辽国,借道高丽,进入金国。
这么绕一大圈子的目的一个是祝贺金国的建立,另一个就是谈谈结盟的事情。
为了防止辽国的警觉,这个使团不能大张旗鼓,只能悄悄的出发,还要用其他的名目来遮掩。
当然这种秘密的信息就不是黄潜善所能知道的了,目前还只是皇帝陛下和朝中重臣口头上的商议,要不要派人去和派什么人去,一切都在争论之中,还没有定数。
听完黄潜善的背景介绍,高强心中一阵感慨。
联金灭辽!
这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而已,既然金国有能力和辽国抗衡,那么在灭掉辽国后又怎么会放过宋国。这让他想到了南宋时,南宋联合蒙古灭金,金国的确被灭掉了,但南宋接着也被蒙古消灭了。
历史在一遍遍的重演,可有多少人能从中吸取教训呢,都不过是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不断的重蹈覆辙罢了。
第七十四章 能不忆江南?()
回到太尉府,高强向太尉高俅打探起情况来,想知道朝中众臣是怎么看待金国的。
不出所料,无论是武官之首的童贯还是文官之首的蔡京都主张联合金国,他们都不觉得刚刚崛起的金国会有什么威胁,相对于辽国而言,金国在他们的印象中就是一群披着兽皮的野蛮人。
皇帝赵佶对此很是支持,派出使团一事已成定局。
朝中大臣在这件事上意外的保持了一致,这是朝廷的大势!
高强动了动嘴,却没有把话说出来。
这个时候说出金国才是最大威胁的话无疑是可笑的,这是和整个朝廷作对,这是作死的行为,就算高俅对他再好也无济于事。
他可不想螳臂当车,被历史的车轮碾压至死。
当然这个世上也有看的明白的人,后来朝廷的一位太医到高丽给高丽的君主看病,那人就说金国人狼子野心,你们不要和金国人联合灭辽,这位太医回来后把这件事报告给了皇帝赵佶,赵佶非常的不高兴。
高丽和金国接壤,能够明白金国的野心,而大宋朝的官员根本不了解那个在穷山恶水中成长起来的女真一族是具有狼性的。
算了,你们继续玩吧,我不管了。
高强收拾心情,投入到了建立民间博物馆的事业之中。
他要做的事情并不复杂,就是找个地方安置李清照带回来的那些文物,然后凭着李清照和李师师的名气聚集人气,形成规模。
这不像蹴鞠比赛那样能够立竿见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李清照回到东京城的时候赵明诚还在江南查案,对赵明诚来说,这是他人生中的一趟惊魂之旅。
在离开东京城之前,太子府詹事耿南仲曾经秘密的和他见过一面,并把方七佛介绍给他,方七佛是这件事的发起者,熟悉江南的情况,了解朱勔的罪证,是个得力的帮手。
赵明诚也知道朱勔一案的复杂程度,但他绝对想不到会是如此的艰难。
在过长江的时候,他乘坐的船只在江心突然漏水,若非方七佛和方百花拼死营救,他已经死在长江之中了。
如果说这次只是个意外,那么过了长江,他从江宁府到苏州这一路可谓是真正的杀机重重,什么山贼土匪层出不穷,还有一次被当地百姓围攻。
赵明诚知道那根本不是什么百姓,而是受人指使的泼皮恶棍,他实在没想到朱勔的胆子会这么大,竟敢截杀朝廷命官。
他这是少见多怪了,地方上的官员作风一般都比较粗暴,特别是朱勔更为嚣张,他的势力遍布整个江南。
赵明诚当初作官的时候赵挺之还是丞相,所有人都巴结着他,他也体会不到官场的险恶,如今他没有后台,朱勔自然不把他放在眼里,在蔡京的授意下,朱勔要给这位钦差大人一点血的教训。
赵明诚的查案之路就像是去西天取经的唐僧,而方七佛和方百花就像是孙悟空和猪八戒,一路上过关斩将,降妖伏魔,终于护送着钦差大人来到了苏州城。
这里是朱勔的大本营。
赵明诚也察觉出这兄妹二人的不凡之处,询问了二人的底细,但二人怎么会说出实情,只说是看不惯朱勔恶行的侠义之士。
此时的明教不被朝廷认可,被称为妖教,认为明教中人妖言惑众,朝廷严令各地查禁。
赵明诚可是朝廷官员,若是知道二人为明教教徒,定然不会与之合作。
方七佛和方百花只想保护赵明诚,让这位钦差大人顺利的查出朱勔的罪状,从而奏明皇帝陛下,把朱勔撤职查办。
苏州城内,朱勔没想到赵明诚能安全到来。
既然硬的不行,那就来软的吧,他不相信朝廷中还有不贪财的官员,总能找到突破口,他打听了赵明诚的底细,知道赵明诚喜好金石,就送了赵明诚一批青铜器、石碑和玉器,都是他在江南搜刮所得,价值不菲。
他还让江南的名妓陪着赵明诚,才子嘛,自然是喜好美人的。
赵明诚在经过一路上的艰险后,突然掉进了温柔乡里,这里有他喜好的金石古玩,还有温柔似水的江南美女红袖添香,陪伴左右,实在是美好的人生。
好在他还记得自己的职责,这可是他进入官场的第一场战斗,绝不能退缩。
在苏州城的日子就是和朱勔斗智斗勇的日子。
他也终于了解到朱勔在这个地方简直就是一手遮天,无法无天,每当赵明诚要查看什么记录文档的时候,总是会不小心遗失甚至是烧毁掉,若是想要找证人,那么这个证人要么死了,要么消失无踪,最离谱的是在苏州城竟然连一个敢来告官的人都没有。
这是怎样黑暗的江南啊!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赵明诚在心里默念着这首《望江南》,心中感叹,却又无可奈何。
朱勔在接到蔡京的消息时就开始处理手尾,把那些罪状中的材料和相关人员该烧的烧,该杀的杀,反正是不能把证据落到赵明诚手里。
按理说赵明诚来的也算快了,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朱勔的手脚更快。
此时方七佛发挥出了作用,明教派出高手潜入苏州城,进入苏州的应奉局盗取了大量还未销毁的材料,交给了赵明诚。
应奉局是朱勔的老巢,应奉局的失窃让朱勔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是有人要置他于死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较量。
此时他也不顾得钦差大人死在苏州城内可能导致的后果,只能狠下杀手了,于是他派出身边的武林高手刺杀赵明诚。
一时间,苏州城内刀光剑影,杀气腾腾。
危急时刻,方七佛也不再隐瞒身份,他把自己明教教徒的身份告诉了赵明诚,一众明教高手护送着赵明诚连夜逃出了苏州城,朝着江北逃去。
这让赵明诚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个是朱勔的罪状,一个是妖教的帮助。
如果被人知道他和妖教的信徒有来往,这会成为他官场上的一个污点,但在仓皇逃命的时候也无暇多想,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朱勔派出来的武林高手一路追袭,和明教高手厮杀了几场,双方各有死伤,最终却没有能阻挡住赵明诚的脚步。
明教高手和赵明诚在长江岸边分手,赵明诚登上渡船,朝着江北而去。
“三哥,这次真的能扳倒朱勔么?”长江边上,方百花疑问道。
“谁知道呢,不过是尽人事听天命罢了,朝廷早已腐朽不堪,也不用太过指望。”方七佛叹息道,“咱们回去吧,也该准备自己干了。”
第七十五章 大宋朝官场的黑洞()
赵明诚选择在长江岸边和明教教徒分开,不是不顾自己的安危,而是不想和明教牵扯的太深,作为官宦子弟,他比谁都清楚朝廷对待明教的态度。
只是一个和妖教勾结的罪名就能让他身败名裂。
他带着两名随从过了长江,一路上昼伏夜出,小心翼翼,终于回到了东京城。
这两名随从是东宫太子府的亲信,既是为了帮助赵明诚,也是为了监视他,这一点赵明诚非常清楚,他反正已经投靠了太子赵桓,也就不在乎这点小事了。
这次查朱勔的案子就是他向太子府投递的一份投名状。
回到东京城后,他第一时间联系了太子府詹事耿南仲,把从朱勔哪里得到的罪证交给了耿南仲,说实话,这份材料他实在是不知道如何处理。
耿南仲看罢,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上面不光是记录了朱勔敛财的过程,还有他给京中官员送礼的单子,若是这份材料公布出去,朝廷中将有一大半的官员受到牵连,其中尤其以蔡京和杨戬收受的财物最多,童贯和高俅都在其列,甚至还有东宫太子一系的官员。
这就是一个黑洞,很可能把整个大宋朝的官场全部埋葬进去。
东宫太子一系不过是想敲山震虎,可这哪里是震虎,这分明是要杀虎,还是要杀大老虎,可想而知,到时候会遇到多么激烈的反弹,这是在和整个官场作对啊!
太子赵桓在听到耿南仲的禀报后吓得跌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能出声。
就像高强不敢说出金国是威胁的话一样,太子赵桓也不敢和整个朝廷官员作对,特别是这些官员深受皇帝赵佶的恩宠,把持着朝政,权势滔天。
这一刻,太子赵桓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要权衡利弊。
这份材料无疑能够对蔡京一系造成重大的打击,但这样做是鱼死网破之举,就算是能把蔡京扳倒,也会失去父皇的信赖和朝中大臣的支持。
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彻底清除朝廷中的蛀虫,使得吏治清明,百姓安康。
与此同时,在蔡京和杨戬得知赵明诚回到东京城后,也开始向太子府施加压力,各方面的关系都启动起来。
这个夜晚无疑是繁忙的。
丞相府,太子府,皇宫内院,各大臣的府邸,说情的,施压的,站队的……
一个朱勔案牵动了整个大宋朝官场的神经,这也说明朝廷内大多数官员都是一丘之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容不得他们不焦虑。
所谓十个官员九个贪,还有一个假清廉。
就连忙于搞博物馆的高强也被惊动了,太尉府的人员不停的进进出出,虽然没有丞相府热闹,但也是闹哄哄的一片,谁也不知道明日早朝上会不会落下一颗重磅的炸弹,把整个朝堂掀翻。
夜深了,太尉高俅没有在休息,而是在等着太子府的消息。
这是一场博弈。
太子赵桓是优柔寡断之辈,他不喜欢下决断,更愿意听从手下幕僚的建议,说好听点这是善于纳谏,不好听的就是没有主见。
东宫太子府的幕僚们忌惮蔡京的权势,仅仅半日的时间就受到了来自各方面超乎他们想象的巨大压力,这些幕僚实在是顶不住,纷纷进言不要把这份材料禀报给皇帝,而是留下来威慑蔡京,只要这份材料在太子手中,蔡京就不敢相逼。
这就是当初制定敲山震虎计划的初衷。
赵桓采纳了这个意见,让赵明诚在皇帝赵佶面前重点说出朱勔在江南的罪行,至于牵扯到的朝中官员,选择一些小鱼小虾即可,不能波及太广,否则不好收场。
为官之道,重在和光同尘。
当太子府的消息传出后,整个东京城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放下心来,各回各家,有些官员为了庆祝就到妓馆里快活一番,事情总算是平息了。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赵明诚想到江南百姓的惨状,心中感叹,却也无能为力。
这就是官场的规则,他是官宦子弟,知道反抗官场规则的人都没有好下场,既然太子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