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文魁-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只有快慢不同而已。
没有其他官员,要经历京官与外官之间的内外轮转,故而翰林院是大明唯一一个,可以外调,不能内迁的衙门。也就是说。你可以从翰林院调往别的衙门,但调出去了,就别想回来了。
放在今天,翰林院就是那等只收‘应届毕业生’,不收‘社会考生’的有关部门。
这个制度,暂且可以理解为保证翰林院内纯粹的企业文化。
另外就是翰林院晋升制度,翰林们升迁不快,但是有个好处就是上不封顶。从入翰林院的一天开始,就意味着你们都是储备内阁,庶吉士又称储相。更不用说三鼎甲入翰林的。
入翰林院后基本上就是熬资历,排着队上,你尽管干翻了前面的人,但资历不够也不会让你上。所以即便是庶吉士。你熬个二十年后也可穿一身绯袍,大家位出清华,将来前途可期。
当然升迁之中,勾心斗角难免会有,可至少吃相不会太难看。
若是翰林们无志于官场,那么在翰林院里安心作学问也是可以的。当然翰林院里也有这样的人就是。
所以对林延潮而言,这样的日子却过得还算舒心,特别是何洛书被自己气出翰林院,不得不在家请‘病假’。
当然翰林院唯一不足,就是林延潮距离他‘事功’的目标远了很多。
林延潮正看着书,这边经过休沐日的翰林们已是陆续来了。
众翰林们好容易得假,一进检讨厅都在闲聊。
“昨日我出安定门,到满井一游,藤老先,草深烟,中藏小亭,昼不见日,真是好景致啊。对了,你去哪里了?”
“在下去戒台寺看松了,此乃一绝。”
几名翰林说着休沐日游玩的事,谈兴正好。
“对了听闻何检讨,向光学士请了一个月的病假,看来自知是真无颜留在翰林院了。”
众翰林正说话间,这时一名翰林急匆匆入内道:“诸位,你们听说了吗?张相上了再乞休致疏后,从三日前,闭门在家,不赴早朝。”
众翰林听了都是诧异问道:“莫非元翁他真打定主意归政乞休了吗?”
“听闻是张相之弟居谦病故,张江陵言无人侍奉老母,决意求归。”
“不对,不对,张江陵之所以上书,是因天子已经大婚,当是亲政之时。”
“不错,今上初元时,需有大臣辅政,重张江陵自不必多言,但大婚之后,圣龄已长,张江陵不可不还政啊!”
林延潮明白,天子大婚就是成人礼了,也是向大臣表示,朕可以亲政了。若是张居正不还政给天子,要背骂名的。
“这么说,张江陵是真要走了?”
“张江陵要不要走,我等不知,但是眼下几位堂部不肯,他们荣华富贵皆系于张江陵啊。”
林延潮听了恍然,几位堂部指的就是吏部尚书王国光,礼部潘晟,户部尚书张学颜;工部尚书曾省吾;兵部尚书方逢时。
众所周知,六部尚书里除了,刑部尚书严清,都是张居正的铁杆。若是张居正退位,那么他们恐怕就很难在六部尚书上坐得稳了,这些这些尚书挽留肯定是出于私心。
就在众人说话间,又有一名翰林走了进来道:“诸位听说了吗?工部,吏部,御史台的上百名官员,一并去张府言国家不可一日无张江陵,一并恳请张相出来视事呢。”
听到这翰林如此说,当下众人一片哗然。(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为相府站岗()
张居正要求归政的消息,如水泼进沸油,顿时将整个朝堂,文武百官搅得不宁。其震撼程度不亚于万历五年,张居正夺情的一刻。
众人还记得张居正夺情时,天子百官集体挽留的一幕。
眼下张居正闭门在家,谢绝见客,顿时惹得百官一波又一波的上门拜访,希望请张居正重新主持内阁,视事。
而在翰林院里,翰林们要不要上张府上挽留张居正,也分为两等意见,一方是主张要去的,一方则是反对了。
两派意见不一,换做三年前简直不可想象,但现在的翰林院,已不是三年前张居正夺情时的翰林院了。
那时候的翰林院有王锡爵,于慎行,沈一贯,赵志皋等人在,当张居正夺情时,六部科道无一人敢出头吭声,唯有翰林院几十名词臣挽着袖子,拿着板砖到张府上陈词。
王锡爵直接冲到张居正卧室,逼着张居正拿着刀横着自己脖子。
现在王锡爵,于慎行,沈一贯等人,都被张居正赶回家去养老,上书让张居正滚蛋的吴中行,赵用贤更是被远谪。
而今翰林院里,早已不是当初了,但即便如此,仍是有耿介之臣,分作赞成和反对两派各自陈词。
见众人各执一词,萧良有道:“诸位听我一言,眼下新法甫行未久,天下兴亡在此一举。元翁一去,则政乱法毁啊!”
有了萧良有带头,几名翰林纷纷道:“是啊,新法不可废啊,否则王安石亦会在泉下笑我等。”
而一名翰林则是出面道:“萧编修,你这话就有几分不对了,吾尝闻君子择善固执,是以为诚也。若是元翁若是真的杜门不肯视事,尔等强折其意,难道就真是为了元翁好吗?”
这话一出,萧良有道:“此言差矣。岂不闻君子择善固执,亦有从善如流吗?”
众翰林们见萧良有与对方要起争执,当下都是一并道:“大家都是一并同事的同僚,不要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
对方道:“萧编修。在下言语孟浪,还请不要见怪。”
萧良有道:“我知多说也是无益,但我这一番话也是为了你好,希望以后不要后悔就是。”
对方脸色一变哼道:“大不了挂印而去。”
赞成的人还是渐渐压过反对的,而且最后掌院事的陈思育也拍了板子。
翰林院集体要去。不能少一人,理由是六部的京官都去了,翰林院又怎么能少。
期间也有人问林延潮意见,林延潮就道:“吾从众矣。”
林延潮心底本是不愿意去的,当然是怕和张居正扯上关系,倒台以后自己被牵连。但对于他的改革,自己是支持的,但他知道历史上张居正没有归政,还当了继续两三年首辅,直至病故在任上。
所以林延潮丝毫不担心。再换句话说,自己出面挽留又有什么用。若是张居正真的执意要走,那么多二品三品的大员都留不住,自己一个从六品小翰林,说话又有什么分量。
当然这点萧良有等人何尝又不知道。
这时候已是五月多,快接近六月。
京城天气炎热,此刻又是午后,京城大街上都是无人,唯有五城兵马司的官兵在巡弋着。
而一帮穿着青袍的翰林们一并前往张居正的府邸。
到了府邸之前,已是有几十名身穿青袍的官员垂首站在府邸大门处。
编修徐显卿对其他翰林们道:“这是户部以及尚宝司。行人司的同僚们。”
“可恶啊,他们既是占据了大树底下可以蔽日的地方,如此我们不是要在太阳底下暴晒吗?”众翰林们纷纷腹诽这些户部的人真是好生卑鄙,大大的狡猾。一早就来占据了有利地形。
“罢了,计较这些作什么,如此才显得我们心诚啊!”
于是几十名翰林加入了‘我为相爷家站岗’的队伍里。
在紧闭的宰相府邸大门前,上百名大明官员以朝参时的姿势,弯着腰站立在那。
而上头烈日暴晒,这才一会儿。众人额头上,背上就开始大把大把地淌汗。
林延潮不由腹诽,昨日是吏部,工部,御史台,今日是户部和翰林院,明日大概就是礼部,刑部,兵部了吧。何不各个衙门直接封印了事,一并来此站岗呢。
林延潮心底虽是这么说,但还是随波逐流的跟着众翰林一并站在张府门前。只是林延潮找了一处靠墙相对荫凉,且丝毫不引人注目的地方,默默地站着。
阳光毒辣辣地塞着,这时相府门开了,但见张居正长子张敬修走了出来道:“阁老钧旨,诸位大人暴赤日中,本阁部于心不忍,还请大家回府吧!”
一名官员上一步道:“大明不可一日无元辅,元辅若是肯答允出府视事,我等即刻就走。”
众官员也是一并道:“下官恳请元辅出府视事。”
张敬修又说了几句,见百官不走,只能回去。不久张府大门开启,原来是下人们给众官员们送上消暑的绿豆汤。
门前不少官员是很有气节的,纷纷表示张相今日若是不答允,我等即便是中暑晕倒门前,也是滴水不进。
不过官员们不是一个个都如此有节操。
一名站在林延潮身前官员边喝绿豆汤,边拿着手帕抹着额头上的汗道:“我记得去年张相也是病了,于邸第卧床,满朝臣工都在给张相醮私醮,并竭诚祈祷,其中御史台有一位御史朱大人,在大夏天骑着马,头顶香炉,在太阳下暴晒,为相爷祈却病延寿。”
“是啊,与朱御史相较之下,我等真是大大不如啊!烦请再来一碗绿豆汤。”
“哪里,我等对张相之心意,岂是旁人可揣度。借此碗绿豆汤,缓过来了,扶老夫起来,老夫还能再站两个时辰。”
众官员不由都是一脸敬佩地道:“张事中,真是忠国忠君之楷模啊!”
林延潮听了几句,他也被太阳晒得眼冒金星,口干舌燥,见有绿豆汤,也就顾不得端来喝了一碗。
一碗冰镇绿豆汤下肚,浑身热意都是消除,每个毛孔都透着舒坦,这滋味果真酸爽。
见这么多官员都添了几碗,于是林延潮也忍不住道:“再来一碗。”
片刻后,一名相府小吏对林延潮道:“状元郎,相爷有请。”(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
张府门前,日头毒辣,无情地烤着府门前的百官。
所有官员都是汗透重衫,在太阳底下用手不住地擦着汗水,数名年纪大的官员露出摇摇欲坠的样子。
林延潮也是热得不行,故而没办法贪嘴了喝了两碗绿豆粥下去。反正林延潮来了也不过是随波逐流走个过场的,纯粹凑人数的,但又不能不来,不来担心会得罪了张居正。
就在林延潮喝着第二碗绿豆汤的时候,一名张府的小吏走了过来向林延潮道:“状元郎,相爷有请。”
林延潮听了诧异了。而一旁官员也是反应过来。
“相爷怎么会召状元郎?”
“是啊,这是怎么回事?”
“我看是状元郎此去不妙啊。”
“所怪状元郎吃两碗绿豆汤,你看得罪了张相不是。”
“吃两碗绿豆汤得罪张相,这是什么道理?”
“这你就不懂了吧,一碗绿豆汤是为敬矣,两碗绿豆汤是为越礼矣。”
“这……这怎么就越礼了?”
“老弟,与你说一句,这官场上微纤细毫都是规矩,都是礼数,差不得,错不得。一碗绿豆汤是敬,两碗绿豆汤非礼。”
“老兄真是高见,小弟佩服之至,以后请多多指点小弟。”
“当然,当然。小老弟,要多学多看,官场里的水深着呢。”
林延潮见小吏来请,当下放下碗确定地问了一句道:“相爷请我?”
小吏含笑点点头,不愧是相府门人,一举一动都有七品官的架势。
林延潮也不说什么,当下就随小吏从侧门走进张府,几名官员见林延潮走了张府都是诧异。众人估计林延潮是坏了礼数。
林延潮入了张府,其中亭台楼阁自不一一叙述,他穿到角门被领至一偏厅外,那小吏就入内禀报了。
林延潮方走到这偏厅,就感到身上一阵清凉。偏厅这竟是格外的凉爽,一消初夏的酷热。
林延潮不由称奇,这偏厅附近也并非什么草木茂盛的地方,附近也没有水榭。怎么会这般荫凉呢?
后来林延潮仔细一看,才知道原来偏厅附近摆放着十几个大桶,里面大概是装满了冰块。有了这些冰块,故而这偏厅附近才这么凉快。
看着这明朝的‘空调’,林延潮也是佩服。真是大手笔啊,听闻张居正好奢华享受,果真是不是吹的。
不久门一开,但见一名穿着绯袍,孔雀补子的官员走出偏厅来。
见对方乃是三品大员,林延潮不敢怠慢,当下参拜道:“下官林延潮拜见大人。”
这名官员虽有六十岁,但精神头十足,扶起林延潮,笑着道:“状元郎。那绿豆汤好喝吗?”
林延潮听了也是醉了,相府请自己来,真不会是为了这两碗绿豆汤的事吧。
不过对方毫无问责的意思,而是开玩笑的口吻。
于是林延潮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