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文魁-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三才身为户部云南司郎中,也是正五品。入殿时自己居后,出殿后自己居前,不过吃了一顿饭,尊卑颠倒了。

    林延潮与众官员辞别,然后揣着点心坐着马车回家。

    到了家里,看着门口两盏灯笼高高挂着,平日不觉,今日倒有几分喜庆的意味。

    想到这里,林延潮推门而去高声道:“我回来了!”

    话音刚落,就听得远远门扉开启的声音,然后就是一阵小脚碎步奔跑的声音。

    听着那熟悉的鞋底擦地声,林延潮驻足门边,唇边不由勾起一丝笑意。(未完待续。)

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 
林浅浅迎至了门厅,出来时走得急急的,脸上也是红扑扑的。

    她见了林延潮第一句话就问:“今日皇上设宴,都宴请你吃什么好吃的啦?”

    在这个夫为妻纲的时代,其他官老爷的夫人,都是赶到门前来迎接夫君的。不过林浅浅来迎林延潮,却是为了吃的。

    “知道,知道,没忘了你的交代。”

    林延潮也早有准备,在奉天殿上,林延潮也用手帕打包些桌上佳肴回去,这是赴宴前林浅浅一再交代的。

    林延潮参加了几次宫廷宴会,才知这吃完打包,不仅是民间酒桌上的习惯,也是咱们大明官员赴宴的习俗啊。明朝皇帝一贯崇尚节俭,除了经筵宴上,甚至规定每次廷宴,吃剩下的必须打包,也就是余物怀归,给与家人同享。

    说到有名的打包案例,就不得不提两位古人。

    一位是颍考叔,颍考叔乃一个非常孝顺的人。有一次郑庄公宴请颍考叔,颍考叔把宴席上自己菜中的肉都一一挑出来。郑庄公问他干吗?颍考叔说我的母亲抚养我时,我吃剩的东西她都吃过,却唯独没有吃过我在国君宴席上吃的,请国君让我将肉打包回家。

    还有一位是大名鼎鼎的东方朔,有一次汉武帝赐宴于东方朔时。宴上饭都吃完,东方朔怀剩下肉带回家,走也就走了,但手边没有布也没有食盒。于是东方朔将肉贴身放在衣里,结果衣裳弄得到处都是油脂,被满朝大臣看到了笑话。

    不过话说回来,林延潮怀归,却没有这东方朔的尴尬。小皇帝不仅封林延潮的妻子林浅浅为安人,还细心地让太监给他准备了食盒,让他带回去与妻同食。如此林延潮就不用拿布打包了,至于桌上的汤汤水水,也是不用客气,一并搁进食盒里。

    林浅浅见林延潮双手空空,马上有几分要生气的意思。

    展明在旁看了,立即替林延潮去马车上拿了食盒递上。

    林浅浅打开食盒,见林延潮依诺带回御宴上的吃食,顿时脸上由阴转晴天,立即眉开眼笑。展明正是高兴,要与林浅浅说林延潮升官之事。不过林延潮使了个眼色,展明当下会意没说。

    林延潮道:“今日外面风大,你怎么不多穿几件衣裳?”

    林延潮话才说完,就见画屏,翠珠两个丫鬟从里屋出来道:“夫人,夫人,外周风大,赶紧再披一件大衣。”

    林浅浅笑了笑道:“见你回来,我倒是忘了。”

    林延潮没好气地道:“哪里是见我,是见吃食才来吧!”

    林浅浅嘻嘻一笑,然后挽住林延潮的手道:“潮哥,御宴上吃饱了吗?家里今日多煮了米饭,咱们一起吃些吧!”

    林延潮虽觉得不饿,但还是点点头道:“先把糕点,吃食分给下人,咱们再用。”

    林浅浅顺从地答允了,之后林府上的下人得了林延潮分得御宴上的吃食后,都是高兴不已。

    至于夫妻二人则是回房。

    画屏,翠珠端来铜锅,将宫宴上的菜拿来热了热。林浅浅索性还舀了棒子骨的汤羹,拌在饭里。

    林延潮见了皱眉道:“说了几次了,这样吃于胃不好!”

    林浅浅又是撒娇地又是恳求地道:“潮哥,就这一次,偶尔一次不过分的。”

    林浅浅‘软语相求’,林延潮也是没办法,就不好再说了。

    见林延潮默许,林浅浅开心地吃起了汤泡饭。林延潮见林浅浅高兴,也就不再板着脸装了碗饭,陪着林浅浅吃。林浅浅见了林延潮与他一起吃饭很开心,夹了鱼来,替林延潮一根一根地剔鱼骨,然后把没有骨头的鱼肉夹到林延潮碗里。

    见林浅浅一副专注的样子,她还不知自己已是被封为安人了。

    于是林延潮故意道:“听闻宫廷三大宴,听闻元旦宴菜色更佳,倒是我一人入宫,留你一人在家,我心底有些过意不去啊!”

    林浅浅认真想了下道:“那你需多带些好吃的回来,我方原谅你。”

    林延潮听了不由暗笑,但面上道:“怀归所携的,毕竟不如共同赴宴,元旦宴上,天子在华盖殿宴请百官,至于皇后会在坤宁宫宴请官员命妇,若你是命妇就可赴宴了。”

    林浅浅听了喜滋滋地道:“是吗?皇后在坤宁宫宴请官员命妇,那不是可以见皇后,入皇宫了?潮哥你替我争一个诰命回来嘛!”

    林延潮听了顿时醉了。

    争一个诰命?没错,这是很多读书人的梦想。不少戏剧里,母亲含辛茹苦将儿子抚养长大,让儿子去参加科举。

    儿子为了报答母亲,都是说孩儿一定为娘争一个诰命回来。

    人家读书为母亲争诰命,此乃是孝道。

    但是林浅浅呢?居然是为了吃,林延潮想想,都觉得真令人泄气啊!

    林浅浅见林延潮一脸坏心情的样子,于是问道:“怎么了潮哥,若是太难为了,也就算了,就算这辈子没机会去皇城赴御宴也没什么。”

    嘴上虽这么说,林浅浅脸上还是有几分小难过的。

    “不用这辈子,明年的元旦宴你就能去了。”

    “潮哥,你说什么?”林浅浅脸上又惊又喜。

    林延潮心底得意,面上却淡淡地道:“今日天子升我的官,进一品,眼下我已是正六品的詹事府左中允了。而天子同时也封你为六品安人,以赞你的贤良,天子还与我说你我乃糟糠之妻,好好待之。”

    林延潮刚说时,林浅浅满脸喜色,渐渐说至后来小皇帝说二人乃糟糠之妻时,林浅浅则是垂下头来,眼眶红红的。

    林延潮见了握住林浅浅的手问道:“怎么了?高兴得哭了?”

    林浅浅摇了摇头,但眼眶里的眼泪却吧嗒吧嗒滚落下。

    林延潮笑着说:“那你哭什么?”

    林浅浅抬起头看了林延潮一眼道:“其实你一直待我很好,当初我也没吃过多少苦,过什么苦日子,你与外人说我们共过糟糠,说实话,我一口糟糠都没吃过呢。”

    听了林浅浅的话,林延潮初时还蛮感动的,但听了最后一句忍不住笑起,共糟糠又不是一起吃过糟糠。

    林延潮以手托额道:“浅浅,你也太实心眼了。”(未完待续。)

四百五十五章 道贺() 
从从六品官升至正六品,林延潮的官服,乘舆都没什么变化。若说真有变化,那就是每个月俸禄增加了,岁俸从原来的每月八石,增加至十石。

    一年一百二十石,这是正六品官的俸禄标准,是从九品官的两倍,是从四品官的一半。其中本色俸六石半,每月支粮米一石,其余折换银,绢,剩下为折色俸三石半,一般拿布和钱钞对付。

    另外从六品官可支四人的柴薪皂吏,若升为正六品则可支五人,也就是说每月又多了一两的收入,总体说来俸禄比以前多了两成半。

    不过这些钱财,对于林延潮现在而言,有些看不上了。最重要是正六品,以及宫坊官的地位。

    几日后升官的任命以下,林延潮依旧入直办差,按照道理,身为宫坊官办公地点是要换一换的。

    詹事府官员办公地点在哪?

    那就是经筵举行的文化殿,文华殿左侧殿称为左春坊,右侧殿称为右春坊。林延潮身为左春坊左中允,以后的上班地点就是文华殿左侧殿。

    不过小皇帝还不是没有太子吗?所以詹事府也就是一块招牌而已。

    所以林延潮的差遣依旧还是在内阁。

    到了内阁东房,林延潮开锁进门,方才坐下没多久,就听得门外一阵脚步声。

    林延潮听有异响,于是离座开门,打开门露出一条缝瞅了一眼,就见得门外阶下,站了二十几号人,既有中书舍人,也有堂吏,值役等等,这些人都是隶属于东房。

    林延潮想了下,整了整衣冠后,将门打开。

    这还未张口,就见得这二十多人低首作贺道:“贺林中允开坊升转,青云直上,步步高升!”

    陡然得这么多人祝贺,林延潮有些反应不及,但他毕竟也是在官场历练过一段了,立即回过神,心道差一点显得小家子气了。不过见这么多同僚都齐声道贺,真是何等风光,何等面子。这喜悦之情,噌噌地就涨上来了,浑身上下只觉得好似泡在温水之中,无比的舒坦。

    这官员升迁,同僚道贺也是官场的惯例。

    林延潮看了一眼,眼前琉璃黑瓦的文渊阁,想起一件事来。

    当年张居正因丁忧之事去位三日,吕调阳由次辅暂摄首辅之事,众翰林以及内阁僚属,都是如今日这般,还身着红袍,隆重地向吕调阳道贺。当时吕调阳竟当众受之。

    结果吕调阳因此为张居正所忌,历经三朝,号称不倒翁的吕调阳,半年后被迫告病致仕。

    想到这里,林延潮收敛喜色,连忙几步下了台阶道:“各位同寅的好意,小弟心领了,小弟能有今日实多亏了几位中堂的栽培,以及诸位协助,说来是小弟要先谢过诸公才是。”

    说完林延潮反而向众人一揖。

    张元忭见此哈哈一笑道:“宗海,你这么说倒是见外了。”

    林延潮连忙道:“不是见外,句句是肺腑之言。”

    众官吏见林延潮得志不骄,纷纷道:“大家都是协恭办事,相互提携。”

    “是啊,林中允以后得志,不可忘了我们啊。”

    林延潮笑了笑,他轮值入阁期限终也是有到了一日,说来与众人早晚也是要分别的。

    于是大家给林延潮送上帕仪为贺。这帕仪不过是意思一下,每人几钱几两银子。

    此刻在文渊阁二楼中,张居正负手站在窗边,透过竹帘的细缝,看着东房此发生的一切,见了林延潮辞去的这一幕后,略有所思然后对身后的张四维问道:“子维,这三个月林中允在你任下办事如何?”

    张四维抱着手炉十分干脆地道:“此人办事干练,内阁无论大小轻重之事,他都能胜任,我用得很称手。”

    张居正点点头道:“后生可畏。”

    说完张居正与张四维闲聊了几句,张四维即回到值房里。

    张四维到了值房中,然后披上一件厚衣。

    尽管值房里放着炭盆,但他一贯是畏寒也畏热。张四维觉得身子暖了,方才坐下批改公文,不久听得外边敲门。董中书推门进来道:“阁老,东房林中允前来面恩。”

    张四维搁下笔,想了下道:“让他进来。”

    片刻后,林延潮推门入内,然后将帖子奉上道:“晚生林延潮面谢中堂栽培之恩。”

    但见公案后的张四维满面春风,从座上起身对林延潮道:“中允,真是要贺喜你了,任官不过一年即开坊右迁,翰林中属你乃第一人。”

    林延潮见张四维如此很意外。

    这张四维从来对自己是不假辞色的,每次向他奏事,都说不上几句话,就被他打发出门。但一次居然笑着和自己说话,这真是头一遭啊!

    林延潮想起内阁里对张四维的风评,说他对下属一贯如此,唯有对他看得上的人,方才破例。

    自己这一次升官也成了张四维看得上的人了?林延潮心底这么想,面上连忙道:“这实多亏了中堂对下官的栽培,下官唯有竭力相报。”

    张四维摆了摆手道:“宗海无需过谦,对了,首辅那去了吗?是首辅向天子提拔的你,你若先来我这,实是失礼。”

    林延潮道:“去了,不过元翁只收了我的帖子,却没有见下官。”

    张四维听了若有所思,脸上的笑容也是淡了几分道:“元辅日理万机,确无法分身,你既晋中允,但职事仍与原先不变,反而要更着力才是。”

    林延潮道:“下官谨记中堂教诲,能在中堂下面办事,闻中堂耳提面令,实是令下官获益匪浅。”

    张四维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于是端起了手边的茶。

    林延潮见张四维端茶,知是要送自己的客了,于是起身告辞。

    从张四维值房里出来,林延潮又去申时行的值房前。

    申时行今日没在值房,林延潮将帖子递给值吏。

    然后林延潮告假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