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文魁-第5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延潮把粮借给他,就好比一个穷人借钱给马上要破产的亿万富翁一样。

    方进一样完蛋,林延潮借出去的两万石,也是要不回来了,自己也得跟着遭殃。

    这方进实在不厚道,为了自己活命,还要拉自己也下水。

    林延潮很生气,也不管客气不客气了,你这方进完蛋定了,你要死自己去死,来祸害我干什么。

    “宗海,你不能见死不救啊!我现在也是没办法了,”方进放下架子道,“你现在是知府了,从府县下面的预备仓,常平仓里拨个几万石给愚兄救命,若是过了这一关,愚兄于你的大恩大德,感激不尽啊!”

    林延潮咬着牙道:“预备仓,常平仓是朝廷用以赈济灾荒的。朝廷有明令,府预备仓积万石,州预备仓积五千石,县预备仓三千石,若发现不足,官员一律裁革!”

    “若是我把府里县里的粮借给你,万一出现灾荒,预备仓里没粮,我不是成了本府百姓的罪人。就算今年没有灾荒,但这件事被人知道,或者省里派官员下来查仓,那么我岂非要把乌纱帽给你赔进去。”

    “就算退一万步说,这几件事都没有发生,但府县里的预备仓也没有多少存粮了,你拉下这么大的亏空,借给你也是杯水车薪。”

    林延潮一番话说完,但见方进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似很生气,就在爆发的边缘。

    林延潮生起提防之心,人到了绝望,什么事都会发生。

    却见方进如此半响,然后苦笑一声,身子往椅背上一靠,颓然道:“十年寒窗功名,我这求的是什么?当的是什么官啊?早知如此,还不如听憨山大师的话,在家修禅,出仕惹这一身红尘俗事作什么?”

    “我的仕途,看来就完在这参政任上。”

    方进所言憨山大师是有名的高僧,王世贞,甚至李太后都对他推崇备至,在士大夫里很有名望。

    林延潮见方进如此样子,有些不忍。两人毕竟又有些情分,但林延潮不可能为了这情分将自己赔进去。

    不过林延潮倒是想到一个救方进的办法,只是方才他刚刚坑了自己,自己要不要说呢?

    现在见方进如此,林延潮终于道:“你能不能拖过两个月?”

    “两个月?”

    “不错,贾鲁河一疏通,苏松,湖广来的粮船就可以抵达开封,到时粮价必然大跌。”

    方进道:“两个月疏通贾鲁河,难。科臣下个月就到河南了,还有中官陪同,想要让他们放我一马,更难。”

    方进又颓然道:“宗海,我知你也是死马当活马医。没错,我现在手里有大把的银子,但是粮价这么高,怎么买啊。”

    林延潮道:“不是不能,除非有人肯按几个月后的粮价,先把粮卖给你。”

    方进一愕道:“不错,但是我问过了,本地粮商哪个肯吃这样的大亏。”

    林延潮闻言不语。

    方进讶道:“宗海,可有这样的粮商引荐给我?”

    林延潮半响后道:“思来想去,确实有。不过”

    方进立即振作精神道:“条件无妨,如何苛刻,我也是答允。只要能帮我过了这一关。”

    林延潮道:“此言当真?”

    方进道:“当真,当真!”

    林延潮道:“那好,方大参。你可知道去年我修堤,是问谁借的钱吗?”

    “民间钱庄?”

    林延潮道:“不错,那钱庄是农商钱庄,农商钱庄的两个大掌柜,你方才也见过了。”

    方进不由身子一直,满脸警惕地道:“你们说他们俩,我知道去年他们到睢州来拜会过我几次,但我不知底细,就没有见。”

    “难道这农商钱庄?”

    林延潮道:“这两位大掌柜是我的好朋友。我很信任他们,想必方大参也是可以。”

    “那宗海,可以说动他们帮我?”

    林延潮点点头道:“正是,眼下思来想去,这河南地界,也只有农商钱庄肯帮你了。不过是有条件的。”

    “什么条件?”

    “将你手下几个库的库银都存在农商钱庄。”

    方进拂然道:“这不行,朝廷的钱谷仓库,怎能由商贾代执?”

    “万一出了问题,谁担当的起?还有这是触犯朝廷律令的。”

    “另外官员入股放贷,朝廷也是明令禁止的。你在我治下,我不会说出去,难保别人。”

    林延潮看向方进一副很惊讶的样子道:“方大参,难道将卫所仓里的储粮私下高卖低买,就不触犯朝廷律令吗?”

    方进听了连忙解释道:“胡说八道,我这是替朝廷平抑民间粮价,所以所以不惜此身。”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林延潮很想果断地骂出这句话,但是他还是忍住了。

    于是林延潮拔腿就

    “贤弟,帮兄弟我这一次”

    林延潮重新坐下道:“高价卖,低价买,这均输之法,去年我在归德府也有推行,正是农商钱庄替府里为之。效果很好,不从官府经手,官吏没有从中贪污一文,而老百姓尽得其惠,钱庄也是收入不菲。”

    方进捏须道:“本参也知道这是良法,但是此事不经官府,假手于人,一旦久了,朝廷必会得知,到时追究下来,乌纱不保。”

    林延潮点了点头道:“说的对,但是若朝廷不追究,你办不办呢?”

    “不追究,这怎么可能?”

    林延潮笑着道:“去年我将五万两河工银通过农商钱庄,作为青苗钱借给府里穷困的老百姓,此法成效卓著。”

    “后来巡按御史曾大人闻知此事后,来追究我的责任。他是想扳倒我,再以此板倒恩师,但是他却不知我早就通过丘橓,将此事禀告给了天子。”

    “天子下谕旨说此为良法,不妨先试试。所以我说的,大参明白了吗?”

    方进了思考了一阵,然后道:“你的意思,是让本参将库银都借给农商钱庄,要用钱时就从钱庄支取,待到年末还能收一笔利钱。”

    “不仅如此,还能解决方大参的燃眉之急啊!”

    林延潮语重心长地道。

    帮人从来没有白帮的道理,我给你方大参渡过难关,你也总要回报我才是。

    大家各得其利,合作双赢才是王道。

    林延潮见方进犹犹豫豫下不定决心,当下道:“农商钱庄的陈行贵,张豪远就在门外,他们是现在唯一能帮上大参的人。只要世叔你一句话,我就叫他们进来,如此危急自解。”

    方进左思右想犹豫了半天,最后方道:“好吧,就先见一见,至于答允不答允再说。”

    林延潮见方进这么说,不由一笑,他心知事情有了七成了。

    当下林延潮请陈行贵,张豪远入内与方进相谈。

    有林延潮的授意下,陈行贵也是拍了板子,愿意出十万石粮,帮助方进渡过这难关。

    就是更多,陈行贵也是拿的出来。

    当然为了渡过难关,陈行贵也没少提要求,为了能将生意从贫瘠的归德府进入繁华的开封府,他必须努力,当然方进免不了也是要宰一刀的。

    见此之下,方进终于下了决心,约了二人明日在睢州官厅再见。

    京师。

    文华殿里,天子正手持朱笔批阅着奏章。

    这时他拿起一份奏章,对一旁的陈矩道:“近来有一些大臣,总是劝谏朕说什么,于百姓施以恩惠,轻徭薄赋,切勿与民争利。”

    “可是这些大臣想过没有,朕轻徭薄赋,没有钱,河工怎么办?漕运怎么办?边事怎么办?陈矩,你来说。”

    陈矩道:“内臣以为,轻徭薄赋,确实乃仁政所为,寻常人家,得利而喜,失利则怒。天子身为治理万民,以社稷为重,得得失失岂能与民论哉。”

    天子龙颜大悦,称许道:“正是这个道理。有些大臣们以义理自守,整日只知打坐修禅,不通经世之学,这些人朕实在懒得搭理。”

    说到这里,天子拿起一份奏章道:“这一次林延潮上奏章说,要让归德三年里大治,口气甚大。朕拿了他奏章给大臣们讨论了,大臣们听了都是笑,却碍着朕的面子,却不敢说话。但是朕却偏偏升了他一个知府,他们是不是都觉得朕喜欢听大话,用讲大话的人。”

    说到这里,天子微笑:“陈矩,你在朕面前赞林延潮有管仲之才,你觉得如何?他能办得到吗?”

    陈矩道:“内臣看是难,三年已过了一年半,还剩一年半。但他即夸下海口,那么到时,陛下治他欺君之罪就是。”

    天子道:“欺君之罪倒是不必,真治了以后每人给朕办事。到时林延潮办不成,朕把奏章糊在他脸上就是。陈矩,你将这奏章,好得给朕好好收起来。”

    说完天子拍着奏章,笑了起来。

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 
    方进的答允,对林延潮而言,当然是一件好事。毕竟整个农商钱庄,林浅浅可是有一成干股在。

    当初林浅浅投入了三万两银子,去年钱庄年底分红,可是收入了不少。

    当然林延潮若要可以拿的更多,当初陈行贵,张豪远他们与本地彭,杨两家,都是有意要再送林延潮一成,却被他拒绝了。

    农商钱庄对于林延潮而言,并不是小打小闹,对他而言有另外的野心抱负在其中。

    因为方进的答允,林延潮看到另外一条道,慢慢从眼前铺开。

    忙完方进的事后,就是贺宴。

    与以往知府接风宴不同,因为林延潮是从同知任上升上去的,对于本府官吏都是认识的,所以接风宴就是与同僚们酬答。

    官员们少了忐忑的应付之心,也是大着胆子上来拍马屁。

    何通判,吴通判,马通判三位通判,自是跟随林延潮已久,还有各州县的官员,以及府里的众吏员们都是端酒向林延潮道贺。

    林延潮今日心情舒畅,虽然保持着上官与下面的距离分寸,但多饮了几杯也是免不了的。

    马通判跟着林延潮最近,林延潮升官,他自是跟着水涨船高。

    以后身为粮捕通判,有了上官支持,事情会顺利很多,在下属面前也跟有有威严。

    而吴通判有些失意,虽知自己在吏部没有强援,当选知府可能很小,但事情到了眼前还是失落的。

    特别是当初他放风说自己担任知府如何如何,之后再被林延潮凉了一夜,威信大失。

    林延潮见吴通判如此,就着意安抚了几句,但也不会轻易给他许诺什么。

    最后是何通判,他与林延潮任同知时交情就很好,乃是谁也不得罪的中间派。他是进士出身,与府里其他举人出身官员保持天然距离,与林延潮倒是常来往。

    现在林延潮荣升知府后,上下尊卑差得远了,人难免生分,所以这时候何通判才是最要拉拢的。

    林延潮拉着何通判说了好一阵话,然后官员又上来敬酒。

    其中商丘知县马上就要调任,宁陵县知县马上就要致仕,众人不免多说几句。

    林延潮是方方面面一一俱到,至于别人向自己说的祝贺之词,那些戴高帽的话,却没有多少在心底。

    半响后,林延潮以不胜酒力为由,让下面属僚自便,自己则是回到宅院里。

    否则若是自己再迟了,院里的某人就要生气了。

    林延潮跨过院门,回到宅里但见家里的丫鬟,下人,服侍多年的仆人都是向林延潮道贺。

    老爷升官,下人也是水涨船高。

    林家待下人还是不错,除了薪水丰厚外,他们以后回了家里,与左邻右舍说一句在知府或者是林三元的府上当过差,别人也是会高看一眼的。

    林延潮笑着点了点头,到了内宅里见了林浅浅的大丫头翠珠就问道:“夫人呢?”

    翠珠笑了笑,然后道:“恭喜老爷荣升,夫人说了,正要睡下呢。”

    林延潮心想,这时候睡哪门子觉呢。

    于是林延潮点点头来至内宅,看见林浅浅正在哄着小延潮入睡。

    林延潮不作声,走到林浅浅与小延潮的身边。

    林浅浅回头对林延潮道:“轻点,轻点,看你一身酒气的。”

    林延潮笑了笑,林浅浅当下叫过奶妈让他们来陪小延潮。

    自己则走到林延潮身旁嗔道:“官当得大了,家都不记得回了?”

    林延潮笑了笑道:“下面的官员要向我道贺,总不能立马推了人家。这算早了,酒宴这才一半呢。”

    林浅浅听了继续嗔道:“谁要你早回来了?辞了别人多不好。”

    “不早回来,怎么听你向我道贺呢?夫人快说一声参见林府台。”

    “切。想得倒美。”林浅浅脸上已是转为喜色,头轻轻仰起,然后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