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文魁-第7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讳士升,就是他给了我本钱来浦城经商。说了这么多,让状元公见笑了,当年状元公回乡时,小人曾远远在旁看了一眼,状元公文曲星一般的人,小人就牢牢记在心底了,状元公这时不是应该在京里当官吗?”
林延潮听他絮絮叨叨地说完,也算心底了然随口道:“原来如此,幸会。”
说完林延潮正琢磨如何不让他将自己的行踪说出去。
却听此人道:“哦,对了,状元公这一次回乡是探视,前几日听闻似乎有位老爷子卧病在床啊。”
林延潮闻言身子一震,顿时问道:“什么?此言当真?”
对方吓了一跳,当即道:“状元公,小人……小人……也是听旁人说的。”
林延潮急问道:“哪个旁人?”
林延潮追问一番,对方虽说不清楚,但自己放心不下。当即林延潮对陈济川道:“立即拿我的帖子去县衙们找知县。”
陈济川当即称是。
林延潮又对展明道:“让夫人及火勃他们立即收拾行李。”
没过多久,客栈外人声鼎沸。
客栈老板与住客都不知发生了什么时候,却见客栈外面官兵封道,片刻后一名青衫官员率着一众官吏当即到了客栈门前,然后朗声道:“浦城县知县陈有荣求见部堂大人。”
林延潮从客栈里走出来,这时他不过穿着一身素净的袍服然后道:“原来是陈知县,实不必如此大动干戈。”
“下官不敢,部堂大人这一次荣归故里,下官身为当地的父母官应出境内远迎才是。”
“不敢当,”林延潮淡淡的道了一句,“这一次林某有事劳烦陈知县,还请陈知县帮忙。”
陈有荣闻言顿时汗如雨下,人家一个三品部堂都要劳烦得自己,如此事情肯定是十分难办且棘手的。
但到了这时候陈有荣只能硬着头皮道:“部堂大人有什么吩咐,下官万死不辞。”
林延潮看了对方一眼,当即道:“陈知县不必如此,林某有急事返乡,希望陈知县能从本地调一艘快船以及熟练船工就好。”
陈有荣闻言如释重负,就这点小忙,林延潮还要说得如此郑重当即道:“下官这就去办。”
当日林延潮即浦城知县那借用了一艘官船然后从水路返乡。
因为亮出了身份,这一次路途顺利了许多,此刻林延潮已是归心似箭。
到了年节之前,林延潮终于抵至了省城。
却说现在省城里主政的福建巡抚为赵参鲁,浙江宁波人,隆庆五年的进士。
左布政使宋应昌,浙江仁和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右布政使费尧年,江西铅山人,嘉靖四十一年进士。
这布政司里,费尧年虽说是二把手,但在省城官场上却要排到第四位,还要在巡抚,巡按之后。
费尧年资历很老,是首辅申时行的同年,而且乃铅山费家的子弟,他的祖先就是二十岁状元及第,三度入阁,最后担任首辅的费宏。
费尧年在这个位子上,虽说大事他做不了主,但也还是在熬资历。
这一日福建巡按称病还乡,他去送了送。
出城后到回到驿站休息了一阵。从省城的三山驿到浦城的小山驿,一共是一千多里路,他眼下位高权轻,因此官场上很多迎来送往的事就由他来担任。
虽说这样迎来送往的事对于他一名右布政使而言是一件很丢份的事,而且费尧年也沉得住气,平日对此安之若素。
迎来送往怎么说也是一桩人情,这些官员离任后无论如何,将来总有东山再起的时候,若是有人想起自己,那么位子上就可以动一动了。
费尧年休息了一阵,喝了一碗茶,寻思着差不多功夫,就可以直接回衙了,算着左布政使宋应昌这时候也应该回衙了,所谓王不见王,能不见还是不见的好。
费尧年正要启程,这时三山驿驿丞前来禀告道:“启禀蕃台,前面驿站有消息,前礼部左侍郎林三元明日就要回乡。”
“林三元,就是那三元及第的林宗海?”费尧年当即可是吃了一惊。
驿丞满脸堆笑地道:“除了他咱们大明难道还有第二个姓林的三元吗?他这一次从浦城乘船回府了,这可是一件大事啊。”
费尧年闻言点了点头,他怎么不知道林延潮虽是辞官致仕,但从旨意上来看圣眷犹在,他的老师申时行也是在朝首辅,大权在握。
朝廷随时可以将他启用,一道旨意即可回京官复原职,甚至入阁拜相。
如此人物回京,不说地方如何了,自己身为地方官员首先不可怠慢,礼数是一定要周全的,万一在哪里不注意的得罪了人家,对方给自己随便使个绊子,将来仕途就没有希望了。
费尧年心底虽这么想,面上却不动声色地问道:“此事本院当然知道。这一次林部堂可是衣锦还乡啊,现在咱们在籍官员中数他官位最高吧?”
驿丞笑着道:“藩台大人高明啊,正是如此啊,之前陈文峰公虽官至兵部尚书,但因张江陵牵连官位被革,病故于路途中,还有濂浦林家的老尚书前年也是病故,所以现在我省城在籍致仕官员里属林部堂官位最高。”
费尧年点了点头道:“原来如此,如此我等上更不可待慢了。人家明日就到,虽说是匆忙之间,但你也要凑备起来,先派人到前面迎一迎,看看林部堂明日什么时辰到省城,他有什么话要叮嘱的?无论他提什么,你不必禀我,务必先准备周全了,本院则去禀告宋藩台。”
驿丞当即称是。
费尧年立即出了驿站坐上轿子后,随员问道:“老爷是回衙吗?”
费尧年道:“不,立即去三元坊。”
“三元坊?那可是礼部左侍郎林部堂的家宅。”这下人知道年节将近,地方官员理应到在籍大臣的家中问候一二。
但也是分等级,如巡抚,布政使他们都是派官员代自己问候,但是如知府知县却是必须亲自登门的。
上一次林延潮升任京堂时,费尧年就派了自己去。但这一次为何要亲自前往,此人不由心底存疑。
费尧年道:“林部堂回乡了,咱们先去他家中拜会一二。”
下人闻言吃了一惊,当即道:“是,老爷。”
当即费尧年即坐轿子前往。
而随着费尧年这么一去,林延潮回乡的消息,已是在省城散播开来。
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
却说林延潮自浦城坐船,数日后即抵延平郡。
然后自延平郡延闽水而下,这时江水较小,故而通航困难。
有时水浅搁浅,官船不得不调令百姓拉纤,林延潮若非是着急返乡,平日是不愿意惊动地方,作此劳民之举,但眼下也唯有事急从权了。
过了延平郡以后,水面渐开阔,已是无人拉纤。
江面多是大船,这些大船很独特两旁置轮,可以舂水前进后退。
这一幕看得林用是啧啧称奇,在他想来怎么可能有用轮子不用浆的轮船。难道这是闽地独有?
不过林用这一番话后,倒令徐光启笑了。
徐光启与林用解释说,这是车船,也称车浆船,南宋时曾大规模使用,此船发明者已不可寻,大规模使用者有史可查是南宋义军领袖杨幺。
杨幺平定后,岳飞建议将此车船在军中大举仿制,在采石之战中,金军渡河受挫,金主完颜亮气恼之余见宋军的车船于长江江面上往来如飞,如履平地,当场是目瞪口呆。
不过宋亡后,车船倒是渐渐少见了。
林用本就是喜欢这些奇技淫巧的东西,听得有这个故事,不由更是喜欢,当即说要买一艘车船将来带回京里玩。
林用这一番话倒是让林延潮听得良久无语。
徐光启看林延潮的脸色正要岔开话题,却见林延潮释然一笑。
经林用这么一打岔,倒是令林延潮焦急的心情舒缓了一些。
两岸山峰如柱,脚下江水滔滔,当年进京赶考时,沿着闽水溯流而上时,林延潮也见过车浆船,眼下再度看见,说来离家乡又近了一步。
林用懵懂时在归德度过,后来在繁华的京师长大,早不把自己看作闽人。但林延潮方知道,无论自己离家多远,在何处为官,唯有这里方是自己的家乡。
少年时总想着离家乡越远越好,但年长后方明白心底那等牵挂之情,但往往都是明白那一刻才知道自己已经回不去了。
不过数日,船到福州洪塘渡。
尽管是路上紧赶慢赶,但已据年节不过二三日了。
到省城的前一日,林延潮一家在白沙驿住了一晚,并换了一艘官船。这官船甚大,上下三层。
听驿丞说,此船本来是福建巡抚巡视地方时的乘船,但眼下特意空出来给林延潮返乡之用。
林延潮听了知道自己回乡,地方肯定有一番排场,于是他让驿丞再三转告,不用过甚,不可扰民。
话是这么说,但到了当日,两艘水师福船连夜从江口赶至白沙驿,护卫林延潮官船出行。
船从白沙驿沿江而下六十里,抵侯官县境内。
一般而言,省城到任的官员要在侯官县的芋原驿休息一日,然后次日方进省城。
但对于林延潮而言,却不用如此,因为芋远驿就在洪塘,对林延潮而言回到洪塘就是回家。
大船在江面上走得很平稳,林延潮负手立于船首,衣襟随着江风响动,船越近洪塘渡口,江面上的船就越多了。
江岸边一片片的都是疍民的连家船,渔民的鸭母船,以及到到埠头卸货的海船。
远远望见渡口,林延潮想起当年从这渡口第一次离家去濂江书院求学,也是在这里进京赶考。
年少时那个‘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死不还’的自己,如今回来了。
水师战船清出一条水道,座船到了渡口,林延潮即见到黑压压一片的人迎在埠头上。
未经靠岸,即听到岸上锣鼓爆竹齐鸣,船靠稳后一道朱漆的船梯搭在船舷上,林延潮不需人搀扶,大步走下船来。
“恭迎部堂大人荣归故里。”
码头上已是拜倒了一片,林延潮既不急迫,也不迟缓上踏着满地红纸屑双手虚扶道“某乃辞官归里之人,诸位不必行此大礼。”
说完林延潮看向在场唯一一名穿绯袍的官员,但见这名绯袍官员站起身道“福州知府江铎见过部堂大人。”
江铎四十许人,看来甚是儒雅,他是万历二年进士,浙江仁和人,从江铎祖父起江家五登进士,可谓是世代簪缨。
林延潮点点头道“原来是老太尊,失敬。”
“部堂大人在前,实不敢当。”
江铎后,一名躬着身的官员上前道“学生褚国贤见过……恩师,学生现任侯官知县。”
林延潮看了对方一眼,想起来这褚国贤是万历十四年进士,浙江武进人。
林延潮笑道“原来是你在吾乡任官。”
“能迎老师荣归梓里,这是学生三生修来的福分。”
林延潮微微颔首。
然后福州,侯官两县大小官争先恐后地向林延潮见礼,林延潮徐徐道“吾这一次辞官只求几亩薄田耦耕,这一番夸耀非吾所愿意,太过了。”
众人听了都是垂下头,林延潮也知道自己这番话,说了也无人肯信。
众官员见过,然后就是乡绅,生员。
正见礼间,但见人群一阵骚动,林延潮转头看去,但见无数乡民翘首朝这里看了过来,只是苦于官兵阻拦。
林延潮当下走向人群,众官员们都是如群星捧月跟了过来。
林延潮来到人群前对官兵道“都是吾之同乡,不必如此。”
官兵们散开,原本拥挤向前的人们见到距自己三步远的林延潮反倒是不敢动了。
林延潮正要说什么话,却看见一名老妇人,一定睛两步上前扶住对方道“这不是三婶吗?”
那老妇人激动地道“潮囝真是你。”
林延潮眼眶微红道“三婶你怎么来了?”
这老妇人道“潮囝,人家都说中了状元,当了大官,常常能见过皇上。我听了还不信,我就想从小看着长大的潮囝怎么一下子就是成了状元,当了大官,随时能见到皇上。”
“别人都说,你一个老太婆懂什么,你只要知道皇上在城里给潮囝修一座的老大的牌坊就是。我说你别骗我,我老婆子腿脚不好,哪里能进什么城,就算进了也不识字。今天听乡里说潮囝你要衣什么锦还什么乡,我就半信半疑就跑来了,潮囝你告诉我,你是不是真中了状元,当了大官。”
闻言林延潮忍不住举袖拭泪,哽咽地道“没错,三婶他们说得是真的。”
“当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