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10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增值”这个概念,汉朝就有了。实际上哪怕发展到了贞观二十六年的地步,整个唐朝的税务系统相较汉朝,广域来看依旧是落后的。
因为汉朝最巅峰的时刻,税务系统的最低一级吏员,是下放到“亭”这个单位。至于说户籍管理系统,贞观二十六年的唐朝,也就只有武汉能够和汉朝比,同样属于相对发达的苏杭、淮扬、关洛,依然远不如汉朝。
但是,贞观朝因为超强的经济总量,以及和汉朝同样的“独孤求败”霸主地位,李董头上戴一顶“功盖秦皇汉武”,假假的还是够了。
国内繁荣的社会经济,指望延续传统的农耕来支撑,那是远远不够的。仅仅是投资这一项,唐朝为了获得足够的贵金属来稳定货币市场,就开辟了至少五个大规模的海外领地。
其中最为重要也是最为高产的地区,还派遣了皇太子来镇压,足以看到帝国高层为了保持经济繁荣增加个人财富的愿望,是何等的强烈。
所以当冯智彧在长孙皇后面前竹筒倒豆子一般交待了一切情报之后,长孙皇后瞬间就在盘算其中的收益。
这跟女圣陛下个人的道德节操无关,纯粹是政治生物的本能。
再者,冯氏的特殊性,也更加方便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们进行遥控压榨。
“这个那罗僧诃跋摩现在何处?”
“上海。”
说完这一切之后,长孙皇后就让冯智彧退下,贞观二十五年,对冯氏来说,就这么带着点小惊悚,就这么过去了。
贞观二十六年的正月,大朝会除了总结去年的一应得失之外,重头戏就是张德的正式任命。流程走完之后,在大朝会的收尾处,冯氏带来的“广交会”消息,看似不咸不淡,却让不少眼明心亮的老江湖嗅到了好处。
在这个“四海翻腾”的时代中,掠夺,成为帝国权贵们尤为热衷的业务。
“难怪这一次是冯智彧赴京……”
“‘广交会’这是误打误撞,占了一个天大的先手啊。”
“不过朝会上,却未细说。”
“废话,若是细说,就是要拿冯氏开刀!”
“看来二圣还是很看重冯氏的。”
“听闻今日圣上传召‘冠军侯’,你们说,会不会和此事有关?”
“唔……也并非没有这个可能。若是‘广交会’把到嘴的肉分一块出来,倒也是轻松过关。”
“只怕冯氏不肯?”
“不肯?哼哼,弘文阁里的王爷,早就想要逮着机会做冯氏一场,房二公子可以上门讨债,你冯氏也敢自比房公?”
“也是。”
当年冯智戴被房遗爱带着去讨债,逼得魏王李泰英名扫地,要说恨,李泰恨房遗爱入骨。
可李泰拿房遗爱根本没办法,别说现在房玄龄还活着,就是死了,又能如何?房氏已经在转移重心,从山东、京畿,转变成了江西。
尤其是“南昌地”,马上就是南昌府,差一点就是南京!
不过李泰拿房二公子没办法,对付冯氏,他还真是不惧什么。
老冯盎当年是靠着认怂才得了李渊父子的信任,继任者又做不成真正的“南霸天”,交州的一把手也是李氏宗室,论土地产出,广州是不如交州的。
真要是搞自立互殴,谁殴打谁还两说呢。
散会过后,朝官们都是心潮澎湃,劲爆消息一个接着一个,湖北省的利好远往得见。谁曾想南天竺居然还冒出来这么一个事情,那个什么帕拉瓦国的国主,居然被擒到了上海镇,只要朝廷点个头,随时可以入京。
一个偏远地区的番邦小王,对唐朝大皇帝来说,根本不值得他多看一眼。但是,南天竺如今却是大不相同,至少贸易险上,仅仅是奢侈品的贸易总量,一条航线维持一千多万贯的规模,根本不在话下。
帕拉瓦国就算是个番邦,那也是胜兵数万的地区强权,摧毁这样一个地区强权,连带着会发生一系列的动荡、吞并、恢复、贸易等等等等,都是唐朝进一步扩张影响力的好机会。
只不过,这个机会,必须是在伟大且英明的唐朝皇帝领导之下促成的,如果说是民间组织,尤其是“广交会”这样的,这就要好好考量考量。
“张公,此事果然不成。唉……”
事后,冯智彧又找上了张德,他知道张德正忙着送太子远赴东瀛州,可火急火燎的,涉及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贯的利润,再如何不合适,也要硬着头皮上了。
“圣人怎么说?”
“圣人甚么都没说,只说知道了。”
“唔……”
老张微微颔首,“老夫还是那句话,找处弼。”
“如今已是正月,这光景去寻‘冠军侯’,亦能成功?”
哪怕是走流程,把“广交会”到手的地盘挂在天竺都护府名下,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最重要的一点,冯智彧不知道程处弼的胃口。
实际上不管是张德还是程处弼,到了他们这个地位,钱就是一个数字,凡事只看能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景而服务。
“处弼要修长城,你们出点钱,修一条路吧。”
老张顿了顿,又道,“南天竺得了多少‘天竺奴’,一应都交给都护府便是。”
“这……”
冯智彧又是犹豫了起来,这种割肉的程度,回广州之后,谁知道会不会被兄弟们打成残废?
“当断则断,冯氏先祖毕竟做过皇帝。若是有人以此为由,在二圣面前打御前官司,你们现在到手的帕拉瓦国不但要全部吐出来,高达国故地最少还要割让十几个城出去。今年开始,有多少人西行南下天竺,你来京城这么久,难道还不知道吗?”
听到张德这么直白地解释,冯智彧身躯一震,这才反应过来,“嗨”了一声,长长地叹了口气:“当初也是歪打正着,谁曾想闹出恁大的动静。那帕拉瓦国号称南天竺雄国,竟是如此不堪一击,五万正兵啊,居然被几百人打了个对穿。”
要是没有灭国还好,什么割地赔款,什么出让港口,什么治外法权……总之,爽得很。只有利益,没有负担。
偏偏居然打嗨了,直接灭国!
这要是直接把国主放回去,那更是大事,只能捉着,送到京城。而且此事又瞒不了多少人,几十万人,哪怕是一个“天竺奴”传扬出去,总归会有一天被人知道。
到了那时候,才是不死也要蜕皮一层。
“‘广交会’多大的肚量,别人不知道,老夫还不知道吗?你们吃不下恁多地盘的。”
老张摇摇头,“贪多嚼不烂,这光景能把东天竺消化掉,就算你们本事了。若是你们真能吃下东天竺,又何必引剑南豪强进入?冉氏、龙氏诸多巴蜀蛮地大姓,愿意开辟茶马道,也是因为有利可图。”
“是,张公教训的是。”
连连点头的冯智彧有些不甘心,但也不得不承认,这光景赶紧吐七八成的好处出来,才能顺利回家。
程处弼那里,冯智彧猜测,天竺都护府的小金库,未必就是兵部或者哪个部门的,应该就是二圣的私人小金库。
甚至在上一次张德劝说的时候,冯智彧就隐隐猜到了。
不过现在,却是更加肯定了这一点。
好处交给天竺都护府,交给程处弼,就等于说是交给长孙皇后!
“你也不要觉得这一趟就是白干,南天竺的事情,靠‘广交会’是成不了气候的。没有皇唐天朝的文书,倘若哪天朝廷打算在天竺设置行宫,尔等如何自处?”
“行宫?”
听到张德这么说,冯智彧顿时一个激灵,“张公……莫不是有深意?”
“‘南苏州’东南二百里,有天竺大城拉贾·迪卢。此乃城邦之国,旧年也是丁口数十万之地,如今纵然动荡战乱,又历尽瘟疫,却也有数万分布,往来东西村落,一二十万人口,还是有的。”
“拉贾·迪卢?莫不是‘西秦社’所言德里城?”
“德里?是薛万彻那个老匹夫取得名吧?”
“……”
知道薛万彻跟张公谨的恩怨,冯智彧不好多说什么,只好一言不发,眼巴巴地看着张德。
“拉贾·迪卢此地,内府早有计划,两年之内,敦煌宫就会派遣干将能吏先行主持事物。设置行宫,也是早晚的事情。”
计划是一直有的,敦煌宫除了转移到北庭之外,往南往西方向,都有拓展的愿望。只是暂时都只好试水,毕竟谁也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河中有河中的好,天竺有天竺的便利。
再者,敦煌宫也要考虑河中长孙冲,天竺程处弼的态度,至于更多的地方巨头,那就更加不必多说。
一番详谈之后,冯智彧也是了然,这光景吐出去一点,也不会亏,说不定“广交会”顺势还能正式上台,有天竺都护府背书,很多模棱两可的收益,这光景也正好可以全面洗白。
:。:
第八十九章 伤离别()
“操之,留步吧。”
洛东三十里,再送三十里。太子的仪仗已经东行六个长亭,张德、程处弼等旧时长安少年,就一送再送。
“殿下可是有些伤感?”
张德笑了笑,轻轻地拍了拍李承乾的胳膊,“德,友朋不多,殿下算一个。”
“荣幸之至。”
李承乾莞尔,心情也是好了不少。一去数千里的地方,帝国的“老太子”要说没有一点点情绪上的波动,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再如何心潮澎湃,事情要做饭要吃。
身材壮硕的程处弼没有废话,虎须倒张直愣愣地看着李承乾,半晌,抱拳道:“保重。”
“这一别,本王……孤同三郎,便是真的相隔万里。”
“保重!”
程处弼大概也是触景生情,眼眶竟是有些湿润,他幼时狡黠,长时狠辣,可也不像张德那样癫狂。情绪上来之后,竟是有点失控。只不过,到底是沙场悍将,当年“程立雪门”之际,一旁看着的,不正是李承乾么。
“孤保重,三郎亦保重。”
言罢,李承乾转头看着张德,“大郎更要保重。”
“快走吧。”
老张挥挥手,面带微笑,“再不走,有人要唱《送别三叠》,这关隘之地,多的是狂野之犬。一犬吠形百犬吠声,这要是闹将起来,怕不是灰头土脸。”
“哈哈哈哈哈……”
李承乾听了之后顿时大笑,前俯后仰毫无君王仪态,笑着笑着,三十多岁的“老太子”竟是笑出了眼泪来。
“哎呀哎呀,竟是笑出眼泪来,孤这便走,这便走。”
言罢,李承乾转身离开,头也不回。
张德下意识地想要迈开腿,猛地又收了回去,站定在那里,看着偌大的东宫团队,宛若一条长龙,朝着东方而去。
威武雄壮的气象,让张德竟是有一种仰天长啸的冲动。也不知道是豪情万丈还是心绪思量,此时此刻,就是有一种想要疯狂发泄的愿望。
只是,他终究还是忍住了。
“吃了散伙饭,各奔东西。”一声感慨,张德转身之际,看到程处弼竟然擦拭眼泪,抬手拍了拍他的臂膀,“走吧。”
“嗯。”
程处弼点点头,深吸一口气,翻身上马。同他一样眼眶湿润的,还有李震、屈突诠等等,只是众人大多功成名就,纵使有再多的心绪变化,也控制了下来。
正要启程,却听远方似是传来船歌,仔细一听,竟是李承乾和歌而唱,正是《送别三叠》。
“知交……半零落……”
悠扬男声传来,这个少年时酷爱跳胡旋舞的文艺太子,嗓音比西行的一群大老粗强了不知道多少。
只是大老粗们骑马慢行之时,却是原本收拾好的心情,一瞬间崩坏。也不知道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复杂感情,顷刻间和流淌下来的眼泪一样,完全控制不住。
这种诡异而哀伤的气氛,让那些个跟随大老粗们多年的护卫,都是有些不知所措。
他们见惯了自家老大的雄壮威武,见惯了勇猛果敢,那种敢打敢拼敢冒险无所畏惧的精气神,才是护卫们最为熟悉最为羡慕最为钦佩的素质。
只是这一刻,不知所措的护卫们,非但没有觉得自家老大有什么软弱,反而越发地由衷钦佩。
“长亭外——”
程处弼掩面高歌,如惊雷炸裂,丝毫没有什么柔柔弱弱,刚起了个头,李震便是跟着和道:“古道边——”
逶迤慢行三十里,《送别三叠》如雷音。
同样远行的李承乾停止了和歌,他没有落泪,因为他是君王。面色如常地进了马车,安安静静,只是良久之后,他双手捂着脸,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