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工科生-第10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皇后和房玄龄此刻无比的抓狂,可又不得不承认,这一刻的无力感,是此生之中最为强烈的时候。

    或许事后又会恢复平静,回归到人性,但只在此刻,有一种超乎想象的愤怒压抑在胸膛之中,却又半点解决的办法都没有。

    暖阁之中,皆是一时人杰,但有人却只能无能狂怒,甚至有气也得不到发泄。

    天微微亮的时候,长乐门被打开,陆续出来的内侍们都忙不迭地给皇城中的文武大臣送上热汤。

    宫中的羊汤,滋味相当的不错,还撒上了葱花蒜叶,香气扑鼻,还能暖胃御寒。

    秦琼在岗亭中喝了一碗,心情也平复了下来,蹲在外面的尉迟恭黑着脸,却也老老实实地一只手端着碗,一只手攥着一块咬了半边的饼。

    吃一口饼,喝一口汤,好一会儿,尉迟恭看到应天门也中门大开,这才道:“噫,天亮了。”

    当、当、当……

    皇城内的水钟,陆续传来敲钟声,张公谨端着个碗,看了看怀表,然后道:“六点,准备上朝还是回去?”

    “呼……”

    喝了一碗羊汤,已经舒服过来的秦琼淡然道:“上朝吧,想必会有大事。”

    “嗯?应该不会有大事吧。”

    张公谨眉头微皱,如果真有大事,怕不是宫门不会大开,夜里就要操办起来。

    此刻,皇帝应该是没事的。

    只不过一众勋贵,谁也没有开口去追问脚不沾地的内侍们。

    果不其然,只一会儿,康德就裹着一件风衣,嘴唇有些冻得发紫,到了岗亭口,才说道:“少待开个朝会,陛下有事要宣布。”

    “陛下无虞?”

    “醒过来之后,还跟张总督聊了一个多钟头,这光景,精神还好,已经能坐起来自行吃喝。”

    “呼……”

    张公谨松了口气,这才道,“昨天夜里,当真是心惊肉跳。”

    拍了拍心口,张公谨一脸的愁苦:“这等事体再来一回,老夫……是真撑不住了。”

    听到他的话,尉迟恭横了一眼,将碗往旁边一丢:“哼!”

    :。:

第五章 轻装上阵() 
大朝会抛出来的消息就像一颗颗惊雷,炸得朝臣一个个都始料不及。

    昨夜发生了什么,又或者说凌晨发生了什么,知道的人很少。

    康德很疲惫,但还是主持了朝议。盖了皇帝印玺的圣旨,由马周传阅弘文阁诸学士,刚上位的杜楚客瞄了一眼,就是身体一颤。

    再之后,皇后垂帘这个事情,也就成了小事。

    甚至连垂帘的这个帘子,都是个装饰品,长孙皇后署理朝政的时候,从来没有用过帘子。

    皇权似乎是分散了,但是经历了凌晨的事情,马周根本没有半点兴奋的心情。哪怕他是弘文阁大学士,理论上应该是“首相”。

    要不是还要顾及仪态,整个朝会都要变成菜市场。

    实际上也不比菜市场好多少,小声的嘀咕传到外面,外朝小官僚们一个个激动不已。

    等到散朝的时候,留在皇城吃饭的重臣们,一个个都是没胃口,连尉迟恭都少吃了一根鸡腿。

    跟房玄龄打听消息的人不少,不过房天王口风严,并没有说什么。也没有解释诸如太子尚在,垂帘是不是有“牝鸡司晨”嫌疑的废话。

    在皇城吃完这一顿之后,房玄龄就没到晚上就带着人返回了江西。

    至于张德,张公谨和李蔻拉着他聊天,有一搭没一搭地打听着消息。毕竟还是自己人,张公谨也没有遮遮掩掩,把心中的疑惑,一一跟张德说了。

    “操之,陛下身体……”

    “再活个一年半载,应该也是没事的。”

    老张没有跟张叔叔说假话,虽然张公谨他们,都以为这一次皇帝可能撑不过去,可能是要嗝屁了。

    不过李家传统就是续命有方,太上皇要死要死多少年了?不还是能嘬点甜汤乐呵乐呵?就去年,还跟一个小娘子啪啪啪,身体可能吃不消,但又不需要他动,只需要他硬,甚至不那么硬也没关系,基本繁衍的功能还在即可。

    大概也是受了儿子屡次三番晕厥的刺激,今年太上皇没有继续找小娘啪啪啪,反而老老实实地在长安洛阳欣赏欣赏风景。

    二十多年下来,武德老臣该死的也都死了,不该死的,大部分在贞观朝也站稳了脚跟。

    连武士彟都能混一顿饱饭,脑袋还没有搬家,这还用多想吗?

    更何况,还是那句话,二十多年了,再熬个三四年,就是三十年了。再如何想不开,时间能冲走很多东西,

    “那……皇帝就这么把江山社稷,交到了……交到了一个女人手里?”

    李蔻声音拔尖,显然有些激动。

    张叔叔也是发愣:“弘文阁如今职权扩充,七部似是要正式处于弘文阁之下?”

    “谁知道呢,反正跟我没关系。”

    笑了笑,老张道,“叔父又何必担忧这个。”

    “老夫如何能不担忧?!你可知道昨夜,尉迟恭那老儿,差点按捺不住性子,几欲闯宫。”

    “他不怕死么?”

    张德冷笑一声,“还当是二十多年前的玄武门呢。”

    “……”

    “……”

    李蔻和张公谨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半晌张公谨又道:“房乔连夜饭都不吃,直接返转江西,这是要作甚?”

    “办学、修路。”

    说话间,张德给张公谨和李蔻倒了茶,给自己也添了一点,然后一边喝茶一边道,“淮上新修一条‘徐齐线’,是铁道。”

    顿了顿,在张公谨惊异的眼神中,老张接着道:“从徐州出发,还有一条修往京城的‘京东线’。原京洛板轨,可能会改制为‘京西线’。”

    这是一个超级工程,至少现在看来,是个超级工程。

    为此,沿江各省都要分摊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供应。尤其是施工人才,江淮、湖北、江东、江西、河南五省府,都要筹办相当规模的专业学堂。

    “汉安线”初步通车后,整个工程团队是没有假期的,分成三个部分,一是培养管理团队;二是转调他处继续参加工程建设;三是借调往学校任职,以充作临时教员。

    很粗暴但是很高效的方式,不仅仅是外朝,内廷也会给予支持。其中很大的一部分资金,是由内府来解决的。

    皇银内帑的现金储备,外朝早就垂涎三尺,但一直都没有机会染指。

    这一次,皇银内帑打开了它的冰山一角。

    以“太昊皇银”这个新马甲,通过投资的方式,一口气兴办二十家“皇唐系”大学。

    是大学,教育部已经给了编制。孔颖达这一回,也懒得去寻章摘句给人寻找出处,最大最高的学校,就是大学!

    拿到大学名额的地方并不多,主要还是集中在黄河长江流域的省府。

    其中仅仅是“河南”,就拿到了皇唐河南大学、皇唐河南工业大学两个“皇唐系”编制,除此之外,因为洛阳地处“河南”,大唐帝国的核心院校,等同于留在了河南。

    “太昊皇银”投资的时候有没有掺和私心,自然是不难看出,不过对京城的官吏们而言,却是兴奋无比。

    早先国子监的系统,已经被孔颖达这个老狐狸自己抛弃了,再去摘选什么“人才”,那也是糊弄鬼。

    这年头,能在京城厮混出人模狗样的,都很清楚,只有砸钱,才能跟着学武汉。

    没有别的出路!

    二十家“皇唐系”大学,都是为即将到来的“生儿育女”“修桥铺路”准备的。

    放在以往,李皇帝和长孙皇后哪怕明知道应该兴办“新学”,但也不会这么去做,宁肯费时费力从武汉那里挖人,直到洛阳再也无法承载那么多官僚,然后形成庞大的京城冗官现象。

    但是现在,释放权力的同时,又把更多的人才从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依托着国家的暴力机关,再两大强权的威逼利诱下,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改头换面。

    不管结果如何,毫无疑问“二圣”要做最后的一点点挣扎。或许那些从“皇唐系”走出来的莘莘学子,其实都很拥戴大唐天子呢?

    将李皇帝和长孙皇后筹办“太昊皇银”,投资兴办二十家“皇唐系”大学的事情跟张公谨夫妇一说,李蔻顿时惊呼:“皇帝竟有如此魄力?”

    “人之将死……”

    张公谨拍了拍老婆的手,“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呢?当年老夫前往大洛泊,其实也想过会不会死在路上,冯立当年捅的那一剑,要不是养了许久,还真是不知道结果如何?老实说,老夫在吃蝗虫那几年,是真以为自己会早死的。”

    一声长叹,张公谨握着老婆的手感慨道:“也是那个时侯起,行事其实也就少了许多拘束,至多应付一下,也不过是为了妻儿。”

    荒唐事也不是阿猫阿狗能闹大的!

    “‘太昊皇银’有多少现金?”

    李蔻忽然问道。

    “谁知道?反正把眼下规划好的铁道都修起来,那是绰绰有余。论敛财攒钱的本事,这还真是没几个人能跟二圣相提并论。”

    这个世界上,贵金属保有量最多的一对夫妇,就是李世民长孙无垢这两公母。

    对已经放松下来的李世民来说,砸钱没什么难的,至于说给子孙留多少多少家当。这些砸出来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家当。

    再退一万步讲,哪怕二十家“皇唐系”大学都废了,至少还有地皮、物业,至少还有这“太昊天子”的头衔,至少还有着大唐江山摆着看呢?

    “‘京东线’……应当就是之前议论修往汴州的那条铁道?”

    “正是,过汴州、曹州、宋州,然后进入徐州。千几百万贯,应该也能修起来。”

    “那……南运河怎么办?”

    “漕运三五十年内,都是绝不了的。更何况,有了铁道,那运河之水,不还能用来灌溉?沿途耕地之广大,前所未见。如今再想称宗道祖,也不消朝发夕至,车头呜呜一响,这个世家,那个豪强,也就灰飞烟灭了。”

    “老夫总觉得,有点赶啊。”

    张公谨抬头看着张德,“为何这般赶?”

    “‘徐齐线’是要过兖州的,逢山开道遇水造桥……就这么过了泗水、汶水、济水,然后在黄河之畔,停下来。”

    “兖州?汶水?”

    听到这个,张公谨一愣,“皇帝是要通过铁道,由机车头拉着,前往泰山?”

    “叔父……”

    老张笑了笑,冲张公谨拱了拱手,一脸的佩服。

    的确很赶,但李皇帝能够这么轻松上阵,这么爽快撒钱,赶一点又算得了什么?

    对李皇帝、对天下、对百官、对张德……都是有大大的好处,没人会拒绝一个“千古一帝”的临死“馈赠”。

    姑且算是“馈赠”,哪怕它充斥着太多的私心,后来人提起这贞观二十六年的大建风潮之时,也只会佩服贞观大帝的惊天魄力。

    至于那二十家“皇唐系”大学,该有多少徒子徒孙世世代代地去吹捧他们的“先师”陛下呢?

    老张反正是不敢相信,也跟他没啥关系。

    “叔父啊,皇唐湖北大学还缺个校长,我推荐了叔父,有没有兴趣?”

    还在震惊中的张公谨,脑袋里只有“封禅”两个字,陡然又听到大侄子在说话,他脑袋里还是嗡嗡作响一片空白,下意识地“嗯”了一声,好半天之后,他才叫道:“还要建湖北大学?!”

    “‘太昊皇银’的现金何其之多……更何况,二十家大学,并非全部都是‘太皇皇银’全资,民部、省部都是要出钱的。其中招生考核,教育部联合湖北教育厅,会统一出题统一出卷,总之,是个累人的活计。”

    “这湖北大学的校长,老夫当了!”

    张公谨不傻,不但能离开京城这个漩涡,还能做一个“皇唐系”大学的建校校长,这还用想?

第六章 茫然热闹() 
二十家“皇唐系”大学的诞生,如果说是教育界九鼎齐鸣的大事件。那么弘文阁随后发布的《专营法》,则是给持续很久的大宗物资寡头专卖,进行了一场“地龙翻身”,震级强度无上限的那种。

    除了“专营”本身这个概念之外,弘文阁仿佛有了“立法权”,当然这个权力来自哪里,朝野内外都是心知肚明。

    只不过没人愿意去深挖,毕竟七部甚至八部大佬之下,还有一堆的徒子徒孙,他们也是有野心也是有理想的。

    难道没人想要做弘文阁学士?

    以前“入阁”毫无亮点,但是现在……真香!

    即便只是纠缠于细枝末节上,还是让人心惊胆颤。因为《专营法》将会逐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