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读书室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工科生-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侯尚书有何指教?”

    中午廊下食,宰辅们都收到了李董的赏赐,清一色的二两牛里脊,上面还抹了点酱汁,显然是味道不差的。

    奈何长孙无忌食之无味,还开了个嘲讽:“不会是想吃老夫的牛肉吧。”

    “……”

    要不是有事情商量,侯君集真想一脚踢过去,把这老畜生踢个半身不遂。

    “辅机兄何必如此。”

    抖了抖袖袍,左右张望了一下,吏部尚书的脸皮也是够厚的,全然无所谓长孙无忌的嘲讽。

    “今时置碛西州,与你我两家,还是有些便当……”

    “甚么便当?牛肉便当?”

    长孙无忌夹起一片牛肉,塞到嘴里,咀嚼了起来,“嗯,这柔嫩入味,还切了薄片,确实便当。”

    “……”

    照理说,依侯君集的脾气,肯定是要翻脸,最少也要拂袖而去。廊下不管是省内官长还是部堂尚书,都觉得今天是要又热闹。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豳州大混混,嘿,他忍了!

    今日决议,李靖也是入场的,这个老胖子腿脚越发不如从前,又不喜欢锻炼,于是看上去更加庞大,仿佛魏王李泰一般。

    整天修仙修神修畜生的李靖半闭着眼睛在那里啃着鸡腿,耳朵却竖的很直,侯君集是个什么玩意,别人不知道,他还不知道吗?就这种人渣,要是没有好处,会寻另外一个人渣?

    长孙人渣本来是排斥侯人渣的,毕竟,层次不一样,豳州大混混的档次太低,也就是张亮这种程度。

    可张亮虽然层次低,可有自知之明啊。他就是以皇家癞皮狗自居的,并且皇帝说要监察荆襄,盯着张德,张亮没二话,窝在荆楚那就是好几年。钱肯定是继续捞,但武汉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当天就一封密函。

    “辅机兄,何必拒我于千里之外?”

    干笑一声,侯君集压低了声音,对长孙无忌道,“伯舒贤侄尚在波斯东土,辅机兄,某早年在西域,也是颇有几个熟人,兴许也能帮得上忙,也未可知啊。”

    饮了一口茶,长孙无忌闭着眼睛,依然没有说话。

    不过这一回,侯君集却是眼睛一亮,然后陡然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不远处,一个小黄门见状,便记了下来。

    “噢?侯君集这个小肚鸡肠,寻辅机说话?”

    同样正在吃饭的李董笑了笑,然后扭头问康德,“二人可有结论?”

    “不欢而散,侯尚书拂袖而去,似是恼怒紫微令怠慢了他。”

    “嗯。”

    李董点点头,神情颇为满意。

    二日后,潞国公家有名的“侯七郎”,带着礼物,去拜访了独居城南颐养天年的史大忠。巧的是,长孙濬代表长孙氏,也跑去慰问了一下终于皇帝皇后的老忠仆。

    “听闻悉计蜜悉帝、悉蜜言、昏磨、思摩达罗等诸城诸邦失其共主,葱岭以西,山岭复杂。此间诸部诸邦国,犹如‘秦失其鹿’,吐火罗诸部及此间杂胡共逐之。家兄此时有番僧苏拉相助,得大马士革之僧众拥护,可为内应。乌仗那之东,勃律国法师乃黄冠子真人,持有圣旨,今时又可策动北天竺诸邦国及羌塘诸部……”

    “好!侯某已知黄冠子真人虽能策动蛮众数十万,然则缺钱少粮。兵马欲动,钱粮先行。侯某忝为潞国公所托,这几年在长安,还是攒了些许银钱。凑一凑,还是能给黄冠子真人添几件法袍的。”

    “吐火罗人可不好打,勃律国、北天竺及象雄吐蕃今时之兵,多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倘使拖到入冬,这俱鲁河金矿,就不要去想了。”

    “公子不必担心,眼下两家联手,方能染指此间金矿,侯某又岂会不知轻重?”

    二人身后,都有文士模样的人在那里琢磨。房间内议论非常,房间外,史大忠正在摸索着一枚白如油脂的玉石,这于是鸡蛋大小,光亮非常,甚是喜人。

    时间过得不快,但也谈不上慢,到坊内水钟声响,两边才各自离开。

    路上,长孙濬眉头微皱:“这世上,还有如此做买卖的?闻所未闻!”

    “郎君不必奇怪,其实这等事情,在东海之上,不胜枚举。”

    “借钱给人打仗,然后用斩获还账?”

    “有何不可?昔日孙伯符,不也是如此?”

    “这岂可等而论之?”

    长孙濬眉头皱的更加厉害,“也不知道大人是个甚么想法,如今兄长悬于万里沙海,也不知道过的怎么样。”

    而侯七返回潞国公府之后,迅速找到了侯君集。

    “怎么说?”

    “三十万贯。”

    “怎么送出阳关?”

    “下走约定乃是用肉干、绢布、麻布及少量银钱。”

    “你觉得,前往西域,折损能有多少?”

    “能剩十七八万贯,便是大好。”

    “李淳风惑乱蛮夷,麾下多是一些乌合之众,不堪一击。十七八万贯,那就是一锤子买卖。吐火罗人盘亘葱岭以西,此地胡部,别说突厥人,就是波斯人,也多是不喜。就是个大羊圈……”

    “国公,可谁能想,这里能有金矿呢?况且,除了金矿,那银洞画册,只说肉眼得见,怕不下三四万两。”

    侯君集负手而立,走到了一张圆桌前,然后翻开了一本册子,这是一本画册,但是不同的是,它是水粉画。画的一个银矿矿洞,矿洞之中,天然白银就像是人体上的肉质增生,密密麻麻地绵延深入……

    “老夫觉得还是有些冒险。”

    “富贵险中求,国公若是觉得太过,下走倒是有个计较。”

    “说。”

    过了几日,侯七到了新南市,找上了屈突诠,跟屈突二郎说道:“君乃市内翘楚,还望成全,还望成全啊。”

    “……”

    屈突诠一脸懵逼,别人来“圈钱”,那是因为生意都在海上,虽然要采购大帆船,但收益确实高啊。入娘的,你们一个经营“持球”俱乐部的,怎么突然就做起丝路上的生意了?你要是说把“柳营”抵押出来,老子保证没二话。

    想了想,屈突诠便道:“非是某严苛,实乃要同兄弟相商,相商……”

    然后屈突诠就写了信给张德。

    老张收到信之后,嘴角一抽:“妈的,放贷给勃律人,然后让勃律人去打仗,打赢了拿几块地抵账,怎么瞧着这么眼熟啊。”

第六十二章 业务多() 
    “这个铁,像钢,比铁好用。”

    “先生,这铁仿佛贞观十五年长安挖出来的前汉铁器啊。”

    “要是用来做管子,肯定好。”

    例行的江夏钢铁厂视察,陪同的厂领导和技术骨干纷纷表示要力争上游再创佳绩。但老张这回过来,压根没打算和他们闲扯,而是有个学生,在永兴煤矿的分厂,开了个小小的脑洞,然后……然后弄出来一个微妙的东西。

    “五郎。”

    “学生在。”

    “我们边走边说。”

    “是。”

    熊淬火原先叫熊初五,家中行五,有四个兄长。嫡亲兄弟就一个,另外几个都是堂兄。家里原先是山民,薄地山地有六百来亩,没有水浇地,他母亲是獠寨出来的,早先日子不能说太糟,毕竟还有比他们更糟的。

    因缘际会,他那个獠寨出来的母亲,居然硬是把他这个年纪刚好的儿子,送到了沔州“技校”。

    整个江汉,有此等气魄和想法的獠寨女子,少之又少。

    但到底熊初五还是顺利毕了业,顺利通过了江夏钢铁厂的考核,成为了钢铁厂的一个技术员。

    “有实验报告吗?”

    “先生,有的。”

    如今名叫熊淬火的熊初五把乌漆嘛黑的实验报告递给了张德,老张扫了一遍之后,就知道这货开了个什么样的脑洞。

    “你加了‘燧石’?”

    “不是一般的‘燧石’,得是南昌货。山东‘燧石’便不行,依学生之间,定是这‘燧石’成份中,有不同之处。只是眼下手段有限,还不能探查出来。”

    “先归档就是,往后继续试,然后先把南昌‘燧石’定下来,看看是哪里产的,到时候买了那个矿。”

    “是,先生。”

    学生们开了脑洞,于是,球墨铸铁诞生了。

    虽然指标肯定一塌糊涂,但这玩意儿好用啊。

    至于产量,肯定只和高炉规模和南昌“燧石”有关。老张大概能估计出南昌“燧石”是什么,甚至产地在哪里也清楚,但终究涉及到“铁”,事情就不好办。套两三个马甲换几个不同项目,总归是要的。

    兴许就得弄个江夏管道厂出来,然后目的就是这点球墨铸铁。

    老张虽然很高兴,但还没有高兴到不能自已,贞观十七年的当下,生铁品质不要太差,就已经足够了。

    一般精锐部队的甲叶,熟铁片绰绰有余,周围蛮子有几个能破防的?按照丝路上最优质的天竺钢,这玩意儿的产量全看老天,只有技术上的意义。

    因为北天竺那个能产此钢的土邦,每年产量,也不过是五百斤左右。一批次所产钢锭,都是两斤左右的圆球,原先大部分都是出口到波斯,长孙冲在河中时,将这种钢命名为大马士革钢,是因为同行者苏拉,认定这是在大马士革见过的。

    而实际上,这些钢材料的产地,在波斯以东。

    丝路重开之后,有了勃律山口作为通道,天竺钢可以从勃律山口进入碛南、且末,然后出口阳关,在敦煌就能交易。

    敦煌宫宫监是给皇帝办事的,基本上出口到唐朝的几百斤天竺钢,都是全部吃下。

    贞观十七年的当下,有多少钢锭,李世民都干消化。更何况,也没多少。

    眼下石城钢铁厂所产的钢,基本也是这种坩埚炼钢法,产量低,主要就是维持中央军的精锐皇家部队装备。说白了就是羽林军,现在就要加一个收税的……

    边军也只有西军和北军能装备一些,但大部分还是唱“铁甲依旧在”,甚至唱“皮甲依旧在”,还有“布甲依旧在”,小部分“无甲依旧在”……

    数量庞大的军队,人人带甲,那真是闭着眼睛都能怼死世界。

    学生开的这个脑洞,主要是工件铸造更加牢靠,武汉地区的小小“产业升级”,还是可以做到的。能替代太多木石铜铁的工件,成本上来说,就是如何把南昌“燧石”变得更加便宜一些。

    至于运费,船运的运费,那能叫运费么?

    是不是真的石墨球状,老张也没必要去判断,加工铸造指标只要提高,那就可以持续,此时深抓指标的人,不是他。

    “这‘新铁’要好用么?”

    “对照来看,肯定是要好用,能省不少青铜件,比如轴承……呃,雪娘呢?”

    一看崔娘子一副呆滞的表情,老张就知道说这个就是扯淡,寻了个由头,便去找女儿玩。

    因为天气热,只要得空或者下班,老张都愿意往临漳山流窜。山里阴凉不说,别院还建了游泳池,引的还是山泉水,游泳降暑,简直不要太爽。

    在泳池廊檐下瞧见阿奴正带着张洛水打水仗,张德笑了笑,便转身去了书房,倒不是他不想一起戏水,实在是要业务积压太多,不得不抓紧时间批复。

    除了武汉地区的行政业务,华润号、船队、西域沟通……积压的问题,需要他来判断拍板的事情,数量都是成百上千。这还是他已经有了大量会计团队、幕僚团队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业务量。

    对照起来,老张真心觉得李董是个天生工作狂。

    “噢?居然在崖州站稳了脚跟?”

    “民兵”船队已经稳定住了“千里石塘”的航线,香料、母料、矿产、海产……这是一条收益颇丰的航线,但探险队是不会满足的,船队陆续替换的水手们,往往都想搏一个三代富贵出来。

    甚至在贞观十五年的时候,王万岁麾下有一条船,竟然就“叛逃”扶桑,然后“攻城略地”,居然就自立“一国”。

    前后打了两场,“灭国”之后,虽然大部分“叛徒”都被沉海喂鱼,但不少人还是流窜到了扶桑东北,跟“野人”混在一起,做起了“土王”。

    这个事情对王万岁来说很大,但对张德来说,简直是司空见惯。哪怕是关中,也时不时有黑户突然冒出来,带着几十号人,自号什么将军或者什么天王,盘踞一地,等着官府来剿灭。

    只是那次问题出在了船队之中,让名声响亮的王万岁,有些羞愧罢了。

    “金矿?又是金矿?”

    张德一愣,“民兵”船队在崖州、儋州、广州陆续发了几个消息回来,时间是一个月前。消息上说,是在婆罗乃之国以南,翻山穿岭,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