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5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呲牙咧嘴的也不少,不过那都是因为被李董虐的缘故。
学士们憋了一肚子的周礼,还琢磨着是不是把南北朝跑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列个表,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六部之首的某个毛糙汉子,跳出来就说道:“陛下功高盖世,不拘于礼,亦通上帝!”
说起来,侯君集是个妙人,当然了,是不是被李董关进小黑屋做了什么不可名状之事,这就不得而知。
但总归在贞观十八年的年头,侯君集的亮相还是很讨人喜欢的。
一帮学士一看特么的你个流氓居然让老板不尊礼仪,实在是该死,看老子怎么喷死你。
“臣以为侯尚书所言甚是!”
晚上睡觉门也不关的某个李姓胖子,突然冒了出来,猛地让兵部的好汉们纷纷表示李天王你节操何在?
作为四大天王最佳第五人,李靖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能够把李氏家族好好收拾收拾,开枝散叶并且稳稳当当,就是最好。
现在什么最省力?拍皇帝马屁最省力啊。那末,皇帝现在愿不愿意假惺惺地和世家大族们摆什么亲民姿态?很显然不愿意啊。
那还要啥自行车!
李天王打仗向来效率高,既然跟着皇帝混有肉吃,又何必费那么多力气?
而且李天王也琢磨过来,就这行情,世家门阀死翘翘,横竖就是这二十年。二十年后,还妄想浮现汉末以来的“死灰复燃”盛况,那是绝无可能的。曾经清河崔氏倒下了,然后过了一代人,又站了起来。
现在,不可能的,李董说打死你就是打死你,而且还不是斩草除根的打死你,是让你为边疆发展事业添砖加瓦,消耗最后一点点光和热。
哪怕是死了,尸体也得炼油。
万民之主不配一点尸油,实在是说不过去。
当然了,李天王第二个跳出来说“老板你随便浪”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某个侄儿在扬子县当县长。虽然这个县很小,可是潜力非凡,最重要的一点,它来钱快。
汉时窦氏、田氏作为外戚,尚且要疯狂捞钱,更何况是即将到来的世家门阀最后光辉?
李靖是拎得清的,所以他虽然睡觉不关门,可到底还是受了李董的赏赐,专门拄着一根御赐拐杖上朝。
身份的象征。
学士们一看一个管官帽子的,一个军方的精神代表,居然都放了这样的话出来,顿时心中忐忑惶恐不安。虽然恨不得咬死侯君集和李靖,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枪杆子刀把子够硬,就是天理在彼。
不服?不服憋着。
“文人雅士”这时候终于感觉问题有点不妙,于是寄希望于某个老喷子,目光锁定魏徵的时候,江淮行省的总督老大人居然一副我在思考的模样。
很好,很强大。
紧接着,以许敬宗为首的马屁军团立刻展现出了惊人的阿谀奉承之力,分分钟就拍的李董浑身舒爽,觉得不管是日用还是夜用,许敬宗都是首屈一指啊。
李董于是在“勉为其难”的情况下,决定带着精锐兵部跑去泰山溜一圈,跟昊天上帝打完招呼之后,立刻“代天巡查”,一路北上,直扑辽东。并且要在“太白山”勒石刻字,以表其功。
讲白了,李董就是要武装游行,而且这次武装游行的范围,差不多跟始皇帝有得一拼。只是始皇帝是东巡,李董是要做一会“北漂”,然后跑去东北唱个二人转啥的。
毕竟李董也没见过什么大城市,想去铁岭看看,人之常情。
“辽东巡狩”一事,以一种非常“草率”非常“不成熟”的方式,在目瞪狗呆中,就这么定了下来。
和杨广的玩法不同,这一回李董的“辽东巡狩”,开创了许多先河。
尤为突出的,就是皇帝出行居然可以“招标”。
当然了,安保问题肯定不用招标,但是人吃马嚼一应用度,拿来招标没什么不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这符合精神文明建设啊。
煤饼、煤球、木炭、棉、麻、丝、乐器、工具、饲料……林林总总几百项,倘若交由内府集中包揽,或者让朝廷全盘组织,浪费是肯定的,组织是松散的,行程是缓慢的。
而李董这一次是“武装游行”,说到底,效率还是第一位。什么封禅泰山什么祭告上帝,都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纯粹的用来装逼。
正兵军需交由兵部民部解决,而辅兵辎兵的用度,则可以进行外包。朝廷所要做的,就是在某个领域某个部分进行招标。
比如运输队伍的骡马,可以不必动用民部兵部的储备,直接交由民间运输,所要付出的,不过是开元通宝。至于期限之类,军令如山,谁误事谁负责。商人要搏一把,把性命押上又算得了什么稀奇的事情?
皇帝要怎么玩,都是可以的,哪怕不合理不科学,但他玩得起。
“看来是要清除高句丽余孽了,没想到是辽东。”
“外朝已经放了消息出来,皇帝欲‘巡狩辽东’,命各部共筑辽阳城,以待天子。”
“看来是要榨干辽东蛮子的最后一点气力,到这个份上,这些杂七杂八的胡人,是半天退路都没有的。这是阳谋,摆明了要耗死你。”
“万一契丹人降而复叛呢?”
“御驾在前,幽冀辽东,谁敢放肆不成?”
“听闻已经决定,要勒石大青山,树碑鸭绿水。太白山南北,皆为臣妾!”
纷纷扰扰的猜测议论,在洛阳的街头巷尾,时不时地听到。然而和当年杨广的情况不同,别说是发动民夫百万,怕是十万都没有,兵部及“军器监”旧时作坊,连半点铁料都没有动用。
这一次的“辽东巡狩”,举凡兵器铁料钢锭,全部由石城钢铁厂供应,并且石城钢铁厂所在地,还能提供规模高达三万人的工程队伍,以助筑城辽阳。
“依诸君之见,朝廷当真只是为了高句丽余孽?”
“怎么不论封禅,反倒是去盯着‘巡狩辽东’?”
“皇帝功业,不须禀告上帝,天下早已知晓。封禅虽重,于你我太远……”
“说的在理啊。”
“依我看,辽东筑城,未必只有一个辽阳,说不定太白山南北,都要筑城。不但要筑城,要修港!”
言罢,一人突然拍案而起,“扶桑多产金银,然则远离中国,欲得其利,必绝其祀。若置港城于新罗、百济故地,可呼应登莱。一如当年北击匈奴,乃是东西呼应,西域漠南共同出击!”
“区区倭地,要来何用?”
“以前是不用,但现在是以前吗?须知不拘靺鞨金、流鬼金、伊予铜……航路都在扶桑腹心之侧。如今,王东海之船队,又寻得东海尽头,倘若东海尽头金银无算,到那时,不还是要如此么?”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侧目,一时间竟是有些冷场。
第八十八章 顾问()
“竟然是经略辽东?高句丽已经苟延残喘,再耗上二十年,还能有甚么动静。怎么会这光景巡狩辽东的?这是甚么考量?”
“你知道个甚么,朝廷大政,那是只看当下的么?”
洛阳城内的热闹都围绕着大朝会的决议,然而大部分人还是无法理解,苦寒的辽东拿来精细打造,到底是个什么鬼意思。然而大部分有钱有闲的人儿,是不大可能从外朝真个打听到有用场的东西。
“君鹏,这边。”
“相公先请。”
已经蓄须的贾飞深吸一口气,心中骄傲油然而生。十年积累,他以“农学大家”的身份,陡然出现在了朝堂之上。贾飞并不在意官场品级,到了他这个地位,临死混个三公可能不够,但混个“太子老师”当当,应该是够的
至于皇帝还能不能给个公侯伯子男,那又是另算的。
洛阳城东,上东门东北,隔着城墙就是教业坊,城外新布置的夯土墙已经初具规模。往常的庭园娄阁是没有的,宽敞的大房却是一间接着一间,正月里停当的施工建筑还堆放着材料。
已经修建好的一间大房中,桌椅板凳摆放的整整齐齐,不但有取暖的炉子,窗户也用上了玻璃,从外面看里面,便觉得这房间规正无比。
房间内两头都有黑板,窗户之间挂着圣人语录,角落里还有个神龛,里面摆放着麦铁杖的神像。
大约是瓷质的,只是兵刃用金粉糊了一通。
香火不差,能看到香炉烧了不少香灰。
咚。
房间的移门被拉开,孔武有力的巨汉一手按着腰刀,一手掩着移门把手,扫了一眼马周和贾飞,然后冲里面点点头。
“臣马周……”
“好了,进来说话,外面冷的厉害。”
皇帝打断了马周的话,在室内斜靠着一张课桌,随意地招了招手。
马周带着贾飞入内,就见窗外各有甲士,室内同样也有一身袍服的内侍。康德面无表情地手持拂尘,就这么躬身站在李世民一侧。
“坐,都坐。”
李世民指了指课凳,“刚上完课,朕正好过来看看。”
“谢陛下。”
马周贾飞二人行礼之后,便坐了下来。坐下的时候,康德适时给二人放了棉麻垫子,不至于冻着屁股。
“君鹏,朕看过石城的年册,这胡瓜,当真能亩产万斤?”
“眼下辽地的酱菜,多以酱瓜为主,这酱瓜主要就是胡瓜。早先亩产也就是四五千斤,河北要是五月开种,辽地要拖到六月,但不管如何,看温度就是。哦,温度就是……”
“这个朕懂,洛阳宫也有温度计。广州还有用水做的,几丈高,也为难冯盎那几个儿子了。”
“也就广州能用水做的温度计,高大巍峨,还不怕温度低。不至于到了四度发生变化,也不至于担心零度以下就结冰……”
相当坦荡的贾飞还有心思跟皇帝说个小趣闻,倒是让李世民大开眼界的样子。
“学的越多,懂的越少啊。”
李董感慨万千,这是切切实实的感受,以前只盯着“治大国如烹小鲜”,还不觉得如何,横竖“圣人之言”牛逼不解释。
可眼下,圣人之言大部分情况下未必有用。你讲“君臣父子”,可不给钱,那对不起,不谈钱谈情怀,你这是要上天啊!
“辽东开渠挖沟修水库,君鹏以为能增田亩几何?”
“要实地勘察,不过以辽阳为例,增田二百万亩总是有的。辽河南北种麦、糜子、黑豆、黄豆极为事宜。因地广人稀,用八牛犁极为方便。倘使有沟渠直通大河,粮食进出也不成问题。”
贾飞说到这里,又举了个例子,“薇豆采摘虽说麻烦了一些,但在辽河,产量还是不差的。五月光景能种一茬夏豆,到九月,还能种一茬秋豆。夏豆要是伺候得当,一亩能得六石甚至八石。说来也是奇怪,这薇豆是喜热不喜冷的,在河套臣曾经种过,三石也极为勉强,偏偏在辽东,翻了一番。”
“噢?这是为何?”
李世民来了精神。
“大约是土质不同吧,各地土质,于不同农作各有加权。总体而言,南稻北麦是有点道理的。早年种豆还是要少一些,如今则是多了,除饲料之外,磨坊作业精细,也是要紧的地方。比如麦粉,幽州的麦粉白如雪,乃是上品,故而这几年,河北种麦者甚多,糜子反而少了。”
“唔……辽东倒也并非是苦寒之地啊。”
李董琢磨了一番,喃喃自语。
“辽东怎会是苦寒之地呢。虽说相较中原,是差了一些,可较之大洛泊以北,或是鸭绿水以南,堪称渤辽之江南。陛下既要开渠挖沟修水库,增加田亩之后,农作定以计划,养活两百万户不在话下,且辽地南北各有千秋,辽北极为适合畜牧,可以直接照办河套河东成法,牛羊存栏草场分区,再养活二三十万人还是不成问题……”
“咳嗯。”
一看贾飞在那里放炮,马周赶紧咳嗽一声,给他提个醒。
然而贾飞也没觉得自己是在放空炮,这都是考察计算出来的,只不过他也清楚,数字是数字,落实到政策,还是要人去执行。马周作为宰辅,不可能帮他一起吹法螺,皇帝也不可能真的就这么玩。
讲白了,辽地经营,还要考虑地方治理和边疆安全。
不过,这些就不是贾飞所邀琢磨的,他只是作为“顾问”,跑来跟皇帝谈话。
而李董原本打算的,是“巡狩辽东”之时,置都督府或都护府于此,辽阳就是他重点考虑的地方。因为这光景,李董还打算发动民夫修建两条辽阳直通渤海的路。像人字形,交错在建安州两侧。
只是听了贾飞所言,李皇帝心中又生出了别的想法。辽东是苦寒的,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